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建设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Planning

  • 11-1399/H 国内刊号
  • 1001-8476 国际刊号
  • 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建设是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建设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教材、评价、探索、语言、广告书评

语文建设 2009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建设杂志理念
温故知新1-1

摘要:张存拙的《中学国文教材的改进和社会本位文化》是1948年版《国文月刊》第74期的首篇。通读全文,有几个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国文教材因科目的特性,有着传统思想的固蔽部分,也有应变的凌乱现象,指的是哪些?所谓“国文科固有的机能”和“主要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学国文是‘启导学生思想感情之钥”’呢?

生活趣味、读书习惯与语文学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访谈4-7

摘要:记者:读书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您专门写了一篇博客,提倡培育“书香社会”。您说:“仅仅用一天的时间来促进阅读当然还很不够,其实阅读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是需要经常性的提倡,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需要持之以恒。”您认为在今天,我们专门来提倡读书有哪些特殊的意义?

偏差认知下的实践困惑8-11

摘要:本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课程结构、课程管理到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出台了成套的改革方案,并迅速以行政手段在全国推开。然而,至今不少改革设想难以实现,如最具改革力度的三级课程体系还只是一个美丽的构想,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只是少数课改实验区的应景文章而已。为什么课改难以推进?笔者以为,关键是对课改的某些认知出现了偏差:一是认为改革就是要尽可能标新立异,而忽视了现实基础上的继承发展;二是认为改革就是要学习西方所谓最先进的课程理念,而忽视了差异国情下的实施条件:三是认为改革就是要声势浩大全面推进,而忽视了区域差别中的操作困难;四是注重改革的显性成果,而忽视了隐藏的深层矛盾。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2-12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直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于漪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浅探》一文中指出,衡量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看课上得如何漂亮,如何热闹,如何掌声雷动,而是看学生学到了什么,知识有无增长,能力有无锻炼,求知的主动性如何,思想情操方面有无泛起涟漪,乃至掀起波澜,受到文本感情的感染。教什么必须放到课堂教学的第一位来考虑。目标是课堂教学的主宰,用怎样的方法教、师生之间的活动怎样组织和开展,均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课前准备是教学高效的基础,基础不牢,课就飘飘忽忽。两个方面的准备必不可少一是文本解读。由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由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把静躺在纸上的文字读得站立起来,与作者对话,与编者交流,读出文章的个性,抓住文章的基调.

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文化分析12-12

摘要:郝明君在《中小学生厌学现象的文化分析》一文中认为,从文化的视角分析,中小学生厌学的根源主要有:1.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影响。儒家“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文化思想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受这种传统文化价值取向驱使,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子女的学习要求非常严厉,对学生的实际能力缺乏考虑,当学生的学习压力超过他们的承受力时,学生逆反心理增强,必然会消极反抗与抵制。2.学校先进校园文化的缺失。先进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是培养坚守理想、坚持美好的人。当前,不少中小学追求虚拟的、包装性和宣传性的校园文化,忽视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校园文化,达不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育人境界。3.“合理性”家庭文化的缺失。目前,家庭文化中存在“读书无用论”和“教育万能论”两种思想,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家庭文化都过于极端,缺少民主性、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孩子的学习均产生不良影响。

美国母语写作教学12-12

摘要:潘涌、水小琴在《美国母语写作教学的价值取向、设计特点及其启示》一文中认为,美国母语写作教学有三大价值取向,即砥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为此,美国母语写作教材在设计上也有三大特点.第一,在活动设计上,为学生写作提供言语情境;第二,在写法指导上,关注写作的过程:第三,在写作环节中,提示学生监控自己的写作活动。总之,在美国母语写作教学中,写作起源于实际的情境,在写作过程中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支持,并且引导学生与同伴展开合作和交流;媒介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也可以是学生展现写作成果的载体,更可以是学生以写作的形式进行解读的对象;写作实践的整个流程无不指向砥砺学生的思维能力、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

早读:语文教改不该忘记的角落13-13

摘要:龙济勇在《早读:语文教改不该忘记的角落》一文中指出,早晨是一天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但如今早读质量不尽如人意。早读课单调、沉闷而且低效,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学生没有理解早读的重要性,把早读当成一个简单的读书任务,只是张口读书,没有把读书转化为有意义的学习:二是语文教师不够重视,很少有教师精心准备早读课,对学生为什么读、读什么、如何读、要达到什么效果、如何检查等不甚明了。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语文教师应该有全期的早读课计划。根据教材的编定、学校课时的安排,教师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全期早读的内容和指导方法以及要达到的效果进行预设。

教研员要从学科指导走向课程领导13-13

摘要:朱志平在《从学科指导到课程领导——教研员工作方式研究》一文中指出,新课程实旋后,如何研究课程与管理,增强自身对课程的理解力、开发力和执行力,以及如何帮助学科教师增强这方面的能力,是教研员面临的新问题。在现实情况下,帮助教师提高课程理解力、课程规划力、课程开发力和课程执行力已成为教研员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教研员要从学科指导走向课程领导。所谓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和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的总称,其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与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教研员如何从学科指导走向课程领导?

学生——教学的起点13-13

摘要:席春玲在《学生——教学的起点》一文中指出,目前教学的起点主要有四种形式,即从教科书开始的“教本主义”,从考试开始的“考本主义”,从教师开始的“师本主义”和从学生开始的“生本主义”。“教本主义”就是整个教育过程完全从教科书出发,整个教学过程完全沦为教科书的奴隶。以教科书作为教学的蓝本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的是,教材是统一的,而学生是不同的,不从学生生活的角度出发,仅抓教科书的教学是很难被他们理解和接受的。“考本主义”就是把考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进而把整个教育教学过程都变为考试的模拟过程。考试本是一种评价选拔的工具,但是现在的教育本末倒置,考试成了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导致正常的教学变成了机械的训l练。“师本主义”的教学常常是高效率的,教学进度有保证,教学设计完美。但是,如果教师的教学准备没有从学生出发,而是从自己认为困难的地方出发,很可能从~开始就抛弃了学生。”生本主义”的教学就是从学生开始,为学生易学而设计的教学。以学生为起点的教学,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使自己的教学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挂钩,让学生找到理解新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兴趣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开始、从学生对某些知识的掌握开始。这才是教学的起点。教育是对人的培养,教育的发生在人的心灵深处,教育的起点也只能是学生。只有从学生开始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语文建设杂志教学
《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14-18

摘要:《藤野先生》是一篇中学语文的传统课文,我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就读过。因此,再要讲出新意,恐怕并不容易。

不该删去的开头和结尾——对《我的叔叔于勒》的一种解读18-21

摘要:《我的叔叔于勒》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的一篇小说,最初发表在1883年8月7日法国《高卢人日报》上,后收入短篇小说集《羊脂球》。这篇小说在选为课文时,被删去了开头和结尾两部分。

对王维《杂诗》(其二)的两种解读20-21

摘要:有人说,爱情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其实,游子思乡又何尝不是呢?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表现“游子思乡”这一主题的作品数不胜数,王维《杂诗》(其二)就是其中很纤巧、很精致的一首。诗人不事修辞,用白描手法记录了在他乡遇见从家乡来的故知,向他打听老家情况的四句话:“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短短的二十字,我们至少可以作如下两种解读。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要基于学生的生命成长22-24

摘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教学要取得预期成效,必须基于学生的生命成长,进行匠心独运的设计。

用画论读小说——《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25-27

摘要:一、教学目标 1.品析《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外貌描写。

《祝福》教学设计27-30

摘要:一、教学目标 在学生已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礼教的吃人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分析作家是如何通过小说手法刻画人物精神世界的。

《哈姆莱特》教学实录31-34

摘要:师: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从1877年开始到现在,平均每12天就有一篇或一部研究《哈姆莱特》的论文或专著问世,真是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哈姆菜特。课本中的《哈姆莱特》是全剧第五幕第二场,是结尾部分。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题目,请各小组围绕《哈姆莱特》的主要情节、比武时人物的心理、哈姆莱特和奥斯里克对话的语言特色以及哈姆莱特形象等四个话题查找资料,现在我们共享学习成果。

创造你心中独特的哈姆莱特——评董一菲执教的《哈姆莱特》35-36

摘要: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2006年版)节选了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著名戏剧《哈姆莱特》第五幕第二场。这一部分是全剧的高潮,戏剧冲突激烈,人物性格突出,是《哈姆莱特》的精华部分,同时也是能比较突出地显示莎翁戏剧创作成就的部分,能比较充分地实现教材编者让学生体会戏剧的冲突与性格的目的。

谈《雷雨》教学中的“两个顾及”37-39

摘要:现代话剧的经典之作《雷雨》1979年以节选的形式进入高中语文教材(以下称为《雷雨(节)》),至今已逾三十年。在节选的内容上,编订者们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均节选第二幕。不可否认,第二幕的确是全剧的重要一幕,其尖锐的戏剧冲突、成功的人物刻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对表达全剧的主题、揭示造成这场家庭悲剧的根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客观上也能很好地表现特定的时代主题。但由于第二幕长时期被选入教材,再加上教材(包括配套的教参、大纲)的权威性解释,这一切曾使我们深信不疑:《雷雨》是一部服务于时代的作品,其主旨是反封建或揭露大家庭的罪恶。在《雷雨(节)》的教学中,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简单化的概括。然而由此形成的思维定式,却并不符合《雷雨》的原意,造成了《雷雨(节)》教学的误区,在实施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今天,应该得到根本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