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阅读鉴赏、课堂实践、写作讲坛、方法探索、考试评价、教材教法、语言园地、教学案例、文教随笔、原创天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498
  • 国内刊号:42-1016/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59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3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语文三家村

文学的作用

摘要:现在我直截了当地谈点有关文学的事情。我讲的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6-6

知识饥荒

摘要:去年有过一部“好评喷喷”的国产影片,名字记不清了,也没有上影戏院去看过,只在报纸上连天看见了广告和“影片”,现在还记得一句警句,说是“青年失学,失业,失恋的三部曲”。
7-7

我的读书经验

摘要:读书读到57岁了,当然有些经验可谈,希望能提供读者一些参考。
8-8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读者包厢

老师的那本诗集

摘要:校庆那天,很意外地见到了候鸟。
9-9

生命的化妆

摘要: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而又以化妆闻名的。
10-10

对一分为二的思考

摘要:我赞成一分为二,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之一。那么,是否有时候也能“一分为三”呢?
11-11

鲁山山行

摘要: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2-12

西江月

摘要: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12-12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文言文趣读

《记与欧公言》译评

摘要:【原文】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拖牙@为桅工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13-13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三点式阅读

卖白菜(节选)

摘要: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
14-15

耳朵热了,有人想

摘要: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耳朵热了,说明有人在念叨你。而在科学家眼里,哪一边的耳朵热,就证明哪一边的大脑正在忙着。或许是忙于高端科技的研发,或许是在斟酌一个广告创意,也或许正在为前程殚精竭虑,或许是在推敲一句诗歌,语不惊人死不休,也或许正在编织一串谎言,大珠小珠落玉盘。
16-17

工作与人生

摘要:我现在已经活到了人生的中途,拿一日柬比喻人的一生,现在正是中午。人在童年时从朦胧中醒来,需要一些时间来克服清晨的软弱,然后就要投入工作;在正午时分,他的精力最为充沛,但已隐隐感到疲惫;到了黄昏时节,就要总结一日的工作,准备沉入永恒的休息。按我这种说法。
18-19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课文面面观

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三人谈——成功亲睐笨小孩

摘要:读完丘吉尔先生的《我的早年生活》,我不仅感叹,成功常常偏爱笨小孩。
20-20

爱在深处

摘要:人生可以品尝到许多种幸福,但有一种幸福,是独特的,是值得我们一辈子珍惜的,那就是做家长的幸福。那是一种藏在深处的爱,疏而不漏,掷地有声。作为一名家长,读完了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我更加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会开放”。
20-21

丘吉尔如果生长在当下中国

摘要:新改编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增添了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一文。这篇美文,不仅让学生对丘吉尔的早年生活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应该引起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诸多思考。
21-22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博览群书

考场心电图

摘要:我这辈子怕的事比不怕的多。怕打针,怕进理发店,怕牙医的椅子,最怕的却是考试。幸而“”在我上一年级开始了,考试是被“革”掉的众多内容之一。学生们事先把答案用黑笔写在黑漆桌面上,考试时朝桌面哈哈气,字迹便显出来,
23-24

乡间小路带我回家

摘要:青春无罪,这句话的侧面意思是青春无辜。我想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生机勃勃而杂乱无序的青春期,而人们在青春期喜欢迷恋上的事物往往也是不改容颜。它在你的心中永远保持着某种明丽如杏黄的色彩。
24-24

母亲节

摘要:收到安德烈的电邮,有点意外。这家伙,不是天打雷劈的大事——譬如急需钱,是不会给他母亲发电邮的。不知怎么回事,有这么一大批十几二十岁左右的人类,在他们广阔的、全球覆盖的交友网络里——这包括电邮、
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