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Yunn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 53-1133/D 国内刊号
  • 1671-2811 国际刊号
  • 0.2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是云南社会主义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9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共云南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主管的学术期刊。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约稿、统战理论与实践、协商民主与新型政党制度、民族工作、文化建设、历史与人物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8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制度自信的三重审思5-9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经过不断探索而创造的,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晶。坚定制度自信,无论对党和人民,还是对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制度自信不仅源于对三大规律的遵循,对伟大成就的肯定,也源于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为了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破除体制机制发展的障碍,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必须扩大制度认同、坚定制度自信、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必须让制度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发展。

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问题15-19

摘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坚持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力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是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环节。为此,必须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促进政治文明的发展完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各族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维护国家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以及边防巩固;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准确把握外部环境变化新趋势。

新时代美丽强国思想刍议20-25

摘要:新时代美丽强国思想是顺应时展要求提出的生态建设目标。贯彻新时代美丽强国思想,应正确认识新时代美丽强国思想的理论渊源基础,探究新时代美丽强国思想的价值功能和现实困境,在坚持“统筹兼顾、平等公正、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提出“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监管体制、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政策体系”的实践路径,为实现我国美丽强国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统战工作的创新发展26-31

摘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与统战工作的深度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统战工作具有政治性、开放性、交互性、迅捷性、综合性等特征。推动网络统战工作,是推进价值统战、凝聚统一战线凝聚力的需要;是适应社会变革、推进统战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升履职能力、提升统战人士积极性的需要。"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统战工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有:思想认识转变滞后、统战对象思想复杂化、相关理论支撑薄弱、平台建设存在不足、运行机制尚不健全、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当前的主要创新对策有:一是创新认识,培育网络统战理念;二是以点带面,团结新媒体代表人士;三是深化理论,提供有力理论支撑;四是打造平台,塑造统战主流阵地;五是统筹管理,完善协调监管机制;六是汇聚英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刍议32-36

摘要:互联网自有其特点,是这个时代的新领域。目前在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言论,有些的确利国利民,但有一部分也的确别有用心。网络意见人士在互联网上有一定的影响力,这就相当于在这个新领域握有一定的话语权。党和政府若要在互联网上掌握话语权,就必须做好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这一"关键少数"的统战工作。

统战文化建设刍议43-46

摘要:统战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统一战线工作实践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理念,是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理论和实践的结晶,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体现。深刻理解统战文化内涵,准确把握统战文化特性,是做好统战文化工作的关键。对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统战文化研究,以文明的精神塑造自强之魂,以文化的力量助力科学发展,以文化人促进统一战线成员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

当代中国外交中的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简述47-50

摘要: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根源于马列主义理论,在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当代外交政策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一边倒""两个中间地带""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这些策略都是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在不同时期中国外交中的具体表现。国际统一战线思想的运用对于推动新中国的建设发展及维护世界和平都起到重要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提升新时代派参政议政能力实效性研究51-55

摘要:要体现新时代派更好履行职能的新要求,就必须在派参政议政能力提升的实效性上下功夫、出实招。提升派参政议政能力,就要坚持派特色定位,力促特色化发展;选好党派领军式人物,发挥标杆示范作用;实行精准培训,有效促进能力提升;正确处理党务与业务关系,实现双岗建功;发挥党委推动作用,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等举措。

新时代派政党认同现状及培育路径探析56-59

摘要:根据政党发生学的观点,不同类型的政党的起源决定了政党制度的特殊性,政党制度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党认同的特殊性。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因而我国政党认同分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党认同和派参政党认同。调查发现:派成员执政党认同度和政党制度认同度较高,而党派成员的内部认同度需进一步加强。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派的发展,各社会主义学院(校)要主动调整教学内容以增强教育培训的有效性;派要加强自身党建,促进党派成员从被动身份体认转向主动性认同;派要加强职能发挥和主体性培育,从而更充分地发挥我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重大效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疆实践与探索——召存信民族团结事迹及启示60-63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而且也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的主基调和主旋律。边疆地区优秀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宝贵的遗产,承载了各民族的集体记忆,有助于维系不同民族之间的心灵契合和心理认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老州长召存信被誉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压舱石""定海神针",联系召存信民族团结事迹,深入思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边疆实践,有助于以学习宣传召存信为切入点,探索铸牢边疆地区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有效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64-67

摘要: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是新时代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德树人"的中心工作,该教育模式集实效研究模式、系统创新模式、课程综合模式、质量把控模式、协同整合模式为一体。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68-72

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精神支撑,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强大动力源。边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坚定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但边疆民族地区的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自信失落的现状。据此,应从唤醒文化自觉、发展文化自强、坚定文化自信的三个层面逐步推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文化自信。

机遇与挑战:基于“一带一路”背景的民族地区发展——以宁夏为例73-77

摘要:起始于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亚、非、欧三大洲的商贸和文化通道,我国提出以丝绸之路为主线建设"一带一路"的构想是"古丝绸文明"的传承与发展。被誉为"穆斯林之乡"的宁夏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以经贸合作稳固"支点"作用、以宗教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以人才培养深化民族教育、以文化认同传承伊斯兰文化,最终在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基础上强化了中华文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因此,"一带一路"是对我们"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机遇和考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视阈中科学无神论教育的现实维度78-84

摘要:科学无神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和宣传理应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当前,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面临诸多有神论思想冲击,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将科学无神论的教育和宣传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才能有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科学无神论教育的现实有效性。

藏区宗教治理体系现代化探析85-90

摘要:宗教治理治理体系现代化是藏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稳定边疆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藏区宗教治理体系存在治理主体发育水平低、治理策略不够灵活和易受外部环境影响等问题。为此,藏区宗教治理体系现代化实践中,治理环境的优化是前提,治理思维和治理理念的创新是保障,富民兴藏改善民生是支撑,夯实基层治理人才队伍培育是基础。

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及治理91-94

摘要:"恤民之患,除民之害"的全面深化改革,给百姓沉甸甸的"获得感",但在新的形势下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带来的危害性也不能忽视,正确处理农村非法宗教活动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和时代价值95-100

摘要: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际战略思想的一个根本性、方向性、原则性的新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精髓所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追求、人类愿景、大国胸怀。研究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共通性,能够更好的理解提出这一观念的理论根源、中国特色和时代价值,也是实现文化复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的理论前提。

基于科学评估视角的家风传承方法探究101-104

摘要:家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弘扬家风是学者们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评估家风传承方法探究的现实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准确掌握优良家风发挥作用的机制,从而更好的利用优良家风,将传统优秀文化同时代文化相结合,为提高个人素质水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以广东省潮汕地区人民家风(以下简称"潮人家风")为例,在对潮人家风的内涵及已有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回顾和梳理的基础上,运用DEA方法对潮人家风传承进行评估模型构建,根据潮人家风传承多指标输入和输出数据对多个决策单元进行相对效率或效益评估,可以最大程度体现潮人家风传承的状况,对保障潮人家风的良性循环和持续推进具有一定价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