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1-2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本期推出的4篇论文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反映了本主持人的心愿,也昭示着本栏目对作者供稿的希望。马国君的《我国西南干热河谷灾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兼论本土生态知识在生态维护中的价值》一文,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2-2

摘要:农业文化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独特的农业产品、丰富的生物资源、完善的知识技术体系以及较高的美学和文化价值。

我国西南干热河谷灾变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兼论本土生态知识在生态维护中的价值3-11

摘要:干热河谷在历史典籍中又称为"炎地"或"热地",它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各江河的河谷坡面。这样的区段又干又热,生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为荒漠景观,是一种典型的地区性灾变形式,灾变发生后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乃至社会稳定,都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因而,早就引起了学界与政府的高度关注,并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但系统梳理却严重不足。因此,对这些成果做一个系统的梳理,指出其不足,以便引导下一步的研究,实属必要。

“区田法”原生地生态背景考证12-15

摘要:"区田法"是我国农业历史上一项影响深远的耕作体制。以往研究中全面探讨了各项技术的演进,并对"区田法"种植的有效性作了全面总结。然而,数百年来留下的记载中均未正面提及实施"区田法"所处的环境特点,也未提及"区田法"最适应的环境为何。可见,这些研究者忽略了自己试种的地区与"区田法"原生地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差异,这显然是"区田法"研究过程中由来已久的失察。因此,以文献考证为基础,复原"区田法"原生地的自然与生态系统,以使"区田法"的研究能够做到正本清源非常有必要。

论珠江流域鱼苗生产的生态与社会环境及其相关知识与技术16-20

摘要:明清时期在珠江的鱼苗生产中,形成了中上游产卵场与下游捕捞场的天然分工。这种天然分工的形成,既与上游的地理因素有关,也是鱼类洄游产卵习性所使然,更与下游因桑基鱼塘发展而形成的鱼苗需求市场扩大有关。这样的需求也催生了下游鱼苗捕捞技术的完善和有效。

蒙古国草原畜牧业放牧模式分析与借鉴21-25

摘要:调查分析蒙古国放牧模式的若干案例后,发现其利弊得失。蒙古国放牧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均衡利用不同季节牧场,有利于草原的恢复,能保持"五畜"并存与草原生态多样性并存的耦合关系。依靠畜种和牧草的多样并存,既有利于饲草的均衡高效利用;又有助于草原生态的自我恢复。其不足之处在于,草原的所有权制度有待改进,畜群布局不合理,游牧距离较短。对中国草原畜牧业而言,其启示作用在于:有助于推动产权制度和放牧制度的多样化并存;有助于推动合作经营草牧场制度的创新;对抑制眼前畜种过分单一的不利格局,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清代清水江流域的“民治”与“法治”——以契约文书为中心26-33

摘要:明清时代的清水江流域,存在着广泛而有利于以理讲与鸣神来解决纠纷的社会基础,"民治"色彩非常浓厚。然而,中央王朝势力的渐次进入,也使得鸣官作为纠纷解决的途径开始为民众所运用。总体而言,明代至清前期,以理讲与鸣神为主;清中期以后,从"有大狱者,皆决于流官"到户婚田土等事一律由官府审理,说明国家法逐渐全面渗透到清水江流域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也正因为国家在场而提供了鸣官的政治资源,所以,清代中期以后,清水江流域开始形成了诉讼风气,出现了多元诉讼并存的纠纷解决途径。

清代清水江木行制度的变迁——以“当江”制度变迁为例34-41

摘要:清代,卦治、王寨、茅坪等清水江沿江各寨为获取"当江"之利而相互争斗,最终形成内外"三江"共同"当江"之制。学者们大多从外部因素对这一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以制度及制度变迁为角度,考察这一变化,得出木材经济中的参与者为降低交易费用,追求潜在利润,在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结合下致使制度变迁这一结论,除此之外,还注意到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角色定位及其作用。

从碑铭看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规约42-51

摘要:清水江下游地区,清代以来民众通过刊刻碑铭的形式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地方社会管理模式。举凡修桥、铺路、修庙、边界争端、民众纠纷、地权关系等不同内容之碑铭,都是地方社会生活利益诉求的不同表现。通过对碑文中民众制订的社会规约进行梳理与解读,可以更为清晰地认识到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地方社会规约作为社会管理的主要形式,其动力乃是民众利益的需要,亦是王朝国家与地方社会互动的结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间法与法文化
多向度的民间法与多样的民间法研究52-52

摘要:本期所刊的3篇文章,在内容上跨度比较大。其中既有专注于某一民族之婚姻习惯法研究的论文,也有在历史文化比较视角对婚礼规则所做的探讨,还有把民间规范和替代性纠纷解决相结合而做的研究。因此,可谓是对多向度的民间法所做的多向度的研究。

民族传统向现代演进中的东乡族结婚习惯法透视53-59

摘要:甘肃东乡族婚姻习惯法一直在东乡族地区的婚姻关系中起着调整其权利与义务、化解其纠纷之规范功用。纵观建国后东乡族习惯法的历史演进进程,从形式上审视,因受到国家法制宣传、经济迅速发展等因素影响,东乡族习惯法而不断显现出新的特征;从实质上,对于其文化内核的伊斯兰教规教义及家族本位观念的严格恪守,却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改变。东乡族结婚习惯法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变的只是"末",而非"本"也。

清代山东婚礼与闽南婚礼之比较研究——以“三礼”为参照系的方志考察60-68

摘要:山东地区与闽南地区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这就对于三礼的"标准化"婚礼规定产生了流变,产生了不同的区域适应性,形成在地婚礼。以山东与闽南现存方志为基础,通过"六礼"的程序化分析,区别出两地婚俗的不同、形成原因以及对于婚姻的影响。

论民间规范与替代性纠纷解决的关联69-79

摘要:民间规范和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都是存在于诉讼之外的纠纷解决因素,有着对正义与秩序的共同的价值追求。两者之间也有着内在的联系,民间规范为替代性纠纷解决提供规范准据,而替代性纠纷解决则为民间规范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本文围绕着这一主旨展开论述,主要从民间规范内涵的法社会学渊源、我国的和合文化、调解为例的替代性纠纷解决特点等方面来论述民间规范与替代性纠纷解决之间的契合。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山地民族与文化
山地文化特征初探80-86

摘要:我国是世界山地大国,各主要"地域"无不打上"山地"的烙印。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对全国19个"文化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域文化是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山地形态基础上所形成的和而不同的山地文化;也可以说我国的山地文化是建立在相互依存的山地形态基础上所形成的和而不同的地域文化。探讨山地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及其在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与作用,将具有重要意义。

贵州山地猪种遗传资源传承保护的民族文化机制——民族动物学研究个案之一87-91

摘要:由于山川阻隔而形成的多样化的生物群落生境,贵州成为我国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多样性的山地自然环境为猪种多样性传承提供了必要的自然条件,而贵州山地民族在饮食文化、人生仪礼和宗教生活中的肉食需求,则形成了猪种多样性传承的文化驱动机制。

哈尼梯田价值研究——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理念的讨论92-97

摘要:哈尼梯田,在2010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后,经国务院批准,已被确定为我国2013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理念和精神,对哈尼梯田的农业生物多样性价值和文化多样性价值进行研究,讨论其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意义,认为这不仅有助于其作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的具体的实施和保护,更有助于推进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进程,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具有长远的意义。

六倍山上的“刁族”——草苗支系“四十苗”调查报告98-104

摘要:"四十苗"的服饰、婚恋、民歌、饮食等与众不同,保留着浓郁的族群特色,千百年来深藏山中人未知。对草苗中的"四十苗"支系第一次进行系统调查研究取得了部分成果。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民俗研究
社火曲艺的价值和问题研究——以青海社火为例105-110

摘要:以青海社火词曲为例,系统且详细探讨了社火曲艺的特点,并从社火曲艺的多元性与独特性,历史传承性,品类繁多性,独特的创作手法等方面入手,衍生出社火词曲诸如文化价值、教育价值、心理补偿价值等学术研究价值。强调社火曲艺的融合、发展和演变等特点,以寻求本土曲艺文化在信息社会中的变迁、传承与可持续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