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玉米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2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遗传育种、品种资源、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土壤肥料、贮藏加工、综合利用等。
  • 主管单位:吉林省人民政府
  • 主办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
  • 国际刊号:1005-0906
  • 国内刊号:22-1201/S
  • 出版地方:吉林
  • 邮发代号:12-137
  • 创刊时间:1992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1
  • 综合影响因子:1.064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玉米科学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玉米科学杂志遗传育种·品种资源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的改良与利用

摘要:回顾国内外玉米群体改良利用研究的概况,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在玉米群体合成、改良与利用方面开展的研究及取得的主要成果,结合玉米育种发展趋势,对进一步提高玉米群体改良利用效率提出思路。就研究方法和内容而言,应将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重点研究群体农艺性状及配合力表现、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和遗传组成等,探明群体育种潜势;合成群体时,应按杂优类群选择自身性状优良、配合力高且彼此又有一定差异的材料,以适当协调群体的遗传异质性与群体内优良个体出现频率两者的矛盾,在对群体遗传育种潜势评价的基础上,应针对群体存在的问题,确定好选择目标性状和选择强度,并利用适当的轮回选择方法进行改良,以提高玉米群体改良利用效率;在群体改良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群体改良效果评价,以便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改良方案;在利用人工合成改良群体选系前,应对群体的育种潜势进行评价,并根据群体遗传特性和自交后代配合力表现,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1-7

opaque-2突变基因(o2)对玉米产量和产量配合力的影响

摘要:利用18个02近等基因系(o2-NILs)与18个普通玉米自交系,配制33对杂交组合,在北京、新乡两个试验点进行产量和配合力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的产量、一般配合力(GCA)效应值、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差异均极显著;两个类型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GCA效应值、SCA效应值差异不显著。o2-NILs组合的平均产量在北京和新乡两个试验点分别较普通玉米组合分别低8.06%和9.64%,平均低8.85%。在产量较高的组合中,有5对为o2-NILs与同型普通玉米的组合,分别是CAL58×丹598(o2/normal)、196X辽2345(o2/normal)、196×803(o2/normal)、CAL58×吉477(o2/normal)、CA156×196(o2/normal),说明这5对组合产量没有受o2影响。两个类型自交系GCA均为正值的为313(o2/normal)、吉63(o2/normal)、辽2345(o2/normal)、丹598(02/normal)和196(o2/normal),表明D2基因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02基因的影响不同。
8-13

混合选择法对玉米群体产量性状改良效果的比较分析

摘要:群体改良是玉米种质创新的重要途径,运用适宜的改良方法可显著提高群体改良效率。从群体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角度,系统分析前人利用混合选择法实行群体改良获得的遗传增益、遗传变异及其对群体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选择法可以有效改良群体的产量、产量构成性状及一般配合力效应,保持群体遗传变异,是玉米种质改良和创新的有效途径。
21-26

黄早四及衍生自交系株型性状研究

摘要:对黄早四及其31个衍生自交系的株高、穗位高、茎粗、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叶向值6个株型相关性状进行因子分析和性状比较,研究黄早四及其衍生自交系的性状对植株株型和长势贡献率的大小及差异。结果表明:主成分1中,株高、茎粗、雄穗长度对植株生长势贡献较大,相对于黄早四,衍生系株高和雄穗长度普遍增加,而茎粗则有所下降;主成分2中,叶向值、雄穗分枝数和穗位高对株型贡献较大,相对于黄早四,各衍生系的叶向值、雄穗分枝数、穗位高普遍较低;株高、雄穗长度、雄穗分枝数和穗位高的最大值均出现在黄早四的基因型占50%的衍生自交系中。
27-30

环状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转基因玉米MON863的研究

摘要:采用环状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针对转基因玉米品系MON863中玉米基因组与外源基因结合处设计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MON863的快速检测技术体系,并对时间、温度等反应条件及体系灵敏度、特异性等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该检测体系最适反应温度为63℃,反应时间60min,灵敏度是常规定性PCR的10倍。该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操作方便、简单、省时。
31-34

利用SSR标记对浚单20进行杂优模式分析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从分子水平上对优良杂交种浚单20的杂种优势模式进行分析。55对SSR引物在15份供试自交系中共检测出295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出5.36个等位基因,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628。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母本浚9058与改良Reid自交系掖478、P群自交系X178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父本浚92—8与塘四平头群自交系昌7—2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浚9058与改良Reid白交系掖478、郑58划为一群,浚92—8与塘四平头群自交系昌7-2划为一群。浚单20的杂优模式为改良Reid群×塘四平头群(黄改群1。
43-47

一种快速提取玉米基因组DNA的方法

摘要:实验以SDS为主要提取试剂,建立了用于玉米叶片基因组DNA的微量快速提取方法。结果表明:利用此方法提取的玉米叶片基因组DNA具有使用药品少、操作简单、迅速、成本低等优点,每人每工作日可以提取180~250个DNA样品,一个样品可供80—100次PCR反应使用。此DNA提取方法可有效用于玉米的转基因成分检测。
52-55

玉米自交系成熟胚再生体系的优化

摘要:以优良玉米自交系昌7-2、齐319、郑58为试验材料,针对培养基类型、温度处理、激素配比等因素,优化玉米成熟胚再生体系。结果表明:玉米种子置于4℃预处理36h,再置于34℃水浴中预处理36h后愈伤诱导率有一定的提高。最适愈伤诱导培养基为NB+4mg/L2,4-D+10mg/LAgN03,继代培养基为NB+2mg/L2,4-D+0.2mg/L6-BA+10mg/LAgN03,分化培养基为NB+0.5mg/L6-BA。
56-59

玉米自交系丹9046的种质创新利用

摘要:丹9046是以铁7922×沈5003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丹9046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同时改良了双亲的缺点,属于典型的Reid种质。丹9046种质的改良创新主要是Reid种群内相互改良、通过加入PB种质的改良、与旅大红骨种质的相互改良和与塘四平头及其他种质的创新改良。
60-63
玉米科学杂志生理生化·耕作栽培

玉米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盐策略研究进展

摘要:对近年来玉米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论述了盐胁迫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玉米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盐策略,从渗透调节、拒盐和离子选择性吸收、清除活性氧和激素调节4个方面综述了玉米在盐胁迫下的生理响应机制.对玉米耐盐研究的意义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64-69

浚单系列玉米品种对弱光胁迫的响应

摘要:从拔节期到吐丝期进行50%遮荫处理,研究玉米品种浚单18、浚单20和浚单22对弱光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遮光处理使3个品种的植株矮化变细,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叶重、地上干物质积累及吐丝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减少,中上部叶片功能期缩短1~3d,雌雄间隔期延长1~2d;遮光处理还造成果穗缩短变细,穗粒数和子粒产量显著减少;遮光显著提高子粒中蛋白质的相对含量,赖氨酸相对含量也有所增加,而淀粉和油分相对含量则减少,但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综合性状表明,浚单20的耐荫性优于浚单22和浚单18。
74-77

玉米杂交种子粒干物质积累速率差异分析

摘要:以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常用的12个杂交种为供试材料,分析灌浆后期品种间子粒干物质积累速率的差异。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吐丝后40~65d百粒重增长符合Logistic曲线;子粒平均干物质积累速率差异显著,其中四密25最高,为0.558g/(d·100粒);四单19最低,仅为0.433g/(d·100粒);从大到小依次为四密25〉东农250〉白单9号〉本育9〉中单2号〉吉单180〉庆单2号〉丰禾10〉龙单21〉久龙1号〉四单16〉四单19。各杂交种最大干物质积累速率集中在吐丝后40—45d和50~55d两个阶段。
78-82

沈爆3号在不同密度下的冠层结构和生理特征研究

摘要:在6个密度下研究沈爆3号的冠层结构、生理特征、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沈爆3号适合高密度种植且适应密度范围较大,密度在8.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比5.25万、6.00万、6.75万、7.50万、9.00万株/hm^2增产21.96%、22.75%、11.50%、10.64%、7.92%,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高密度下穗长、穗粗、行粒数、穗粒数、粒重、秃尖变化较小,单株产量维持较高水平。在9.00万株/hm^2时达到最大叶面积指数(6.55),保持较大的叶面积指数和较长的持续时间。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随密度增加而下降的速度较快,但密度在6.75万~9.00万株/hm^2差异不大,高密度下仍可维持较高水平。不同密度之间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存在微小差异,较低密度下最高叶绿素含量的出现时间较迟,而高密度下较早。增加密度使净光合速率下降,但较低密度下增密时下降幅度较大,3个高密度问下降幅度较小。
83-86

叶面喷肥对先玉335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摘要:以紧凑型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混合肥(NPK)、磷钾肥(PK)、氮肥(N),以喷施清水(CK)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叶面肥对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肥处理对玉米叶面积、叶绿素含量(Chl)、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强度(Tr)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生育时期而不同;叶面肥处理后产量均高于对照,以混合肥处理产量增加最多,磷钾肥处理次之,氮肥处理增幅最小。
87-91

壳聚糖对玉米种子萌发及耐旱性的影响

摘要: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结果表明,以浓度150mg/L的壳聚糖处理玉米种子可以获得较高的发芽率及发芽势。用15%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环境,以浓度为150mg/L壳聚糖处理PEG6000干旱胁迫下的玉米种子,研究表明,壳聚糖对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具有极显著的效果,同时能极显著提高干旱胁迫下的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
92-94

甜菜碱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诱导效应

摘要:以旱玉5号和太单32为材料,在20%PEG模拟干旱条件下,研究外源甜菜碱对玉米幼苗抗旱性的诱导效应。结果表明,水分胁迫显著降低了玉米幼苗的生物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了幼苗的根冠比和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ABA含量。喷施0.5mmo]/L的甜菜碱溶液能缓解玉米幼苗的水分胁迫,提高幼苗的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根冠比及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ABA含量。
95-100

收获期对不同栽培措施玉米产量及粒重的影响

摘要:试验选用6个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在2种密度、2种施氮水平和2种灌水处理下进行大田试验,对不同收获期的百粒重和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措施下不同玉米品种百粒重和产量随收获时期的变化而不同,低密、高氮和正常灌水条件下,各品种间的变化差异较小;高密、低氮和干旱下,各品种间的变化差异较大。不同栽培措施下,收获期与百粒重和产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可用y=ax+b来表示,从9月17日至10月8日,收获期每推迟1d,百粒重增加0.6055~0.8453g,产量增加174.71~232.33kgm^2。综合品种和栽培措施因素,陕西关中夏玉米从9月17日开始,收获期每推迟1d,百粒重增加0.4444g,产量增加205.78kg/hm^2。
101-104

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摘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6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种植密度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密度不断提高,行数、行粒数、穗长、穗粗、子粒长、百粒重和茎粗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出籽率和产量先增加后减小;容重先减小后增加。因此,选择适宜品种并结合品种自身特性,合理提高种植密度才能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