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岩土力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 42-1199/O3 国内刊号
  • 1000-7598 国际刊号
  • 2.0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岩土力学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9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岩土力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简讯、岩土工程研究、数值分析、测试技术

岩土力学 2004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硅藻质软岩的三维弹粘塑性模型分析337-341

摘要:基于Perzyna的弹粘塑性理论的基本假设、粘塑性流动法则及殷建华和Graham的三维弹粘塑性模型,得出了在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表达式。殷建华和Graham的模型提出了“等效时间”,“瞬时时间线”,“参考时间线”,“极限时间线”等一系列新的概念。用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表达式对软岩的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几乎一致。该模型简单、实用、精度较高,可以模拟硅藻质软岩材料与时间有关的应力—应变关系、孔隙水压力与应变的关系,以及有效应力路径等。

岩土样本力学参数的模糊统计特征研究342-346

摘要:岩土工程参数中的各种信息都存在模糊性。通过对岩土样本力学参数试验值的研究,提出当分析样本统计特征时,应该充分考虑模糊不确定性因素对参数特征值的影响。在确定的参数隶属函数基础上,推导了岩土样本力学参数模糊统计特征值的计算公式,并证明了公式的合理性。应用实例表明,由于文中提出的计算方法考虑了参数模糊性的影响,其计算结果比按常规统计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具合理性。在任何情况下,模糊方差和模糊变异系数都比常规统计方法得到的方差和变异系数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欢迎申请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346-346

表面波谱分析影响因素研究347-353

摘要:基于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研究了频率分辨率、反射波等对谱分析影响,结果表明:频率分辨率会影响相位差曲线及相位差折迭数量;与振源相对的场地沟槽反射的瑞利波或分层界面的反射体波会使测点信号功率谱估计及计算的相速度—波长曲线出现扰动。通过细化技术及干扰信号切除方法可提高相速度计算精度。在低频域相位差折迭数无法统计时,用优化分析方法可以估计可能损失折迭数或额外多余的折迭数。

非饱和土中波的传播特性354-358

摘要:基于己建立的非饱和土中的波动方程,第1次从理论上推证出非饱和土中存在4种体波,即1种S波和3种P波(P1波、P2波和P3波),并导出了4种体波的波速以及衰减的解析表达式,分析了4种体波的波速、衰减与频率以及饱和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P波中P3波波速最小,衰减最大:P1波波速最大,衰减最小:P2波则介于二者之间。4种体波都具有弥散性,一般而言,波速随频率的提高而有所减小,而衰减则有所增大。随含气量的提高,P1波的波速减小,P2波和S波的波速增大,而P3波则受含气量的影响很小;P1波和P3波的衰减都有所减小,但变化不是很显著,P2波的衰减基本不随含气量的变化而变化,S波几乎不存在衰减现象。

砂卵石层上大直径扩底短墩竖向承载性状359-362

摘要:根据同一场地砂卵石层中一组土的深层静载荷试验、一组纯摩擦桩和两组原型扩底墩的竖向承载力静载试验,分析了埋深在6.20~6.75m处的扩底短墩的荷载传递性状。结果表明,可用直接试验法和间接试验法确定扩底墩的竖向承载力。以卵石层为持力层的S3试验墩的极限承载力为7250kN,其中端阻力达6890kN,占95%:以砂层为持力层的S2墩的极限承载力为2330kN,端阻力占85%。当墩顶仅沉降1.46mm左右时,S3、S2墩侧摩阻力已充分发挥:在端阻力充分发挥时。S3、S2墩顶沉降则分别达92.64mm和21.07mm。直径相同时,扩底桩的竖向承载力远大于纯摩擦桩和直身墩。

注水井泄压对井壁围岩应力场的影响363-368

摘要:注水井泄压过程中的套管损坏现象在中国许多油田十分普遍,根据油藏流体渗流与地应力场耦合作用理论,建立了套管承载计算的力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手段研究了泄压过程中井壁围岩应力场的变化规律以及油层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提出,控制注水井泄压流量是有效防治泄压过程中套损的一种有效手段,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从而,为油田现场预防和减少套管损坏提供了理论依据。

第3届全国基坑工程学术讨论会通知(第2号)368-368

广西红粘土击实样强度特性与胀缩性能369-373

摘要:通过对广西贵港红粘土重型击实样的室内试验研究,探讨了其力学特性、胀缩性能、孔径分布特征与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密度指标总体上能反映红粘土击实样的强度规律,但非饱和击实样强度峰值对应的含水量因基质吸力作用而偏小,饱和后土体由于吸水膨胀与基质吸力的消失,使得强度峰值对应含水量较饱和前明显增大,红粘土在最优含水量下压实,虽可获得很高的压实度,但饱和后的强度并非最大;红粘土击实样的胀缩性能主要由含水量决定,同时,受到干密度的影响;孔隙主要以孔径在0.01~0.05μm范围内的小孔隙为主,为进一步掌握红粘土的工程力学特性提供了帮助。

岩体的声发射特征试验研究374-378

摘要:在单轴压缩条件下,讨论了4种岩石的声发射特征:在静态胀裂剂作用下,讨论了岩体的声发射特征。研究表明,在低应力阶段,岩石几乎没有声发射活动,一般当强度达到80%以上,即临近破坏时,声发射活动才显著增加:岩体破坏的声发射过程分为4个阶段,即初始区(Ⅰ)、剧烈区(Ⅱ)、下降区(Ⅲ)和沉寂区(Ⅳ):有的岩石的凯瑟效应不明显:岩石的声发射主频与岩石的强度有关,强度越高,主频也越高:随着应力的增加,岩石的声发射主频不会平移;应用1kHz的探头,能满足工程岩体的稳定性分析和冒落预报的要求。

降雨引起的边坡位移研究379-382

摘要:边坡和滑坡的变形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同时也是滑坡灾害预报与预警的一个重要指标。由降雨引起的边坡位移与边坡体中非饱和土体基质吸力变化产生的应变有关。依据实验数据,笔者对非饱和土中基质吸力变化产生的应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非饱和土应变与含水量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对降雨引起的边坡位移机制、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对武都古滑坡蠕滑位移进行了分析。

群锚静载试桩研究383-385

摘要:应用全长粘结式锚杆群代替反力桩进行桩基静载试验,不但工艺简单、施工方便,而且工期短、成本低。通过对锚杆的力学分析和现场量测,获得了锚杆的受力和位移特征,为这类锚杆的设计与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多筒吸力平台沉放调平模型试验386-390

摘要:描述了位于渤海辽东湾93地区人工岛靠船系缆平台沉放调平模型的试验过程,系缆平台的基础采用了三筒结构型式,这也是我国应用于海洋工程的第一个多筒型基础平台,尽管海上施工前对筒型基础沉放已有了一定的经验,但多数都是基于吸力锚或单筒式吸力平台结构,对于多筒式吸力基础平台还没有任何的工程经验。试验为海上原型结构沉放施工可行性及施工调平程序的编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龙滩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分析391-395

摘要:大型地下洞室群的开挖和支护结构与围岩的稳定性密切相关,龙滩地下洞室群是布置在陡倾角层状结构岩体的巨型地下结构。应用FLAC3D方法,研究龙滩地下洞室群在开挖和支护过程中围岩的变形特征以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特点,并将位移计算结果和现场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的结果与监测结果规律基本一致,但数值计算位移的量值比监测结果略大。由此可知,采用本计算方法模拟急倾斜岩体内开挖大型地下洞室群具有较强的可靠性。

就地应力条件下岩石静动态力学性质的研究396-398

摘要:岩石力学性质参数可以通过模拟地层应力条件下的室内岩石力学实验得到,但它只能代表一些离散点,所以,在实际应用中的大多数情况下,石油工程师采用连续的测井曲线计算岩石力学参数,然而由于加载频率的不同,计算值与室内准静态条件下测得的参数值有一定的差异,只有校核后的测井曲线才能用于工程应用中,为了从室内实验结果中得到校核后的连续的测井曲线,对模拟就地应力条件下静动态岩石力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静压桩压桩终止压力与极限承载力的随机模糊分析399-402

摘要:运用随机模糊线性回归方法和传统的随机回归方法,对某煤矿栈桥8根桩的现场静载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了更为精确的静压桩压桩终止压力与极限承载力的关系式,该研究表明,运用随机模糊方法分析随机模糊特性的试验数据具有合理性和精确性。

粘弹性桩打桩过程中的应力波分析403-406

摘要:主要讨论了粘弹性桩打进过程中的应力波传播问题。探讨了刚性重锤与桩撞击产生的冲击荷载及粘弹性桩在刚性锤撞击下的振动方程,给出了桩纵向振动的解析解,并分析了桩的粘滞系数及桩端土刚度对桩端质点振动速度响应的影响特点。

非饱和带裂隙岩体渗流的特点和概念模型407-411

摘要:非饱和带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和饱和带相比有其不同的特点,包括毛细管流、薄膜流、优先流和裂隙—基质相互作用等,这些特点导致非饱和带裂隙岩体中的渗流具有相当的非均质性。笔者描述了裂隙岩体中非饱和渗流的这些特点,并简单讨论了目前所存在的模拟非饱和渗流的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