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1-2

摘要:本期推出的4篇论文,题材迥然不同,但对各民族本土生态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发掘及其在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却十分一致。其中马国君的论文《清水江流域林区时空分布及树种结构变迁研究》并非正面谈及侗族的植树营林技术,而是对这一技术着生的生态背景变迁做出了精准的历史回顾与复原。在论文中,作者明确指出,在今天的侗族,人工杉木林的核心分布地带,在人工林兴起之前,其原生的森林生态系统,却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的亚热带季风区丛林。作为常绿针叶树的杉树,要在这样又湿又热的河谷台地正常生长,本身就是对其生物属性的一项重大挑战。

清水江流域林区时空分布及树种结构变迁研究3-13

摘要: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查,清代以前的清水江流域其原生森林植被属典型的亚热带阔叶林生态系统,树种主要以木樨科、山茶科、樟科、金缕梅科居多。清代后,林木贸易规模扩大,无序采伐,加大了人工林种植规模,并激发了相关本土生态知识的更新与演替,导致了对原生常绿阔叶林的严重破坏,现仅以残存状态呈斑驳状散点分布,有的区域甚至蜕变为荒坡草丛。对这一变化过程的疏理,可以探知历史时期清水江流域的林区分布、树种结构演替的概况,从而可以对引发上述变化的成因进行分析.以复原这种历史变迁的过程。

推广漂浮稻田技术在库区移民安置中的特殊价值14-20

摘要:库区移民安置一直是水利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高原水库建设中移民安置工作的任务更其繁重,派生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更其错综复杂,其中,肥沃稻田被淹没往往是移民安置中难以化解的尖锐矛盾。贵州省罗甸县木引乡目前正在新修两座水库,移民工作涉及到苗族、布依族和汉族。两座水库的库区都处在喀斯特高山深谷地带,无论从文化的视觉还是从自然和生态结构的角度看,都可视为高原库区移民的典型代表。而水面漂浮农田种植又是一项国内外曾经普遍使用过的特种农耕技术,库区蓄水后能为这种特种农耕技术创造广泛应用的空间条件,有计划的引进这一农耕技术并与库区移民安置工作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高移民安置的成效,而且能推动该乡产业结构的创新。

唐代蝗灾考论21-27

摘要:蝗灾对于唐代社会历史变迁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故历来是灾荒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考察发现,唐代蝗灾多发生于夏、秋两季,集中于黄淮海流域广大地区,与其生态适应性相吻合,并且和水灾、旱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对于唐代蝗灾成因的讨论,不能忽视其所处的社会背景,湿地空间的被蚕食、鸟类天敌的锐减以及”逃户”问题的处置不力,是唐代蝗灾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唐宋辽金时期对猎鹰资源的利用和管理——以海东青的进贡、助猎和获取为中心28-32

摘要:唐宋辽金时期,海东青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唐宋时,东北各民族按例向中央王朝进贡海东青,体现了他们对中央王朝的归附,海东青的得名也与此有关。辽朝皇帝在春捺钵中对海东青的利用,反映了契丹民族以游牧射猎为主的生活方式。辽代之所以产生鹰坊与外鹰坊(稍瓦部)的区别,是该王朝番汉分治的二元政治体制的又一种表达。辽金之交,辽朝对海东青的过度需求成为引发完颜部反辽的口实。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清水江文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刍议33-38

摘要:清水江文书在学术界引起的持续关注和广泛兴趣,就在于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保存下来的珍贵民间文献资料,非常全面、生动和深刻地反映了明清特别是清代以降清水江流域以木材种植、采运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历史过程;其系统性特征及在时间节律、收藏归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不仅使得相应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也为中国民间文献的整理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通过对前期清水江文书收集整理工作的粗疏检视,初步梳理对文书性质与特点的认识、及民间文献整理研究基本规范的体悟等,以期对推进利用民间文献了解“地方性知识”并解释特定区域社会文化过程的学术努力有所裨益。

论清代贵州天柱民族地区田赋征收39-50

摘要:由史志与天柱民间文书比较分析,天柱实行屯田、民田、苗田三套不同田赋定制;自明起就在少数民族地区苗田采用以禾论褊(边)计税率的田赋科则。《三里均摊案》等文书一方面表明,乾隆元年(1736年)至八年(1743年)苗田赋税整理最后厘清了苗田税率通则,并实施到清末。同时《三里均摊案》还是贵州“摊丁入亩”赋役变革的直接见证。康熙到光绪朝,苗田田赋税率变化呈现各朝不同的短周期,总趋势是税额不断增长的长周期;若从横向方面看,无论是与同期全国平均情形、还是与本地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税则比较,苗田真可谓“薄赋”。

民间戏剧与世俗生活——基于清水江流域民间戏剧的考察51-56

摘要:民间戏剧不仅体现了民众与环境、历史的对应,还展示了民众生活方式与内心世界。文章在民间文献和田野调查基础上,在兼观互照中梳理出纷繁多样的清水江流域民间戏剧的三个来源:本土内生、随人口迁徙、随流域木材贸易经济逆流而来。通过对流域戏剧世俗生活的三侧面:宗教性、生活性和娱乐性一体化阐释,尝试解读流域戏剧的产生和形式流变,为流域民间戏剧的开发与非物质文保护提供系统化参考。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间法与法文化
主持人语:条规、乡治与当代中国的物权习惯57-57

摘要:地方治理乃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在人类制度史上,有关地方治理,盖有两类:一为分权类型,即地方治理要在维护中央(共同体)权威之前提下,央地之间采行分权模式,从而制度赋予地方以自治。地方长官,既需向上负责,更需向下负责;二为集权类型,即地方治理,不过是中央治理的自然延伸,无论哪一级的地方权力,都是中央权力或上级权力的展开或者,地方只能听命于中央,不能有任何自治。因之,地方长官,实为中央或上级长官之人,其为上负责是天职、是本分,为下负责是自择、是“情分”——只要上级或中央无此强制性规定。

民间法视野下陕南的条规与乡治58-63

摘要:从现存碑刻所载地方条规,可以考察清代陕南地方乡治。研究发现,作为制度规范的条规、作为乡治主体的乡保与绅耆以及或隐或显的官府的影响,共同构成了乡治的秩序。由于官府的导向作用以及士绅的儒学背景,使得陕南乡治内含了“孝悌、忠恕”等传统伦理道德精神。

土地习惯规则及其过程——西南杨村30年土地纠纷与生计变迁64-72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分田到户”,中国农村土地经营方式完成了从“集体生产”到“农户承包”的历史转型。自那以后,西部山区许多农村的田土山林纠纷问题长期存在,但极少诉诸法庭或者通过法律解决,人们主要遵循的是生活经验,甚至创造性运用各种习惯规则来处理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农耕生产关系。以云贵高原东部的杨村为例,考察了杨村土地习惯规则的行动过程,并证明其在保持农村稳定、防止混乱、减缓家庭经济衰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山地民族与文化
主持人语:透视中国山地民族的历史记忆与当代变迁73-74

摘要:记忆,看似只与过去有关,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和当代紧密相连;来自历史的集体记忆或族群记忆,不仅传世于当代,而且往往指向未来。正如保罗·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导言中指出的:“我们对现在的体验,大多取决于我们对过去的了解;我们有关过去的形象,通常服务于现存社会秩序的合法化。”历史记忆对于族群认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在《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一书中曾对此颇费周章地进行过论述。时至今日,这一点似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中国山地民族混农林复合文明的历史记忆库——黔湘桂苗侗民族混农林文书特质辨析75-79

摘要:我国黔湘桂边区苗侗民族的混农林文书是山地民族基于山地自然环境所形成的生存性智慧的历史记忆库。立足于这一基本事实,梳理了文书所反映的混农林生产经营模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指出对文书的命名应以其本质特性为基本依据,并进一步阐释了混农林经营在现代背景下的生态价值。

苗岭东缘山区的石刻记忆——天柱碑刻遗存状态及其抢救保护问题调查报告80-89

摘要:地处苗岭东缘的天柱自明历清和民国,遗有数以万计的碑刻。天柱碑刻具有分布广、数量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根据内容,大体上可分为乡规民约碑(即禁碑)、谕示碑、墓志碑、宗祠碑、寺庙碑、功德碑、兴学建校碑、公益设施碑、标示碑和人物碑等十余类。天柱碑刻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而目前的天柱碑刻在自然、人为、虫害等多重威胁下,损毁相当严重,亟需从专业的角度加强抢救保护和研究利用。

从高黎贡山区到东部沿海平原——云南怒江州傈僳族妇女跨省婚姻迁移原因分析90-94

摘要:在云南高黎贡山区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量傈僳族妇女因婚姻而跨省迁移的现象,两大原因,一是外因,也就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婚姻挤压”和地区经济差距;二是内因,受传统婚姻习俗遗风和怒江傈僳族妇女自主意识崛起的影响。

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山地特征95-97

摘要:根据苗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从套路和传承等方面入手,分析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山地特征,认为技术上的直线和走圈特征是苗族武术山地适应性的体现,而武术传承上的地缘血缘格局则表现了山地民族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型特征。苗族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创新,既要继承和发挥其山地元素的积极价值,也要注意克服山地文化封闭性特征的弊端。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乡村与民族旅游
乡村旅游生态机能恢复与原生价值建构——田园牧歌式乡村的消失与再生98-103

摘要:乡村旅游审美向的转向对工业文明的反衬,建立在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之上的旅游开发,使田园牧歌式的乡村消失。为了避免主观决策、盲目建设为乡村旅游带来的损失和不良后果,建立乡村旅游景观的测评标注体系,一方面可以填补理论上的空白,丰富我国乡村旅游开发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乡村旅游开发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民俗文化与乡村体验旅游的开发——以无锡吴文化博览园为例104-108

摘要:分析无锡开发民俗文化与乡村体验旅游的区域优势及其有利条件,对无锡吴文化博览园开发民俗文化与乡村体验旅游的实践案例展开论述,分析吴文化博览园的高水平建设营运与多元化投资格局,并对加强民俗文化与乡村体验旅游提出了相关措施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