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3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阅读鉴赏、课堂实践、写作讲坛、方法探索、考试评价、教材教法、语言园地、教学案例、文教随笔、原创天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4-0498
  • 国内刊号:42-1016/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59
  • 创刊时间:1973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3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语文三家村

自己的文章

摘要:我虽然在写小说和散文,可是不大注意到理论。近来忽然觉得有些话要说,就写在下面。 我以为文学理论是出在文学作品之后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恐怕还是如此,倘要提高作者的自觉,则从作品中汲取理论,而以之为作品的再生产的衡量,自然是有益处的。但在这样衡量之际,须得记住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品与理论乃如马之两骖,或前或后,互相推进。理论并非高高坐在上面,手执鞭子的御者。
6-6

牛津的书虫

摘要:牛津实在是学者的学国,我在此地两年底生活尽用于波德林图书馆,印度学院,阿克关屋(社会人类学讲室),及曼斯斐尔学院中,竟不觉归期已近。
7-7

写作漫谈

摘要:把所见到的题材加工成艺术品,首先是要用我们的人生观和宇宙观找出主题来,然后把它加工成艺术品。这里头就得要注意文艺发展的规律,理论是抽象的说明文艺是具体的形象的描写。如果写诗,说“四月间我到了某个地方”这是一种抽象的说明。李白作的诗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是一个人的官名。他说杨柳的花落尽了,子规又在叫,使人家就想起了这是四月。
8-8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读者包厢

一只找不到家的土著狗

摘要:有次因故和家人一块去八达岭,回来到沙河那儿,看到一只狗在封闭的高速公路上逆行着疯跑和寻找。我们担心它最终会和某辆轿车的前轮或挡板相遇撞在一块儿。几经周折,我们用食品和水换取了狗的信任,并把它带回园子里。
9-9

摘要:藤不是树不是根,又似根似树。树直立,根在地下爬行。藤选择做一根藤,是植物里的龙蛇。藤是植物里的猴子,它想去一切地方。藤想知道泉水从什么地方流出,野果边上有没有刺猬的洞。藤在悬崖爬上爬下,把阵线搞乱,没有哪一棵树像藤这么胡闹。树像士兵一样站在哨位,一辈子没往前走过一步。
10-10

孝心不过是寻常自家事

摘要:作为儿子和作为北大校长的周其凤,跪倒母亲膝前,与母亲的相拥痛哭,因被予以不同的解读而备受争议。随之,“尽孝”这一话题,也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再次进入了舆论空间。
11-11

诗词包

摘要: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2-12

如梦令

摘要:夜月溪篁鸾影,晓露岩花鹤顶。半世踏红尘,到底输他村景。村景,村景,樵斧耕蓑渔艇。
12-12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文言文趣读

《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译评

摘要:【原文】优旃者,秦倡①,侏儒也。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陛檐者⑦皆沾寒。优旃见而哀③之,谓之曰:“汝欲休乎?”陛楣者皆曰:“幸甚。”优旃曰:“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居有顷,殿上上寿呼万岁。优旃临槛大呼曰:“陛楣郎!”郎曰:“诺。”优旃曰:“汝虽长,何益,幸雨立。我虽短也,幸休居。”于是始皇使陛檐者得半相代⑤。始皇尝议欲大苑圊,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⑦。”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居无何,二世杀死,优旃归汉,数年而卒。
13-13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三点式阅读

国人的表情

摘要:路上遇到人,往往发现对方的表情很奇怪——先是惊愕,疑惑,发愣,然后是尴尬,之后是赶紧补救上一个笑。
14-15

逝去的书信

摘要:在许多年中,我们依赖书信维持生存。书信是我们寂寞的日子里稀少的欢乐和光明。信中的每一个字都被我们贪婪嚼碎小心咽下,然后一字不漏地“输入”记忆珍藏。收信、读信和复信,常须躲闪避开周围警犬般的耳目,使得书信的来去变得隐秘而鬼祟,那仅仅只因为小小的信封承载了最大的私人空间,是充满敌意的生活中唯一的温暖和慰藉,支撑我们度过苦涩难耐的时光。
16-17

丝瓜的外遇

摘要:那天,到菜市场买了几条丝瓜,因为已经买了好多的菜,手里拿着满满的好几个兜子,给小贩交完钱,提着菜兜转身就走了。等到晚上做饭的时候找丝瓜,才想起了放在菜摊土忘记拿了。
18-19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课文面面观

郁达夫《故都的秋》三人谈:故都的秋,郁达夫的秋

摘要:这一年四季,哪个季节哪个地方的景色不可喜爱,又哪个季节哪个地方的景色不让人生恨?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情志。
20-20

一字的描述 十足的秋味

摘要:再读《故都的秋》,忽然发现文中有很多的“一”,一数竞有30多,为何要这样的密集使用“一”呢?“一”,通常表示人事景物的数量,强调其“少”。作者以为静观清晨秋景,租“一椽”破屋,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然后细数着“一丝一丝”从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比较好。细想啊,“一椽”尽显了那旧时建筑的文化,年代久远的沧桑感和悲凉的秋意有多吻合;向院子“一坐”,边品味那“一碗”浓茶,边细数那轻轻摇动的“一丝一丝”的Et光,原本那暖暖的日光经过树叶而被“一丝一丝”成细碎、阴凉,那是多赏心悦目的文人雅事!
20-21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名著辞典

黄春黎辑

摘要:【内容简介】小说讲述了解放初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许三观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责任心,而如何生活下去才是他活着的主要动力,他拼命劳动,饱尝各种辛酸、无奈,但是生活依然无法得到保障。靠着卖血,他才渡过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各种惊涛骇浪。虽然卖血可以成为许三观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他并没有效弃劳动而单靠卖血来维持生计,除非是万般无奈或者濒临绝望。他才会想到用卖自己的血来解燃眉之急。每次卖完血之后,许三观都要去饭店去喝黄酒、吃炒猪肝,并且,每次都要喊一声“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
22-22
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博览群书

一只欠揍的鸡

摘要:我爸他们楼下不知什么时候搬来了一个腿脚不太利索的老大爷。他很少跟人打招呼,每天把一个旧躺椅拖到树荫下,旁边摆着个茶壶,自斟自饮,饿了买二两包子,在外面一待一天,估计风餐露宿惯了,乍一住楼房不太适应。后来这大爷不知道打哪弄来一只鸡,长相特中性,嘴特别欠,看见刚学走路的孩子就追着人家啄,大爷就一瘸一拐在后面甩着根儿树枝喊,撵上就将它摁倒在地,跟逮小偷似的。
23-23

白昼有限,黑夜无边

摘要:在艺术形式里边,能看的东西,观众最多,比如电视、电影、电视剧;能听的人就少,比如音乐:而需要思与想的东西,读者就更少。
23-23

锁门

摘要:过去,我几乎没有锁门的习惯。年幼时在家里,总是母亲锁门,放学回来,见门锁着进不去,在门外多玩一会就是了,也不会着急。以后在外求学,用不着锁门:住公寓,自有人代锁。再后,游于山水之间,行踪无定,抬屁股一走了事,从也没有想过,哪里是自己的家门,当然更不会想到上锁。进城以后,我也很少锁门,顶多在晚上把门插上就是了。
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