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云南中医杂志 省级期刊

Yunna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53-1120/R 国内刊号
  • 1007-2349 国际刊号
  • 1.04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云南中医是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云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学术期刊。云南中医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家论谈、名老中医经验、临症报道、药方剂、针灸经络、实验研究、民族医药、文献综述

云南中医 2016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云南中医杂志名医专家经验
管氏耳病六聪穴治疗神经性耳鸣56例疗效观察1-3

摘要: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鸣响而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的声源,可伴有听力的下降。单、双侧均可发生。耳鸣既是耳鼻喉科常见病之一,也是临床难治病之一。管遵惠老师在继承家传的基础上,致力于经验穴及集合穴的临床研究。集合穴的运用,不仅丰富了腧穴学的内容,也为针灸临床配穴法,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选穴方法。笔者师承管遵惠教授,临床中采用管氏耳病六聪穴治疗神经性耳鸣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付义教授运用麻辛附二陈汤治疗肺胀经验4-5

摘要:肺胀为肺系病顽疾,付义教授认为该病常见病机为肺肾阳虚、寒痰瘀伏,临证运用麻辛附二陈汤化裁收效理想。

樊瑞红治疗阵发房颤临床验案6-7

摘要:介绍樊瑞红主任运用调律汤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经验。樊主任认为,其发病原因以气阴两虚和情志失常多见,故临床上拟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法,用调律汤结合辨证治疗阵发性房颤,取得满意疗效。

调和肝脾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初探7-9

摘要: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是一组内分泌系统比较常见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并不仅仅局限于甲状腺,而是一组涉及多系统损害的综合性疾病。因此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中医证型更是千变万化,单一的西医治疗手段无法更好的控制病情。甲亢患者如果甲状腺功能控制欠佳,引发的并发症可遍及全身各重要脏器,因此探寻临床治疗新思路干预甲亢防治措施迫在眉睫。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主要用于肝郁血虚脾弱,肝脾不调之证。导师谢春光教授根据多年丰富临床经验及甲亢发病机理自创加味逍遥散,既能控制甲亢病情,又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其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借鉴。本文通过理论溯源,探析其组方原理以便更好应用于临床。

云南中医杂志理论探讨
略论通法治疗胃脘痛10-13

摘要: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云“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将通法论为治疗胃脘痛的重要方法。历代医家对通法各有论述,北齐医家徐之才提出十剂之一的通剂,有“通可去滞”的功能;张从正云“所谓通剂者,流通之谓也,通因通用。虽通与泻相类,大率通为轻而泻为重也。”其原义狭隘,后世医家不断赋予通法更深更广的含义,李宗源《医纲提要》指出:“通之义有三,一日宣通……二日攻通……三日旁通。”通法的含义不仅指下法,更有通畅经络、宣通气机、活血化瘀、通阳宣痹等含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甚至可概括于其中,通法寓意广泛深刻。胃脘痛记载始见于《内经》“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其病因病机复杂,症状多端,故在中医辨证及治疗上增添了难度,而“六腑以通为用”,故胃腑以通为顺,故在临床上治疗胃脘痛需着重一个“通”字,即通法可作为治胃脘痛之大法。其用药的特点主要有:质地轻灵、动静结合、润燥相宜。

从“卫气出下焦”探讨命门穴调节机体免疫机制及临床运用13-16

摘要:从“卫气出下焦”的角度探究命门穴和卫气的关系并探讨了命门穴作为调节卫气的“枢纽”及其二者对于机体免疫调节的理论来源,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提出了可以通过艾灸命门来调节机体免疫这一观点。在当今中医学界,多元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被诸多医家探寻和研究。本篇为在临床上进一步通过针灸调节机体免疫提供了参考方法。

论五积丸治疗腹部肿瘤可行性17-19

摘要:人体正气不足是肿瘤发生的内在原因,正气不足,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下降,不能及时地清除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的迅速增殖。而气机不畅导致正气不能正常运行到发病部位亦是原因之一。经络阻塞,脉道不通,气血不能正常循行亦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本文从中西结合的视角,论述五积丸治疗腹部肿瘤的可行性,以期为腹部肿瘤的中医治疗提供参考。

云南中医杂志论著
2型糖尿病酮症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研究20-24

摘要:目的 研究酮病与中医体质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收集300例2型糖尿病并酮症患者的一般资料,使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体质调查,对患者中医体质进行分类,并分析2型糖尿病并酮症发病中相关因素及差异性。结论 通过临床研究结果表明,1、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体质类型主要为痰湿质、阴虚质、湿热质;2、2型糖尿病酮症痰湿质患者多为肥胖型,阴虚质多为偏瘦型,患者年龄及性别可以影响中医体质分布;3、痰湿质2型糖尿病酮症患者多伴高TC、TG及BMI增加;4、2型糖尿病酮症血瘀质患者多存在高LDL-C水平;5、2型糖尿病湿热质患者并发酮症时具有较高血糖及高尿酮体水平。因此,笔者可以发挥中医体质学说的优势,运用“治未病”的理念,找出2型糖尿病酮症的高危体质类型,调整体质偏颇,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目的。

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证的代谢组学研究25-28

摘要:目的 研究消化性溃疡气虚血瘀症的代谢组学特征,以代谢组学的角度,全面阐明该证型的物质化基础。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脾胃科收治的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来本院行健康检查的正常者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的血液,胃镜病理标本,实施病理表述和代谢组学研究,对结果使用多元化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气虚血瘀组患者在血清代谢物图谱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和正常人相比,气虚血瘀症在代谢谱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化代谢产物可能为病症形成的物质性基础,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将中医辨证理论与代谢组学全面结合,可起到辨别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对于其疾病预后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诊断客观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云南中医杂志临床研究
613例经性/静脉吸毒感染的HIV/AIDS患者中医药治疗后CD4计数变化分析28-29

摘要:目的 了解在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过程中,经性行为和经静脉吸毒感染的2类患者,其CD_4细胞的变化趋势是否存在差别。方法 通过国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云南)临床资料数据库,取得2009年11月—2015年3月间在云南省入组接受中医药门诊治疗,经性行为或静脉吸毒途径感染,并于治疗前及接受治疗第12个月时均做过CD_4细胞计数检测的613例HIV/AIDS患者资料,比较治疗前后CD_4计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感染途径患者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2种感染途径的患者疗后CD_4细胞均值较疗前都有提升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经性行为感染的患者CD_4变化统计学意义非常显著(P〈0.01)。卡方检验显示,中医药治疗对CD_4的效果与患者的感染途径无关(P〉0.05)。结论 中医药治疗对不同感染途径HIV/AIDS患者CD_4细胞计数能够起到稳定/提升的作用,无论是静脉吸毒感染的患者,还是性行为感染的患者,如果能长期坚持接受治疗,均能获得较好疗效。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研究30-31

摘要:目的 探讨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患者中医辨证证型分布与血脂、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相关性。方法 对因冠心病心绞痛入院患者共138例进行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心肾阴虚、阴寒凝滞、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阻心脉、痰瘀互结等共7个证型,进行临床调查分析;记录入选患者的中医证型、西医诊断、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结果 (1)入院患者以气虚血瘀型居多,与其他证型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2)小于60岁患者33例,占23.9%;60岁以上(包括60岁)患者105例,占76.1%;气阴两虚型患者平均年龄最高,痰瘀互结型患者平均年龄最低,气阴两虚型患者年龄与痰瘀互结型患者年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痰瘀互结型TC平均值与气虚血瘀型、气阴两虚型TC平均值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各组证型间TG平均值、LDL-C、HDL-C、FIB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冠心病多发于60岁以上人群,气虚血瘀型患者居多,经过西药系统化治疗后冠心病各证型间血脂、血浆FIB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研究31-32

摘要:目的 探索及分析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进行治疗的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神经传导速度造成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成2组:对照组40例在常规降糖治疗及饮食控制的基础上给予腺苷钴胺片与维生素B1口服用药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治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分析,且观察患者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的SNCV与MNCV均有明显改善,其中又以研究组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法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

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AECOPD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型的疗效观察33-35

摘要:目的 观察清热解毒扶正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服清热解毒扶正汤,1个疗程后分别测定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等观察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的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均有改善,虽然治疗后两组FVC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改善患者FEV1、FEV1%、FEV1/FVC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肺部X线胸片改善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清热解毒扶正汤能显著提高治疗AECOPD(痰热壅肺兼气阴两虚)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轻宣润燥治疗喉源性咳嗽35-36

摘要:目的 观察以自拟轻宣润燥饮治疗喉源性咳嗽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予轻宣润燥饮治疗,对照组予复方岩白菜素片合头孢拉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53例中,治愈35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4.34%;对照组52例中,治愈12例,好转27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5%。2组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轻宣润燥饮治疗喉源性咳嗽疗效显著。

凉血解毒消风饮辨证加味治疗湿疹168例37-37

摘要: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消风饮治疗湿疹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湿疹患者应用凉血解毒消风饮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临床辨证分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该方治疗本病总有效率为94.8%。结论 凉血解毒饮治疗湿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综合治疗缺血性中风36例临床观察38-39

摘要:目的 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综合治疗研究。方法 在本院患者中选取2012—2016年72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每组各36例,对于西医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对于中医组的患者采用中医治疗方案中药配合针灸推拿,对治疗的临床效果,在治疗后2周,进行分析统计比较。结果 对中药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1.6%,西医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80.6%,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研究的临床结果显示在中医中药的辨证论治下,总有效率较常规的西医方案治疗组较高,疗效确切,中医药在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治疗中有一定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捏脊治疗小儿遗尿41例疗效观察39-40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缩尿汤联合捏脊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2年8月-2015年12月于本院儿科门诊确诊小儿遗尿症的81例患儿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自拟缩尿汤治疗,观察组41例则联合捏脊治疗,7 d为1疗程,比较2组患儿症状积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治疗,患儿夜间遗尿、熟睡不醒、尿清量多、神疲乏力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自拟缩尿汤联合捏脊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遗尿,提高生活质量,优于单用中药治疗,值得推广。

苗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湿热型轮状病毒性肠炎33例疗效观察41-42

摘要:目的 观察苗药醒脾养儿颗粒配合推拿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66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蒙脱石散联合复方乳酸菌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苗药醒脾养儿颗粒配合推拿治疗。结果 对照组与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和92.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采用苗药醒脾养儿颗粒配合推拿治疗临床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