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岩石学报杂志 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 11-1922/P 国内刊号
  • 1000-0569 国际刊号
  • 2.8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岩石学报是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岩石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岩浆岩石学、变质岩石学、沉积岩石学、岩石大地构造学、岩石同位素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岩石成矿学、造岩矿物学

岩石学报 2005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的形成与演化1029-1038

摘要: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在野外地质产状、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等方面研究取得的进展.根据野外地质产状特征,西南天山出露的榴辉岩可以分为三类:即在蓝片岩中呈透镜体的块状榴辉岩、保存有玄武岩岩枕的枕状榴辉岩和夹杂在大理岩中的条带状榴辉岩.详细的岩石学研究表明它们都经历过超高压变质作用,其变质作用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峰期榴辉岩阶段(560~600℃,4.95~5.07 GPa)、主期榴辉岩阶段(598~496℃,25.72~26.66±1kbar)和退变绿帘石蓝片岩相阶段.地球化学研究显示其原岩相当于源于富集地幔的(εNd=-1.4~-0.4)具有OIB特点的变碱性玄武岩、.源于亏损地幔的(εNd=+6.7~+7.4)具有NMORB特点的洋中脊玄武岩和源于较富集地幔的(εNd=-2.5~+3.2)具有EMORB特点的洋中脊玄武岩,它们形成于海山环境下的洋壳.榴辉岩中锆石SHRIMP定年结果表明榴辉岩的原岩形成于石炭纪(>310Ma)之前,洋壳开始俯冲发生在二叠纪末(280~290Ma),高压-超高压变质发生在三叠纪(220~230Ma).结合在其北侧低压麻粒岩带的发现,提出了新疆西南天山超高压变质带双变质带构造演化模式.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的变质演化——石榴石成分环带及矿物反应结构的证据1039-1048

摘要: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的典型矿物组合为石榴石-绿辉石-多硅白云母-金红石.其中粗粒石榴石变斑晶普遍保存进变质生长环带,从核部到边部石榴石的化学成分、包体矿物的种类和粒度皆呈现出规律的分带性.岩相学和矿物化学研究进一步表明,该榴辉岩经历了前榴辉岩相、榴辉岩相及后榴辉岩相三个主要变质演化阶段.前榴辉岩相以石榴石核部成分及核部包体矿物组合石榴石(GrtⅠ)+角闪石(AmpⅠ)+斜长石(PlⅠ)+石英(Qtz)为特征,P-T估算结果为450~500℃和0.6~0.7GPa.榴辉岩相变质阶段又可细分为早期、峰期榴辉岩和退变角闪榴辉岩三个亚相.早期榴辉岩亚相以石榴石幔部成分和幔部包体矿物组合石榴石(GrtⅡA)+绿辉石(OmpⅡA)+多硅白云母(PheⅡA)±黝帘石(Zoi)+金红石(Ru)为代表,估算的温压条件为580~640℃和2.4~2.5GPa;峰期榴辉岩相以石榴石的边部(GrtⅡB)及基质中绿辉石(OmpⅡB)和多硅白云母(PheⅡB)的核部为代表,矿物组合为GrtⅡB+OmpⅡB+PheⅡB+Ru,估算的P-T条件为620~680℃和3.0~3.4 Gpa;退变角闪榴辉岩相以共生的石榴石的最边部(GrtⅡC)、基质绿辉石(OmpⅡC)和多硅白云母(PheⅡC)的边部及镁红闪石(AmpⅡ)组合为代表,矿物组合为GrtⅡC+OmpⅡC+AmpⅡ+PheⅡC,估算的P-T条件为700~720℃和2.3~2.4GPa.后榴辉岩阶段主要为麻粒岩-高角闪岩相,以绿辉石分解形成透辉石+钠长石冠状体以及进一步分解形成韭闪石+斜长石,镁红闪石分解形成浅闪石+斜长石为代表,P-T估算结果为550~600℃和0.6~1GPa.温压估算结果表明,鱼卡河榴辉岩经历了升温升压-升温降压-降温降压的一个顺时针P-T演化轨迹,它记录了从俯冲-超高压变质-抬升的连续的演化过程.峰期变质条件为630~680℃和3.0~3.4GPa,已达超高压变质范畴.榴辉岩中进变质矿物组合和生长环带的保存说明榴辉岩的形成经历了相对快速的俯冲和折返的�

柴北缘超高压变质带沙柳河蛇绿岩型地幔橄榄岩及其意义1049-1058

摘要:本文报道了柴北缘大陆型超高压变质带沙柳河地区发现的蛇绿岩型地幔橄榄岩,其原始矿物组合为橄榄石+斜方辉石+铬铁矿.方辉橄榄岩中识别出两个世代的橄榄石,第一世代橄榄石(Ol1)残晶发育扭折带,化学成分与现代大洋地幔橄榄岩的橄榄石一致,第二世代橄榄石(Ol2)Fo值高达94~97,其内部含有细小的流体包裹体,是第一世代橄榄石蛇纹石化后再次变质的产物.斜方辉石残晶的成分具有高Al和Ca的特征,与大洋地幔橄榄岩中斜方辉石的成分一致.温压条件的估算反映该橄榄岩体属于典型的尖晶石相方辉橄榄岩.其围岩是由堆晶辉长岩变质的条带状蓝晶石榴辉岩,二者构成了大洋蛇绿岩套的下部层位,并且与区内具有N-MORB和OIB性质的榴辉岩共生.这些特征表明该方辉橄榄岩应代表洋壳下伏地幔橄榄岩,从而揭示大陆造山带从早期的大洋俯冲消亡到大陆俯冲碰撞的完整过程.

大别山下地壳岩石及其深俯冲1059-1066

摘要:本文对大别山下地壳岩石的主要组成及其变质岩石学和年代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首次报道了作者等最近在罗田穹隆中发现的镁铁质下地壳岩石俯冲变质成因的榴辉岩及其有关片麻岩的SHRIMP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大别山这种不寻常的镁铁质下地壳俯冲成因榴辉岩为研究大陆深俯冲和陆壳物质再循环以及对地幔不均一性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对象和可能性.根据阴极发光图像及矿物包体组合,罗田榴辉岩中继承锆石可分为两种即具有岩浆结晶环带的岩浆锆石和含有石榴子石+紫苏辉石+斜长石等麻粒岩相变质矿物包体的变质锆石,而且这两种继承锆石常具有含石榴子石+绿辉石等榴辉岩相矿物包体的增生边.SHRIMP U-Pb定年结果表明,继承岩浆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791±9Ma、含麻粒岩相矿物包体的继承变质锆石的206Pb/238U年龄为794±10Ma、含榴辉岩相矿物包体的锆石增生边的206Pb/238U年龄值为212±10Ma.罗田榴辉岩的围岩--含石榴子石英云闪长质片麻岩中锆石的CL图像具有特征的核-幔-边结构即表现为继承岩浆锆石核-高压变质幔-退变质增生边,高压变质幔给出罗田片麻岩中印支期高压变质的精确年龄为218±3Ma.因此,罗田榴辉岩的原岩时代与早期麻粒岩相变质时代一致,均为晚元古代,证明华南陆块北缘晚元古代岩浆板底垫托的存在.而且,大别山下地壳岩石参与了印支期大陆深俯冲,但与南大别带具有不同的折返过程即前者经历了麻粒岩相退变质过程.此外,北大别带榴辉岩的印支期峰期变质时代(212±4 Ma)比南大别带年轻(226±3Ma),这可用大陆叠瓦式深俯冲模式来解释.

榴辉岩常用温压计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1067-1080

摘要:本文通过再现相平衡实验数据和检查热力学活度模型两种手段,对榴辉岩中几种常用的温压计进行了检验,发现榴辉岩中某些常用温压计存在以下问题:(1)在Eliis and Green(1979)、Powell(1985)、Krogh(1988)和Ravna(2000)四种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中只有Ravna(2000)的版本能较好的再现相平衡实验数据.(2)将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应用于含XJd>0.55绿辉石的榴辉岩中会出现很大的误差.(3)Green and Hellman(1982)的石榴石-多硅白云母温度计计算的高压含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变质温度普遍偏高,但是计算超高压榴辉岩的结果能较好的与Ravna(2000)的石榴石-单斜辉石温度计计算结果保持一致.(4)Waters and Martin(1993)的石榴石-单斜辉石-多硅白云母压力计、Ravna and Terry(2004)的石榴石-单斜辉石-多硅白云母-蓝晶石-柯石英/石英温压计的精度都受到了Holland(1990)的单斜辉石活度模型的限制,它们不能适用于绿辉石XJd>0.55的榴辉岩,而Waters and Martin(1996)对Waters and Martin(1993)的版本做了一个经验校正,弥补了单斜辉石活度模型的缺陷,因此可以适用于绿辉石XJd>0.55的榴辉岩.(5)Nakamura and Banno(1997)的石榴石-绿辉石-蓝晶石-柯石英温压计因运用了不恰当的石榴石和铁钙辉石的活度模型,从而使得计算结果与岩相学观察结果不一致.因此,我们建议:对于绿辉石XJd<0.55的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可以运用Waters and Martin(1993)压力计和Ravna(2000)的温度计联合求解温压;对于含高硬玉组分(XJd>0.55)绿辉石的超高压多硅白云母榴辉岩,可选用Waters and Martin(1996)压力计和Green and Hellman(1982)的温度计联合求解温压;对于含有石榴石+绿辉石+蓝晶石+柯石英矿物组合的榴辉岩,在XJd<0.55的情况下,可选用Ravna and Terry(2004)的温压计求解温压.在应用这些温压计时,应注意各温压计的适用温压范围和成分范围,尤其是石榴石Xca、Mg#和绿辉石XJd的�

桐柏山地区低温榴辉岩变质作用的P-T轨迹1081-1093

摘要:桐柏山地区发育南、北两条低温高压榴辉岩带,中间被桐柏山高级变质杂岩所分隔.本文对两条带内的4个保存完好的榴辉岩体及其退变产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和P-T条件估算.结果表明,北带榴辉岩的形成温压条件较高,为530~610℃、1.7~2.0GPa,南带榴辉岩较低,为470~520℃、1.3~1.7GPa,说明两条榴辉岩带不属于同一个高压岩片.实际上,二者分别对应于西大别地区的浒湾榴辉岩带(Ⅰ带)和七角山榴辉岩带(Ⅴ带).电子探针分析发现,所有榴辉岩中的石榴石都展示了进变质环带,而退变榴辉岩的成分环带更为复杂,即保留了早期的进变环带,也显示了晚期的低温取代以及后期相对高温条件下的再生长,由此为榴辉岩的变质作用推导出一个'发卡式'演化轨迹.这种轨迹表明,榴辉岩先是在降温条件下缓慢向上回返的,这与目前已建立的多数高压、超高压岩石的快速抬升模式有所差异,而后在其进入到中地壳后又在相对较高的地温梯度下遭受退变质作用的改造.

大别山榴辉岩带片麻岩的锆石拉曼光谱研究1094-1100

摘要:我们对来自大别山榴辉岩带11个片麻岩样品的锆石进行了拉曼光谱研究,这些研究集中在1008和356cm-1峰和它们的半高宽上.依据阴极发光(CL)图像特征,锆石可分为三种结构类型:(1)核边结构,由一个老的岩浆锆石核和一个变质边构成,也可由两期变质锆石构成;(2)CL不均匀强反差发光的锆石,这些锆石的一些部位明显发亮,这些发亮的部分是在早期岩浆锆石发育而来的;(3)CL总体是均匀的或弱反差发光锆石.在CL图像的基础上,我们用拉曼扫描的方法分析了这3类不同结构的锆石.1008和356cm-1峰显示了相同或相似的图像特征,而它们的半高宽图像有相同或相似的图像特征.峰和半高宽图像可以有一定差异.核边结构的和CL不均匀强反差发光的锆石的CL结构也反映在拉曼光谱的图像上,半高宽的图像更相似于锆石的CL图像.CL总体是均匀的或弱反差发光锆石的拉曼光谱图像通常也是相对均匀的.11个样品锆石的1008cm-1峰位值和它的半高宽落在放射破坏趋势上,我们认为早期继承的锆石在超高压变质过程中发生了完全退火和重结晶.一粒锆石拉曼光谱图像的结构反映的是不同的部分蜕晶化程度的差异,由于有相同的蜕晶化历史,这些部分的蜕晶化程度与这些部分的U和Th含量应该是正相关的.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带的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研究及其地质意义1101-1108

摘要:本文对采自大别山碧溪岭、新店、石马、花凉亭和朱家冲等地点的102块定向超高压和高压变质榴辉岩、片麻岩和大理岩等样品,进行了岩石磁学和磁化率各向异性(AMS)研究.磁化率和磁化强度随温度变化以及磁滞回线参数的分析结果表明,岩石剩磁载体以假单畴-多畴磁铁矿为主.新鲜榴辉岩和大理岩的磁化率很低,经过退变质作用的榴辉岩具有最大磁化率值,片麻岩的磁化率变化范围较大.这表明这些岩石中的磁性矿物含量主要受退变质作用和原岩成分差异的控制.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主要受磁面理(F)的控制,显示出在其发育期以挤压构造环境为主;新鲜榴辉岩、退变质榴辉岩和片麻岩的F和P值依次增大.榴辉岩和片麻岩的AMS椭球的展布近似.在地理坐标下,这些AMS椭球的最小主轴(K3)以向北倾为主,最大主轴(K1)多为南倾.

超高压变质岩的塑性流变:显微构造和变形机制1109-1116

摘要:超高压变质岩是大陆深俯冲作用的产物.超高压变质岩在深俯冲和快速折返过程中,经历了长距离地构造搬运和构造力的作用.其构造变形主要集中在韧性剪切带中,并发生强烈地塑性流变.研究超高压变质构造岩的显微构造及其变形机制对于深入了解大陆壳岩石在深俯冲过程中的流变学行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仰口的超高压韧性剪切带中榴辉岩质和花岗质糜棱岩记录了超高压变形的历史.在超高压条件下的稳定矿物绿辉石、多硅白云母、兰晶石和钾长石具有不规则波状消光、亚晶界、核幔构造和动态重结晶等显微构造特征,TEM研究揭示了大量的位错构造,表明位错蠕变是其主要的变形机制.在花岗质糜棱岩中,金红石在刚性矿物的压力影中沉积,细粒的石榴石条带平行片理延伸,都说明超高压变形过程中有流体存在,流体助力的物质扩散迁移是又一个重要的变形机制.依据现有的流变学定律估算的流变应力应该在几十兆帕以上.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冷却史及折返机制1117-1124

摘要: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及其围岩T-t冷却曲线显示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冷却史从800℃到300℃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快速冷却(226±3Ma到219±7Ma期间从800℃到500℃的第一次快速冷却,180~170Ma期间从450℃到300℃的第二次快速冷却)和介于二者之间的等温过程.这一具有两次快速冷却的T-t曲线已被近年来获得的高精度金红石U-Pb年龄(218±1.2Ma)(Li et al.,2003),高压变质和退变质独居石Th-Pb年龄(Ayers et al.,2002),和强面理化榴辉岩二次多硅白云母的Rb-Sr年龄(182.7±3.6Ma)(Li et al.,2001)所证实.超高压变质岩的二次快速冷却事件反映了二次快速抬升过程.在东秦岭及苏鲁地体东端发育的同碰撞花岗岩U-Pb年龄为225~205Ma,与超高压变质岩第一次快速冷却时代吻合.考虑到同碰撞花岗岩与俯冲板片断离的成因联系,这种时代耦合关系表明俯冲板片断离可能是超高压变质岩第一次快速抬升和冷却的重要机制之一.大别山Pb同位素填图揭示出南大别带超高压变质岩具有高放射成因Pb特征,因而源于俯冲的上地壳;而北大别带超高压变质岩具有低放射成因Pb特征,源于俯冲长英质下地壳.这表明在陆壳俯冲过程中上、下地壳之间可发生挤离(detachment)或脱耦(decoupling).已有实验证明脱耦的上地壳在俯冲过程中可沿挤离面逆冲抬升(Chemenda et al.,1995).同理,由于俯冲镁铁质下地壳在大别山没有出露,可以推测俯冲长英质下地壳和镁铁质下地壳之间也最终发生了挤离或脱耦.大陆岩石圈在不同深度存在若干低粘度带(Meissner and Mooney,1998)是上述俯冲陆壳分层脱耦现象发生的依据.因此,俯冲上地壳及部分长英质下地壳的第一次快速抬升折返是俯冲过程中大陆地壳内部分层脱耦和俯冲板片断离的综合结果.上述过程只能使已脱耦的上地壳及部分长英质下地壳抬升折返,而未与俯冲岩石圈脱耦的下地壳在板片断离后仍可�

鲁东南岚山头超高压变质岩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板片折返史1125-1132

摘要:鲁东南岚山头含柯石英榴辉岩主要产于花岗质片麻岩内,是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主要榴辉岩体密集分布区之一.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榴辉岩矿物及细脉石英中捕获有四种类型包裹体:在超高压-高压榴辉岩相条件下捕获的N2±CO2包裹体;在高压榴辉岩重结晶阶段被捕获的CO2-H2O包裹体和含子矿物高盐度H2O溶液包裹体;在超高压岩石折返过程中的最晚(角闪岩相退变质甚至更晚)阶段捕获的低盐度H2O溶液包裹体.利用榴辉岩矿物及脉体石英中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相互期次关系,可以对本区超高压变质作用板片折返过程中的流体演化史进行重建.

大别山及邻区侏罗和石炭纪时期盆-山耦合:来自沉积记录的认识1133-1143

摘要:侏罗纪时期大别造山带是合肥盆地的物源区.因此通过盆地中的沉积记录可以了解该造山带的地质演化,并重建造山带的古地理面貌.在合肥盆地最古老的中生代地层中(防虎山组,J1),底部的沉积物源区主要为华北陆块早古生代和吕梁期(1700~1900Ma)的岩石.但是,从防虎山组沉积早-中期开始直至晚侏罗世,来自俯冲的扬予陆块折返的物质则构成为大别山的主体.防虎山组地层含高Si含量的碎屑多硅白云母和三叠纪年龄的锆石,三叠纪年龄的锆石含超高压(UHP)矿物包裹体,证明扬子大陆深俯冲(至地幔)的物质在早侏罗世时期已出露至大别山地表.高压-超高压的变质岩广泛分布於中-晚侏罗世时期东-中部的大别山,但向西逐渐消失.大别山北缘石炭系沉积岩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强烈指示它们应来源於一个被剥蚀的大陆岛弧.其碎屑锆石年龄结构主要由具有秦岭和二郎坪群特征(400~480 Ma)的岩石组成.因此,大别山北缘石炭纪沉积主要来源于华北大陆南缘相当於秦岭和二郎坪群的岩石,物源区在早古生代时期曾经历过与秦岭造山带相似的岛弧构造环境的演化.大别山北缘晚石炭世沉积物中高Si含量碎屑多硅白云母的发现指示其沉积物源区可能出露有高压-超高压的变质岩.

中生代合肥盆地南部的沉积过程与大别山变质地体的剥露1145-1156

摘要:合肥盆地南部的构造-沉积演化历史可划分出两个不同阶段,即侏罗纪伸展断陷和盆地向南扩展阶段和早白垩世盆地南缘火山喷发和盆地向北退缩阶段.合肥盆地自早侏罗世开始形成,强烈的断陷-沉积作用发生在中、晚侏罗世.盆地边缘沉积主要由冲积扇与辫状河体系组成,明显受边缘正断层控制,并且随断层向南迁移,盆地也不断向南扩展.盆地主体沉积以河流-湖泊体系为特征.古流向恢复结果证明盆地沉积物来自于大别山变质地体.下侏罗统防虎山组中含柯石英包体的三叠纪变质锆石的发现表明,超高压岩石在早侏罗世就已经剥露到地表.凤凰台组中榴辉岩砾石的出现指使大别山在晚侏罗世经历了强烈的抬升和剥蚀.合肥盆地南部在早白垩世时开始抬升,并发生强烈的火山喷发,盆地沉积范围向北明显迁移.合肥盆地二阶段式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反映,大别山及邻区的构造体制在侏罗纪末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我们认为大别山变质地体在侏罗纪时期可能是通过构造挤出的方式折返到地表的,这种挤出构造过程一方面导致大别山变质地体的前缘(南缘)发育逆冲推覆构造和形成前陆盆地,另一方面也同时造成其后缘(北缘)发生伸展拆离和产生断陷盆地.早白垩世时期大别山所经历的区域性地壳伸展和强烈的岩浆活动可能与深部岩石圈的拆沉和软流圈热物质的上涌有关.

大别山东南麓中新生代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物源的制约1157-1166

摘要:位于大别山东南麓的安庆-潜山地区中新生代碎屑岩比较发育,主元素分析表明,砂岩主要为杂砂岩,其次是岩屑砂岩和长石砂岩.根据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值分析结果,中、上三叠统和下、中侏罗统的源岩来源广泛,属于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可能反映了前陆盆地物源的二元特征.古近系源岩主要为活动大陆边缘和大陆岛弧构造环境,说明物源仅来自大别山造山带.稀土元素比值及相关系数分析揭示,中晚三叠世黄马青群的源岩主要为宿松群的长英质片岩、浅粒岩以及大别杂岩,侏罗纪磨山组大致类似于大别群的花岗片麻岩,罗岭组与大别群比较类似.显示大别山造山带在中晚三叠世已经隆升并遭受剥露.

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白垩纪以来的抬升冷却史——低温年代学数据约束1167-1173

摘要:总计100个新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提供了从整体上探讨晚中生代以来抬升冷却史的年代学数据.这些切过东秦岭至黄陵背斜、穿过桐柏至扬子前陆冲断带以及大别和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南秦岭的裂变径迹年龄与扬子内的黄陵背斜相似,而北秦岭则与桐柏-大别-苏鲁相当.从北秦岭到大别,裂变径迹年龄趋于减小,但过郯庐断裂到苏鲁则略有增加.与我国西部造山带裂变径迹年龄格局相较,桐柏-大别-苏鲁带与西部各造山带显然不是处于同一挤压变形体制下.相对于超高压岩石早期快速的阶段性抬升,即岩浆活动期(~120 Ma)后的抬升要和缓得多;相对于其它地质单元,扬子前陆冲断带、黄陵背斜和南秦岭在岩浆活动期后即抬升冷却到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封闭温度(~110℃)对应的深度.基于裂变径迹数据和相关Ar/Ar和K-Ar数据进行的冷却史模拟结果显示:全区均表现为相似的三阶段冷却过程:(1)白垩纪早期开始快速抬升至磷灰石裂变径迹退火带的冷却阶段;(2)随后的处于部分退火带的缓慢冷却阶段;(3)上新世以来的加速抬升过程.现今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格局基本上受控于白垩纪的快速抬升冷却事件,但最后为晚期活动断裂所定格.

大别-苏鲁区超高压变质岩的多期构造变质演化1175-1188

摘要:对大别-苏鲁地区超高压(UHP)变质岩的详细构造和岩石学研究揭示了其复杂的构造变质演化历史.除前超高压事件外,至少可识别出5个相继发育的构造变质事件或阶段(D1-D5).D1和D2同超高压事件与三叠纪(250~230Ma)中朝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间的大陆深俯冲及碰撞有关,而超高压后的D3和D4韧性变形及其伴生的减压部分熔融作用和退变质作用事件,则是超高压岩石向中上地壳折返过程中(230~140Ma)发生的.碰撞后形成的D4构造,主导了大别-苏鲁超高压和高压变质带区域尺度的构造格架.第5阶段的构造以摩擦或摩擦-粘性过渡性变形机制为主,并伴随有大规模的未变形的花岗质岩体就位,该期构造热事控制了现今大别-苏鲁地区的地貌学特征.新的构造和岩石学资料并结合可利用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等资料,提出一个涉及中朝与扬子克拉通间三叠纪大陆深俯冲、碰撞及相继超高压变质岩石向地表的多期折返构造变质演化模式.

大别山侏罗纪变形及其构造意义1189-1194

摘要:大别山造山带作为三叠纪华北与扬子大陆碰撞成因并形成超高压变质岩石已经没有异议.然而,对侏罗纪的变形性质和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还未取得一致意见.通过前陆早侏罗世地层褶皱,前陆深部反射地震探测,造山带内SE角闪岩相线理变形以及160~120Ma岩浆岩记录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等新的研究成果,证实中侏罗世大别山曾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这次造山运动相当于'燕山运动',由于扬子与华北陆块在三叠纪已经拼合成一个大陆,所以侏罗纪变形属于陆内造山性质.将侏罗纪变形事件从大别山碰撞造山过程中分离出来可以合理地解释大别山超高压岩石第二次折返(从壳幔边界到地壳浅部)机理,150 Ma的混合岩化作用和广泛的130~120 Ma花岗岩-火山岩成因,以及大别山前陆MOHO错断等现象.

大别山-苏鲁碰撞造山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和岩石变形分析1195-1214

摘要:按照构造几何学特点和运动学特征我们把大别山-苏鲁造山带的分为三个构造单元:南部,中部和北部.造山带南部为一套构造堆叠体系;中部为一个混合岩穹窿,浅变质的砂岩、板岩和片岩构成了大别山-苏鲁造山带的北部构造单元.造山带南部的构造堆叠体系主要由前陆褶皱带构成:未变质的新元古代-早三叠世的沉积地层;由'宿松群'北部和苏北地区的'海州群'构成的高压变质岩石单元及含柯石英和金刚石的超高压变质岩石单元.造山带中部的混合岩穹隆由大别山地区的罗田穹隆和苏鲁地区的莱西-栖霞穹隆构成.同样大别山北部的浅变质'佛子岭-卢镇关群'和胶东地区浅变质的'蓬莱群'构成了造山带北部的构造堆叠体系.同时大别山和苏鲁两个构造地体均经历了相似的多期构造变形:沿NW-SE向矿物拉伸线理发育的上部指北的剪切变形代表着造山带主变形期的变形;早期向南逆冲的韧性剪切变形和沿中部混合岩穹隆边缘发育的重力滑脱变形体系,后者代表了混合岩穹隆形成时的垂向缩短作用.正是由于构造几何学和多期变形的可对比性决定了这两个变质地体具有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