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阅读鉴赏、课堂实践、写作讲坛、方法探索、考试评价、教材教法、语言园地、教学案例、文教随笔、原创天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498
  • 国内刊号:42-1016/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59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3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本期头条

《孔乙己》的叙事艺术

摘要:《孔乙己》的主题以往一直被定义为两个方面,首先是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其次是揭示了阶级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冷酷。然而细加辨析就能看出,其实这两点邮很难成立。科举制度兼有利弊,在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不同阶层的流动,一个身份贫寒的学子,通过考试能够进入上层。封建时代进学不成的人很多,但是未必就成为孔乙己式的人物。其次,对弱者的冷漠与虐杀在社会的各阶段郁存在,并非孔乙己所处的社会就特别冷漠。从今天的眼光看,鲁迅在小说中一方面讥笑了旧式文人的虚荣,另一方面也抨击了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势利与冷漠,表现了对弱者、失败者的同情与怜悯。
6-8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探索与发现

自古剑侠出异域

摘要:唐传奇《昆仑奴》写武艺高强的磨勒,在为崔生解决爱情难题时展现了种种神妙武功,现在看来也算是中国较早写武林高手的篇章之一。这个故事流传深远,后来明朝的梁伯龙作《红绡杂剧》,与《红线女》并称《双红剧》。另外,梅禹金作有《昆仑奴杂剧》。这个故事最有意思的部分是引入了“异域风情”的元素,“昆仑奴”是来自东南亚地区的黑皮肤马来人,在唐代有很多人来到长安,充当各种杂役、仆人,甚至武士。唐代国力强盛,风气开明,陆路海路都敞开贸易,商旅往来密切,丝绸之路上各种商队频繁进出,宗教人士如印度僧人大量来到长安,基督教、伊斯兰教也都传人中土,路途遥远的到罗马帝国、东非,不远不近的到中东、印度及南亚,近的有越南、泰国、菲律宾、日本、韩国等,一时首都长安称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城,各色人等悠然杂处。阅读唐传奇,是了解这个特殊时代各种生活、习俗和习惯的很重要途径。
9-11

文言翻译如何做到有意趣

摘要:当前的文言文翻译,存在两大误区。第一是重言轻文。自白话始,作为母语的文言文就成了"另外一种语言"的语系,不仅需要解释,还需要翻译。而近百年来,文言翻译虽然一直以"信达雅"为准则,但实际情况却一直存在着重言轻文的现象。以降,在高考的压力下,重言轻文现象越演越烈,甚至到了只追求“言”而忽略“文”的程度。重言轻文的翻译,译出的文字或化生动形象为笼统,或化美为丑,或创裂情感,或剖裂意境,或剖裂文气,或剖裂文势,总之,是有义而无境,有义而无趣。
12-13

课堂之外教语文

摘要:一直以为,语文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教育,如果仅仅将语文学习局限在课堂与教室,是永远不能完成语言的发展与人文素养的提升的。学语文的过程应该是体验、感动、分享、充实、提升的过程。语文教学应该是艺术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是成人世界与青少年世界的心与心默契交流、共同成长。从教20多年来,语文教学上那些事无不让我坚信,语文教学基本任务是在语文课堂之外实现的。一.文学之中教语文还记得,刚毕业不久就接手一个全校闻名的特长班。何谓特长班?一是班上学生个个身怀绝技,不是体育健将就是文艺标兵。
14-15

以写促读的生态语文课堂设计

摘要:本文结合执教《变色龙》的教学尝试,谈谈通过精巧的课堂设计关注学生读写生命样态,唤醒学生读写的创作潜力和活力,呈现生态课堂的魅力。一.以写促整体感知找变,关注学生读写热情的点燃。《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到课程基本理念时,首条便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的培养与提升离不开读和写,这是勿庸置疑的。读是吸纳,是积累;写是倾吐,是释放,这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语文老师如何用好教材中的经典作品,立足课堂,在读和写之间架设起让学生自由行走的桥梁,唤醒学生的写作热情,是很值得语文老师探究的话题。
16-17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特级教师三人行

让反思成为教育生活的常态

摘要:最近,笔者有幸做了某县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评委,同课异构的课文是《兰亭集序》。各校校内忉赛,遴选出线,组团磨课,最终亮剑决赛赛场。这次赛课是圆满的,一片掌声之中,笔者脑子里冒出这样一命题:新课改期待怎样的大赛课堂?不是刻意挑毛病,不是刻意说三道四,是因为只有反思,我们才有可能进步。哪怕是从中取一点点东西,并践行于未来的变化,那我们的反思就是卓有成效的。我们做教师的,要让反思成为我们教育生活的常态!
18-19

一个高三老师的高考情结

摘要:我从教32年,有21年呆在高三;进入本世纪,我连续14年在高三打拼。虽然说自己有多年的高三经历,即使到现在,自己也没有真正能读懂高三,更没有真正能读懂高考。对高三也好,对高考也好,自己总有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心结,有一种欲说还体的感觉,把这种模糊的内心感受变成几个词语,那就是:敬畏,给力,享受。一.敬畏高三。敬畏高考。高三是我们高中学校的一个教育特区,高考是我们高中教师的一个事业高度。正因为高三和高考的特殊性和神圣感,使得每一个高三人部像敬畏自然一样敬畏高三,都像敬畏生命一样敬畏高考。
20-21

在文本阅读中渗透人生教育

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未来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正在走向成年,思维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探究能力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苏立康先生强调“语文教育要加强人文性,要尊重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懂得语文教学是一项多向度的对话”。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甄别、思考,把在书中学到的知识或是道德方面的提醒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从而起刮净化思想、激励自己的作用。
22-24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语文考试指导

让考场作文值得期待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作文的命题,内容上日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回归自我,文风上倡导学生减少浮华、回归本真,这让人感受到命题专家们对作文教学要有灵气、要接地气的良好导向与良苦用心。但对于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更有价值的恐怕不是考场作文的优点挖掘,而是阅卷过程中的问题反思。现以去年江苏南通的中考作文“有一种声音,在记忆深处”的阅卷观察与反思为例,路作述评,以冀抛砖引玉,引起大家对作文教学生态的自省与疗救的一点注意。
25-27

论高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摘要:高考材料作文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根据各地模拟考试及高考材料类作文试题,可以将材料类作文作如下分类:根据材料的来源可分为寓言故事、历史事实、名言警句、诗歌、一段歌词、一组素材、一句格言、一个成语甚或是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根据材料呈现的形式可分为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等图表型,也可以是文字类等;根据材料的多寡可分为单则材料、多则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质可分为正面材料、反面材料、正反对比材料,总之材料作文范围很广,内涵丰富。所以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就必须认真审读材料,反复揣摩命题人既定的写作意图,尽量做到“顺竿子往上爬”,探究其审题立意的最佳角度。
28-29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作家语文

我看阅读和写作

摘要:一.阅读即饮食曾有一年。我Ⅱ华众取宠般反对纸质阅读。说出来的理由也低幼得很,大抵是觉得多数人的阅读都不过是被欺骗。今天被励志的心灵鸡汤.明天又被明星代言的广告欺骗,后天呢,极可能被营养师的一些自相矛盾的说辞欺骗。就想,与其花费那么多的时间,被一个虚假的内容欺骗,不如多阅读其他世事。又或者.我那一阵子对行走更感兴趣,相比较阅读那些文字优美的叙述,我更信任流水的声音,林间阳光的斑驳。鸟儿飞翔过在空中留下的淡淡的远影。总之,我觉得,那些变化的、有着特别意味的生活现场,是更好的阅读选项。
30-31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课文教学与研究

《祝福》的女性视角解读

摘要:《祝福》是高中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笔者认为,小说中的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不能不说和其他女性人物有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就是这些和祥林嫂同性别的女性,直接将祥林嫂推向了命运的深渊。那么,小说中祥林嫂以外的女性如何"为难"祥林嫂的?她们为什么“为难”祥林嫂呢?从这些女性人物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也可以很好的挖掘主题。一.女人们“为难”祥林嫂的表现第一个给祥林嫂命运带来重大转折的女性是她的婆婆。小说中,祥林嫂第一次来到鲁镇,是以一个寡妇形象出现的。
32-33

《江南的冬景》的意味教学

摘要:学校举行优质课评比活动,笔者有幸聆听了几节,觉得受益匪浅。其中一位老师正如课文的作者郁达夫一样,颇具"现代才子气";其课堂如行云流水,亦如所教的课文,雅趣盎然,意味十足,令人回味无穷。一.导入语言的文学味师: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最爱歌咏的,便是江南的春天了。如白居易的《忆江南》(幻灯片展示词作及其写意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然而,现代散文大师郁达夫另辟蹊径.却着墨于江南的冬景(板书课题《江南的冬景》)。
34-35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碎思

摘要:史铁生是当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秋天的怀念》是一篇以母爱为题材的常读常新的抒情散文。作者用细腻、深情的笔触,通过回忆母亲在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是怎样忍着病痛小心翼翼、坚定乐观地支撑着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点点滴滴,来表达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文章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更是一篇充满生命哲思的感人作品,一个“情”字贯穿始终,文本的背后隐藏着作者无限深,“的心灵世界。优美静谧的文字,洋溢着浓郁的哀愁,拨动着我们的心弦,牵动着我们的情思,触动着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角落。我们能感受到这份母爱已经超越了生命的界限,阅读本篇,就是对“生命的解读”,就是跟随作者去阅读生命。
36-37

《牲畜林》的喜剧性特色

摘要: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的作品《牲畜林》讲述的是这样的故事:德国兵扫荡村子,一个叫朱阿的农夫为了保护自己的大花牛而一路跟踪抢牛的德国兵,在路上,一次次举起的猎枪却因别人的一次次阻止而放下,最终德国兵与一只野猫一起跌下悬崖丧命。小说在三个方面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轻松幽默的语言、喜剧化的人物形象、延迟的结构。小说用文学的轻松化解生活的沉重,以这样的方式反思战争,令人深思,引人人胜。
38-38

《夏》课堂教学设计三环节

摘要:《夏》是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当代作家梁衡通过描写富有夏季特征的景物,表现了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对夏季的热爱、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洋溢在字里行间。我在南通市语文学科基地活动中执教《夏》这篇课文时,抓住朗读、赏析、比较三个环节,取得了意外的教学效果。一.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教学《夏》这篇散文时,我抓住朗读这一主线,让同学们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清思路,在朗读中读出节奏、领悟情感。
39-39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作文路

构建全息段 写好微作文

摘要:所谓"微作文",是指能够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训练中的体型微缩但功能齐全的作文图样;所谓"全息段",是指能够包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全部知识点的段落。"构建以全息段为核心的普通高中微作文校本写作教程",着力于以下两大方面的教学突围:1.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写作训练一直很难进行,原因是学生无法当堂完成一篇完整的作文,哪怕是不少于800字的小文,当堂完成也显得时间仓促,更难进行当堂评价与反馈,所以我们想到了微作文训练,学生未必要详尽地写到800字,二三百字即可。字数虽少.但训练的目的完全可以达到。
40-41

立体景物描写探微

摘要: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音,喓喓学草虫之韵。"这就是要求在描写景物时,需抓住景物特征,并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描写,力求达到随物赋形、形神毕肖的境界。一.远远近近,形成立体感。描写景物就像画一幅风景画,要选好观察点,按一定顺序写。有的先写全貌,再写部分,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从内到外或从外到内,先画轮廓,再突细节。远景给人以全貌,但不细切,近景给人真切,又缺乏立体感,这就要求作者将观察中的距离伸缩。
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