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 33-1304/G4 国内刊号
  • 1672-0008 国际刊号
  • 8.9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远程教育是浙江开放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浙江省教育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远程教育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期特稿、前沿探索、专题研讨、学术视点

远程教育 201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远程教育杂志前沿探索
认知网络分析法:STEM教育中的学习评价新思路3-10

摘要:在知识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合格的STEM人才,成为各国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基础,但STEM教育的跨学科特性和项目式学习方式给学习评估带来了挑战。单纯的质性或量化分析难以获得反映学生能力水平的真实、可靠的证据,而认知网络分析法(Epistemic Network Analysis,ENA)作为二者的结合,为促进评估效能提供了新思路。ENA将个人(或团体)的认知框架元素之间的联系作为证据,生成动态网络模型,对其思维加工、学习过程等进行深度分析,高效、便捷地评估"对象"间动态耦合关系,使获得学习者专业思维发展的全貌成为可能。工程设计中的专业思维评价、项目协作中的可穿戴分析、游戏设计中的师生认知发展轨迹分析,是STEM教育中的三个典型研究案例。案例分析表明,ENA作为一种量化民族志的数据分析方法,使质性和量化研究相融合,为最终得出的量化模型赋予了质性数据的意义。其在技术本质、分析层析及应用价值等方面,为STEM教育及其它领域的测评提供了新范式。

从知识汲取到“转识成智”:智能化时代慕课(MOOCs)的价值走向11-18

摘要:智能化时代不仅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人们职业的变迁,还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巨大改变。作为一种"随用随学"的学习方式,慕课也势必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智能化时代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呼唤慕课的价值由知识汲取向"转识成智"转变。对此,应该从"去粗取精"的知识选择能力、"学思结合"的学习能力、"知识重构"的建构能力以及"合作共享"的交往能力四个层面,进行慕课"转识成智"的价值追求,并从以人为本的技术应用、劣构承载的主题内容、促发深思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实现慕课"转识成智"的价值实践,以提升学习者在智能化时代的学习与生存的智慧和能力,促进慕课的有效实施。

基于iPad Apps的研究、实践和设计框架(iRPD):源起、内涵与教育应用探索19-30

摘要:近年来,专门为青少年设计的移动端(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Apps呈爆炸式增长,需要对它的教育教学应用进行研究。一个新的教育应用前景:合作研究、实施和生产教育性的iPad Apps,其亟待需要一个指导性框架。iRPD(iPad Apps的研究、实践和设计)框架,可以指导研究人员、从业人员和应用程序设计师之间进行有效合作。iRPD框架的内涵遵循五个原则:三重合作、共享认识论、功能意识、相互关联的社会因素以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法,而基于iRPD框架合作开发教育性的iPad Apps,其创新功能的核心方法是基于设计的研究。通过基于iRPD框架进行"趣味数独"App的设计与实践,相关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活动的参与方式可行,能够开拓相关教育研究和Apps的应用前景,并能够指导国内市场教育Apps的设计和开发。

我国学习空间研究的进展与前瞻——兼论“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学习空间未来发展31-40

摘要:在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度推进的进程中,学习空间研究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都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相关数据库的学习空间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发现我国学习空间研究总体上呈现三重分野:2013年是我国学习空间研究的重要分水岭;2013年之前呈现出思辨研究与综合研究的分野;2013年之后主要体现为团队特色研究的分野;在整体时间轴上,则体现为传统学习空间与网络学习空间的分野。推动我国学习空间研究的动力,主要来自技术助力、政策推动、学术共同体尽力、高规格学术会议推动、跨学科和国际借鉴五个方面。在"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未来我国学习空间应在"基于智能技术整合的学习空间架构"和"基于智能大数据技术的学习空间教学"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基于此的应用主要有学习资源进化机制、学习者画像分析、个性化学习干预和学习风险预警研究等。

深度学习动机、策略与高阶思维能力关系模型构建研究41-52

摘要:高阶思维能力是当代社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导向,也是学习者为适应新时代所必需的技能。如何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当代社会关注的核心问题。与此同时,深度学来引起了教育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有研究者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运用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形式,深度学习的目标是发展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但深度学习在哪些层面能够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仍未得到清晰的解答。基于对来自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四地区六所高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515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探讨深度学习动机、策略与高阶思维五个子能力之间的关系,能够从机理层面揭示提升高阶思维能力的学习动因,厘清高阶思维子能力之间的内部因果机制,为在教学实践中提升高阶思维能力提供最优路径。经过问卷信度与结构效度的检验,依据理论框架及数据分析结果得出三个竞争模型,以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三个模型进行拟合等分析步骤后的最终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策略显著正向影响问题解决能力、元认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元认知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显著正向影响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显著正向影响创造性思维能力。

智慧教育视域下基于OIM关系链的学习分析规则研究53-61

摘要:学习分析技术是智慧教育视域下,实现数据驱动教与学决策与变革的核心动力。OIM关系链(Objective/Indicator/Method,即目标/数据/方法简称)设计思想的引入,可以确保学习分析的行动指向和最后的应用成效,激发对于在学习分析实施中加以教育学方法指导的关注。为此,构建服务于理解学习行为、学习设计评估等不同教育问题情境的OIM关系链分析规则,尤为必要。采用案例元分析法,并选取144个学习分析技术与知识(LAK)国际会议在2013-2017年期间的学习分析应用案例,再使用分析目标(O)、数据指标(I)、技术方法(M)三个维度、17个分类指标,对这些案例进行标识,最后基于多重对应分析和聚类分析,提炼出基于OIM关系链的学习分析规则,可为在不同问题情境下目标、数据和方法之间的分析,提供一般性实施路径。研究表明:对基于OIM关系链的学习分析规则的研究,为今后学习分析的实践提供新研究视角和技术路线,并促进学习分析应用的常态化发展,提升智慧教育视域下学习分析应用与实践的效能。

远程教育杂志国际视野
国际视野下创新教学法的特征分析与思考——2012-2017年英国开放大学《创新教学报告》内容分析研究62-72

摘要:针对教学创新这一全球教育的研究热点,使用内容分析法等,以2012-2017年英国开放大学的六份《创新教学报告》为研究样本,对其中的56种创新教学法进行研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56种创新教学法呈现出哪些特征"。根据内容分析框架,从基本信息、创新教学法的基础、创新教学法的使用情境和创新教学法体现的创新维度这四个方面,进行编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的泛在性、自发性、为未来做准备,是创新教学不断追逐的目标;问题解决、沟通合作、创新等高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创新教学法关注的焦点;技术为学习的规模化与个性化、连通性与扩展性、趣味性与情境性提供了重要支撑;许多教学法可以在非技术环境中革新教育;创新教学法仍需进一步精细化研究,以助益指引教育技术研究的未来方向。

国际游戏化学习研究热点透视及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基于Computers & Education(2013-2017)载文分析73-83

摘要:通过选取Computers&Education杂志2013-2017年期间刊载的游戏化学习文献,对其进行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文本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国际游戏化学习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价值认知、资源的设计与开发、应用领域与方式、效果评价以及新技术嵌入五个方面。基于国际游戏化学习研究热点及其与国内研究的横向比较,提出未来我国游戏化学习研究的建议:关注游戏化学习的价值认知,提升用户对游戏化学习的认可度;重视游戏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为游戏化学习的应用提供优质载体;拓宽游戏化学习的应用范围,促进游戏(化)在教育领域中的深度应用;多维度构建游戏化学习的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有效性、可靠性和精确性;加强技术嵌入的游戏化学习应用研究,抓住新兴技术为游戏化学习研究带来的新机遇。

远程教育杂志学术视点
基于互联网发展逻辑的网络教育演变84-91

摘要:正确认识网络教育演变的内在逻辑,能帮助人们厘清其发展的历史脉络与规律,为教育改革与创新实践以及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针对互联网的发展脉络的分析显示,互联网发展的内在逻辑是不断创造新的连接,而网络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媒介基础的教育形态,其演变是互联网发展在教育领域的映射,遵循互联网发展的基本逻辑。网络教育经历了从资源共享、课程上网、综合服务平台到新的教育生态系统的演变路径。通过不断创造新的连接,促进着教育在各个维度的深度融合。网络教育的本质,正从"教育+互联网"逐步向"互联网+教育"转变。国家应充分发挥网络教育产业在教育改革与创新中的作用,加强对网络教育发展基本规律的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制度,推动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深度融合,以构建"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生态体系。

智慧微格教室精准反馈模型的构建研究92-100

摘要:有针对性的反馈是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的必要条件和关键环节。传统的"录播-点播-交互"微格教学系统,由于数据采集功能薄弱、学习行为分析功能欠缺等,使得学习者获得的反馈信息模糊、零散。智慧微格教室的出现,为精准反馈提供了环境支持,探讨其精准反馈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精准反馈模型是在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建构主义反馈作用机制和智慧微格教室的技术特征,提炼并验证得出的。其包含了六个核心要素为本体信息、学习者信息、绩效评价、过程监测、适切资源和发展计划;对核心要素的内在关联及反馈过程的逻辑演进关系分析显示:智慧微格教室精准反馈模型是一个内、外部交互作用的动态循环系统,涵盖自我反思、外部反馈、活动开展、环境支持等子系统,由融合性反馈内化的核心层、生成动态性数据资源池的交互层和提供开放性智慧场域的支持层共同构成。

学分银行服务于农村社区教育的逻辑起点与路径探究——兼及农村社区教育学分的分类与应用途径101-110

摘要:学分银行能够实现不同类别、不同层次教育间的衔接与沟通,有助于消除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从学分银行的内涵出发,借鉴国内外学分银行研究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实际,可以发现学分银行与农村社区教育的新型关系。"学分来源"和"学分类型"是学分银行服务于农村社区教育的两个逻辑起点,为了充分发挥学分的本土化、生产性、创新性、服务性和生活化等特点,学分银行服务于农村社区教育的现实路径主要有:服务于地域文化教育,服务于"三农"建设,服务于企业教育,服务于特殊教育,服务于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