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杂志社
分享到:

云南中医杂志

《云南中医》杂志在全国影响力较大,创刊于1980年,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名老中医经验、临症报道、药方剂、针灸经络、实验研究、民族医药、文献综述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省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2349
  • 国内刊号:53-1120/R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04
  • 综合影响因子:0.444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云南中医 2015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云南中医杂志名医专家经验

钟森教授中西医结合辨治复治涂阳肺结核验案举隅

摘要:钟森教授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防痨协会副理事长、感染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内科感染病症临床工作多年,善用成方、古方治疗感染病症和疑难杂症.笔者在跟随钟森教授学习期间,见老师运用中药辨证治疗复治涂阳肺结核,往往能获得满意疗效.现将老师临证经验总结分析于下.
1-5

张沛霖注重针刺手法与量效的临证思路

摘要:张沛霖是全国第一批、第三批、第四批、第五批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云南省名誉名中医.张沛霖主任出生于中医针灸世家,其祖父张近初、父亲张德运曾是20世纪上叶上海有名的“三颗针”,其专著有:《浅论带脉》,《浅论奇经八脉》等.张老自幼随其父学习中医及针灸理论,1947年毕业于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张沛霖主任在针灸临床及科研方面有较高的造诣.临床上以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病、眩晕、面瘫、面痉、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及内科杂病见长.
5-9

赵淳教授运用柴芩温胆汤辨治脾胃病经验

摘要:吾师赵淳教授是部级及云南省名老中医,在多年的从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和学术思想,尤其擅长从“痰”论治及用温胆汤辨治多种疾病及病证.赵淳教授认为痰之为病,非常广泛,既指排出体外的有形之痰,又指表现为痰的特异症状之无形之痰.由于其成因不同,所以性质上有寒、热、燥、湿、风等多种痰;痰之已成,留于体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阻于肺,或停于胃,或蒙心窍,或郁于肝,或动于肾,或流窜经络,变生诸证,而“温胆汤”又是治“痰”的要方.吾有幸跟师临床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柴芩温胆汤”辨治脾胃病方面的学术经验简述如下.
9-10

丁书文教授辨治老年高血压特色

摘要:目的 探讨丁书文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特色.方法 整理显效或有效的老年高血压病历161份,提取高频中药做功效、四气五味、归经统计.结果 高频用药41味,频率最高为钩藤(96.3%);按功效分类,使用种类前三位是清热类、补益类、活血类药,使用频率前三位是清热类、活血类、补益类药;四气五味统计,前两位是寒性、温性;归经统计,前两位是肝经、肾经.结论 丁教授治疗老年高血压以清“热毒”为总论,同时寒温并用,兼重用补益类药物,另善用活血化瘀法.
11-13
云南中医杂志理论探讨

彝族医药历史源流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占有史志资料的理解,对彝医药的历史源流进行初步梳理,按照历史沿革,分为六个时期,即百濮医药时期、爨蛮医药时期、乡土医药时期、滇医滇药时期、中草医药时期和彝族医药时期.
14-18

湿疹发病相关因素及辨证探析

摘要: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表现为皮损的多行损害,对称分布,剧烈瘙痒,多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湿疹属于中医“浸淫疮”、“湿疮”等范畴,多认为是因先天禀赋不耐,饮食失调,至脾虚湿蕴,复感受六淫之邪而发[1-2].近年来湿疹患者不断增加,病因多不明确,部分治疗效果差,笔者对45例湿疹患者发病相关因素及中医证型进行了总结,现报道如下.
18-20

从阳虚角度浅析皮肤病红痒症状的中医治疗

摘要:皮肤病见红、痒症状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如酒齄鼻,痤疮,冻疮等,对于此类疾病的病因病机、证治分类和治疗的认识上,临床上有寒热之辨[1-4].导师李岩主任医师师从首届国医大师贺普仁教授,承贺老之学,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及体质,导师认为此类病证多因体内阳气亏虚,推动温煦之力不足,导致湿邪停留,寒滞于内,郁久而化热,治疗应以温阳化湿法为主,以治其本.现将导师应用火针配合中药治疗此类病证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21-23

论中医肿瘤之邪正变化与临证攻补

摘要:任何一种邪气侵犯人体,正气必然与之抗争,以祛除疾病和维护健康.肿瘤的形成和发展也取决于正邪的斗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强盛,邪不能入侵,肿瘤不会发生;“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当正气虚弱时,邪气入侵,肿瘤则可趁虚而生[1].邪正斗争结果是直接影响着肿瘤形成与发展.
23-24
云南中医杂志临床研究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132例中医体质分类分级研究

摘要:目的 对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中医体质分类、分级研究,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分级标准及应用意义”(试行)探讨,为今后中西医结合防治高血压病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通过健康体检,对确诊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132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分级,采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进行分类,并在9种中医体质分类的基础上,按创新设计的“中医体质分类分级标准及应用意义”进行分级.结果 研究对象132人,辨识出中医体质类型359类次,符合平和质及8种偏颇体质的214类次.其中,平和质50类次,8种偏颇体质164类次.平和质1级18类次,平和质2级6类次,平和质3级18类次,平和质4级8类次;8种偏颇体质分级,1级145类次,2级134类次,3级28类次,4级2类次.气虚质2级以上(含2级下同)48类次,占总类次359(下同)的13.4%;阳虚质28类次,占7.8%;阴虚质24类次,占6.7%;痰湿质20类次,占5.6%;湿热质8类次,占2.2%;血瘀质10类次,占2.9%;气郁质21类次,占5.8%;特禀质5类次,占1.4%.体质评估后,1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体质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特禀质.结论 平和质1级、2级判定为基本是,3级4级判定为是,其级层越高,表示体质越优.8种偏颇体质2级以上者判定为是,其级层越高,表示偏颇程度越重,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偏颇体质调平具有指导作用,“中医体质分类分级标准及应用意义”(试行)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25-28

附桂理中汤预防乳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附桂理中汤治疗乳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患者60例,其中AC方案化疗者30例,含顺铂化疗者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个疗程的化疗,1个疗程接受治疗组方案,1个疗程接受对照组方案,其中治疗组为化疗加附桂理中汤加西药止呕药物组,对照组为化疗加单纯西药止呕药物组,采用对照的方法,比较2组病人急性期恶心呕吐及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程度.结果 2组急性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延迟性恶心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桂理中汤能有效缓解乳腺癌化疗后证属脾胃虚寒者的延迟性恶心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28-30
云南中医杂志临证报道

再谈少弱精症从肾虚湿热瘀毒虫立论诊治

摘要:王琦教授系国医大师、我国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男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医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享有盛誉,贡献卓著.提出的“阳痿从肝论治”,男性不育症的“肾虚湿热瘀毒虫”的发病机理等观点对男性疾病的诊治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医男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其运用经方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少弱精症疗效显著.
31-32

益气活血散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散对颈动脉硬化患者斑块的影响及生化指标变化.方法 将70例颈动脉硬化斑块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散,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8周,于服药前、后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用彩色多普勒检测服药前后颈动脉IMT及斑块积分.结果 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LDL、ET均明显下降,NO及HDL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其中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2组IMT、斑块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气活血散能有效降低颈动脉硬化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缩小斑块体积从而防治颈动脉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33-35

中医治疗眼底出血疾病的拟方用药特点

摘要:眼底出血疾病包括现代医学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盘血管炎、高血压眼底出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湿性)等疾病.1理论依据 清·唐宗海(1851-1908)著《血证论》,论述了血证不外有形之血和无形之血两大类,即一类是血液溢于体外,如吐血、咳血、鼻衄、唾血等,一类为各种瘀血、蓄血等。
35-36

自拟固冲四草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亏虚证出血期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探讨自拟固冲四草汤治疗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亏虚证)的出血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自拟固冲四草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固冲汤加减口服治疗.治疗后观察止血的时间,以及中医证候的改善情况.结果 在近期止血疗效的方面,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及6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评分的改善情况方面,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71%,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固冲四草汤对于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脾肾亏虚证)的出血期的疗效显著.
37-39

中西医结合治疗跖疣140例疗效观察

摘要: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HPV是环状、双链DNA病毒,大约有8000个碱基对,目前发现至少有70种类型的HPV.跖疣仅是发于足底部的一种寻常疣,外伤、摩擦、汗足可为其发病诱因[1],依其发病部位命名,主要由HPV1型病毒引起,并且可自身体接种,故常多发.因行走时生长部受压而表现为特殊形态,病程长,小的皮损无明显自觉症状,大的皮损在步行时往往产生疼痛,影响生活质量和美观.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有的疗法痛苦大,有的疗程长,疗效不一,易于复发,难以根治.笔者于2010年2月-2015年1月诊治总结了140例跖疣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浸泡、修剪、外搽药物的方法联合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39-40

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

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由股骨颈基底部至小粗隆水平以上的骨折,临床上常见于老年人,该骨折常常因受直接外力撞击或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外展或内收等所致,治疗上目前基本都采用手术治疗,以使患者早期活动,尽可能降低由于长期卧床导致的褥疮、肺内感染、泌尿系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1].本文采取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或在此基础采取中医辨证用药的治疗方案,以分析其疗效.现报道如下.
41-42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42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UA(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热毒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UA热毒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清热解毒、祛痰化瘀、宣痹通脉之中药内服方-解毒通脉胶囊,2组疗程均为14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在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UA热毒痰瘀证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42-44

中医药对膀胱逼尿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摘要:逼尿肌是膀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平滑肌肌束交错聚集,通过肌束的交叉移动来调整膀胱腔内的压力变化,实现膀胱内尿液的排出与储存.作为膀胱平滑肌主体部分的逼尿肌,其持续有力的收缩是驱使尿液排出体外的主要原动力,保证了正常人的排尿有力和膀胱完全排空,膀胱收缩与舒张功能异常与逼尿肌不稳定关系密切.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outlet obstruction,BOO)是泌尿外科多发病、常见病,尤以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多见.BOO常导致逼尿肌功能障碍,产生逼尿肌不稳定(DI)、逼尿肌收缩力受损和顺应性降低.完整的逼尿肌功能是排空膀胱的基础,尿潴留、上尿路扩张及肾功能损害都与逼尿肌的功能改变有关[1].目前还没有明确针对逼尿肌功能受损进行治疗的中药,探索中医药对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的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