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 42-1397/O3 国内刊号
  • 1000-6915 国际刊号
  • 3.2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工基础、动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4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土工基础
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位壅高及工程控制154-163

摘要:我国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水位普遍壅高,严重影响安全运行。测试和总结垃圾的持水特性、饱和渗透系数以及渗沥液导排层渗透和淤堵特性。通过数值分析,揭示垃圾初始含水率、持水特性以及垃圾和导排层渗透系数对填埋场水位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垃圾饱和渗透系数随深度和龄期减小、导排层淤堵、垃圾初始含水率高导致水位明显壅高;而垃圾饱和渗透系数较小时,堆体内易形成局部滞水。结合实际工程,验证数值模拟结果,提出并实施水位壅高控制的工程措施,效果十分显著。

软土地区嵌岩连续墙与非嵌岩连续墙支护性状对比分析164-171

摘要:随着城市地下空间的不断开发,大型深基坑的开挖问题也随之出现,嵌岩连续墙由于端部处于强度较高的岩层中,其支护性状不同于连续墙端部处于土层时。通过对嵌岩连续墙和非嵌岩连续墙的侧向位移、竖向位移、支撑轴力等监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嵌岩部分连续墙的最大侧向位移小于非嵌岩部分连续墙的最大侧向位移,最大位移分别为0.20%He和O.32%皿,其中,风为开挖深度。随着连续墙系统刚度的提高,墙身侧向位移呈减小的趋势,嵌岩部分连续墙最大侧向位移的减小幅度小于非嵌岩部分侧向位移的减小幅度。连续墙后土体的沉降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X/He〈2.0时(主影响区域),土体沉降较大,X/Hc〉2.0时(次影响区域),土体沉降较小。非嵌岩连续墙在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和第四道钢支撑上的支撑轴力要远大于嵌岩连续墙,且支撑轴力总和比非嵌岩连续墙的大44.9%。

基于桩周土体位移的双排抗滑桩计算模型172-178

摘要:假设桩周土体位移沿滑坡体深度均匀分布,抗滑桩为弹性地基梁。基于单桩在桩周土体水平位移作用下的挠度解析解,通过引入桩顶连梁静力平衡条件和变形协调条件,建立桩周土体水平位移作用下的双排抗滑桩理论计算模型。在模型中,针对双排抗滑桩间普遍存在的“遮蔽效应”,通过定义后排抗滑桩与前排抗滑桩桩周土体位移比进行量化考虑,并将理论模型解析过程通过Matlab编程实现,建立简化的FLAC-3D有限差分程序,对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桩周土体位移的双排抗滑桩理论计算模型与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内力基本吻合。探讨理论模型适用的桩排距范围,发现桩排距较小时,模型内力计算结果精度较高,随着桩排距的增大,理论模型与数值模型计算得到的内力误差变大。

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动力特性的数值分析189-198

摘要:将轨道模拟为铺设在地基上的欧拉梁,对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的欧拉梁动力方程进行双重傅里叶变换,得到地基振动的隐式边界条件。保留每个结点为3个自由度,通过常规u-p格式有限元推导,得到横观各向同性饱和地基有限元控制方程。分别考虑外行SH波、SV波、P波,推导相应的2.5维有限元格式的黏弹性动力边界来模拟人工截断边界。通过与已有文献的对比分析,验证本文理论及计算程序的正确性。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距离轨道中心距离的增加,土体振动位移减小,加速度衰减减缓;随着深度的增加,孔隙水压力减小,孔隙水压力曲线第一个拐点出现在第1,2层土的分界面上,在深度为10m处,孔隙水压力减小至0。

硬化土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开发及应用199-208

摘要:基于塑性增量理论,推导硬化土本构模型的有限差分格式。在VC++编程环境下,利用FLAC-3D提供的二次开发平台,编制硬化土本构模型的有限差分程序,实现硬化土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二次开发,并给出二次开发的步骤、方法和编程要点。通过不同应力路径室内试验结果与采用不同本构模型的FLAC-3D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硬化土本构模型在FLAC-3D中二次开发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对比分析表明:采用硬化土本构模型的FLAC-3D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而且硬化土本构模型的模型参数可从常规三轴试验获得,模型参数简单,硬化土本构模型不仅能够反映土体的非线性特性,还能够反映深基坑工程复杂的应力路径,与其他土体本构模型相比,硬化土本构模型更适合用于深基坑工程的计算分析。硬化土本构模型在FLAC-3D中二次开发的实现,扩大了FLAC-3D的适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FLAC-3D在分析岩土工程尤其是深基坑工程方面上的不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讨论
对“基于Lade-Duncan和SMP两种强度准则的岩石残余应力研究”的讨论209-212

摘要:1 引言 贵刊2012年第8期刊登了题为“基于Lade—Duncan和SMP两种强度准则的岩石残余应力研究[1]”的文章(以下称为“原文”)。原文中将中主应力考虑到岩石的峰后本构模型中,其研究内容具有较好的创新与研究意义。但是笔者认为,原文在研究时采用的一些方法与结论并不可信。故此,提出以下问题与其他学者进行探讨。

“对‘基于Lade-Duncan和SMP两种强度准则的岩石残余应力研究,的讨论”的答复213-216

摘要:1 引言 首先,非常感谢刘德稳博士等对笔者撰写的发表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2年第3l卷第8期的论文“基于Lade.Duncan和SMP两种强度准则的岩石残余应力研究[1]”(以下简称为原文)的关注,同时非常感谢《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辑部给予笔者这样一个很好的学术交流平台。现针对讨论稿提出的问题做如下答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I0002-I0002

摘要: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力学类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前列的期刊,为建筑科学与水利工程类国家核心期刊,并于2004年12月和2006年10月两次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被美国EICOMPENDEX、《剑桥科学文摘》(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