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杂志社
分享到:

校园心理杂志

《校园心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语、人物专访、心灵阳光、人生视野、情感地带、休闲沙龙等。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
  • 国际刊号:1673-1662
  • 国内刊号:14-1326/R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129
  • 创刊时间:200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7
  • 综合影响因子:0.07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校园心理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校园心理杂志论著

特殊家庭结构大学生的自我和谐与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我和谐问卷(SCCS)》和《综合幸福感问卷(MHQ)》对372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来探索特殊结构家庭子女自我和谐及幸福感现状,分析自我和谐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25.8%的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处于低自我和谐的状态;②性别对幸福感及自我和谐有显著影响;③相关分析发现自我和谐程度与心理幸福感及自述幸福感显著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预测心理幸福感及自述幸福感。
147-150

团体辅导提升大一新生幸福感的效果研究

摘要:探讨积极心理学取向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幸福感的提升效果。采取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对15名大一新生进行干预,另15名大一新生作为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使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对干预前后以及干预3个月后的幸福感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干预初始,干预组的幸福感总分与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意及人际关系等维度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9周干预后以及随访3个月末,2组在幸福感及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上述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能有效提升大一新生的幸福感水平,尤其是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自我满意及人际关系方面。
151-154

高等职业生特质愤怒对宽恕心理的影响自尊的调节作用

摘要:采用特质愤怒量表、自尊量表与宽恕量表对460名高等职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高等职业生特质愤怒处于中等水平,自尊与宽恕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特质愤怒与自尊、自我宽恕以及宽恕他人均呈负相关,而自尊与自我宽恕、宽恕他人呈正相关;自尊对特质愤怒与宽恕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同,对宽恕他人的调节作用显著,而对自我宽恕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155-157

农村初中生班级环境与主动性反应性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

摘要:为考察农村初中生班级环境与主动性、反应性攻击行为的现状及其关系,采用问卷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级的班级环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班级环境可分为3种类型;初中生攻击行为的性别与年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班级环境的大部分维度与攻击行为呈负相关;班级环境的大部分维度对攻击行为具有负向预测效果。
158-160

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工作投入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摘要:了解高等院校学生干部这一群体工作的内部心理机制,为改善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指导高等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依据。采用工作投入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对某综合性大学340名各类学生干部进行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投入在性别、独生子女、专业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工作投入、自我效能感、工作绩效三者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24,0.79),自我效能感在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1.76%;不同工作投入水平与工作绩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工作投入者的工作绩效均显著高于低工作投入者(MS=88.067,F=5.606)。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工作状态处于中等水平,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间具有中介效应。
161-163
校园心理杂志调查研究

“90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幸福感现状及提升对策

摘要:本研究对“90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心理幸福感研究,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幸福感水平的特点。结果表明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总体心理幸福感水平在中等偏上水平,建议充分利用心理咨询、渗入性课堂教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加社会支持系统、开展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心理幸福感。本研究对指导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开展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164-166

“90后”在校大学生性行为及性观念的调查研究

摘要:了解当今大学生性观念和性行为的现状,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性行为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树立一个正确的性观念,为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程提供理论依据,避免其滑向性失范和性犯罪的道路。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共调查了41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显示:①男女生在性观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男生性观念较开放,女生相对保守;②婚前性行为态度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大多数持同意态度,女生却只占少部分,故女生比男生更加重视性行为问题。③大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相对匮乏,只是更关注一些肤浅的恋爱故事。“90后”大学生缺乏对性知识全面的理解,男生较女生在性行为与性观念上相对开放。
167-172

大学生社会回避及社会苦恼的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采用社会回避及苦恼量表对4所高等院校366名大学生被试进行调查,以探析大学生的社会回避及苦恼现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社会回避及苦恼高于常模;大学生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在性别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社会回避及苦恼得分趋势为男生高于女生;大学生的社会回避及苦恼在民族、是否是学生干部、是否恋爱上的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72-174

高中一年级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业的调查分析

摘要:了解学生对心理辅导活动课课外作业的评价及完成心理作业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选择高中一年级146名学生。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由9道选择题和5道问答题组成。调查方法采用集中发放问卷并现场回收。结果显示:①心理作业可以促使自己重新认识世界、他人和自己;②心理作业让学生开始聚焦改变如何发生。建议:①作业形式要多样化。笔头作业少些,口头作业、测试类作业、实践操作性作业、互动性作业多些;②作业布置要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课外作业少些,随堂作业多些;强制性要求少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常规性话题少些,个别化内容多些;作业布置频率少些,体现学生自愿上交原则。
174-177

父母心理控制与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

摘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调查有效被试305名,探讨大学生父母心理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①性别、年级在攻击行为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大三学生在攻击行为的愤怒维度上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大四学生的攻击行为总体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个年级。②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在父母心理控制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更多地体验到父亲和母亲的人身攻击,男生更多地体验到母亲爱的收回。大四的学生感到更多的母亲爱的收回,独生子女感到更多的父亲言语控制。③回归分析发现,父亲的言语控制和强制观念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有预测作用。母亲的爱的收回和强制观念对大学生的攻击行为有预测作用。
177-180
校园心理杂志作者·编者·读者

关于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摘要:有关统计学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x,不用大写x,也不用M(以免与中位数M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准误用s-x,不用阳,也不用删;t检验用小写t;F检验用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r;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腊文小写v;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相对危险度用OR;概率用大写P;概率数值用小数表示,不用百分数。请作者在投稿时注意。
180-180
校园心理杂志综述

父亲及父女关系对女儿的影响

摘要:近年来,研究者们越发关注父亲对子女各方面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细化,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到父亲对女儿发展的独特作用。父亲是女儿的扶养人,也是女儿生命中接触的第一位男性。父亲与女儿的关系是一种不同于父子、母子和母女关系的特殊关系,以往关于父母与子女的研究中大部分都显示出父亲对于女儿和儿子在评价及待遇方面的显著差别。心理分析学家荣格也曾提到父亲对于儿子和女儿的不同意义:父亲是儿子必须与之分化的人物,是女儿的第一个情人和阿尼姆斯意象[1]。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针对父亲与女儿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父亲对女儿在许多方面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深刻影响。
181-183

刻板印象威胁研究述评

摘要:刻板印象威胁是指当个体或群体感知到情境中有关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存在时,由于担心或焦虑反而会验证自己或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这一过程。过去对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主要从威胁的表现和对个体认知与行为表现的影响入手,探究其内在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1]。而新近的研究则侧重于研究刻板印象威胁的心理机制、产生机制及被威胁群体的应对策略方面,同时,在新时期刻板印象威胁领域中也出现了一些新议题、新视角,当然也存在着一些新的争议。本研究旨在对以往有关刻板印象威胁的研究进行述评,为今后刻板印象威胁相关研究及刻板印象威胁研究的中国化提供启示。
184-185
校园心理杂志教育心理

校园心理剧在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个案研究

摘要:智力落后儿童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开始关注异性,少部分同学会给异性唱情歌,会偷偷地写情书,更多的同学表达爱慕的方式比较直接,在行为上也比较冲动,缺少羞耻感。因而,如何引导智障儿童学会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方式追求异性,顺利地度过青春期,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培智学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较单一,利用午间广播宣传心理和生理健康的知识较多,由于这种活动依赖于学生的认知活动,对于智力落后的学生来说效果不大[1]。“校园心理剧”这一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符合智障儿童的发展特点,选题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易于理解和接受,形式轻松自由,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正确引导智障儿童顺利度过青春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186-187
校园心理杂志应用心理

组织伦理气候与员工越轨行为道德推脱和离职倾向的作用

摘要:员工越轨行为是自发的行为,这种行为违反了组织准则,会威胁到组织的财产或组织中的成员[1]。国外有研究表明,特定组织伦理气候与特定的员工越轨行为存在相关性[2]。例如,在温暖、支持和奖励等积极的组织伦理气候中,员工越轨行为的发生概率会较低[3]。 道德推脱作为认知因素,与员工越轨行为和组织伦理气候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道德推脱是指个体产生的一些特定的认知倾向,这些认知倾向包括重新定义自己的行为使其伤害性显得更小,最大程度地减少自己在行为后果中的责任和降低对受伤目标痛苦的认同[4]。
188-191

箱庭疗法与意象对话技术结合的探索

摘要:箱庭疗法和意象对话技术在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广泛应用已有较长的时间。它们以各自的特色与操作手段,在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近年来有人将这2项看似不同的疗法进行比较,提出用睁着眼睛做意象对话来形容箱庭疗法,也可以用闭着眼睛做箱庭,来形容意象对话技术[1]。从形式上把2种疗法融会贯通,进行相互补充。箱庭疗法与意象对话技术从本质上来看,都不是意识层面理性的心理治疗形式,不同于认知等疗法,通过改变来访者已有的认知,接受新的观念以疏导和调节心理状态。箱庭疗法和意象对话技术则是通过与无意识层面的沟通,不作更多的解释,以箱庭作品和意象作为媒介了解、作用和改造无意识心理活动,达到干预深层次心理状态的目的。
191-193

面孔相似性与择偶偏好研究述评

摘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人让我们赏心悦目,也常常会看到一些面孔使我们眼前一亮。为什么我们会对某个人一见钟情,又为什么两个人会被人戏言有夫妻相,在茫茫人海中,为何你偏偏会喜欢他(她),这种看似玄妙的事情中往往隐含着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择偶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重要问题,是什么让彼此陌生的两个人相互吸引,人们的择偶行为受何种条件的影响,或许个人特质是重要的一方面,但面孔吸引力却是最不容忽视的方面。面孔不仅能够传递情绪,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线索,由面孔特征引起的情感体验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变量。关于面孔相似性与择偶偏好的研究,目前学者主要关注于自我相似面孔和性印刻是如何影响择偶偏好的,因而本文从自我相似面孔和性印刻两方面探讨对择偶偏好的影响。
193-195
校园心理杂志作者·编者·读者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摘要: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19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