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建设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Planning

  • 11-1399/H 国内刊号
  • 1001-8476 国际刊号
  • 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建设是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建设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教材、评价、探索、语言、广告书评

语文建设 2016年第3Z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建设杂志理念
“绿色语文”教学理论构建与实践探讨1-2

摘要: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和体验情感,把理解的知识转化为智慧,积淀丰富的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现阶段,语文教学过于重视语言文字、照本宣科、机械训练,忽视了陶冶情操、传递文化和激发兴趣,导致学生知识肤浅、视野狭窄,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因此,语文教学需要'绿色语文',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充满活力与生机,教与学相互和谐的教学机制,让学生浸润于语文之中,享受生命的愉悦,让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语文建设杂志学术
基于认知诗学理论的隐喻语言研究2-

摘要:隐喻修辞是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常用的语言技巧,最早在古希腊时期的诗作中就有运用。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作家对隐喻语言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着重研究隐喻的产生时代背景,并基于认知诗学理论对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中的隐喻语言进行分析。

语文建设杂志聚焦
麦卡锡“边境三部曲”小说的两大维度3-4

摘要:马克·麦卡锡的经典之作'边境三部曲',是他西部牛仔小说的成熟之作。在三部曲中,麦卡锡大胆构想了在美国西部神话没落的年代,几个极具牛仔情结的青年寻求昔日精神家园的故事。在'边境三部曲'中,不管是叙事结构,还是叙事内容,'混沌'是贯穿始终的主题。本文在对三部曲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文本中人与人(友情)、人与动物(生命)两个维度的分析,探讨走出混沌世界的精神路径,以加深对麦卡锡'边境三部曲'的系统认识,完善对麦卡锡研究的理论体系。

语文建设杂志教学
苦吟文化的形成与共时传播5-6

摘要:晚唐时期形成的苦吟文化是以苦吟诗人群体为中心的士庶人群通过互相效法而获得的以苦吟为主要精神内涵的艺术追求和生存方式的总和。在苦吟文化的最初形成与社会传播当中,有一些特殊的事件被人为地传播放大,起到了引导舆论推波助澜的作用。苦吟文化在晚唐社会的传播,按照传播的范围划分,主要有自我传播、人际传播与群体传播等三种类型;按照传播的内容划分,则有原诗传播、选诗摘句、模拟转写、故事演绎、人物崇拜等方面。按照传播的手段划分,则有语言传播、卷本传播、题写传播等方式。'推敲'符号的形成、苦吟形象的建构和时人的身份认同,成为苦吟文化传播的重要条件。

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研究7-8

摘要: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在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强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目标,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一门极具开放性的学科,语文的学习充满着挑战,它重'意会'而非量化,这使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很难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新趋势。中学语文为了谋求新的发展,必须寻求新型的教学方法,建立开放型的语文教学体系。本文重点剖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旨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开拓语文教学的新思路。

高校语文教学问题与策略探索9-10

摘要:高职院校语文教育是当今高职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推行力度越来越大,有关高职人才培养的问题变得刻不容缓。语文教育关系到人才培养,是推进人才培养的基础。本文重点分析当今社会下高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旨在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方法,从而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

信息化背景下语言课堂教学研究11-12

摘要:语言课堂是高校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前人的研究中,多是从整体上看待教学的方式技巧,而对具体的可实际操作的教学模式的研究还鲜有涉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紧跟时展的首选教学模式。在此背景下,文章从教师在语言课堂中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我国语言课堂的现状及现阶段教师在语言课堂上可做出的变化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对信息化背景下语言课堂教学的研究。

网络语言对大学生汉语学习的影响与规制13-14

摘要:网络语言作为同最新的互联网技术直接相关的一种最新的语言现象,其存在和发展有其历史必然性,并对大学生的汉语学习产生全面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汉语学习来说,网络语言固然具有丰富大学生汉语表达方式、促进大学生汉语学习的多元化以及使大学生更好地把握汉语发展方向的正面作用,但是也会对大学生的汉语日常交流能力、汉语表达的语言文明以及汉语使用的规范化产生相应的消极影响。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规制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促进作用,抑制其消极影响。

浅论语文教学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15-16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诸多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紧迫性。高校语文教学承载着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的功能,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可以从古典文学、诗歌文化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为大学生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略论外国文学阅读技巧在教学中的作用17-18

摘要:文学鉴赏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必修课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与情操培养都有着较大的影响。而阅读作为文学鉴赏中最基础的部分,更是需要我们重视。本文就阅读技巧的应用展开探讨,将外国文学的阅读技巧取其精华应用到语文教学的阅读课堂之中,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与理解。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与理解深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文学德育功能的人性化建构19-20

摘要:目前,大学文学教育虽然注重德育功能,但是对于人性化的落实,并没有很好地贯彻,以起到其足够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用,相反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客观上造成了人格偏离和人性异化。面对文学德育功能在教育过程中各种非人性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化,构建人性化的文学德育功能实现体系已经成为了时代课题。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简要探讨文学德育功能落实人性化建构的策略。

语文建设杂志文学
卡佛小说的语言省略艺术21-22

摘要:卡佛是20世纪美国重要的小说家和诗人,是美国文坛上'极简主义'的代表作家,而且被认为是'新小说'的创作者,被公认为是海明威之后美国最具有影响力的短篇小说家。在他的作品中,语言的省略艺术是一大亮点。本文对卡佛小说中的语言省略艺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加深对他的作品的理解。

《他》的语言特征及情节叙事23-24

摘要:凯瑟琳·安·波特是20世纪美国南方杰出女作家之一,她十分擅长对当时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面的人类的现状以及处境进行描绘,对人性中的善与恶进行探讨,辜负和内疚是她文学创作中的永久的主题。短篇小说《他》使她成为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中的佼佼者,她擅长于刻画光怪陆离的西方世界的人类处境,本文对其语言特征以及叙事情节进行分析和探讨。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在异乡》的解读25-26

摘要:海明威是美国文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比如《老人与海》《永别了武器》等,其中《在异乡》是海明威的著名短篇小说,小说中依旧体现出海明威一贯的凝炼含蓄的风格。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对海明威的《在异乡》进行解读,旨在加深对海明威文学创作风格的理解。

《我弥留之际》文学语言特色解读27-28

摘要:《我弥留之际》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代表作,同时也是'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重要小说之一。这部作品主题深刻,语言丰富,体现出福克纳的文学创作风格。本文对《我弥留之际》的文学语言进行分析和解读。

跨文化视角下对《生死朗读》的解读29-3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在越来越频繁的交流过程中,各种文学作品之间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多,在对文学作品进行解读的时候,要加强对跨文化意识的应用,从而对作品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

基于原型批评理论的《守望灯塔》意象解读31-32

摘要:《守望灯塔》是詹妮特·温特森的代表作,整部小说出现了许多原型意象。在文学作品里的'原型'意指作品中典型或是反复表现出的事物。在这部作品里'光''黑暗'等意象频繁出现,作者这样写作的意图是突出人性的双重性以及爱的主题。本文主要探讨原型批评理论下《守望灯塔》的意象。

模糊语视角下《德伯家的苔丝》的语言解读33-34

摘要:《德伯家的苔丝》作为托马斯·哈代的典型悲剧小说代表作,对后世作家影响深远。小说描绘了苔丝飞蛾扑火般的短暂一生,苔丝作为丧失话语权的女性缩影,也是哈代塑造的经典女性人物典范。本文尝试从模糊语言理论视角对小说进行解读,通过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模糊语形式进行评析,以期为相关外国文学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