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家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银行家杂志 省级期刊

The Chinese Banker

  • 14-1290/F 国内刊号
  • 1671-1238 国际刊号
  • 0.54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银行家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银行家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刊首语、特别关注、专稿、封面人物、专题、行长视点、商业银行、全球视线、金融市场、道口观察、资产管理、金融科技、金融史话、地方工作、金融法苑

银行家 2007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银行家杂志刊首语
中国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4

摘要:中国在近50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有“政策乱动”性质且实实在在有得不偿失嫌疑的所谓“改革”。例如,1998年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建立“9+2”的“大区行”制度就是一项纯粹失败的组织体制改革,新建的大区行并没有发挥应有的区域调控作用,原来以行政区划设立的省级分行由于降格为中心支行又弱化了角色定位。全国上下一共划分为9个层级,

银行家杂志银行家论坛
火红股市下的银行业:彭兴韵:客观看待银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关系10-12

摘要: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股市的火爆表现吸引了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在中国的金融改革中,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一直被各界所诟病,作为证券市场发展不足的一个直接结果,长期以来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机构一直担当着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融资主要渠道的角色。如今,证券市场的繁荣将对银行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借着这股东风抓紧完善自身的资本补充机制,还是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转变盈利模式;是借机提升盈利空间还是在风险管理上更进一步?无论如何,火红的股市已经燃烧到了银行业,何以应对,我们听听对此问题有着深入研究的几位年轻专家的意见。

宋效军:面对火爆股市,银行应有所作为13-13

摘要:最近由于股市的红火而导致商业银行储蓄向股市分流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在这里有必要提一个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概念,那就是流动性过剩。有人认为流动性过剩问题导致了我国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资产价格的快速上升导致泡沫的形成,在分析泡沫的成因时,又往往将此归咎于银行储蓄分流。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应该着眼长远,历史地看。

张建春:从三方面谈证券投资基金与商业银行的相互关系14-14

摘要:第一,从金融制度上,证券投资基金将发展成一种与银行、保险相并行的金融创新制度。在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史上,人们对证券投资基金的认识经历了由“资本集合体”到“投资与融资方式”进而发展到“金融创新制度”三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基金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基金品种不断丰富;参与基金投资的人数逐步增加甚至有些国家相当多的家庭通过基金进入资本市场;

张耕耘:银行应该利用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的机会15-15

摘要:银行如何利用资本市场繁荣发展的机会呢?就对私业务而言,商业银行应大力发展理财产品,特别是跟资本市场有关联的产品;就对公业务而言,投资银行,财务顾问等方面的业务需求将会提升很快。

赵庆明:资本市场发展和银行转型16-16

摘要:目前这种全民炒股的局面与中国当前的国情相关。尽管中国的人均GDP已经不低,但是我国的GDP中投资占了接近一半的份额,居民能够从GDP中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并不多。

王晓津:资本市场繁荣下上市银行的市值管理和股票估值17-17

摘要:我们国家上市的银行都是大银行,这些银行有着多多少少的垄断优势,还有隐含的政府担保在里面,这些优势很多海外上市银行是没有的,为此,是否也应该给咱们国家上市银行的估值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溢价呢?

高莉:重在形成资本市场和银行业良性互动关系18-18

摘要:现在市场为什么这么热。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是落后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的。在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财税体制改革基本完成以后,我们看到近年来,有关金融体制改革动作频繁。那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多多少少可以解释目前为什么资本市场这么热,其中也有着前期改革滞后性的因素。

温彬:股市的火爆使得中国银行业面临一场深刻的变化19-19

摘要:2006年以来,中国股市的火爆行情使我国的商业银行正面临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最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以及中间业务等方面产生的深刻影响。

许明宇: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是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关键所在20-20

摘要: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增加企业的直接融资比重,降低优质企业对银行体系的依赖度,同时增加居民直接投资的比重,降低银行储蓄存款的比重,这一趋势在我国资产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和短期融资券市场)近年逐步发展的过程中表现明显。据统计,2006年发行短期融资券2920亿元,国内非金融机构部门通过股票市场的融资额达到了2246亿元。截至2007年3月末,

黄金老:银行应成为有序、安全地转换资产结构的载体21-21

摘要:首先,目前股市的火热是由人为的低利率造成的。存款是中国居民最基本的金融资产,作为一种资产获得正的回报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存款负利率已断断续续持续了四年,同时,现在企业投资收益率多在15%以上,房地产价格涨幅也在10%以上,在各类资产持有中,存款是最不值得选择的一种资产形式。在低利率的环境下,一旦出现了较好的投资渠道,集体性的投资冲动必然出现。

银行家杂志特别关注
银行业入春:2006商业银行年报分析: 上市银行:抓住机遇腾飞22-26

摘要:2006年度商业银行年报已经陆陆续续.从公布的数据来看,多数银行的资产规模和资产质量均有大幅提升,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稳定增长,各家银行的赢利能力持续改善,在实现业务逐步转型的过程中赢利模式也日渐清晰。面对2006年我国银行业经营和发展普遍向好的大好局面,再考虑到目前宏观调控中可能的加息手段的采用;人民币升值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的趋势;两税合并带来中资银行利润的更大提升;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带来长期利好等因素,我们似乎可以大胆放言:银行业的春天已然来临!当然,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中间业务占比仍不够高、资产收益率仍处于较底水平、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仍然需要加强、金融产品创新的能力仍有待提高。但勿庸讳言,中国银行业正在顽强地以自己的独有方式一步步走向成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一过程清楚无误的记载下来。为此,本期特编发一组文章,系统回顾并深入分析2006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和发展历程,以求能对关注中国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各界人士些许思索和启示。

回顾2006年A股上市银行年报27-28

摘要:2006年上市银行的资产规模都有较大比例增加,其中兴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增幅最大,为30.02%,中国银行总资产规模增幅最小,为12.28%。而工行的资产规模与市值都是最大。2006年10月27日,中国工商银行首开先河,A+H同步发行上市成功,创下了全球资本市场有史以来发行规模最大等多项纪录。截至2006年末,工商银行资本净额达到5308.05亿元,核心资本净额达到4620.19亿元,

上市中小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与模式的分析29-31

摘要:根据年报所披露的数据,总体看2006年上市股份制银行均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各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和盈利模式均有拓展,但有时单独分析年报数据仍然不能说明全部问题。

中间业务:沉寂之后的集体爆发32-35

摘要:2006年中间业务的爆发是一种行业性趋势,各上市银行净非利息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其中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更是得以大幅增长,均超过了净利润平均增长率。然而,在一片繁华之外,中间业务的健康成熟之路仍然崎岖而漫长。

城商行:在发展中前行36-38

摘要:城市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迅速,态势喜人。但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整体上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资产配置的合理度与国际先进银行差距明显,中间业务拓展能力仍嫌不足。这需要尽快完善公司治理机制,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加盟,并提升金融创新能力,特别是加强无风险或风险较小金融产品的开发,加大开展中间业务的能力,平衡收入结构,防范风险过度集中。

银行家杂志封面人物
张玉坤和盛京银行的故事40-43

摘要:从沈阳商行到盛京银行,这一名称改变的背后是一家商业银行凤凰涅榘的变化。改变得之不易,而对于这一变化的创造者张玉坤来说,更有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

银行家杂志行长视点
广州商行的华丽转身——访广州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姚建军44-46

摘要:2006年,广州商行主要业务指标创造了历史最好水平:存款余额达到746亿元,同比增长36%,远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存款13.6%的增幅,在广州市所有金融机构中增幅列第一,绝对增加额位列第二;存款余额比2001年初增加543亿元,增长267%。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52.64亿元,同比增长24.37%,比2001年初增长158.16%。全年实现各类收入15.3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