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建设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Planning

  • 11-1399/H 国内刊号
  • 1001-8476 国际刊号
  • 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建设是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建设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教材、评价、探索、语言、广告书评

语文建设 2016年第10X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建设杂志关注
创新母语写作教学体系 推进语文作文课程建设1-2

摘要:中小学新概念快速作文教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该研究经过22年研究实践,建构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操作简便易行,运用效果显著,能让学生会写愿写作文、让老师会教善教作文,已让数以百万计的学生学会了快速作文,深受广大师生喜爱。该项研究针对我国作文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建议,创新了母语写作教学体系,开发了独立的作文课程建设体系,对我国中小学作文课程建设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当代汉语变异发展分析3-4

摘要: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会受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变异,其中既有外因即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又有内因即同质语言因素的影响。内因指的就是语言内部结构因素的自我调节机制和语言类推机制,外因则是社会上的政治、文化、经济以及心理等因素。新时期当代汉语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出现了很多新形式的词汇,而且汉语语音和汉语语义也有很大的变化,本文将从当代汉语变异发展的原因和当代汉语变异发展的现象这两个方面进行探析。

语文建设杂志教学
探讨我国古典文学翻译教学利与弊5-6

摘要:中国古典文学的传播,需要大量的译者对其进行翻译。在高校的翻译教学中,加强对古典文学的翻译利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古典文学翻译教学中的利、弊和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以期高校可以找出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翻译教学策略。

从人文素质培养角度看大学语文课程建构7-8

摘要:大学语文化是高校公共基础课程,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有积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本文从人文素质培养的角度对大学语文课程建构进行分析,希望对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所帮助。

汉语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探讨9-10

摘要:在一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受到受教者第一语言的影响,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方言对英语学习起着迁移的作用。特别是中国的汉语拼音与英语字母之间有着一定的共性,因此在习得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列举全国几个代表地区的方言特征,阐述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从而达到减轻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负面影响的目的。

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异同——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例11-1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联系变得日益密切,为了方便彼此之间的交流,学习第二语言已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对每个人来说,除了要进行语言本身的学习外,还要注意在语言的学习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我国来说,第二语言主要分为向内吸收和向外传播两种,即英语和对外汉语的学习,在具体的教学中,英语和对外汉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本文试图对英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在原则、策略、内容以及方法方面存在的异同进行具体的分析,进而寻找一些有益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养成跨文化交际能力,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汉英双语教学新设想13-14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英汉双语教学的目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不容忽视,它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帮助学生顺利从汉语教学过渡到英语教学。但是这种教学也存在着学者英语水平和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教材内容落后的现象,所以新形势下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模式迫在眉睫,我们可以采用小班教学模式,不断地充实教材的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水平来提高英汉双语教学的质量。

体育教学课堂中文学作品艺术性语言的运用探讨15-16

摘要:素质培养理念日渐深化,这促使教育教学实现多元化融合,单一教学模式与单独教学手段已然不再适合当前的教育环境。因此,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运用自主教学、探究式教学、疑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为途径,实现学习迁移、多元智能理论的有机结合,从而令教育教学间形成互助互动模式,以便更好发挥联动机制,有效培养受教群体的行为素养。在众多的互助联动教学中,体育教学作为唯一一项培养学生身体素养的教学手段,其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他教学手段融合存在相应的问题难点。然而,转换思维,科学构建,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课堂中知识应用得当,可有效实现文化课程教学促进体育教学落实,实现体育教学身体素质培养作用。本文重点探讨体育教学课堂中文学作品艺术性语言与课程内容融合的必然性与指导价值为基础,细化探讨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与教学方法科学融合文化艺术性语言方法,从而保证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知识落实,在促进受教群体身体素质完善基础上,实现受教群体文化素养的同步提升。

双创背景下加强以大学语文教师为核心的通识教师教育17-18

摘要:在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创新、创业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重要,作为社会未来栋梁的大学生就必须具备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识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弥补大学生所缺乏的人文素养、思想道德品质、成熟心智和创新精神等。通识教育是教师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尤其是以大学语文教师为核心的通识教师教育对老师和学生都极为重要。

语文教学经验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19-20

摘要:英语教学在我国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存在,它和我国的语文教学一样,都是语言文字的掌握'听说读写'是语文和英语的教学目标,这两门课程都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种功能。在掌握工具性的基础上,还能通过教材文章学习人文知识。由于语言学习要有适应的环境,在中国学习英语,缺少语言环境,使很多人将学习英语视为畏途,我们只要将学习汉语语文的方式用在英语教学上,则可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鲁迅文学作品的当代教育价值研究21-22

摘要:鲁迅是我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重在'揭丑',用批判的态度对我国清末农村存在的落后思想进行了鞭挞和揭露。在文学表现手法上,鲁迅的手法也有独特之处,他将中国传统的美术观念运用到人物刻画上,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今天,'精神胜利法'和'我真傻'这样的特殊用语,还是令人想起鲁迅的作品来。同时,鲁迅的杂文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大半个世纪过去,还没有一位文学家的作品在思想上和艺术上能够超越鲁迅。

跨文化语境中的外国文学教学研究23-24

摘要:经济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的单一式生活格局,也对人们的思维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会在文学中得到反映。在跨文化的语境中,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可以独立存在和发展,在跨文化语境的背景下,如何开展外国文学教学,是外国文学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对跨文化语境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了在跨文化语境中应该如何解读文学的内涵,如何更好地开展外国文学教学。通过外国文学教学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作品的品读和鉴赏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多元化的思维来看待各种文学问题。

语文建设杂志语言
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墓园挽歌》中的移就辞格用法25-26

摘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移就辞格为文本语言和修辞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墓园挽歌》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意境和本身的主要内容以及诗歌所使用的修辞语言手法都非常的独特,使用了移就辞格中大量的移人与物的修辞手法,这种写作手法不仅让诗歌的语言运用更加凝练,而且让整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贴切和自然。移就辞格用法的本质就是一种相似性和相关性的联想和类推,与认知语言学中所包含的隐喻观如出一辙。

语用学视角下解读《警察与赞美诗》中的翻译技巧27-28

摘要:语用学是一门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科,不仅研究作者利用语言塑造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读者对语言的解码和推理过程。在翻译中运用语用学理论就是讨论作者、译者、读者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本文以《警察与赞美诗》为研究对象,运用语用学理论宏观地分析译者所运用的翻译技巧。

从语域理论分析诗歌《孤独的割麦女》29-30

摘要:语域理论是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理论之一,在翻译、语言教学尤其是语篇分析上有很强的实用性。对语域理论的概念和功能进行分析,将其运用到语篇解读中能够挖掘出更多更有效的文本解读方法。威廉·华兹华斯的《孤独的割麦女》一诗在词汇的使用上简单普通、朴实无华,读起来能够在人们的脑海里构建出一个非常清晰的乡村劳作画面。用语域理论来分析《孤独的割麦女》这首诗歌,就能够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对诗歌的文本进行剖析,进一步发现该诗歌的内涵和意境美。本文就将从语域理论的概念分析和《孤独的割麦女》的语域理论分析这两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歌。

英国文学作品《名利场》的语言风格略论31-32

摘要:《名利场》是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萨克雷的成名作。小说通过女主人公丽贝卡的蜕变,反映了英国的社会现实。丽贝卡是个出身低微的孤女,从小就具有叛逆精神。在英国强烈的等级观念中,她是个受人轻视的小角色。但她却有一颗不安分的心,为了跻身上流社会,她采用献媚、讨好他人的手段,终于成功地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尽管她达到了自己的目标,却也落得众叛亲离。

也说泾河流域方言称谓语“大大”33-34

摘要:文章考证泾河流域方言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称谓语'大大'的本字,认为泾河流域方言中指称父亲或指称与父亲同辈的男性的称谓语'大大',其本字应该是'羍羍'。

语文建设杂志文学
沈从文、郁达夫的文艺观及创作之比较35-36

摘要:沈从文、郁达夫都曾主张文学要审美自律,他们的创作实践也都体现了根源自真实人性的'自然而然'的情感的审美特质。不同的是,沈从文始终保持了这种异质文化理念的一贯性,因而也保持了其创作的纯粹性。而郁达夫多元矛盾的文艺观使其创作呈现出大胆挑战与刻意契合主流意识的两面性。文学审美特质的核心应是'真'——对人性和社会生活世态不带功利色彩的纯粹表达。尊重文学的这种本原性特征,才能够获得'善'的理智内容和概念意义——对人的本质意义的探讨、对更合格的人、更合理的人生和社会的创造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功能。工具性思维必然导致对文学本质的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