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银行家杂志 省级期刊

The Chinese Banker

  • 14-1290/F 国内刊号
  • 1671-1238 国际刊号
  • 0.54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银行家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银行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刊首语、特别关注、专稿、封面人物、专题、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全球视线、金融市场、道口观察、资产管理、金融科技、金融史话、地方工作、金融法苑

银行家 2011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银行家杂志刊首语
莱商银行印象记4-5

摘要:一、引子中国的银行业历来是国外质疑人士批评的对象。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就有"中国的银行体系理论上已经破产、中国经济即将崩溃"的剌耳声音;本轮全球金融危机后,针对中央政府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以及2009年的天量贷款,美国一些媒体又出现了"中国的银行是群奇怪的野兽"(2011.03.27作者:汤姆·奥尔利克)、"中国经济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胡乱贷款和巧用会计花招的基础上”

银行家杂志特别关注
小企业融资困境之政策破题---政策助力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10-14

摘要:2011年6月7日,中国银监会《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虽然很多舆论认为从政策力度和政策可行性看,该《通知》尚有待进一步完善,但政策本身的出台则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国内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状况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再度陷入困境的事实。当浙江、广东等地相继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浪潮,当民间借贷异常活跃民间借贷成本几近天价,以往作为小企业主要融资渠道的商业银行体系又顺理成章成为了众矢之的。在货币政策趋紧下

小企业金融监管新政解析与银行实践15-17

摘要:近期,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之一。银监会针对小企业融资方面的突出问题,及时颁布了《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引导商业银行积极开展小企业金融服务。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大对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课题。银行监管新政解析银监会的政策指引,一方面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长效机制,支持小企业金融业务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

“巴塞尔协议Ⅲ”下的中小企业风险管理18-20

摘要:长久以来,大型企业一直是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营销战略的重点。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违约可能性更高,商业银行大多持非常审慎的授信态度。但随着信贷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利率自由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银行资本约束的增强,银行对大型企业的授信正面临着营销成本上升,收益不断下降的趋势。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竞争时代到来——《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2010)》介评21-23

摘要:2011年6月15日,《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发展报告(2010)》在北京正式,该报告由中央财经大学民泰金融研究所所长史建平教授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根据该报告,2010年,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市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无论是从融资金额还是从服务的中小企业户数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仍然是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主流渠道。2010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总体仍然充裕。同时,房市调控政策对房地产贷款的限制以及地方融资平台项目的清理,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腾挪出空间,对公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以确保银监会两

银行家杂志宏观经济
对国有企业四股重组浪潮的思考24-26

摘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企")曾掀起四股重组浪潮。第一股浪潮是围绕着贯彻中央提出的"抓大放小"战略而兴起的。第二股浪潮是围绕着国务院八部委出台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而兴起的。第三股浪潮是为了尽快把企业做大做强而兴起的。第四股浪潮是在国有资产(以下简称"国资")垄断行业,为打破垄断而兴起的。社会上对这四股重组浪潮一直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其

“十二五”再见电荒——转型时期的价格机制失调现象27-30

摘要:"十二五"的第一场电荒电荒来势汹汹在上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时,中国也时常出现电荒。但那时电荒往往发生在用电高峰的夏季,而且主要是江浙沪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2011年的电荒发生早、来势凶、范围广(见表1)。从用电需求看:不具可持续性2011年一季度的电能消费水平比往年有大幅提升,为电荒埋下了伏笔。用电量飙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2010年的冬天特别冷。

解码三大信贷谜题31-34

摘要:中国在2009~2010年全球危机时期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现在看来似乎有些矫枉过正,此间年均25%的信贷增长显然过快,但也无需担心信贷失控。本报告也将对当前三大信贷问题进行分析。尽管银行试图通过银信合作及其他表外信贷绕过央行的信贷限额,然而大量迹象显示,自2010年10月以来,中央密集出台的紧缩政策(多次上调准备金率和加息、约3万亿元央票发行)已经奏效。

拨开宏观政策走向之争的迷雾35-39

摘要:2010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台议明确提出,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调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恬性.有效性。这一政策是对2008年以来中国实行扩张性经济政策的一次调整。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从2008年11月起,中国出台了包括四万亿元投资计划在内的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出台,

全球经济运行的新解说——简评“资产短缺”假说40-41

摘要:针对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格局和事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卡巴雷罗(Caballero)提出了"资产短缺"假说。对于广大投资者和各国的经济政策制定者而言,这一假说对理解当前全球经济运行有极大帮助。"资产短缺"假说与金融危机"资产短缺"假说从宏观总体视角而非微观个体视角展开资产供需均衡分析,其架构是:资产需求由经济体的价值储存需要与抵押需要构成,其中,价值储存需要取决于经济体的储蓄水平。

银行家杂志行长视点
后“ECFA”时代应加强两岸银行业合作42-45

摘要:2010年《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署生效,为两岸经济合作和金融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我们认为,在后"ECFA"时代,两岸银行业应抓住机遇,强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提升两岸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携手推动两岸经济健康发展。两岸银行业合作条件日渐成熟两岸经贸往来发展迅速为两岸银行业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改革开放以来

银行家杂志封面人物
城商行高速发展中的风险防范——访邯郸银行董事长李少波46-49

摘要:作为经营风险的商业银行,风险防控是商业银行的经营之本,面临日趋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在国内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与监管部门宏观审慎性监管约束下,商业银行必将面临总体经营上的结构性调整,如何加强风险防控能力以为转型中的中国银行业保驾护航无论银行大小都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对于刚刚走过十五年发展历程的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来说,

银行家杂志银行家论坛
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探讨50-51

摘要: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投资理财的兴起,以及银行结构转型的内在要求,国内银行理财业务风生水起。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然而强劲的发展势头下,同样潜伏着诸多风险和问题。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何去何从,发展的优势有哪些,发展的方向在哪里,如何理性看待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之道。针对于此,为促进国内银行理财业内同行的沟通及推动中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本期《银行家》特邀国内理财业内多位资深专家参加本次月度论坛,以飨读者。(按嘉宾发言顺序编排,其观点仅代表本人,与所在单位无关。)

伍旭川:2011年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新观察51-52

摘要:根据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的统计数据,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由于国家对信贷管制更趋收紧.银行理财产品销量增长迅速。二是短期和中期的理财产品销售占了很大的比重,期限在三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销量占到60%,三个月到六个月的理财产品销量也有所上升,六个月至一年期的理财产品销量有下降趋势。

王光宇:正确看待银行理财发展中的问题52-53

摘要:在证券市场获利并不十分明显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一定程度上更受投资者的欢迎.通过一组数据可咀反映出银行理财产品的爆炸性增长。第一十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预估发行规模达到4万多亿元,已经超过基金2万多亿元的资产管理规模。虽然其可比性还需进一步探讨,但目前基金产品在投资理财市场的边缘化问题已不容忽视,

龚攀:银行理财的定位和发展53-53

摘要:银行理财产品受到商业银行自身经营范围的局限.包括一些应急资金也多是通过信托平台募集.这就涉及到我国目前。只有信托公司,控有信托机制”的问题。银行理财业务与信托公司的信托业务有什么区别,银行理财与信托理财的社会功能定位是否要加以区分.目前还不是很明确。

王之霞: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探索中前进54-54

摘要:我们谈银行理财,首先不能脱离该项业务发展的内生动力;其次不能脱离客户强烈的理财需求这个外部大环境。面对负利率.普通百姓在可投资范围不宽的市场环境下,为使资产保值增值,为跑赢CPI,势必会在市场上寻找一款适台的投资品种。近年来,股票投资起伏不定,基金投资半数以上亏了本金,只有银行理财产品为客户创造了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

唐庆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的几个问题55-55

摘要: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速、规模庞大,我认为几个问题需要研究探讨:一是“制药和卖药”的问题.商业银行既是理财产品的提供商.同时又是销售商,存在“王婆卖瓜”效应。商业银行大都宣传自己的理财产品如何收益高、风险小,而实际情况如何,究竟有多少客户有鉴别能力?谁又能保证商业银行在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没有故意夸大抑或误导客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