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阅读鉴赏、课堂实践、写作讲坛、方法探索、考试评价、教材教法、语言园地、教学案例、文教随笔、原创天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498
  • 国内刊号:42-1016/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59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3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本期头条

第十五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在内蒙古赤峰隆重举行

摘要:由华中师范大学《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与全国中语会联合举办的第十五届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颁奖大会于2014年7月11日至7月13日在神奇草原美丽赤峰隆重举行。与会的获奖师生代表和专家学者逾200人,人气火旺,盛况空前。
2-2

“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获中国电视金鹰奖

摘要:据新华社电第2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选结果9月10日在京揭晓。由评委会评委、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观众三方投票评选的奖项包括:电视剧,电视剧男、女演员,电视节目男、女主持人;由评委会评委投票评选的奖项包括: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纪录片、电视动画片、电视公益广告片以及电视剧、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单项奖。获奖情况主要为:《焦裕禄》《寻路》荣获最佳电视剧作品奖;《大秦帝国之纵横》《老有所依》等19部作品荣获优秀电视剧作品奖;《最强大脑》荣获最佳电视文艺节目作品奖;
2-2

于丹呼吁教学回归板书时代

摘要:《郑州晚报》消息,前不久,河南卫视《汉字英雄》第三季复赛第二场,号称"汉字史上最强"的教师守关团出战。本以为教师守关团能够凭借坚实的文字功底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筑起一道有力的防线,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除了郑凯乐因为心理压力的问题倒在第一个字上之外,剩下三名小选手中居然有两名完全"击穿"了十二位教师守关团成员的防线。
2-2

香港高中明年增加12篇文言文

摘要:据《香港成报》核心提示:教育局早前公布新高中课程的中国语文科,2015/16学年中四开始加入12篇指定文青文的范文,并在2018年的香港中学文凭考试首次考核。这次决定经过多方的征询,并先后在短、中期的新学制检讨问卷调查中,取得大多数学校的认同。提供指定材料,主要是回应教师对学生文言阅读能力的关注,以及一些学生对中国语文科“不考不读、不背诵”的学习态度。期望学生透过熟记文言经典作品的精华片段,理解文意及掌握作品的文学、文化内涵,加强语文积淀,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
3-3

八年22篇古文从课本中删除

摘要:根据公开报道,《法制晚报》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至少有43篇经典课文消失在小学到高中的课本中,其中22篇为经典古文、古诗词。近年来,取代过去经典课文的,则是周杰伦的《蜗牛》《飞向太空的航程》这类新面孔。上海的小学一年级新版教材删掉了旧版本中全部8首古诗,颇受争议。2007年,部分高中语文课本删除了《廉颇蔺相如列传》《伶官传序》《病梅馆记》等多篇古文名作。
3-3

杨绛推出经典续作《洗澡之后》

摘要:《燕赵晚报》消息,前不久最新版本《杨绛全集》(九卷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其中就有她为《洗澡》创作的续作《洗澡之后》。《洗澡》是一部反映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自上世纪80年代出版后,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经典。该作品人物众多,故事曲折,其中尤以姚宓和许彦成之间的纯洁感情为人所称道。两人之间的情感走向也引发了诸多读者的猜测和热议,杨绛先生为了防止"姚宓与许彦成之间那份纯洁的友情”被人误会,在已近百岁高龄的时候,开始动笔创作了这部续集。
3-3

值得继承的语文教育传统真经

摘要:作为文明古国,我国的语文教育内蕴深厚宏富,理念朴实纯真,方法异彩纷呈,经验独树一帜。中华民族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成为夺目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宝贵文化遗产。毫无疑问,正是古代语文教育的传统真经,才奠定了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根基。
6-8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语文现状批判

语文课的五个怪圈

摘要: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发展"等新的教育理念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然而,观察一线教师的日常教学,虽然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似乎是教师展示个人素质的舞台,学生只不过是用来检验教师教学设计的工具,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9-11

初中诗歌教学的两个重要问题

摘要:诗歌教学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里,可能是最弱的一块。因为有的地方中考不考,只考一点背诵、默写,因此,有的老师基本上就不讲了,比如我所在的北京市;也有的地区虽然中考会考赏析,但因为诗歌赏析太难,所以题目就会出得比较容易,基本上与赏析无关,也就是是否能读懂的问题,这同样也会使得在实际的诗歌教学中,有意识地弱化。鉴于此,对诗歌教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就变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了。我以为,当下有两个问题十分突出,一个是基本任务,一个是教学策略。
12-14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特级教师三人行

语文教学中的文史文体语体意识

摘要:2013年岁末,在H省和W市两个不同的大型教学观摩活动中,相继听了两次《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公开课,作为不同活动主题要求下展示的两节课,按理说应该"同课异构"以展现学者的不同学习旨趣、教者的不同教学追求为尚,然而,两节课除了对文本解读重难点确定、教学方式选择、阐释话语组织的高度一致之外,其不约而同者,还有"文史意识"的模糊、"文体意识"的淡薄和"语体意识"阙付也是惊人的相似。这不能不让关注、关心语文课堂教学者生杞人之忧。
15-19

文本解读到底要解读什么

摘要:不可否认,文本解读主要是针对"标准答案"、"答案唯一"这一对阅读主体个性的忽视与泯灭的阅读教学现状而提出的,它强调阅读主体的背景、经验、能力在阅读作品过程中的作用。"解读"是什么意思?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样解释:"通过分析来理解。"那么,"文本解读"字面上的意思就是通过分析来理解文本。这样解释过于笼统,说具体点,文本解读是阅读主体通过对文本的感知、理解、评价,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形成对文本的价值取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阅读主体对文本的理解、解释、建构,是物我同化、相融互生的,是自我灵魂的写照,是主体生命意义的投射。
20-21

《鸿门宴》教学札记

摘要:《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统治之后,为争夺胜利果实而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鸿门宴》不愧为经典,其人物描写历来为人称道,尽管篇幅不长,涉及人物众多,但个性都十分鲜明,而其中又以刘邦为最,项羽其次。细节的魅力毋庸置疑,留白的艺术独具匠心。《鸿门宴》中的细节描写很多,也有多处留白,颇耐人寻味,仔细揣摩,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性格的把握。一.刘邦为什么反复说"为之奈何"?在《鸿门宴》中,刘邦一共三次说到过"为之奈何":一是当张良告知刘邦项羽要攻打他时,刘邦大惊,"为之奈何"脱口而出;
22-23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探索与发现

微格课:一粒沙里看世界 半瓣花上说人情

摘要:笔者试以近期以评委身份参加的某市20分钟《金岳霖先生》上课活动谈一谈对微格课的肤浅认识。一.具体而微的课型特点微,小、微型;格,规格、格局。微格课,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规模较小但形体齐备的课型,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浓缩,也可以称为微型课。所谓"规模较小",一是指上课时间短,往往用时为一节常规课的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不等,活动组织者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15分钟还是20分钟。
24-25

怎样更好理解文本内容的特定情境

摘要:几乎所有的关于"背影"的教学设计都着力于分析父亲过铁路、爬月台时的艰难。似乎惟其艰难,才能体现出父亲对"我"的爱。于是,教师们在课堂上不遗余力地渲染彼时彼境中的"背影",在课堂上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详细分析父亲背影的含义:如分析父亲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如分析父亲走路的姿势,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26-27

选准语文课堂的着力点

摘要:无问不成课堂,滥问亦不成课堂。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和有效性还存在着较大差异,还存在着一些看似热闹却缺失目的、缺少价值,看似精深却缺少呼应、缺失受众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一是问题过碎过易,未能突出重点。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中,有教师往往会出现这样的误区:设计的问题面面俱到,力求将文本的所有内容借助问题都呈现给学生。
30-31

如何优化教学预设

摘要:基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立足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扎根课堂,以问导学,以点带面逐步深入开展教学,这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现场。在教师的引领下,教师以问促思,使学生的思维走向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逐本"思""问",思维不断向纵身推进。课堂学习中呈现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的热闹场景,一切都印证着教师的教是为引导学生的学,是为了一切学生的学。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的教学预设最终指向的是为了学生课堂更好地学习。
32-33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作家语文

小生意经

摘要:生意赔本是很正常的,赔本也是生意的魅力之一。赔本不可怕,但一定要找到原因,是因为你的能力有缺陷、你的关系网不够大、你的服务跟不上、你没有找到最佳的产品、没有最适销对路的客户、造成了你的赔本?
34-36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课文教学与研究

《老王》中的情感失衡现象浅析

摘要: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教读课文。教这篇课文时,我一直在想,杨先生因什么而对老王感到愧疚?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幸运的人"而老王是个"不幸的人"?每个读者都试图解读杨先生的这份情感。笔者觉得杨绛先生写作《老王》之前,应该曾多次回顾自己与老王交往的点滴。几年之后,她觉察到了自己感到愧疚的原因,这就是:她没有真正地理解老王的内心需求,因而在他们之间的交往中,他对她、她对他付出的情感是不平衡的。情感的天平在老王那头重,在自己这头轻。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剖析。
3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