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部级期刊

Chinese Teaching & Studies

  • 42-1016/G4 国内刊号
  • 1004-0498 国际刊号
  • 0.3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教学与研究是华中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3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教学与研究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研究争鸣、阅读鉴赏、写作指导、方法探索、课堂实践、教学案例、语言园地、文教随笔、教材教法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焦点
高考作文的应试能力与发展趋势管窥4-7

摘要:作为一种惯有而又特殊的文化生态形式,高考作文因语言犁铧的意义世界而显得那样深邃、芬芳、神奇,像磁铁般吸引着人们解读和赏鉴,而其应试能力和发展趋势无疑是考生、教师乃至家长们探讨、阐释的热点话题。就此,笔者依凭自身高三语文教学实践,以近些年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和自拟题为例,试图从诸多巨擘宏论的方格中觅一丝缝隙,僭述数言管窥之见,以飨读者。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特稿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Ⅱ卷试题分析8-17

摘要: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重要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及其推断的能力。阅读材料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一书,原文行文简明精炼,条理清晰,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毕业生水平考生的阅读和理解。为命题需要,原文有所删改。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文本·解读
作者意图在文本解读中的困惑和对策18-20

摘要:在中西方传统的文本阐释中,作者意图曾一直被视为阐释的依据,用作者意图来解释作品的蕴意,把提示作者意图作为阐释的目的,一直以来没有争议。但是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英美“新批评派”兴起之后,文本中心论脱颖而出,对作者意图的探寻遭到了质疑和否定。再后来,哲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理论先后兴起,读者意识得到张扬,作者中心论再次受到排斥。

探究创作心理,深度解读文本20-22

摘要:汉代辞赋大家扬雄说:“言,心声也。”任何文本都是发自作者心灵深处的声音,都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折射,是作者创作心理状态的形象展示。所以,只有窥探到了作家的创作心理、心态,才能正确地解读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就是探寻作者心灵密码,分析作者创作心理、心态的过程。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人物
章熊先生的语文视界23-26

摘要:章熊先生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也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前身)的创建者之一。他的语文教育研究,涉及课程、教材、教学教法与考试评价,出版的语文教育论著主要有:《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提高写作技能》(译作,作者威廉.w.韦斯特,福建教育出版社1984),《简单论文写作》(四川教育出版社1985)。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教材
爱的浸润与人性回归——重读《一滴眼泪换一滴水》27-29

摘要:《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专题“一滴泪中的人性世界”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的课文,节选自陈敬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巴黎圣母院》第六卷第四章。选文部分的相关情节在课下注释中有如下补充:“加西莫多在克洛德的唆使下,拦路劫走爱斯梅拉达,被官兵抓住,判受鞭刑。”

披文入情至臻至境——《祭十二郎文》审美赏读探析29-31

摘要:立足共性目标,挖掘个性文本的独特语文价值,是我们文言教学的定位追求。《祭十二郎文》“通篇词意刺骨,无限凄凉,乃祭文中千古绝调”。教学本篇,以文立骨,从文字、文学、文化三维层面,披文人情,至臻至境,是一种不错的审美赏读。

充满天使的地狱——解读《巨翅老人》31-33

摘要: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短篇小说《巨翅老人》被编选人语文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三单元。这篇文章延续了《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讲述了一个天使在莫名落难人间之后经历的种种事情。目前,对于文章主题的解读大多集中于阐述人性中的虚伪、残酷、自私和对宗教文明信仰的消解质疑。

细微之处见功力——《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几处细节探究33-34

摘要:《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水浒传》里的一回,原回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入选教材时改为现在的题目。《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特别注意文本细节方面的考究与锤炼,有时候,不经意的一个字、几个词。仔细揣摩起来,却是回味无穷。也正是在这些文本的细微之处,显示了作者深厚的写作功底及其写作的精心、细心。兹举几例,加以说明。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思考
以“人文主题”观统辖篇目——2014苏教版高中语文篇目编排探究35-36

摘要:2014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从文本的经典型、知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修订编排。每册由不同人文主题构成,主题分板块,板块各有小标题。编者在人文主题统辖中择篇,使之形成一个前后照应的有机整体。比较发现,人教版教材编排一般以文体作为主要的依据,这难免让人心生疑惑:在相同的“人文主题”之下,苏教版教材累牍重复意义何在?

读书贵在于有“疑”37-38

摘要:读书贵在于有“疑”,这是一个极为普遍而人人皆知之的道理。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者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此读书皆有“疑”是非常重要的。怎样让学生阅读中生“疑”?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语文新锐
高中语文研究性教学中的阅读教学39-41

摘要:“研究性学习”不是一个新概念,前几年就风靡过,它与接受性学习的不同,就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阅读质量的实践研究41-43

摘要:一、思维导图的概念、生理依据和特征思维导图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是一种组织性思维工具,是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个中心点开始,每个与其相关的词或者图像都成为一个子中心或者联想,整个合起来以一种无穷无尽的分支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放射,回归于一个共同的中心。思维导图善用左右脑的功能,藉由颜色、图像、符码的使用,不但可以协助我们记忆。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名师手记
将设计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变色龙》教学手记44-47

摘要:最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课改十多年来,为什么总觉得改来改去并没有达到人们的期待。身兼语文教师与学校管理者,我在观察中发现这些年来我们的教学研究近乎走火入魔,总是想独树一帜,创立门派,急于见效,就是很少愿意在教学设计上动脑筋。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课堂·教学
备学情,构建和谐课堂48-49

摘要:上个星期上了一篇课文《陋室铭》,我按自己的备课有条不紊地开讲了: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比兴到最后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整个过程看起来很完满,可为何大家的眼神依然是疑惑的呢?有学生站起来:“老师,安贫乐道是什么意思?”

阅读教学的深度例谈50-52

摘要:“与其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凿一口深井。”(罗曼·罗兰)语文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到‘文本内层”’,从而获得深度的情感体验,获取丰厚的知识与学养。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艺术境界的创设方法52-54

摘要:中学生的课堂,不能静若止水,而需要波澜起伏,需要激荡人心。而语文,和其它学科相比,更具形象性和情感性,更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让学生在秦砖汉瓦中找寻中华文化的轨迹,在唐诗宋词中汲取古典文化精髓,在元曲明清小说中领会历史人物的传奇,从而在美的享受中接受知识,接受教育。可以这样说——“没有艺术境界的语文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是苍白无力的。

让学生“动”起来54-55

摘要:课下和学生交流的时候,经常有学生说学语文不知道学什么,还有的说语文没得学,更有甚者直接表态不爱学语文,原因是内容太虚。诸如此类的话让我听了很失望,我说这么典范的文章,这么优美的语句,这么鲜活的形象,这么丰富的内涵,这么深邃的思想,怎么就打动不了你。过后思考一下,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如何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如何让语文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的更紧密些,以此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感,学有所悟。我在教学中揣摩了一些做法,归纳为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