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1-1

摘要:随着本栏目的持续推出,广大读者在给我们支持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一些读者希望我们发表一些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借鉴价值的作品,以便将此项研究工作做得更加符合规范。另一些读者则希望我们对有些诘难做出一定的回应。还有一些读者则希望我们的作品探讨范围有所展拓,希望在重点探讨传统生计的基础上,与人类学的研究传统更加接近,发表一些涉及到日常生活习俗,甚至是观念方面的文章。为了答谢读者们的关切和希望,本期所推出的4篇文章基本上是应读者的要求而做出筛选。

怒族对漆树利用的民族植物学研究2-10

摘要:漆树是怒江流域的一种重要经济林木,生活在怒江大峡谷中的怒族有悠久的漆树种植历史,漆树的各种产品也是怒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怒族既出售生漆,也用生漆来制作漆器;漆油是怒族的传统食用油,如怒族传统食品“侠辣”就必须用漆油来制作;漆树的树干不仅被怒族用来制作怒族的传统乐器达比亚,也用来建造传统的木楞房,制作猪槽、蜂巢之类的生产生活用具;漆树的根、叶、果是怒族的常用中草药。但是,随着怒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怒族对漆树的种植和漆树产品的利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利用民族植物学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探寻发展漆树制品的新方法,也对保护怒族传统文化大有裨益。

论葛藤与湘西苗疆苗族文化之关系——兼论对当代的借鉴价值11-16

摘要:中国古代文献中,对葛早已有较为完备的记载。而历史时期,葛藤在湘西苗疆苗民传统民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葛藤的块根富含大量的淀粉,是苗民食物补充的重要来源,从其茎皮中抽取出的葛藤纤维是他们衣物原料的主要材质来源。清代,在开辟湘西苗疆的过程中才逐渐认识到苗民对葛藤的利用,并见诸官私文献记载之中。通过梳理《苗防备览》中对苗民生计方式的描述,发掘葛藤与苗民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加深对清廷开辟苗疆历史进程,以及苗族民族文化与所处生态背景适应特点的认识,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葛藤,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黔东南少数民族地方性生态知识及其现代价值研究17-23

摘要:黔东南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苗族、侗族等各民族先民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性生态知识,有效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尽管这些地方性生态知识具有地域局限性和保守性,但其中的有益成分是值得我们挖掘、整理和吸收的。在建设民族地区生态文明的今天,如何实现地方性生态知识与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整合,彰显地方性生态知识的现代价值,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侗族大歌”保护工作交流会暨专家论坛23-23

摘要:6月13至14日,侗族大歌保护工作经验交流会暨专家论坛会在侗乡黎平举行,来自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文化艺术研究所、贵州民族研究所等的专家学者和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的领导、传承人、从事侗族大歌保护传承的工作者70余人出席,就侗族大歌的保护传承所取的经验和今后的工作方向进行交流,共同探讨保护的最佳方式及传承的最优途径。

论民族文化对人居环境的优化——以贵州省黄岗侗寨为例24-30

摘要:利用本民族文化去优化本民族的生息环境,是民族文化在适应所处环境的过程中,始终需要重点应对的生存问题。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一蹴而就,而必然是在该民族与其所处生态环境进行不断的磨合,经过多重的筛选和整合后,最终才能获得的优化成效。一旦这一适应目标获得之后,那么该民族的生息环境必然会为个人的身心健康提供最佳的物质与精神满足。同时,又能使得该民族生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最终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清水江木材贸易与文化适应31-35

摘要:自明代起,清水江流域的木材就流入中原地区,随后,木材贸易就在以锦屏为中心的地区兴盛起来。伴随着木材的流动,清水江流域各民族的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相应的交流,通过组织制度、生计方式、技术和习俗等方面的适应,促进了该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契约文书看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伦理经济36-45

摘要:清水江下游地区,随着明清时期木材贸易的兴起,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民众经济意识逐渐增强,并利用契约文书构筑了一个以伦理为支撑的协商社会。通过梳理契约文书,发现白契的份数远多于红契,说明民众彼此之间可以很好地遵守这并无国家法律效力的契约规范,实现经济秩序的良好运行,这就是礼制维系之下的伦理经济现象。并且,由于血缘、地缘与神灵相结合而衍生的乡约与道德规范,使伦理观念始终伴随在清代清水江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之中。

“姚百万”诬告谋反案与交易公平46-53

摘要:“姚百万”是清代清水江中下游地主木商中巧取豪夺类型的典型代表。他诬告范金谋反,因此被判充军广东,后被赦回。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成为维护苗疆交易公平的最重要砝码。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间法与法文化
关注民族地区的婚事习惯与刑事习惯——“民间法与法文化专栏”主持人手记(二)54-55

摘要:考察人类不同族群的习惯,或许在婚事、家事领域的习惯最为独特、也最能长久地作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原因何在?鄙以为,这或许植根于人类婚事与家事领域的私密性和日常性。私密性导致不同族群的婚事和家事生活,充分打上了该族群文化的印记。每个族群会恪守自己祖先世代相传的婚姻习惯——程序、仪式、婚后生活、因婚后生活所致的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等等。这些琐碎且私密的领域,只有借助不同族群的婚事和家事习惯,才更容易理顺。由国家法律出面进行一刀切,其调整的结果或许会南辕北辙。而日常性更容易保留不同族群婚事和家事习惯的连续性,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婚事和家事习惯的不断演绎和不断记忆,以维系婚事和家事习惯,并进而调整婚事和家事关系。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开题55-55

摘要:2012年6月5日下午,由凯里学院徐晓光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1&ZD096)开题报告会在凯里学院召开。会议由黔东南州政协原主席粟多能主持。参会人员有州、校领导及课题组主要成员30余人。应邀参会的领导有:黔东南州副州长刘晓春,黔东南州原副州长单洪根,黔东南州委副秘书长、州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吴昌和,贵州省社科规划办主任蔡中孚以及凯里学院党委书记龙则池,院长曾羽等。

法律地理:藏族婚姻习惯法的空间向度56-61

摘要:法总是在一定的空间地域范围之内。法不可能脱离时代,更不可能完全超越地理的局限。法律和地理之间存在着不可隔断的联系,正是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族婚姻习惯法的遗世独存。

雷公山地区苗族婚姻习惯法与刑法冲突现象分析62-66

摘要:黔东南雷公山地区一些苗族聚居地方的婚姻习惯法能够独立形成体系,但是其中的很多规范与国家法严重冲突,有些规范内容甚至与国家刑事法律规范冲突,主要表现为反抢婚制度与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冲突,早婚制度与奸淫幼女罪的冲突以及离婚制度与重婚罪的冲突等内容。

民族自治地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立法路径探索——从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中的“人命钱”“眼泪钱”和“洗礼钱”导入67-72

摘要:我国现行立法排斥刑事精神损害赔偿,而在许多民族地区,民间的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却客观地存在,例如一些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中的“人命钱”“眼泪钱”和“洗礼钱”等。我国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缺失本身就有许多弊端,而在民族地区,由于与一些民族习惯法相悖,这些弊端更显突出。因此,应结合少数民族刑事习惯法,探索民族自治地区刑事精神损害赔偿的立法路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牧区人类学研究
主持人语73-74

摘要:过去20多年来,经常有人(包括政府官员和学界同行)问我一些诸如“游牧的当代价值是什么?游牧文化究竟是落后的还是有它的存在价值”之类的问题。从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学术视角回答这些问题并不太难,但是如果把问题关联到“当代”和“当代的存在价值”,对它们的回答实则是需要一番思考的。

牧区人类学研究中的理论表述75-82

摘要:对以往的草原牧区研究理论与文字表述进行整理与比较,再结合作者近10年在内蒙古、青海、甘肃等中国北方草原牧区进行的田野调查资料,从人类学的理论视角,比较和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学者对草原牧区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进行的研究理论与表述,进而探索更客观的牧区研究理论视角。

凯里苗族文化论坛召开82-82

摘要:凯里市是苗族地区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中心城市,是苗族文化适应城镇化和苗族文化助推城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前沿阵地,是苗族迎接城市化和积极建设富有苗族文化城市的“火车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苗族传统社会转型升级的典型区域。为弘扬和传承苗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苗族文化创新发展,5月27—28日,在凯里市委、市政府倡导和支持下,由贵州省苗学会主办为期2天的“2012中国·贵州·凯里苗族文化论坛”在凯里市举行。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苗族和苗族地区文化创新发展进行交流和讨论,为苗族和苗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进言献策。

游牧民的生态观与环境行为研究——以新疆阿勒泰哈萨克为例83-90

摘要:欧亚大陆中央的阿尔泰山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绝好的水草资源,千百年来一直是游牧哈萨克人的故乡。他们以四季移动的方式利用着有限的水草资源,经过与草原长期相互适应后生成了一套适应草原环境的游牧文化,其中生态观和环境行为在实践中成为游牧社会一种人人遵守的社会规范,并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以各种禁忌及获取和对待牧草资源的行为方式加以体现。这种植根于游牧民对草原全面认识基础之上的生态观与环境行为,凝聚着他们与草原相处的生态智慧,对于维系游牧民与草原生态的永续发展和稳定关系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