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岩土力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 42-1199/O3 国内刊号
  • 1000-7598 国际刊号
  • 2.0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岩土力学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岩土力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简讯、岩土工程研究、数值分析、测试技术

岩土力学 2019年第A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岩土力学杂志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真三轴应力条件下钻孔围岩塑性区及增透半径研究1-10

摘要:深部岩体处于三维应力场中受开挖扰动影响钻孔、巷道围岩处于明显的真三轴应力状态。钻孔抽采技术是煤矿广泛用于瓦斯治理的重要措施,钻孔周围塑性区是瓦斯流动的优质通道,研究钻孔围岩塑性区特性对于抽采钻孔的优化布置至关重要。为研究钻孔围岩的塑性区特性,基于广义平面应变理论分析围岩应力分布,比较几种常用强度准则(MC、Mises、D-P、MLC、SMP)的适用性和精确性,对比试验结果表明,MLC准则能较好地表征岩石的真三轴强度特性。基于MLC准则推导了围岩塑性区半径公式,分析偏应力、中间主应力、岩石内摩擦角、岩石黏聚力和钻孔半径对增透半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增透半径随着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大,随中间主应力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岩石内摩擦角、岩石黏聚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随钻孔半径的增加而线性增大。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巷道支护、煤层瓦斯抽采等技术的参数设计等提供重要参考。

岩土力学杂志简讯
《岩土力学》征稿简则2-2

摘要:《岩土力学》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期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也是国际三大检索系统之一的美国《工程索引》(Elcompendex)文摘收录期刊(光盘版)。

岩土力学杂志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土石料湿化变形计算方法探讨11-20

摘要:土石料的湿化是一种普遍现象,虽然可以利用非饱和理论计算湿化变形,但人们更愿意采用常规的初应变法进行计算,湿化试验则常用单线法或双线法进行。对湿化试验和相关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提出考虑湿化变形及其影响的新思路,(1)在某一应力状态下的湿化变形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由于材料本身刚度变'软'引起的湿化变形,另一部分变形是湿化引起的附加变形;(2)在双线法试验中直接将相同应力状态下对应干土和湿土的应变相减计算是不合适的,应当采用相同应力状态下各自的切线模量计算;(3)基于广义位势理论,根据应力和应变的对偶特性,可以把湿化附加变形变换为一种湿化等效应力,虽然其是一种近似处理方法,但它比较简单,容易直观地量化湿化的作用。文中思路对于颗粒破碎、干湿循环引起的变形、流变变形等也具有借鉴意义。

岩土力学杂志简讯_书讯
多级边坡荷载及变幅水位作用下的超高浸水路堤稳定性研究20-20

摘要: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9-05开本:异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3235-2【内容简介】在西部三峡库区的高填方往往受长江或其支流的变幅水位影响,且存在多条以上的公路布设在多级边坡的护坡道上的可能性,导致多级车辆荷载同时作用在一个填方路堤的超高边坡上,对高边坡的稳定性带来威胁。

岩土力学杂志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红层软岩压缩破坏的分形特征与级联失效过程21-31

摘要:基于不同围压条件下的红砂岩三轴压缩试验结果,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岩样外表面破坏形态进行全程观测,获得不同阶段岩样外表面破坏图像,分别对岩样破坏后阶段的图像进行分析。通过分形盒维数表征岩样外表面裂纹的变化情况,发现岩样破坏越严重,裂纹分形维数越高,且在最后破坏阶段裂纹分形维数出现突变,揭示岩样的破坏特征。引入级联失效数学模型,结合红层软岩内部的矿物成分与细观结构分布特点,概化出其结构的随机连接模型与破坏方式,分析红层软岩加载作用下的内部节点颗粒'容量-荷载'重分配原则以及节点颗粒失效后其初始荷载传递路径。结果表明,红层软岩在受载时为一个级联失效的分阶段破坏过程,级联因子通过级联路径不断传播、增多,级联失效越发明显,同时结合岩石破坏的变形损伤过程与其轴向应力-应变曲线分段特征,揭示该类岩石破坏的级联失效分级标准,为拓展该领域的研究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增压式真空预压加固吹填超软土微观结构特征分析32-40

摘要:先进行常规真空预压法(CVP)和增压式真空预压法(AVP)两组模型试验,分别对吹填超软土进行加固处理,对比分析其加固效果。再利用电镜扫描试验(SEM)和压汞试验(MIP)分别对两种方式加固后的吹填超软土进行微观结构测试,分析在两种加固方式下吹填超软土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并通过Image-Pro Plus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定量分析,模型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增压式真空预压的加固效果优于常规真空预压,从土体骨架颗粒形态、骨架颗粒接触形式和骨架颗粒间孔隙3个角度说明了增压式与常规真空预压加固后土体的微观结构特征变化,微观结构定量分析表明,与常规真空预压相比,增压式真空预压加固后土体的孔隙数量、扁平度K、形状系数ff更大;土体的孔隙率、分形维数D更小;定向概率熵Hm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孔径分布增量的峰值位置在左侧,说明增压式真空预压加固后土体的小孔隙数量更多。从微观角度证明了增压式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效果优于常规真空预压法。

岩土力学杂志简讯_书讯
大倾角中厚煤层沿空留巷理论及技术40-40

摘要: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9-04开本:异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3159-1【内容简介】本书采用相似模拟、理论分析、数值分析以及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从研究大倾角煤层开采后矿压演化规律着手,分析留巷围岩矿压环境,针对性的提出巷旁支护、巷内支护措施,通过相似模拟验证了其留巷关键区域围岩的稳定性,并根据现场地质、生产条件针对性的提出支护措施,通过矿压观测,分析围岩变形规律,总结留巷支护原则。

岩土力学杂志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基于冻融作用的氯盐渍土-钢块界面力学模型41-52

摘要:在中国西北特殊气候环境下冻融作用是一种风化过程,反复改变着土体的微结构和物理性质,强烈影响着土体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针对冻融作用对盐渍土-结构接触面力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不固结不排水直剪试验,开展了冻融次数、含盐量、基质吸力等因素对非饱和氯盐渍土-钢块接触面力学性能影响的相关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不含盐时接触面力学参数(黏聚力与内摩擦角)随冻融次数增加均先增大后减小,含盐时接触面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呈下降趋势,内摩擦角略有所增大;冻融前后接触面力学参数随着含盐量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均存在含盐量阈值;未冻融时接触面力学参数含盐量阈值约为8%,随着冻融次数增加,该阈值有所变化;接触面基质吸力随冻融次数增加大体呈减小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随含盐量增加先减小后增大,基质吸力含盐量阈值约为10%;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分为线弹性变形阶段和强化阶段,竖向荷载较小时表现为弱硬化,未出现明显的应变软化现象。对接触面剪应力-剪切位移适用性模型进行评价发现龚帕兹模型能够与试验结果很好地吻合,据其建立了冻融作用的氯盐渍土-钢块界面力学模型,基于试验数据验证了其可靠性。

岩土力学杂志简讯_书讯
结构稳定理论与设计52-52

摘要: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9-04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3238-3【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论述了结构中的常见稳定问题,以钢结构的稳定为主,同时也涉及混凝土结构的稳定。全书共9章,前3章为稳定理论基础知识,包括稳定的概念及分类、构件的弯扭变形及平衡方程、稳定判别准则与分析方法;

岩土力学杂志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岩质斜坡中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演化的力学模式研究53-62

摘要:缓倾角破裂是岩质斜坡最常见的一种破裂形式,对斜坡演化与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工程地质意义。基于斜坡中应力场特征,利用颗粒流程序开展岩石的剪切试验,揭示斜坡中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演化机制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岩质斜坡中缓倾角系统是一套瑞德尔低角度剪切破裂体系,由高序次张性雁裂隙和低序次共轭剪切裂隙组成;(2)缓倾角破裂系统形成与演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裂纹扩展首先从一组彼此近于平行雁行张破裂开始,随后低次序共轭剪切裂纹开始扩展,并与已有的雁裂纹贯通;(3)不同的围压下裂隙最终贯通模式不同。低围压下裂纹沿着早期产生的雁裂隙翼端发展并最终贯通,中围压下裂纹会沿着雁裂隙或共轭剪裂隙中部扩展并贯通,高应力下会生成一组新的雁裂隙,并与早期产生的裂隙相互搭接并贯通;(4)岩石最终破裂面形态与围压关系密切,中低围压下破裂面整体较为平直,但粗糙度大。高围压下破裂面整体呈曲线型,但较为光滑,粗糙度较小。

岩土力学杂志简讯_书讯
BIM建模与应用技术62-62

摘要: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8-06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2068-7【内容简介】本书以工程实例为背景介绍建模的基本方法,建模工作注意事项以及使用高效率的建模工具软件。本书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什么是BIM,BIM的发展及应用;其次,介绍BIM建模的各类软件,对BIM常用软件类型和特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BIM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筑建模基础,结构建模基础,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建模基础。着重提高学习者和应试者BIM建模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书适合大土木类的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学生使用。

岩土力学杂志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基于声学测试和摄像技术的单裂隙岩石裂纹扩展特征研究63-72

摘要:为研究裂隙岩石破坏强度及裂纹扩展特征,采用MTS岩石力学试验机对单裂隙岩石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同步进行声发射、声波及摄像测试,研究裂隙岩石应力应变行为、声波及声发射特征与裂纹扩展、聚结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起裂应力、峰值强度及模量随裂隙倾角α变化一致,均先减小后增大,起裂应力和强度受α影响较大;裂纹间断性加速扩展引起的应力转移和释放(应力降),导致裂隙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呈阶梯状上升;应力降伴随着能量释放、刚度劣化和AE振铃计数的激增,随着α的增大,首次应力降和振铃计数陡增对应的应力逐渐增大,且振铃分布向峰值强度附近集中;裂纹起裂、扩展引起波幅和波速衰减,且波幅下降早于应力降的发生。α=0o岩样峰前波速降高达50%,随α的增大,波速下降点的应力逐渐增大,峰前波速降幅不断减小,α较小时峰前裂纹发育程度高,随着α的增大,峰前裂纹发育程度减弱,裂纹加速扩展、聚合向峰后转移;裂纹长度扩展到临界值时扩展速率会发生快速增大,随着α的增大,裂纹临界长度逐渐降低。

含非贯通裂隙砂岩的动力破坏特性研究73-81

摘要:为研究动载作用下非贯通裂隙对岩石破坏特性的影响,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对含不同裂隙数量及深度非贯通裂隙砂岩进行冲击试验,并基于分形理论和能量耗散原理分析其动力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峰值应力随裂隙数量及深度变化情况较复杂;峰值应变随裂隙数量增加而增加,随裂隙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动态弹性模量随裂隙数量增加先增加后减小,随裂隙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工况试样的破坏模式分为张应变破坏、张应变-剪切复合破坏和压碎破坏3种,且裂隙数量对破坏模式的影响较裂隙深度大;试样破坏后的分形维数、单位体积耗散能和能量吸收率均随裂隙数量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分形维数与单位体积耗散能和能量吸收率均近似正线性关系。

黄土-砂浆块界面剪切特性试验及本构模型研究82-90

摘要:构筑物与土体接触面力学行为是岩土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一系列直剪试验,研究不同法向压力、土体含水率条件下黄土-水泥砂浆块界面剪切特性。结果表明,(1)在土体含水率为9.2和13.1%条件下,法向压力为50、100 kPa时黄土-沙浆块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表现为应变软化型,且可分为峰值前、峰值后及残余阶段三部分,在法向压力为200、300k Pa时表现为应变硬化型;在土体含水率为17.1、20.8%条件下,不同法向压力时黄土-砂浆块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均为应变硬化型;(2)黄土-砂浆块界面的抗剪强度包络线符合摩尔-库仑准则,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界面黏聚强度降低显著,摩擦强度略有增加,整体抗剪强度降低。当土体含水率由9.2%增加至20.8%时,界面黏聚力由41.5 kPa下降至3.6 kPa,界面摩擦系数由0.50增大至0.58。用非线性模型对界面剪切应力-位移曲线关系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可较好反映黄土-砂浆块界面的剪切特性。

超大直径浅埋盾构隧道土压力实测分析及其计算方法适用性评价91-98

摘要:以扬州瘦西湖隧道为工程依托,对超大直径盾构隧道管片荷载、结构内力等进行长期现场监测,分析超大直径浅埋盾构隧道土压力、管片钢筋应变的变化规律。采用上覆土柱法、太沙基松弛土压力法计算管片土压力理论计算值,并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分析不同土压力计算方法在不同埋深条件下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盾构纠偏对隧道管片荷载大小、分布形式影响较大,且其影响一致持续至稳定期;盾构隧道施工结束后,作用在盾构管片上的土压力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管片钢筋应变同土压力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进入稳定期时间略滞后于土压力,土压力进入稳定期后实测土压力值约为理论计算值的48%~60%;松弛土压力法计算的土压力值较上覆土柱法计算值和实测结果更为接近。研究成果可为盾构隧道管片设计荷载取值提供指导。

采动诱导应力集中对顺层钻孔瓦斯抽采影响的试验研究99-108

摘要:利用自主研发的多场耦合煤层气开采物理模拟试验系统,开展受采动影响导致工作面前方不同应力分布条件下的顺层钻孔瓦斯抽采物理模拟试验,对抽采过程中卸压区、应力集中区和原始应力区的煤层瓦斯压力、钻孔抽采流量、应力敏感系数和无因次渗透率等参数演化规律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在瓦斯抽采过程中钻孔周围瓦斯压力下降速率先快后慢,越靠近钻孔的瓦斯压力等压线越为密集,瓦斯流速越大,钻孔周围瓦斯压力梯度先增大后减小;(2)随着采动应力集中系数增大,煤层渗透率降低,瓦斯抽采流量减小,其中采动应力水平最大的应力集中1区瓦斯抽采流量最小,而应力水平最小的卸压区抽采流量最大;(3)应力集中区的应力敏感系数高于卸压区和原始应力区,而该区域无因次渗透率下降速率最慢。

压裂液黏度对循环水力压裂影响的试验研究109-118

摘要:随着非常规油气藏开发需求的不断增加,循环压裂技术作为一种增产手段日益受到重视。为了研究循环应力作用下水力裂缝的起裂与扩展,在不同压裂液黏度条件下进行室内水力压裂试验,利用声发射(AE)监测系统同步采集上升时间与最大振幅的比值(RA)及平均频率(AF)等参数。声发射参数分析发现水力裂缝的起裂发生在泵注压力到达破裂压力之前,微断裂机制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压裂中起裂阶段的剪切破坏占比达到100%,其他阶段中剪切破坏占比有所下降,且压裂液黏度降低会造成剪切破坏占比升高。已有微裂缝之间的连通造成了起裂过程中破坏形式以剪切破坏占主导,。从不同周期的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循环压裂过程中低黏度流体更易于渗透,降低裂缝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在流体压力的循环作用下更有利于复杂缝网的形成。

岩土力学杂志简讯_书讯
土钉支护理论与设计118-118

摘要:版次:第一版出版时间:2018-12开本:小16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标准书号:978-7-112-22560-6【内容简介】本书总结了土钉技术起源和发展的近50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介绍了土钉支护设计方法,分析了设计案例,试图建立一套从基本理论到设计方法的完整体系。本书可供岩土工程及相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读者对象】本书可供岩土工程及相近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从业技术人员学习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