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建设杂志

《语文建设》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6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课文、教学设计、新课程新课堂、名师案例、综合性学习、教学短论、创新瞬间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1-8476
  • 国内刊号:11-1399/H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200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7
  • 综合影响因子:0.04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建设 2015年第9Z期杂志 文档列表

本真自由的诗意咏叹——胡健散文略论

摘要:胡健散文集《美丽的濡湿》既是他洞明世事、人情练达的阅历呈现,也是其个性风格的生动写照。胡健的散文无论是对自然风情的诗性描绘,还是对历史遗迹的理性点击,或是对风云人物的褒贬抑扬,都蕴含着深厚浓烈的人文情怀。
1-2

高职语文教学中的课程结构研究

摘要: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历来受到各个学校的重视多年来,语文课程的结构形式一直强调学科本位,使得课程功能主要在于考察和评价。因此,我们有必要认识语文课程的规律,为高校语文课程注入新的活力。
2-

浅谈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

摘要:谢灵运是我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他留下了许多体现山水之声色状貌的山水诗,也留下了诗歌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学精神。谢灵运山水诗的文学精神包含了乐景精神、归隐精神、明志精神及悟道精神,引人深思,实属宝贵。
2-3

基于认知语义学的词汇表征与语篇研究

摘要:本文在回顾语义学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认知语义学与形式语义学的重要区别,认知语义学的理论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讨论了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主张,包括对意义本质的看法,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研究的方法。
4-5

澳大利亚小说文学历程回眸

摘要:长时间以来,诸多学者著文探讨澳大利亚本国文化与文学传统,在这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传统是这个国度当中文化价值与社会态度还有作者与著作之延伸,其中包含运用传统视角来认可文学内涵,凭借这点去认可歌颂澳大利亚人文精神的文学家。笔者力图透过回望上世纪下半叶澳洲小说当中的文学佳作,解析与讨论百年来的澳洲文学传统。
5-6

外国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思路

摘要:在我国,比较文学早已与世界文学同属一个专业,并且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世界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这仅仅只是局限于理论层面,比较方法并未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应用于外国文学的课堂之中。本文将针对外国文学教学现存的落后模式提出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着重把比较文学放在外国文学史的大背景下,对比较文学进行初步探究,尝试将比较文学真正纳入外国文学教学实践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不断探索,旨在改善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受教育者在外国文学习得方面的比较意识。
7-8

谈新课标下语文教案特色

摘要:教学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一份优秀的语文教案是教师课堂讲授的高度浓缩,是教师设计课堂的综合体现。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案要充分体现其科学性、创新性、系统性、差异性、艺术性、可变性、目的明确性、设计灵活性、内容新颖性、练习设计精细性、针对性和启发性等。
8-9

语文视角下“生态化”的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摘要: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文化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学目标的实现还要依托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建设。从"生态化"的"和谐发展"视角审视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建立以民族精神为主的教学内容,强调知行统一的教育实践,加强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创造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立相关教育制度等方面构建"生态化"大学传统文化教育路径,将给大学传统文化教育带来观念性的转变。
10-11

论小学生情感培育中语文教学的作用

摘要:情感教育是小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是小学生情感培育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小学生调节情绪、稳定情感、健全人格、明辨是非、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并在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语文教学在小学生情感培育中的作用,应当以语言为载体、以情感体验为基础、以形象为依托、以朗读为手段进行。
11-12

语文教学中高校学生管理能力的培育机制

摘要:高校学生管理能力对其日常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语文教学因为面对所有的高校学生,因此利用其对高校学生管理能力进行培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大学语文教学对高校学生管理能力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两方面。高校语文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利用各种资源,对高校学生这两方面的管理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育,以建立和完善语文教学中高校学生管理能力的培育机制。
13-14

PBL模式在北村透谷诗歌《蝶的去向》鉴赏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近现代诗歌是《日本文学选读》课程的必修内容,旨在通过诗歌作品的鉴赏,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诗人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以及社会背景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意识。在日本近现代诗歌的鉴赏课程中采用基于问题学习方法的PBL模式,有利于诗歌作品与作家本身的整合,培养学生自主鉴赏诗歌的能力,加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建构自己的文学鉴赏体系,形成自我的人格塑造。
14-15

妙用网络平台拓展语文教学多元化空间

摘要:大学语文的教学作为基础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有其特殊性。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对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学方式创新,大学语文课程应该有更多元化的学习空间。如何在大学语文课程中体现多元化这一理念,在当前新的科技发展背景下,应结合网络平台辅助语文教学。
15-16

英美文学阅读技巧对教学有效性影响

摘要:文学阅读技巧可以极大地影响我国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决定今后我国文学阅读教学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笔者对目前文学阅读的教学问题进行梳理,结合这一阅读技巧的应用展开说明,把英美文学阅读技巧导入文学阅读教学课堂之中,不仅能够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而且对学生的阅读速度与深度也能达到理想效果。
17-18

古典文学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

摘要:中国的古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体现,古典文学包含了无数的经典作品。对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古典文学教育的优势非常显著。我国古典文学自古以来就有着育德、美德的效果,对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高尚情操的孕育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对此,应从根本上发掘古典文学背后的人文魅力,充分地发挥古典文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以此促进中国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18-19

英美文学作品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文化集中体现的载体,对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文学作品欣赏是全国高校语言类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文学综合素质和修养。如何对文学作品的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改革课题。本文将以英美文学作品为例,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旨在促进语言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
19-20

从安吉拉·卡特的作品看文化重塑与女性文学的创新性

摘要:安吉拉·卡特是一位充满争议的杰出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方式批判了传统文学作品在表现女性特质时的局限性。文章从表现主题的客观性、表现手法上的创新性和结构安排上的巧妙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卡特文学作品的特点,并结合她所创作的作品尤其是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一步阐述了卡特作品的独特性。卡特的作品与其他女性文学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以传统的文化观念为跳板,通过激起读者的愤怒和不安,给他们带来思索,正是这种思索会引发新的意识的产生,并带来文化的重塑和社会秩序的改变。
21-22

用存在主义观点看苔丝的人生

摘要:存在主义从"人的存在"出发批判人生,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人的行为出于自由选择"。从存在主义的角度看,苔丝的悲剧命运不是社会因素和她的性格造成的,而是她面临人生抉择时所做出的种种选择的结果。存在主义为认识苔丝的人生悲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有助于人们摆脱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束缚正确看待女主人公的悲剧成因。
22-23

生活在别处——米兰·昆德拉的诗性隐喻研究

摘要:捷克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的笔下有很多生动的文学形象,其中刻画得最为传神的当属雅罗米尔。小说《生活在别处》中的大量的心理描写,将早夭的雅罗米尔描写得非常生动。在小说中,作者的笔触犀利而又严苛,他的每一个词汇都隐喻着主人公关于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也隐喻着现实生活。本文简要介绍了米兰·昆德拉和《生活在别处》,还通过阐述青春——"隐喻"的情感世界、诗歌:"复调"的"人造童年之乡"、革命:"乌托邦"的"反讽"、崇高与堕落的二元悖论四个方面来研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生活在别处》中的诗性隐喻。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