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 42-1397/O3 国内刊号
  • 1000-6915 国际刊号
  • 3.2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2年创刊,目前已被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土工基础、动态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地震论坛
汶川8.0级地震触发崩滑灾害机制及其地质力学模式1239-1249

摘要:汶川8.0级地震由于地震震级高、持续时间长、震区地形地质环境复杂,因而所触发的崩塌、滑坡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成因机制也极为复杂,具有与通常重力环境下斜坡失稳机制迥异的特征,许多现象非常特殊并超越了人们过去的认识。通过现场调查,发现强震触发崩滑灾害具有以下特殊的动力过程,即独特的震动溃裂现象,特殊的溃滑失稳机制,超强的动力特性和大规模的高速抛射与远程运动,大量山体震裂松动等。为此,定义了若干新的词语,如震裂、溃滑、溃崩、抛射等来描述这些独特的动力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斜坡结构,提出了对汶川地震触发崩塌、滑坡成因机制的分类体系,这一体系包括五大类、14种类型。重点分析了一些典型类型斜坡失稳的发生过程,地质力学机制及相应的“概念模型”,尤其是与大型滑坡发生最为密切的溃滑型滑坡的发生过程及动力机制,初步较为系统的揭示了汶川8.0级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地质模式和动力特征。

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干线公路典型震害特征分析1250-1260

摘要:基于地震灾区的大量调查、检测、评估与抢通保通的成果,概括介绍了汶川大地震后四川省公路总体损毁情况;归纳总结了四川省国省干线公路工程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结构物典型震害特征,并从地质和工程角度简要的分析了震害产生原因。桥梁毁坏程度与发震断裂的距离有很大的关系,隧道破坏程度不仅与发震断裂距离有关,而且与组成围岩的岩性有关,断裂带附近软硬相间的沉积岩隧道震害较为严重,花岗岩隧道震害轻微。边坡震害与断层带距离和组成边坡的岩性、坡度等有关,断裂带附近花岗岩、石灰岩及砂岩等组成的高陡边坡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非常严重。

汶川8.0级地震对典型高坝结构安全的影响分析1261-1269

摘要:汶川8.0级地震具有震级高、震源浅、破坏性强和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等特点。在对震区高坝灾情归类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典型的不同坝型高坝,包括宝珠寺重力坝、沙牌碾压混凝土拱坝、紫坪铺面板堆石坝等工程,从大坝距发震断裂距离、大坝基础处理及大坝结构类型的抗震性等因素对大坝结构安全的影响展开分析研究。结合在建的一批300m级高坝,对抗震设防标准、水库诱发地震等问题进行讨论。结果表明:(1)现行大坝抗震设计是可行的,300m级高坝工程抗震能力仍需深化研究:(2)大坝工程基础、抗力体经合理加固后,增强了岩体结构的整体性,可有效提高大坝及基础的抗震能力;(3)高坝应急预案的设计与管理,流域性统一公共水电工程灾害应急平台建设有待加强;(4)对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需加强。

唐家山堰塞湖库区马铃岩滑坡地震复活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1270-1278

摘要:马铃岩滑坡位于唐家山堰塞湖内上游约4km的通口河左岸,在堰塞湖抢险过程中备受关注。在对滑坡基本地质条件和地震前、后变形破坏迹象现场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震后、尤其是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后滑坡稳定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各种不同工况下震后滑坡整体稳定,只是靠上游侧前缘受地震、堰塞湖蓄水及泄水水位骤降等因素影响存在局部失稳,马铃岩滑坡不会对下游唐家山堰塞坝溃坝以及未来堰塞湖综合治理工程产生不利影响,但震后重建工作中应注意靠上游侧滑坡体前缘一带不稳定对坡体上数十户居民造成的潜在危害。就马铃岩及地震重灾区其他古滑坡体而言,地震对大型古滑坡复活主要受控于其地形坡度及微地貌特征,地形坡度40°以上以及由缓变陡的转折部位是古滑坡整体或局部容易被地震触发失稳的充分条件,并非所有的古滑坡体均会被地震诱发而整体复活。

汶川8.0级地震对紫坪铺左岸坝前堆积体稳定性影响的监测分析1279-1287

摘要:钻孔倾斜仪观测成果表明,紫坪铺水库蓄水至汶川8.0级地震前,左岸坝前堆积体处于稳定状态,坡体观测位移无明显变化且计算的位移矢量无明显的方向性。汶川8.0级地震给距震中仅17km紫坪铺工程带来了明显影响。根据监测成果及现场调查分析,汶川8.0级地震对紫坪铺左岸坝前堆积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灯盏坪前缘浅表部局部崩塌与裂缝;基覆界面受地震影响产生了明显错动,位错增量最大值为60~70mm;在错动面以上坡体位移随高程增加而增加,地表累计合位移增量为55~100mm,局部高达206mm。地震使坡体位移形成了明确的方向,震后地表位移矢量与汶川地震断裂带走向大致垂直。地震使堆积体内部土体产生了明显的倾斜变形,钻孔倾斜率变化最大值为1.873‰。坡体的变形异常主要表现在主震时,后期的余震对坡体变形影响很小。从震后连续的监测成果分析,紫坪铺左岸坝前堆积体目前仍处于整体稳定阶段。

汶川8.0级地震液化特征初步研究1288-1296

摘要:针对目前对汶川8.0级地震液化认识尚少的现状,通过较详尽的现场调查以及相关水文、地质资料分析和现场勘察,讨论本次地震的液化分布及特征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液化范围广,涉及长约500km、宽约200km的区域,但分布很不均匀。液化集中在长约160km、宽约60km的长方形区域并呈6个条带分布,在VIII度区内最为集中,与各地区的区域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呈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调查和分析,发现本次地震液化具有与以往不同的3个突出特征:(1)VI度区内出现显著液化及其震害现象,实地发现10处液化点,分布在5个不同地区,其中有2处液化直接导致了房屋的破坏;(2)深层土液化,4个不同地区的村庄均出现了液化喷水高度达10m以上,专门的勘察确认了此次地震20m处液化的真实性;(3)砂砾层液化,专门的勘察验证这一现象,并且通过液化喷砂量和喷水时间以及工程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推断此次地震中砂砾层液化应占很大比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杂志动态
本刊2009年第4期E1COMPENDEX收录情况通报1296-1296

摘要:根据“EI中国”,本刊2009年第28卷第4期共26篇(不含2篇讨论稿),其中EICOMPENDEX收录论文26篇,收录率为100.00%。 特此诵告

本刊首次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B类资助1297-1297

摘要:5月8日,2009年度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和英文版期刊国际推广项目名单(科协学函[2009]75号)揭晓。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办的核心刊物——《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首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示范项目B类资助,这是《学报》继2008年10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学术期刊资助后,又一次成为在土木、建筑、水利工程、采矿工程、工程地质等相关学科领域惟一获得B类资助的期刊。此前,《学报》曾连续3年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C类资助。

三峡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F0003-F0003

摘要:三峡大学坐落于世界水电名城湖北省宜昌市,以建设“水电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作为发展目标。 三峡大学地质灾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三峡大学在整合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质工程、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等学科领域优势力量的基础上,于2005年12月组建成立的,其历史可追溯到1970年10月成立的湖北省西陵峡岩崩调查工作处(湖北省岩崩滑坡研究所),是我国最早从事湖北省及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研究且实力较强的科研机构之一。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征稿简则I0001-I0001

摘要:本刊系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的力学类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均居前列的期刊,为建筑科学与水利工程类国家核心期刊,并于2004年12月和2006年10月两次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被美国EI COMPENDEX、《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和国内许多权威数据库确定为核心收录期刊。凡在本刊上发表的论文,即认为作者默认并同意其论文被以上数据库收录。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I0002-I0003

摘要: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1989年由原国家教委、国家计委批准,在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建立的国家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