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远程教育杂志

《远程教育杂志》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念、管理、文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等。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浙江开放大学
  • 国际刊号:1672-0008
  • 国内刊号:33-1304/G4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32-126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8.92
  • 综合影响因子:5.37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远程教育 201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远程教育杂志本期特稿

促进实践与政策创新的教育研究力量——美国2014AERA年会述评

摘要:2014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mericanEducationResearchAssociation,简称AERA)年会在美国费城召开.“促进实践与政策创新的教育研究力量”是本届AERA年会的主题。研究本届年会上教育科学领域共同关注的两个主题,可以全面了解本届AERA年会上前沿的教育研究动态。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者可以从教育技术的视角.围绕“学习技术”这一核心要点,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与管理以及评价四个方面.对年会上涉及的教育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全面解读,为教育技术自身专业的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方向。
3-16

探索MOOCs与现实课堂结合的教学模式——系统科学与圣塔菲网络课程的个案研究

摘要:从世界前沿的发展来看,MOOCs有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即把线上线下(020)的课程创新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学科的特点和差异;注重方法的探索及方法论的创新。如何将三者有效整合,是当前推动MOOCs研究与实践深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特意把圣塔菲研究所开设的两门MOOCs课程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基于跨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在网络课程新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体验、不同背景学习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揭示了信息时代建立教学相长、能者为师之新型师生关系和跨学科师生团队的重要性。特别是复杂性研究中所使用的建模工具NetLogo,此类“新工具”在网络课程新时空中开展跨学科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的独特作用。Moocs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复杂性研究、尤其是自组织理论等新思维及其方法论在MooCs研究乃至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若以此指导MooCs与现实课堂的双向互动、协同创新,对实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17-23
远程教育杂志理论前沿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基础设施作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一直倍受各国政府的关注。通过对比国内外的政策和案例可知,我国基础设施的发展,存在着缺乏系统思考和宏观布局、建设水平低、投入机制不合理、数字鸿沟加大、应用效益低等问题。从建设内容、建设策略、应用三方面来看.国际上秉承系统规划和应用导向的建设思路,关注从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建设内容,采纳利用先进技术优先发展落后地区、提倡多主体参与、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建设策略,同时注重应用效益的评价。这些都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4-33

微课勿重走“课内整合”老路——对微课应用的再思考

摘要:当前,微课研究正在陷入两个误区:一方面对微课的定义陷入繁琐论证之中,二是试图用微课改变学校内的课堂教学模式。微课是为在线学习而生的,是一种在线学习资源,应对现有的网络视频资源进行“微课化”改造。教育变革可能不是通过改造课堂而实现的,而必须通过发展网络教育与在线学习才能取得突破。
34-40

网络课程类别分析——基于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的分析视角

摘要:美国传播学者尼尔·伯兹曼认为,课程就是一个信息传播系统,因此,可以从教育传播模型的视角分析不同网络课程之间的差异。然而,传统的教育传播四要素模型在解释网络教育时存在很多缺陷。将德国学者托马斯·赫尔斯曼提出的ICT框架和教育传播四要素模型相结合。构建出一个包含五个要素的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利用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分析当下几种主要的网络课程。常见的网络课程可以分为I类、C类、I+C等三种主要类型;教学活动是影响学习者参与、影响网络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由于班额和教师投入的差异.C类和I+C类网络课程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一系列亚类,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异。
41-46
远程教育杂志学术视点

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研究综述

摘要:知识建构作为通过协商对话来建构意义的过程,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描述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状况,有助于人们把握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研究的特点,推进知识建构的教学应用。在分析2002—2013年教育技术学领域的核心期刊和优秀硕博士库中知识建构研究的相关论文的基础上,探讨知识建构的基本原理、不同环境下的知识建构、知识建构的技术支持、知识建构的促进策略以及知识建构的教学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状况。面向教学改革的需要,我国信息化环境下知识建构研究应该与学科课程深层次结合,进行开发与实验研究.开展跨文化的知识建构研究.
47-57

翻转课堂里的TPACK和TSACK——基于一项英语教学研究的讨论

摘要:从翻转课堂的视角探讨在基于学生思辨素养的英语演绎教学案例中所呈现现的教学模式、师生交流、教学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变化。在对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进行分析讨论后,梳理了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和教学知识)框架的不足,进而从学生的角度提出TSACK(整合技术的学科和策略知识)框架。翻转课堂不仅体现了课堂形式的翻转,也体现了TPACK和TSACK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师生知识结构的交流与结合为信息时代的教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也为翻转课堂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
58-66

“互联创未来”项目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及启示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促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已成为当前世界范围内研究和实践的热点。在“一对一环境带来教学变革”理念的影响下,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戴尔公司资助下.启动的“互联创未来”项目在我国部分地区开展实验研究。通过运用问卷调查、座谈与访谈、课堂观察及信息技术能力测试等方法,分析项目,实施对于项目学校基础环境、网络支撑保障体系、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总结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变革和促进城乡教师互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等项目成功经验.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借鉴,促进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科学合理的发展。
67-74

城镇化进程中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的偏差行为问题——基于社区教育实践中的困境问题调研

摘要: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偏差导致的政策执行失灵是公共政策执行主体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命题。社区教育政策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建构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模式,分析政策执行主体偏差行为问题,可以探究社区教育政策内容有效转化为实现效果困境的原因:社区教育政策滞后,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随意性;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度行政化,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单一性;社区教育政采资源短缺,导致政策执行主体行为的利益性。因此,完善国家层面的社区教育政策,可以从政策源头上避免政策执行主体因政策模糊而出现的政策偏差。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多元化.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和制衡,可以改变行政化路径依赖。在社区教育政策执行过程的利益博弈中.需要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寻找各方利益均衡点。这是避免社区教育政策执行主体偏差的前提和基础。
75-81
远程教育杂志学习新论

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摘要:学习空间是指用于学习的场所,它兴起的真正原因在于其蕴含着丰富的隐喻。依托一个学习空间,采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对比研究了学习空间与传统教室对学生学习的影响。选择学生参与、社会性交互、学习结果作为评估学习空间影响的主要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空间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空间可以促进社会性交互;学习空间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及掌握基本操作;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否受到了学习空间的影响仍需继续研究。以上结论能够为优化学习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82-89

电子书包中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个性化学习评价模型与系统设计

摘要:根据大数据技术的模块构成和电子书包所包含的系统和功能,对电子书包中教育大数据的模块内容进行分析。之后,在评价内容上从课程内容学习、参与互动交流、考试与作品和课外资源学习四个方面进行了细分和聚类.构建了基于电子书包的个性化学习评价模型。在评价结果上,依据柯氏四级评估模式和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设计了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个性化评价层次塔,该层次塔包括学习成效、概念转变、学习迁移和学习力四个层级。最后,结合教育大数据、教育云服务、个性化评价模型和评价层次塔,设计了个性化学习评价系统模型,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分析与处理模块、个性化评价模块和可视化反馈模块,并通过云管理层实现对教育云服务平台、云存储池和云集群计算平台的调控和管理,以期为后面开展个性化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有益的指导。
90-96

面向复杂学习的网络教学环境研究

摘要:复杂学习是一种为达成多种学习目标的综合学习。它不是孤立知识碎片的简单组合,而是将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协调与综合从而成为一个整体,并使之能够灵活运用在真实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网络教学环境所具备的灵活、开放、可共享、支持个性化学习等优势对复杂学习的进行十分有利,但同时,这些优势本身并不能保证学习者适应这种学习形式。针对复杂学习特点,在网络教学环境的设计上应:有利于真实任务情境的呈现、有利于知识与教学资源的结构化组织、有利于多元化的知识表征和应用、有利于多用户角色的交流互动、有利于进度监控与反馈。
97-103

基于MOOCs的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构建

摘要:随着MOOCs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其高退学率低通过率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学习分析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支持。为此,以学习分析促进MOOCs的个性化教育为核心,从学习过程、学习环境、教育环境、数据挖掘、应用支持服务、受益者等多元化视角出发,构建基于MOOCs的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支持该学习分析模型的关键技术。最终,以学习者特征识别、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学习者交互分析三类典型应用来演示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在MOOCs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学习分析在M00Cs中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
10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