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特稿
建设充满创新的民族生态1-4

摘要:世界进入数字化网络时代,中国形成本土化多族共生格局。同化不能带来社会认同,更不能带来万众创新。承认广大中国,承认各民族的主人翁地位,才能保护和发展本土化的民族生态。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文化的适应与生态的安全5-6

摘要:文化与环境的相互关系问题历来就是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众多的学科学者加入到了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之中,而生态人类学的产生就与此密不可分:作为生态人类学理论流派之一的文化生态学,也是最早尝试应用生态因素来解释文化现象的学科;

文明冲突与阿尔泰山草原生态秩序的重建7-13

摘要:阿尔泰山草原是游牧文明重要的发祥地,是全球游牧形态保存较为完整的区域之一。一直以来,游牧民建立了与草原相平衡的生态秩序。20世纪50年代后,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闯入阿尔泰山草原,与游牧文明相遇、碰撞和冲突,导致草原生态失序。要走出困境,必须超越当前三种文明形态,通过生态文明建设重建草原生态秩序。为此,要汲取游牧文明的成果,反思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过度扩张的教训,释放草原地区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平衡资源开发中的权力、权利与利益关系格局。

论南方山区生态环境对粟类作物种植技术的规约作用14-20

摘要:"粟"起源于我国北方黄土高原,是我国古代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汉代及以前各王朝的法定赋税粮种。这一税赋惯例的部分延续一直延伸到唐代。随着王朝统治范围的扩大,南方本来不是粟类作物适宜种植的地区,但出于向中央王朝缴纳赋税的需要,也不得不规模性种植粟类作物。"粟"被引种到我国南方地区后,由于南北气候条件迥别,所处生态背景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粟"的生物属性却不会轻易改变,其结果必然使得我国南方和北方粟类作物的种植技术也会相应地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在北方,粟类作物种植的成熟技术是"区种法"和"代田法",而在南方则只能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在山区种植。我国南北粟类种植技术的这种差异性集中体现为生态环境对耕作技术走向的规约作用。

生态风险与单行道——元阳县箐口村生态入侵“小龙虾”事件的人类学考察21-26

摘要:2006年,元阳发现小龙虾,短短几年间,已迅猛扩散至元阳县六个乡镇三十五个村委会。以小龙虾为线索,通过对箐口村的田野调查,认识少数民族地区外来生物入侵所带来的风险及地方性知识在应对这一问题措施,了解当地哈尼村民对此的认知。新物种出现打破了此处原有的平衡,传统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不足以应对,机会和危险的新黎明正在形成之中——这就是风险社会的轮廓。

稻鱼鸭共生系统在水土资源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探析——以从江县侗族村寨调查为例27-32

摘要:由于人类活动所引发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利用好人居环境的水土资源,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解决水土流失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生态问题。通过对从江县侗族稻鱼鸭共生系统的调查,发现这种看似简单的生计方式中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知识。稻鱼鸭共生系统不仅给当地居民带来富足的经济收入,而且在对水土资源的保护方面更是收效显著,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水土流失提供了借鉴。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清初清水江流域的“皇木采办”与木材贸易——清水江文书·林契研究33-42

摘要:据文书与历史文献比较研究后认为:康熙中后期至乾隆早期的半个多世纪,清水江流域中下游一带进入到清廷皇木采运的运行图里;是清水江流域内的木材生产与贸易,引入了这里的皇木采办,而非之前大家所认识的由皇木采办而带动清水江流域木材贸易。康熙与乾隆间是清水江流域木材经济的一个转折点,例木采办与木材贸易应运而起,沟通了上下游间木材采买,拉开了乾隆中后期锦屏境内"三江"繁荣的木材贸易序幕。对康熙雍正时期林契的讨论,揭开了以往研究中被掩盖的晚明到康雍时代托口→远口→坌处的"市场网络",并认为乾隆时代的"当江"制度是政策安排的结果而非市场经济行为;"争江"冲突并非是重组地方社会的动力和建构过程,不外是新旧市场博弈、旧市场挣扎的一曲挽歌。

文斗苗寨契约文书遗存及民间保护现状调查43-53

摘要:文斗是以锦屏为中心的清水江中下游地区的典型苗族村落,其所遗存的契约文书是清水江文书的典型代表。通过文斗契约文书这一"斑",可以窥视到清水江文书这一只"豹"的容貌。对文斗契约文书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探索,对清水江文书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都将有积极的意义。

清水江文书林业契约中的记数数码、股份制记数法研究54-59

摘要:清水江文书林业契约主要是指清水江流域山林经营过程中的民间契约和木材交易记录,在这些契约和记录中,存在着大量的民间记数数码和记数方法。研究发现,其中的记数数码与中国古代的筹算数码在形式上和使用方法上具有较高程度上的相似性,其中的股份制记数法与《九章算术》中的比例分配问题在问题的实践来源、问题的数学本质和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算法本质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间法与法文化
经验的法则60-60

摘要:近世以还,人类建立法律、组织交往、构造秩序,不再一味执着于来自上帝的终极启示,或者寻求逻辑的永恒支点,反而求诸人们司空见惯的社会事实和洒扫应对的日常生活,即从人的立场出发,安排法律、协调交往、营建秩序。于是,经验这个向来并未受社会精英们特别关注的词汇走向前台,

法律的判决与习俗的无奈——基于黔东南台江、雷山苗区的几个案例67-72

摘要:随着国家法律的强势推进及人们生活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方式的变化,近年来黔东南台江、雷山苗区一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色彩的风俗习惯在生活中被卷入国家诉讼领域,遭遇"法律裁判"。对当地苗族"敬桥""偷婚""打花猫"等习俗涉及法律纠纷经由法院判决的现象进行了田野调查,对习俗和国家法律"共同在场"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并试图探讨此种情形对当地苗族社区传统文化所产生的可能影响。

唐卡传承人的法律保护研究——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为例73-84

摘要:唐卡作为藏族地区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技艺由唐卡传承人掌握。以在拉萨的实地调研为基础,梳理了唐卡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和退出情况、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情况,并发现被认定的唐卡代表性传承人集中于城市地区且性别均为男性,政府对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措施仅限于每年提供补助,唐卡传承人的知识产权保护情况不乐观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外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制度,提出改进唐卡传承人的认定制度,吸收社会资金支持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活动,探索更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等建议,以期达到完善唐卡传承人法律保护制度的目的,同时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旅民俗研究
从生活智慧到文化传统——中国民间游戏起源研究85-91

摘要:民间游戏是民众的生活智慧,是民众生活的基本类型,也包含了文化传统的基本类型。这些文化传统类型的发生、发展与民间游戏密切相关。理解民间游戏应该以"地方性知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苗族对歌起源考92-96

摘要:借助汉语文献,并佐以考古学研究成果及苗族民俗事象,考证出对歌习俗起源于苗族"东门祭祀"。苗族的"东门祭祀"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湖南西北部澧水下游的城头山遗址,后随"九黎"集团传至山东及河南东部,以至于在《诗经》陈风和郑风中仍然可以看到东门对歌的作品。

重庆彭水道场文化的民族学研究97-102

摘要:重庆彭水及周边地区是苗族、土家族和汉族等民族杂居地区,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道场文化信仰。彭水道场呈现分散性、原始性、随意性特征,具有心灵慰藉、历史信息、民族教育、娱乐四大功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传承与保护
民族村寨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的几点思考——以贵州雷山西江苗寨为例103-107

摘要:当前民族村寨旅游景区发展中存在许多问题,加上其他形式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挤压,民族村寨景区发展停滞与衰落现象普遍。以贵州雷山西江苗寨为例,总结民族村寨景区发展面临的诸多瓶颈问题,结合当前国家有关美丽乡村建设和现代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新趋势,探讨了民族村寨旅游景区转型升级的路径,并提出了理念升级、项目升级、产业升级、服务升级、管理升级等民族村寨景区转型升级的五大路径。

民族性:开发侗寨文化旅游的核心108-113

摘要:侗族村寨是侗族文化存续的载体。结合侗寨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养心价值,在实地研究基础上指出开发侗寨文化的核心应该凸显民族性,揭示发展侗寨文化旅游的价值意义以及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只要保护好了侗寨民族性,侗寨文化旅游就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对利用、传承和保护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重要价值。

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锦屏县隆里所村为例114-119

摘要: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再生产的社会空间,承载着农耕文明创造的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及受到经济发展、旅游业冲击、现代生活方式的诱惑和自然力的破坏等因素影响,大批优秀的传统村落连同其所承载的文化正逐渐消失,因此,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贵州省锦屏县隆里所村为例,分析其保护和发展面临的问题,探讨相应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