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红山矽卡岩型铜矿床石榴子石原位成分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边晓龙; 张静; 王佳琳; 刘春发; 余海军

摘要:红山铜多金属矿床是义敦岛弧南端规模最大的矽卡岩型铜矿床。矽卡岩矿物以石榴子石为主,多以粒状或粒状集合体产出,偶见与透辉石共生。根据穿插关系及光学特征,将该矿床的石榴子石分为早(Grt I)、晚(Grt II)两个世代。本文利用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技术对两类石榴子石开展了系统研究。石榴子石的SiO2含量为34.47%~36.29%、CaO含量为32.48%~34.59%、FeO含量为20.58%~28.17%、Al2O3含量为0.01%~5.39%,计算获得其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系列(Gro1-29And69-98)。Grt I较Grt II更富钙铁榴石组分,而Grt II更多发育振荡环带。石榴子石稀土元素总量较低(ΣREE=8.72×10^-6~368×10^-6)、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REE/HREE=2.13~3104)、多正Eu异常(δEu=0.53~13.6)。亏损Rb、Ba和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Rb=0.02×10^-6~3.75×10^-6,Ba=0.01×10^-6~0.74×10^-6,Sr=0.01×10^-6~3.23×10^-6),富集Th、U和Zr等高场强元素(Th=0.01×10^-6~27.8×10^-6,U=0.83×10^-6~98.7×10^-6,Zr=0.03×10^-6~175×10^-6)。Grt II的稀土元素总量、LREE/HREE比值、δEu值、Y和U含量总体高于Grt I。石榴子石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及变化特征表明,矽卡岩化早期的流体为相对封闭、酸性、氧逸度较高的体系,热液扩散交代作用占主导,多形成无环带的石榴子石;而晚期,流体演化为相对开放、弱酸性-中性、氧逸度相对较低的体系,渗滤交代作用占主导,多形成振荡环带发育石榴子石。此外,石榴子石中较高的Zn含量(Zn=1.42×10^-6~37.2×10^-6)说明成矿流体富集Zn,可能暗示了一定的锌成矿前景。

分类:
  • 期刊
  • >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
  • 基础科学
  • >
  • 地质学
收录:
  •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 知网收录(中)
  • 维普收录(中)
  • 万方收录(中)
  • EI 工程索引(美)
  • CA 化学文摘(美)
  •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Pж(AJ) 文摘杂志(俄)
  • 哥白尼索引(波兰)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文摘杂志
关键词:
  • 石榴子石
  • 微区原位成分
  • 矽卡岩矿床
  • 云南红山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岩石学报

期刊级别:SCI期刊

期刊人气:1535

杂志介绍: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快捷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000-0569
国内刊号:11-1922/P
邮发代号:82-947
创刊时间:1985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3个月
复合影响因子:2.84
综合影响因子: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