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建设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Planning

  • 11-1399/H 国内刊号
  • 1001-8476 国际刊号
  • 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建设是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建设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教材、评价、探索、语言、广告书评

语文建设 201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建设杂志卷首
卷首1-1

摘要:国文教材必须要对于学生的文学兴趣或发表技能有陶冶的价值。例如今天选读归有光的《先妣事略》一文,必须要让学生体验到家庭中任何琐碎事务,都可作为文学上描写的对象,而自己也可以学习这种技能;至若在这样一篇文章中,能够激发读者孝顺父母的心情,那是附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的结果,当然也有价值。选教一篇文章必须有选教一篇文章的目标。

语文建设杂志关注
让识字教学回归常识4-10

摘要: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各学段的识字作了具体规定,要求识字教学应符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习惯,以及独立识字的能力。关于识字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有很多,究竟怎样的教学才是科学的、有效的?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带领团队对识字教学开展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他们的认识。福建省上杭县实验小学游增良老师、集美大学施茂枝教授对当下识字教学现状作了理性审视,揭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呼吁识字教学应回归常识。福建省建阳师范附属小学阎晶晶老师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会认”的字通常不需要分析字形,整体认读更适合小学生学习这类字。福建省厦门市安兜小学叶雪冰老师通过实证研究得出:单篇课文集中识字的效果要好于分散随文识字。希望这三篇文章启发大家对识字教学进行更加理性、深入的研究。

“会认”的字是否需要分析字形?11-14

摘要:一、研究的提出在小学识字教学中,无论是公开课、比赛课还是家常课,几乎所有教师都是通过“你是怎么记住它的”的发问引导学生分析字形,分析的方法大多为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讲故事、编儿歌、画图示等,低年级尤甚。近年,字理讲解一度风行,用文字学知识解构生字成为时髦,分析字形便多了花样,此时,分析的主角则由学生转变为教师。

单篇课文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效果实证研究14-19

摘要:一、研究的缘起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以阅读为中心的综合型教材,单篇课文教学一般要在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若干个生字的教学任务,当下的统编本教材依然如此。而单篇课文的识字教学一向采用集中识字方式,在初读课文时,安排一个环节集中教学全课生字,当然有时也把生字的认读和字义教学与书写教学分开,通常在课末集中安排写字训练,不同于中国古代童蒙先识字后读书的传统意义上的集中识字。

语文建设杂志学术前沿
靳家彦“问”的教学艺术20-23

摘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靳家彦创立的“语文导读法”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流派,“问”是导读法引导学生学习阅读、学会阅读、形成语文素养的主要手段和方法。靳老师在教学中善于以问引读,引导学生学会阅读;以问促读,引导学生深度阅读;以问研读,带动学生语文素养整体提升。

“教材”与“经典”的距离——论《弟子规》与“二十四孝”24-27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体制教育,关于“什么是‘经典’”“以什么方式、形式学习‘经典’”等话题,引发了从学术界到社会大众的广泛思考与热议。笔者以为,关于“经典”的讨论,清原正本,认识“经典”的层次问题,是正确进行经典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一步。

语文建设杂志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咬文嚼字”28-3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咬文嚼字应是语文课堂上师生品读文本,内化学习内容的有效过程,因此,教师在平时课堂教学时,对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语、句子、片段等进行品读时,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咀嚼、感悟、评析,深入品味语言文字表层意思和隐藏的丰富内涵,从而达到积累语文知识、理解语言文字、提高语用能力的目的,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语文说话能力研究31-35

摘要:当今时代日益强调合作和交流,因此说话能力成为一个人立足于世的重要基础。具有工具性的语文学科承担着培养小学生说话能力的重要使命。但是,由于传统纸笔考试无法直接评价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加之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课标中关于小学生说话能力的标准又不够具体明确,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对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培养和评价不够具体深入。那么,什么是说话能力?

聚焦语用注重实践——以《穷人》为例36-37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明确告诉我们:“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基本走向。通过调查大量的教学实践可知: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在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理念与实际操作层面上,淡化甚至忽略语文课程性质的意识和做法比较普遍。

借助单元整合教学提升学生读写能力38-40

摘要:单元整合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一个或两个课时,将五篇以内的课文进行整合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本文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情感发展为线索,以小学五年级“父母的爱”单元为实例,分析单元整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从诗词田园到心灵田园——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单元整体教学41-43

摘要:“语文主題学习”项目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大量阅读为特征,提倡反三归一、质从量出,强调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回归母语教育原点,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本刊从2019年3月起开设“语文主题学习”专題,以展示“语文主題学习”的相关探索和成果。

主题比较阅读,打开寓言“故事+”的魔袋——统编本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整合教学策略43-45

摘要: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以给人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寓言的故事性、哲理性及教育性特点,都是基于形象生动的故事载体生发的,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寓言故事简单有趣而内涵深刻,是辅助学生学习语言、发掘生活道理的关键内容。

找到给学生的那滴“水”——语文教学切入点例谈46-48

摘要:教育界有一个很出名的比喻: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语文主题学习”研究项目提倡大量阅读,“反三归一,质从量出”,“一课一得”。因此教师必须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这样的“得”才是最有价值的,也才是学生最需要的那滴“水”。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解读文本,找到给学生的那滴“水”。

语文建设杂志名师课堂
左友仁《火烧云》课堂实录评析49-54

摘要:左友仁,1925年生于上海,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上海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编写出版了《小学高年级讲读教学》《红领巾和手电筒》等著作,拍摄了《渡船》等近十部教学录像片。

语文建设杂志教材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练习系统多维分析55-57

摘要: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理念和编写体例方面,较以往的教材有很大变化。在阅读领域,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阅读练习系统的设计也随之体现了其独特性。笔者将从阅读能力测评指标的分布、阅读方法、阅读策略、文体知识的体现、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与指导,以及综合学习特征的彰显等方面对阅读练习系统进行多维度分析。

语文建设杂志文学
文本解读盛宴下的生命之思——《临死前的严监生》阅读教学相关问题商榷58-60

摘要:偶然间看到有老师执教《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课上效果很好,通过对人物描写的分析,使得一个腰缠万贯却吝啬小气,行将就木时不是想还有什么人没见到,还有什么事没交代,而是因油灯上用了两茎灯草而无法咽气的守财奴形象呼之欲出。特别是当那张严监生临死前伸着两根手指头的插画出现在幻灯片上时,孩子们对严监生的鄙视和厌弃之情达到顶峰。

江南在何处?——从小学必背古诗词中的“江南”谈起60-63

摘要:温儒敏主编的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突出了对经典诗词的学习,小学一年级就要求学习汉乐府《江南》。在小学必背古诗词中,白居易《忆江南》、杜牧《江南春》都以江南直接入题。这些诗词中的江南涉及汉、唐不同时代,所指的地理范围并不一致,厘清历史上江南的地理范围,是理解这些诗词内涵的逻辑起点。

语文建设杂志钩沉
清末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编者特点探究64-67

摘要: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的正式颁布,标志着语文学科的独立。从1904年到1949年,其间曾出版100多套小学国文、国语教科书,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丰富,有大部分地区通用的国文国语教科书,还有针对不同地区的《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中部国语》《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南部国语》《分部互用儿童教科书儿童北部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