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玉米科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Maize Sciences

  • 22-1201/S 国内刊号
  • 1005-0906 国际刊号
  • 1.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玉米科学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国家玉米改良中心;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吉林省人民政府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玉米科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遗传育种·品种资源、生理生化·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肥料、玉米经济

玉米科学 200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玉米科学杂志遗传育种·品种资源
黄淮海地区主要玉米自交系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1-7

摘要:利用70对SSR引物研究了我国黄淮海地区63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277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7个,平均3.96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介于0.177~0.827,平均0.581。63份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62~0.91。聚类分析表明,63份自交系被划分为4个群。在黄淮海地区利用的骨干种质为PA(Reid)、塘四平头(D)和PB(non-Reid),杂种优势模式主要为PAx塘四平头。群内平均遗传相似系数高于群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生产上主要推广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大多来自不同杂种优势群。提供27对区分能力强的SSR引物,用于供试自交系的快速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及70对引物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

玉米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分类研究8-11

摘要:利用恢复专效性测定和PCR归类两种方法研究了新选育的GD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类型。两种分类方法结果一致,表明GDS属于C型不育胞质。根据测验种的育性基因型推断GDS不育系的核基因型为rf1rf1rf2rf2rf3rf3rfCrfC。

玉米双低频酶cDNA-AFLP体系的建立12-15

摘要:以玉米自交系QCL1094为材料,用RNAiso Reagent、柱式试剂盒法、异硫氰酸胍法等3种方法提取苗期叶片总RNA,用PrimeScript^TM 1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反转录获得第一链cDNA,用RNase H、E.coli DNA聚合酶I和E.coli DNA连接酶合成第二链cDNA,用T4 DNA聚合酶进行末端平滑得到双链cDNA,最后,用双低频酶EcoR I和Pst I酶切双链cDNA,用T4DNA连接酶连接接头,用引物EA00和P00进行预扩增,用引物EA01和P01进行选择性扩增。经1%琼脂糖凝胶和6%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RNA提取及cDNA-AFLP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的效果良好。

玉米waxy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分析16-21

摘要:运用CHIPS、CUSP和CodonW程序对玉米waxy基因的密码子进行了分析,将分析结果与大肠杆菌、酵母基因组的密码子偏好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axy基因对一些密码子的使用存在明显的偏好性,特别偏好于使用以G或C结尾的密码子,且玉米waxy基因与大肠杆菌、酵母的密码子偏爱性有较大差异,分析结果对玉米waxy基因在这两类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基因枪法获得玉米转基因植株的研究22-25

摘要:采用基因枪轰击转化技术将含有抗除草剂chlorsulfuron基因AHAS的PCD220质粒导入玉米愈伤组织,并再生出具有抗该除草剂的转基因植株,同时研究了影响玉米基因枪转化效率的因素。基因枪轰击时,金粉用量、轰击次数及轰击距离对愈伤组织的转化率有较大影响。转化时,以金粉用量100μg/枪、轰击2次、发射点与靶细胞的距离9cm最合适。对所获得的转化植株进行PCR分析及Southern杂交鉴定,部分转化植株呈PCR阳性和明显的杂交信号,说明抗除草剂绿黄隆的基因AHAS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当中,将转基因植株进行自交,获得了T0代的种子。

利用SSR技术构建陕西省主要玉米自交系的指纹图谱26-29

摘要:采用100对玉米SSR引物分析了陕西省23个主要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态性,从中筛选出扩增带型清晰、稳定的30对引物作为构建23个玉米自交系指纹图谱的核心引物。每对核心引物可以检测到3~8个数目不等的多态性片段,共153个多态性片段,平均为5.01个,PIC介于0.524-0.884之间,初步构建了陕西省玉米骨干自交系的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利用SSR技术构建玉米自交系指纹图谱是可行的,可利用其进行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真实性和纯度鉴定。

低植酸玉米及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前景30-31

摘要:低植酸玉米是近年来培育的一种新型玉米,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介绍了低植酸玉米及其营养和环保功能,简要分析了其作为一种新的畜禽饲料的应用前景。

普通×爆裂玉米自交系F7重组近交系植株性状初步分析32-35

摘要:利用普通玉米自交系丹232与爆裂玉米自交系N04为亲本构建了含有259个家系的重组近交系(RILs)群体,对株高、穗位高、顶高、顶高/株高、茎粗、穗上位叶片数、叶面积、雄花分枝数、雄穗长9个植株性状初步分析。结果表明:RILs群体各性状分离明显,且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点,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作图群体。但RILs系内各性状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需要增加自交代数。

玉米DH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36-38

摘要:对玉米主要产量性状GCA间的相互关系及产量性状表型值与其相应GCA间的相关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GCA与穗长、穗粗、行粒数、轴粗和百粒重5个性状的GCA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穗行数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穗粗、穗长、行粒数和百粒重GCA对单株产量GCA有较大的直接作用,是影响单株产量GCA的主要因素。产量性状表型值与其相应GCA间无显著关系,表明杂交育种中通过表型选择不能提高产量性状的GCA,必须要通过测交鉴定才能筛选出高GCA的后代。

不同类型夏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分析39-43

摘要:以4种不同类型的夏玉米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时期其主要性状、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及产量。结果表明:4种类型夏玉米的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密度下产量也表现显著差异,其中大株特大穗型玉米品种CF2187的产量最高,具有相当大的生产潜力;4种类型夏玉米的LAI发展受密度和株型影响,高密度较低密度拥有更大的LAI及持续期,大株大穗型玉米品种的叶面积持续期最长;大株大穗型玉米品种的干物质积累最多,中株中大穗型玉米品种的经济系数最大。

鲜食型糯玉米的香味品质及育种应用的探讨44-45

摘要:生产上应用的糯玉米品种符合鲜食要求的品种不多,尤其在香味品质方面不够重视,从而影响了糯玉米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影响了产业化发展。探索糯玉米的香味成分、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制定香味品质的鉴定标准,加强糯玉米香味的遗传规律研究是我国鲜食型糯玉米育种及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玉米品种黄化苗丁布含量46-49

摘要:丁布是玉米植株中一种重要的抗菌、抗病虫的次生代谢物。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品种的黄化苗进行丁布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检测的玉米品种的黄化苗中都含有丁布;相同株型间不同品种间丁布含量差异显著,含量高的为正大619、聊玉18、中农大67、黔单22、泰玉11和鑫丰6号,普通玉米黄化苗中丁布的含量比甜糯玉米含量高。正大619、聊玉18、中农大67、黔单22、泰玉11和鑫丰6号可以作为育种家培育高抗性玉米品种的材料,是提取丁布标准品的首选材料。

玉米叶片DNA快速提取方法改进研究50-53

摘要: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大量的DNA样品,DNA的快速提取是提高研究效率的关键。研究比较多种植物DNA的提取方法,对部分实验步骤做了修改,建立了适于玉米叶片DNA微量快速提取的新方法。该方法不仅操作步骤简单、速度快、省时间,而且可以确保提取的玉米基因组DNA有足够的浓度和纯度。利用此方法,在一般实验室条件下每人每天可以提取150-200个DNA样品,一个DNA样品可供50~60次PCR反应使用,DNA质量可以确保一般的PCR扩增,适用于玉米遗传多样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引物筛选和分子标记定位等多种研究目的。

密植育种法在选育玉米自交系中的应用54-55

摘要:种植密度影响到玉米群体内小气候,进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通过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个体间竞争压力,可以提高自交系的选择效果。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进展56-59

摘要: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论述,包括微阵列或DNA芯片、EST技术、SAGE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反向遗传技术及生物信息学技术等,对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玉米科学杂志生理生化·耕作栽培
玉米不同基因型对低温吸胀的响应及幼苗生长分析60-65

摘要:以3类耐冷性不同的玉米组合为材料,在萌发期分别进行低温(6℃)和常温(25℃)24h的浸种处理,测定吸胀时期的吸水速率、电导率、脱氢酶、α-淀粉酶活性以及发芽指标和苗期形态指标的变化,研究不同耐冷基因型对低温吸胀的反应及其对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耐冷型玉米的子粒吸胀迅速,造成种子吸胀损伤程度大,其电导率相应增大,脱氢酶活性较低,导致发芽率、发芽指数的降低;耐冷型吸胀缓慢,膜系统恢复的速度较快,上述指标的降低有很大程度的减轻;中耐冷型居中。相关分析表明,发芽率比率、根冠比比率均与电导率比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种子脱氢酶比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膜的稳定性及脱氢酶活性的增强是耐冷性品种耐吸胀冷害的主要原因。

钙对NaCl胁迫下玉米幼苗根系活力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66-70

摘要:利用水培法研究了钙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和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缺钙处理会显著降低玉米幼苗的根系活力,增加Ca^2+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而在较适宜的Ca^2+浓度下根系活力有所下降。缺钙处理叶片中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增加。随着Ca^2+浓度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减少;根系中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逐渐增加,根系中脯氨酸在Ca^2+含量为6mmol/L时略有降低。增加Ca^2+浓度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根系中变化无明显规律。表明适合浓度的Ca^2+能提高玉米耐盐性,原因是钙参与了盐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中的运输和分配。

玉米叶片高光谱特征及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相关性的研究71-76

摘要:测定了不同品种类型、不同株型、不同发育期的春玉米叶片及其它器官、不同叶位叶片及叶片不同部位的高光谱反射率和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结果表明,玉米不同鲜器官的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趋势相似,但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叶位的叶片、不同品种同一叶位的叶片、叶片的不同部位的光谱反射率有差异;叶片光谱反射率随含水率减少而升高,它们的变化趋势相似;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浓度与光谱植被指数R800/R550、R673/R640、PSSRa、PSNDa、RCh、CARI、λred、Dλred和Sred具有极显著相关。说明可以通过光谱方法来监测玉米长势和估算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