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社
分享到: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9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会讯、清水江流域文化、社会文化人类学、乡村社会与文化、民间法与法文化、民族民俗研究、文化传承与保护、乡土中国等。
  • 主管单位:贵州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凯里学院
  • 国际刊号:1674-621X
  • 国内刊号:52-1150/C
  • 出版地方:贵州
  • 邮发代号:66-165
  • 创刊时间:2009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74
  • 综合影响因子:0.514
期刊级别: CSSCI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5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特稿

新问题意识下的“新丝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文化转型研究

摘要:道路与互惠的概念必将成为理解"新丝绸之路"的人类学贡献。文化之间的一种互惠关系在制约着文化自觉的程度。应该在拆和建的两种意识形态之下去重新思考中国发展的道路及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发展。这必然触及到一个当下世界文化转型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度思考将直接影响到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与完善。
1-9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

摘要:人类社会、生态背景和无机背景三者之间,演化的速度各不相同,人类社会的演化速度最快,而无机环境的演化速度最慢。然而,要建构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关系,则必须兼顾到上述三者的演化速度差异。大量的例证表明,人类社会活动引发的生态灾变通常都会滞后于人类社会的变迁,人类社会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所犯下的失误,往往需要数十年乃至数百年的积累才会爆发出来。
10-10

青海省农牧业分界线形成的历史考察

摘要:位于青海湖东侧的日月山(古称赤岭)是青海省内的一条重要农牧业分界线。这条分界线的形成一方面基于日月山东西迥然相异的地理环境基础,另一方面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军事背景以及不同民族的经济文化传统,在青海省农牧业分界线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唐代以前,日月山以东的河湟地区虽然已有农业开发,但那种开发是零星的、局部的。唐与吐蕃以赤岭为界长期对峙,这里的屯田区域与规模急遽扩大,成为今青海界内最重要的基本农业区。从唐代开始,以赤岭为界,青海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的界限既已基本形成,并一直保留至今。
11-19

狩猎生计在甲骨文与金文字义中的表达

摘要:先秦时代,是华夏文化奠基的时代,当时华夏居民所从事的生计方式,除游耕外,还兼营狩猎采集。定型于这一时代的甲骨文与金文对当时的生计方式必然会有系统的表达。检索目前已公开出版的甲骨文与金文文本资料,从中确实可以找到有关狩猎生计的字义表达。汇总相关的单字,就可以从中透视当年狩猎生计的基本面貌。
20-25

清至民国黔东南林副产品规模化及原因探析

摘要:黔东南地处沅江和融江的上游,这一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甚适应林业的发展,各类林副产品繁多。清至民国时期该区域产出的桐油、茶油、生漆、松脂、樟脑与白蜡等,不仅产量规模大,提高了各族居民的生活水平,而且还成了当地特色产业之一。为扩大其产量规模,各族居民和政府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本土知识,并制定一系列地方法规,积极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6-35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清水江流域文化研究》序

摘要:20世纪以来,中国民间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诸如20世纪先后发现的"敦煌文书"和"徽州文书",后来都形成了专门的学问"敦煌学"和"徽学"。进入21世纪之后,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法学等相关学科领域,更表现出了对民间历史文献的极大兴趣,举凡族谱、契约、碑刻、账本、书信、诉讼词稿及宗教科仪书等,在相关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征引和解释,而且对不同种类的民间文书的性质、源流及其应用适用性与局限性等重要问题,也出现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讨论。
36-37

观察中国古代文书利用与分布的新素材——论清水江文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摘要:清水江文书以遗存量大、归户性极强及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史信息,成为中国文书的突出特征。同样,清水江文书又为观察中国古代契约文书在少数民族地区使用分布提供了新素材:从文书原生性看,明代清水江契约契式是国内成熟文书契式的翻版,因而清水江文书是中国文书契式演变过程的特殊形态;清水江文书存在着多重命名,是其"文书生态多因子性"的表现,尤其是其显示的传统产生形态与民族政治地理分布格局在中国文书分布上独具一格;清水江文书学术史上的各种称谓,都有其合理性,但"清水江文书"由于涵盖了"文书生态多因子性"而是最佳命名。
38-45

从碑刻看清至民国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秩序

摘要:作为具备长久保存价值的碑刻,在清水江下游苗侗民族地区的社会秩序管理中承担了极其重要的功能。通过对路桥井渡、学校教育、祠堂宗族、寺观庙宇等功德碑和官府告示、乡规民约等示禁碑的分析,考察清至民国清水江下游苗侗民族地区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同时讨论该地区以民众群体、地方精英、社会组织和国家等的主要社会力量是怎样通过各种管理方式来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与稳定。
46-56

清水江文书整理中的苗侗语地名考释刍议

摘要:锦屏文书中的苗侗语地名记录和反映了这一地区自然、政治、经济、民族等方面的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因受汉文化影响程度的不同,诸文书中对地名的翻译和书写与真实地名的音义存在有一定差异。
57-62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间法与法文化

主持人语:大国法治与地方性的普适性

摘要:在多年前举行的一次"全国民间法/民族习惯法研讨会"的致辞上,我提出了"地方性的普适性"这一命题。今年3月12日,我在广西民族大学专门就这一命题和师生进行交流。该命题的提出,是要反思国家至上的国家主义法律观本身可能对法治精神的威胁、甚至解构。众所周知,有法律未必有法治。只有能全方位制约国家权力,使其严格依法行使的法律,才可能构造法治。
63-64

文化部启动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

摘要:截至2015年1月底,文化部公布的4批1 986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235人离世,在世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占到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已刻不容缓。文化部根据《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全面启动实施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一、记录对象所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优先记录年满70周岁以上的、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部级代表性传承人。
64-64

华寨的“自治合约”与“劝和惯习”

摘要:华寨是黔东南锦屏县所辖213个行政村之一。华寨《村民自治合约》以前是纸质文本,2010年6月以后,以石碑形式竖立于华寨村接龙亭,华寨村《合约》形式新颖,内容涉及到村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丰富。《合约》由全村每户签字或按手印认可,其中有一条规定,严禁骂街,严禁夫妻、婆媳邻里漫骂打架,违者由村劝和小组到其家进行劝和,并承担参与劝和人员当餐伙食,"劝和"是华寨化解家庭纠纷的民间制度设计。2008年9月至10月间,笔者带领贵州大学8名硕士研究生就该村典型的《华寨村民自治合约》背景、内容、形式、功能、特征以及民间调解和"劝和惯习"进行调查,通过查阅档案、采访群众和发放调查表的方式了解情况,目的是研究其社会作用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65-71

民间法司法化之价值及其实践——从司法公信力切入

摘要:审判之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司法公信力之提升乃法院倾心倾力之追求。但因诸多因由而致司法公信力不高甚或缺失情形不时发生,其缘由之一是国家法与民间法及各自追寻目标之冲突,故在强势国家法主导下的司法领域中融入民间法乃改变此不良境况之一努力方向,且此做法在司法实践中已是蔚然成风。民间法于司法实践之价值毋容置疑,然其负面成效,包括对司法改革的冲击,亦不应闭目塞聪,继而使得民间法司法化保障人之权益,维护司法权威,不失行之初衷,不离法治之道。
72-79

苗族村寨防火制度研究——以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村为例

摘要:苗族村寨多建于高山、山腰和江岸河畔,因地势而形成吊脚式木结构房屋,因此易引发大规模火灾,造成巨大的损失。民族村寨防火问题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但《消防法》及配套立法对此关注甚少,学界研究资料也较为不足。近年来,在西江苗族聚居地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于消防投入了大量资源,其与苗族习惯法中的制度形成了良性的互补互动,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防火效果。这种政府与民间力量相结合的新型防火制度充分调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力量,体现了"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也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中的典范。
80-9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民俗研究

民间工艺:民众生活的智慧

摘要:民间工艺作为民间生活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民众的生活,是民间的一种生活形态,具有极大的广泛性和普及性。就民间工艺的本体来说,有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及所形成的类别、规格及使用范畴;就民间工艺的内涵来说,它已经涵盖和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宫廷美术和文人美术的范畴,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
92-97

读解苗族巫文化需具备的必要修为——基于20多年的研习经验

摘要:一直以来,学界对苗族巫文化的研究,处于"盲人摸象"的状况。这是因为少有人能够从苗巫知识体系的"本体"出发,弄清其整体构造和内部肌理。对苗巫知识全面习得后,跳出这种文化,进行全域环视和通透释读,才能接近"本真"。因此,必须能够听得懂巫者在巫事场景唱颂的巫经,具备防止"近视眼"的能力,懂得苗族历史和调查研究点的历史,具有苗语跨方言训诂的知识、苗汉语音义关系比较的知识以及超越苗族之巫范畴的古代巫卜方面的知识。同时,要明白苗族之巫是正确读解苗族文化的密钥,并从呈现"知识史"的角度设定认知目标。
98-101

苗族“鼓社祭”中的族群认同整合——以黔东南J村为例

摘要:"鼓社祭"是苗族构建自身族群认同的重要仪式行为。通过对贵州黔东南J村的田野考察,对该仪式进行了分析。认为苗族"鼓社祭"是苗族族群认同的重要场域。在J村,"鼓社祭"承载了"血缘"与"地缘"双重身份认同的功能,通过一系列仪式性行为,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主导、辅之以"地缘"关系的族群认同整合,形成了家族、家园、民族的三角整合结构。在当前人口跨区域流动增加、传统社会结构日渐解体的大背景下,J村的个案说明了少数民族以传统文化资源应对认同危机的努力。
102-106

贵州苗族服饰图案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服饰图案是许多古老民族标志性符号之一,是这个民族文化精神中的图腾崇拜、思辨模式等文化根基的标识。在中华民族一万来年的文化流程中,创造了无比辉煌的悟性文化和标识自己民族文化根基的图案,如五行图、太极图等。然而在秦汉以后的文化变革里,这些民族文化的根符号逐渐消失殆尽。奇怪的是,在贵州的苗族的文化体系中,却很好的保存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文化符号,几千年来自然地传承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至今仍然烟云未散。通过对贵州苗族服饰图案的文化解析,可以洞见苗族文化体系与中华古老文化的文化亲情和血脉。
10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