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Ethnic Culture

  • 52-1150/C 国内刊号
  • 1674-621X 国际刊号
  • 0.74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是凯里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贵州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生态民族学研究、社会文化人类学研究、民族音乐研究、民族民俗研究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学术争鸣
何为“原生态”?为何“原生态”?1-4

摘要:"原生态"一词的解释目前尚无统一定论,而"原生态"又是为何而出现也无统一认识。通过对"原生态"及"原生态"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正确认识原生态文化。

被“原生态”文化的人类学思考5-13

摘要:近年来,"原生态"一词被广泛使用包括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活动或物品。这是一种出于现代消费主义,文化产业背景下被"原生态"的文化现象。为了进一步说明"原生态"一词被创造的社会文化背景,以纳西东区文化再生产及"黑衣壮"被发现过程为例,从人类学角度出发,阐述"原生态"文化被创造的社会过程。

“原生态”还是“活生态”?14-17

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财富资本的累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也给人类社会关系带来了改变。人们在思考的同时,一部分人开始向往"原生态",还有一部分人试图开发"原生态"。实际上"原生态"是人们所想象出来的一种生态,真正存在的是"活生态"。

“原生态文化”与人类学视野中的“原生态文化”18-22

摘要:"原生态文化"一词的流行,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论。"原生态文化"的流行应该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地方文化崛起的一种表现。从人类学视角来看,"原生态文化"是一种文化,一种概念,是指文化相对论他者视角中的地方性知识。

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22-22

摘要:由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主办,凯里学院和锦屏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研讨会”将于2010年10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省锦屏县举行。会议主题为“锦屏文书的抢救、保护与开发利用及清水江木商文化研究”,将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共话锦屏文书。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
主持人语23-24

摘要:跨世纪之交,流年不顺,生态危机正好在这个时候席卷全球,引发了一场世界性的恐慌。而今又过去了10年,恐慌已经淡出,而对生态危机责任的追究却热闹非凡,其中,带普遍性的见解在于狩猎、游耕两大类型的生计方式受到的责难最多,

开发热带雨林:瓜拉尼人的智慧与现代人的偏见25-32

摘要:工业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总是把包括"刀耕火种"在内的"游耕"类型归属于落后的生产方式。他们认定"刀耕火种"是一种严重浪费资源,损害生态环境的谋生方式。理由是以此谋生的"农夫"必须耗费巨大的劳动力去砍伐和焚烧密林,以便在灰烬上栽培农作物;开辟出来的耕地又难以平整,使之有利于连续耕作,同时又得考虑到恢复地力的必要性等等,因而这样的耕地耕种一年之后都得休耕多年,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大量的土地闲置和浪费。然而,这样去评价"游耕"类型种植有违事实,并且会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在本文中,原作者理查德.芮德以巴拉圭热带雨林中一支印第安人——瓜拉尼人(the Guarani Indians)的生计方式为个案,向我们证明:印第安人的"刀耕火种"种植是一种采集与狩猎有机结合的资源利用方式,这种复合型的谋生手段能够充分利用热带雨林中的各种各类资源,同时还能为现代意义的热带雨林管理提供经验和借鉴,从而匡正了"现代人"的上述偏见。

刀耕火种的变迁及其民族生态学意义——以云南元江县山苏作村为例33-39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元江县山苏作村彝族"刀耕火种"变迁历程的梳理,以及生态人类学对其生态价值的诠释,表明在所处生态系统中,这种"刀耕火种"体制是一种既合适又科学的生计方式,其中蕴涵着朴素的生态智慧,在今天的生态建设中仍然具有借鉴价值。核心内容包括:合理利用资源,维护人与森林生态系统的和谐;耕作中准确控制防火,建构有严格的防火体制,防范生态灾变的发生;对森林资源的利用尽可能多样化,避免单一资源的过度利用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山苏作村的"刀耕火种"近来虽然被"混林农业"所取代,但是当地彝族的相关生态智慧、技术和技能仍在延续,并未丧失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论清代在西南山区推广玉米种植的生态后果40-47

摘要:清代在西南山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玉米,是为了解决西南"改土归流"后军队给养、税赋征收以及大量汉族移民进入后的粮食自给等诸多问题,虽然玉米在西南山区大规模推广的初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玉米的生物属性与西南山区特殊的生态背景的不相统合最终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要治理这一生态灾变我们借鉴了生态人类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认为必须发掘和利用当地民族传统的本土生态知识,这样生态建设才可能收到应有的成效,以便为当代我国的生态建设提供借鉴。

干热河谷生态灾变的历史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以贵州北盘江、濛江、樟江灾变区为例48-55

摘要:贵州由于自然环境与开发史进程的独特性,致使干热河谷生态灾变形式表现为喀斯特石漠化灾变与干热河谷荒漠化灾变复合并存,这一灾变目前已成了制约贵州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障碍。为了探明贵州干热河谷灾变的历史成因,寻求有效的治理对策,以珠江水系贵州省各支流灾变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灾变形成原因的综合考察,认为干热河谷灾变景观的出现,是采用了与当地并不能兼容的开发手段,经长期积累后而诱发的生态退变。进而认为要根治贵州省干热河谷灾变,除了国家立法干预外,还得充分发掘、利用原生地各民族的传统生计方式以推动当地的生态恢复,这样贵州的干热河谷生态灾变救治才可望收到理想成效。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清水江流域文化
清水江经验:流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观56-61

摘要: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考察区域文化演变与社会构建过程中,充分关注到不同历史时期生活其间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学区域研究的一种基本取向。以"清水江经验"来指称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区域文化及其创造过程,指出清水江流域原生态民族文化,是作为清水江文化整体之组成部分历史地存在的,其间充满了差异性与统一性张力。笔者认为,以具有方向性的流动的视角,来认识和理解清水江流域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是一种可以积极尝试的路径,这不仅包含了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实际上还有一个涉及研究者心态或者说学术自觉的问题。

清水江流域开发与文化传承——以天柱白市水电站库区宗祠保护为例62-68

摘要:区域开发必然伴随着一些重大能源建设项目的投入,这些建设项目的实施与当地的文化传承保护间存在着特解决的矛盾。以天柱白市水电站库区的宗祠保护为例,探讨清水江流域能源开发与文化传承保护间存在的冲突,并寻求的解决路径与办法。

清水江林业契约之文化剖析69-74

摘要:林业契约作为清水江流域的一个文化事实,它是清水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代的清水江流域的人工营林一直是家族公有制。伴随着人工林业而产生的林业契约体现了林农在林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就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有效的节制,从而使林业经营长期稳定地进行。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习惯法研究
“圣牯”与“牛籍”——侗族斗牛活动中的仪式与习惯法规则75-80

摘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中国著名的斗牛之乡,民间斗牛活动非常频繁。"圣牯"(斗牛)不仅是一村一族兴旺发达的象征物,而且斗牛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性、广泛的社会性和民间约束性。在长期演化而来的"斗牛"比赛中,侗族形成一套关于牛的禁忌和具有一定约束力和强制力的习惯法规则。

土族习惯法的传统特征与当今趋向81-88

摘要:黄河上游少数民族——土族的习惯法有其独特性,尤其是在法律渊源上的草原法律文化特征非常浓厚。当今,在国家主流文化与规范制度理念的影响下,土族习惯法正处于衰落和被边缘化的窘态,因此,很有必要以非物质文化的视角对土族习惯法予以关注。

苗族习惯法的典型存在样态及其功能——以《苗族习惯法的遗留、传承及现代转型研究》为行文依凭89-94

摘要:无论是国家法还是民间法,都不是自足的规范体系,它们各有其存在的领域和价值,这一判断似乎尤其适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苗族习惯法以理词等作为典型的存在样态,在调节秩序、裁断纠纷、宣传法律等方面为国家法的顺利运行提供着力点并发挥着一种平台性作用。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杂志民族民俗研究
“听房”习俗的“身体人类学”解读95-101

摘要:"听房"习俗的研究学者颇多,但尚无从身体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者。"身体人类学"源自西方"身体现象学",是20世纪后期社会科学的诸多门类与人类学嫁接或联姻派生出来的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对其研究在国内几乎是一片空白。通过从"身体人类学"的角度解读"听房"习俗,认为"听房"习俗是俗民运用"文化身体"的辟邪功能来演绎"物质身体"的"游戏",其实质是传统家族制对俗民"身体"的禁锢。

“多头怪”形象发生的文化成因102-104

摘要:民族地区的民间叙事中,"多头怪"系列的故事版本屡见不鲜,以其独特的狞恶、诡异等特点彰显着先期民众对自然、社会、人生、已身百态的初拙认识,以其独特的文学形象普遍存在于众多民族区域。通过对"原始灵魂信仰""原始变形观念"两方面着手分析,探讨"多头怪"形象发生的文化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