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校园心理杂志 省级期刊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

  • 14-1326/R 国内刊号
  • 1673-1662 国际刊号
  • 0.17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校园心理是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3年创刊,目前已被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的学术期刊。校园心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卷首语、人物专访、心灵阳光、人生视野、情感地带、休闲沙龙

校园心理 2018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校园心理杂志论著
基于Citespace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弹性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91-95

摘要:本研究借助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全文中文数据库(CNKI)2000—2017年的480篇文献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直观呈现了我国大学生心理弹性研究的年度发表趋势、时空分布和研究力量、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提出了研究发展的4个阶段,分析了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在研究力量、研究群体、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4个方面提升的方向。

高中生心理资本自我控制能力与学习倦怠的关系96-99

摘要:研究探讨高中生心理资本、学习倦怠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关系。采用高中生心理资本问卷、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量表对福州市某高中的20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淤高中生的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负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的学生学习倦怠越低;于高中生心理资本与自我控制能力呈正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越强;盂自我控制能力和学习倦怠负相关,自我控制能力越强的学生学习倦怠越低;榆自我控制能力在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5.1%。结论:心理资本可以通过自我控制能力影响学习倦怠,但不能够直接对学习倦怠造成影响。

校园心理杂志调查研究
年级归因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100-104

摘要: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多维度-位置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鄄60)测量613名中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收集被试的年级、年龄、性别等人口学变量,以考察年级、归因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发现:虽然年级、年龄与归因方式及心理健康的部分因子均存在显著的零阶相关,但在控制年龄后,年级与归因方式及心理健康总分及多个维度的偏相关更显著。中学生的归因方式和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一学生的外控归因显著低于其他年级,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多个维度上也好于其他年级。内控与外控归因与心理健康各维度及其总分均呈正相关。外控归因在年级与心理健康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78.8%。

小学教师和初中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104-106

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现状调查研究106-109

摘要:择业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成功择业的重要因素。通过自编问卷对4所高校大学生择业效能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择业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择业效能感在年级、家庭来源和家庭状况上都存在差异。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大学生择业效能感的培养对策。

贵州省新升本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分析109-112

摘要:为了对贵州省新升本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量表》对贵州省某地方院校1 28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调查样本的网络成瘾率为17.49%,不同群体之间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个别因素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量表总分和大部分因素得分群体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贵州省新升本院校大学生不分性别、年级、专业、生源等,都存在网络成瘾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严峻性,需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硕士研究生新生压力源调查研究112-115

摘要:了解硕士研究生新生的压力来源状况。采用自编《硕士研究生新生压力源问卷》对某校261名硕士研究生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硕士研究生新生总体适应状况良好;学业、人际关系以及职业规划成为硕士研究生新生压力来源的主要方面;在人际关系、重大事件和日常生活3个维度上存在性别、跨专业考研差异。可知,某校硕士研究生新生的压力来源丰富,对于男生、跨专业考研的研究生要重点关注。

医学生自我宽恕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115-117

摘要:研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自我宽恕现状。了解影响医学生自我宽恕的因素。探索医学生自我宽恕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300名医学生作为被试,发放症状自评量表及自我宽恕倾向量表进行测量。采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淤医学生自我宽恕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年级上有部分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是否独生子女和生源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于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宽恕水平存在显著相关。医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宽恕呈正相关。医学生自我宽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其心理健康水平。

专业兴趣吻合度大五人格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117-120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在某大学选取大一、大二学生360名进行调查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329份,对他们的专业兴趣吻合度、学习成绩、人格特质进行了调查,并且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支持了人格特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淤专业兴趣吻合度对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显著的影响。于在专业兴趣吻合度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过程中,宜人性、责任性、开放性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人格特质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120-122

摘要:探讨人格特质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关系,并考察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和改善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用大五人格测试-简版(NEO鄄FFI)、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调查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某工科院校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淤积极应对、消极应对2种应对方式皆与神经质和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均呈相关性(P约0.01);于神经质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均呈相关性(P约0.01);盂神经质对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12,而通过消极应对对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7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76%;榆神经质对于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12,而通过积极应对对宿舍人际关系质量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2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9.35%。结论:宿舍人际关系质量、神经质与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之间的相关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并且神经质部分通过影响消极应对方式和积极应对方式影响宿舍人际关系质量。

大学生偶像崇拜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123-126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抽取临沂大学400名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考察他们偶像崇拜的结构特征、类型,以及偶像崇拜的态度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结果发现:淤大学生偶像崇拜的对象以影视明星和企业家为主并多为实质性欣赏。于偶像崇拜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主要是励志和增添生活乐趣,消极影响主要是爱看电视,浪费时间和上课分心。盂男性大学生较女生更容易产生高程度的偶像崇拜。榆偶像崇拜态度中个人情感这一因子与自我概念中生理自我这一维度呈负相关;偶像崇拜态度中临界病态这一因子与自我概念的总分及其各维度之间均呈负相关。虞对青少年偶像崇拜态度影响显著的因素是生理自我、自我认同和自我概念总分等因素。

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意义的关系研究127-128

摘要:探讨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随机选取贵州某学院488名大学生,使用生命意义量表(ML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鄄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寻求意义呈正相关,与存在生命意义呈负相关;寻求生命意义和存在生命意义共同解释心理健康的18.5%变异。结论: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意义相关,生命意义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大学生沟通方式对宿舍人际关系的影响129-132

摘要:考察大学生沟通方式对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且在年级上呈显著差异,表现为“V”字型;大学生沟通方式在性别和年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好、指责和超理智型沟通方式与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呈负相关,打岔型沟通方式与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正相关;指责和超理智型沟通方式能显著负向预测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打岔型沟通方式能显著正向预测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结论:大学生的沟通方式对宿舍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校园心理杂志综述
国内乐观主义研究综述133-134

摘要: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格兰特、塞里格曼等人倡导了积极心理学运动,提倡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自我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心理学从而由解决问题的特殊取向转变为研究人类具有普遍共性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取向。积极心理学运动的不断发展,引起了西方研究者对积极主观体验与积极人格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内容,如自我决定、自我调节、主观幸福感、希望和乐观等。

校园心理杂志应用心理
大学生负面身体自我与运动动机的相关研究135-137

摘要:《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的数据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表现出缓慢降低的趋势,视力不良和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并呈现低龄化发展[1]。缺乏运动动机是大学生消极运动的因素之一。运动动机指的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满足的需要或需求,是人们参与和维持锻炼行为的心理动力。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运动动机和运动持久性呈正相关,且能正向预测运动的频率和强度[2-6]。国外的研究也证明了运动动机能正向预测运动行为[7,8]。

校园心理杂志教师论坛
推进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背景下的高等院校担当138-139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利益分配渐趋多元化,社会竞争日益激烈,贫富差距逐步拉大,改革带来诸多变化,紧张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引发心理困扰。社区是社会的基层单位,社区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社区居民的心理和谐程度折射出社会大众的心理和谐状况。因此,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维护群众心理健康、推进心理和谐之必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必需。

校园心理杂志心理健康
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研究140-142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有调查数据显示大约30%的在校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根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群体每年的自杀率在十万分之十左右,而且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了抑郁、焦虑、敌对情绪等心理症状,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关系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更是关系到学生背后的整个家庭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工作和发展大计。

校园心理杂志教学研究
大学生人际敏感性问卷编制143-147

摘要:人际敏感性最早源于Boyce和Parker提出来的“interper鄄sonal sensitivity”,指一种对他人行为和情感的过分觉知和敏感[1]。目前关于人际敏感性有着不同的看法。Marin[2]认为人际敏感性是一种稳定的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为持续关注消极评价,这种特质使个体对人际冲突、指责、拒绝等保持警觉和敏感。Otani等[3]指出人际敏感性的特征是过分敏感及恐惧实际层面的批评或拒绝。赖运成将人际敏感性作为一种对他人行为、认知及情绪情感反应过于灵敏的人格[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