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语文建设杂志 北大期刊

Language Planning

  • 11-1399/H 国内刊号
  • 1001-8476 国际刊号
  • 1.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语文建设是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6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语文建设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关注、学术前沿、教学、教材、评价、探索、语言、广告书评

语文建设 2006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温故知新1-1

摘要:教授须以学习为本位……然余谓教授自以学生为本位,而教授中间之经历。必不能拘泥于一定之成法,所谓“因材而教”“因势利导”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然亦非漫然无途辙之可寻。必日以学生自动学习为本位;不能自动,然后辅导;辅导不足,然后启发;启发不足,即参用注入,亦无不可。易词言之。时乎辅导,则辅导之;时乎启发,则启发之;时乎注入,则注入之。要其归必导学生以自动研究之途,养成其自进学习之兴趣而已。

语文课程改革的理想与现实4-5

摘要:一、语文课程改革怎么了? 语文课程改革实施五年来,新课程理念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语文教育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承认改革必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许多人对课改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表示了关切和忧虑。

文化素养建构与言语表现的统一——从“文化对话”看文本阅读的意义6-8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一般以文本阅读教学为主。近段时间有关文本阅读的有效拓展、文本的多元解读、课堂的动态生成及小组合作学习等问题的讨论很多,所展示的成功课堂案例也很多,但总给人没有把握到实质的感觉:有效拓展成了不着边际的拓展,多元解读成了与文本风马牛不相及的解读,合作探究成了流于表面的讨论……思考再三,笔者觉得根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文本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明确了,以上诸问题就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差异教学模式9-9

摘要:“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可以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程向阳的《差异教学模式及其实践与反思》介绍了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分组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中预成与生成的区别9-10

摘要: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这次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它与此前的预成性教学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呢?李祎的《从“预成论”到“生成论”——教学观念的重要变革》一文从理论的角度阐述了“预成”与“生成”的关系。

美国中小学教师的终身职与我国教师的聘任制10-10

摘要:美国各州有关教师终身职的法律均不相同,但其立法目的则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给教师提供一种工作上的安全感,稳定教师队伍,同时避免学校肆意和无常地干涉教师,特别是对保护优秀老师是十分有利的。美国教师聘任制一般要求教师与地方学校董事会签订书面合同。聘任合同从形式上来看,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定期合同,一是终身合同。

教师主体的派生性10-10

摘要:师生关系一直是课程与教学论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之争由来已久,可谓众说纷纭。日前有学者又提出了教师主体的派生性之说。李福华、丁玉霞在《教师主体派生性初探——对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再认识》一文中论述了教师主体派生性的内涵及理论基础。他们认为教师是因学生而存在的,学生是第一性的。

中学语文教材现代诗歌选编存在四大问题10-10

摘要:现代诗歌主要指两类诗歌:一是用现代汉语写作的诗歌,即通常所说的“现代诗歌”;二是用现代汉语翻译的外国诗歌。王珂的《中学语文现代诗歌教育亟待改进》一文总结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的选编存在的四大问题:1.选诗太注重诗的内容,轻视诗的形式,过分注重思想教育价值,轻视艺术价值:过分重视过去的“诗教”传统和现在的“人文精神”教育,选诗太强调思想性。

课标本初高中《语文》教科书有关篇目重合问题的探究11-16

摘要:在2001年启动的新课程改革中,由于不再硬性规定中学语文教材的基本课文篇目,一时诸家纷起,大胆创新。语文版、人教版等初中课标《语文》教材当年首批通过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后,语文教材多姿多彩,这正是课改后教材繁荣的表现。但是,自2004年秋季课标本高中《语文》教材陆续上市后,笔者发现,有的版本高中《语文》教材与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个别阅读篇目有重合的问题,实验区的一些教研员和教师也对此颇为不解。对此,笔者作了一些调查分析,愿借此文把自己的一些分析、看法提供给大家参考。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6-18

摘要:本单元四篇课文同属写景记叙文,意在让学生学会欣赏写景散文,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初步了解写景文章的表现手法,进而指导学生将所学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迁移到写作之中,让他们学会有层次、有条理地描写景物。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19-21

摘要:八年级的学生对议论文的知识了解较少。教学时应循循善诱,提供文体知识,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仿写议论文的基本能力。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22-24

摘要: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内涵丰富,不仅宣扬了正确的价值观,而且能启迪智慧。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辩证地分析社会现象,启发思路,逐步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强项令》教学案例25-27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式是谈话。谈话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又称问答法、提问法、讨论法等,其基本特征是教师问、学生答。很多情况下教师课前设计好问题,学生上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回答问题,有时一个学生答不对就换另外一个学生,一直到有学生答对为止,然后再换另一个问题。如果学生答得不满意,教师就千方百计地利用谈话让学生说出教师想要的答案。与此相对应的是,还有的教师怕别人说限制学生自主,而一味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表面上师生互动频繁,热闹非凡,但教师的作用仅是提出问题、总结答案,并未从真正意义上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摸索,去思考,去探究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谈话法直到今天仍然在相当程度上统治着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在诵读中突破难点28-28

摘要:问答法又称谈话法,常见于阅读教学的过程之中。其要义是将教学的疑难问题分解成一连串的提问,通过师生问答来寻找答案。问完了,答对了.教学的重头戏也就结束了。其中似乎包含了这样一种认识:阅读教学主要负责破解课文疑难,“懂”乃是基本目的,学生读懂了,教学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果真“圆满”吗?读过苏家友老师的文章和教学案例.对“圆满”与否的思考又推进了一步。

学必有师——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讨论29-30

摘要:笔者在实践中发现,不少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十分随心所欲,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朗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选择自己理解的关键处讲给大家听……自主成了没有统一的学习任务、学习途径和学习方法的借口,学生们容易养成一知半解、东鳞西爪的学风。可以说,这种现象严重地侵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

基础教育不可缺少探究性学习30-31

摘要: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很多老师提出了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还缺乏一定的学习积累,难以开展探究性学习,同时,它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些偏颇。

重要的不是量,而是质——也谈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32-32

摘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在语文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这一理念提出的背景和根本目的来看,这种倡导无疑是有意义的。然而语文学界却对这一理念持有不同看法,一些教师认为在基础教育阶段,探究性学习难以真正开展。讨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学生缺乏知识积累”和“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

浅议感悟式教学方法33-34

摘要:感悟一般指受到感动而有所觉悟。我们这里所说的感悟,是指感受大千世界纷繁复杂的表象,从而获得某种启迪,是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升华,是学生学习的一个完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