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杂志社
分享到:

校园心理杂志

《校园心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语、人物专访、心灵阳光、人生视野、情感地带、休闲沙龙等。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
  • 国际刊号:1673-1662
  • 国内刊号:14-1326/R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129
  • 创刊时间:200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7
  • 综合影响因子:0.07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校园心理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校园心理杂志论著

积极取向的团体辅导促进研究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

摘要:探讨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团体辅导对研究生心理弹性的影响。对招募的8名研究生进行为期8周的辅导,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团体辅导后的心理弹性得分显著高于辅导前。团体辅导对于研究生心理弹性的提高是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式。
3-5

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恋爱暴力的关系

摘要:研究了大学生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恋爱暴力行为的关系㈡采用冲突应对量表(CTS2)和儿童期创伤经历问卷(CTQ),调查了400名处于恋爱关系中的大学生。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的性别差异显著,恋爱暴力行为与性虐待、躯体虐待、躯体忽视、CTQ显著相关。儿童期创伤经历是大学生恋爱暴力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
6-8

大学生父母依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本研究选取10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探讨父母依恋影响大学生孤独感过程中网络自我表露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①网络自我表露各维度在不同目标人群(现实中所结识的朋友、网络中所结识的朋友)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与现实中所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在父母依恋对孤独感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③与网络中所结识朋友的网络自我表露在父母依恋对孤独感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论: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在父母依恋与孤独感之间起调节作用。
9-13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摘要:1统计研究设计:应交代统计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做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交代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交代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对照、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13-13

军人职务犯罪个性相关因素分析研究

摘要:通过使用卡特尔16项个性因素量表,对74名任职军人罪犯进行测试,并与114名任职军人相互比较。通过量表分析,探寻任职军人罪犯存在的心理问题,研究军人的生活方式和家庭环境对心理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任职军人罪犯普遍具有喜好猜疑,精明世故,伪装自我,处事武断,自以为是,独立性低,依赖性强等心理特征。成长过程中的客观因素对其犯罪心理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这些客观因素不断在行为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通过内在因素的固化,逐渐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犯罪心理模式。此种犯罪心理模式在受到外界因素刺激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职务犯罪行为。
14-17

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

摘要:本研通过整群抽样,对西北民族大学2013级入学新生进行症状白评量表(SCL)-90施测。5977名被试参与了测评(3807名少数民族,2170名汉族),并对测量的数据进行Х^2检验、t检验统计分析。矿检验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新生与汉族大学新生SCL-90各因子项与总分的阳性检出率,除焦虑因子以外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检验结果显示SCL-90各因子均分除了在抑郁、焦虑、恐怖3个因子项上存在差异以外,其余因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分析了我国少数民族与汉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现状,并由此探究了普遍化采用SCL-90研究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意义及适用性。
18-20
校园心理杂志调查研究

某高等职业院校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摘要:【摘要】调查农村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现状,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整群抽取某高等职业院校2012级和2013级新人校的具有留守经历的学生1090名,其中2012级483名,2013级607名,使用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显示,有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偏执、其他及总均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留守经历大学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其他及总均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强迫症状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躯体化和强迫症状因子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其他因子得分上均显著高于非贫困学生;不同学生类别在均分及各因子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性别以及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
21-24

“95后”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运用自编问卷调查了武汉地区4所不同层次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及认知情况,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掌握了部分当代大学生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并针对该调查结果及分析提出了几点工作和教育对策。
24-26

关于青少年在活动中展现个性的调查

摘要:本研究选取当今社会在青少年群体中关注度高的“活动”与“个性”的联系作为研究课题,采用问卷的方式,探讨“活动”与“个性”这二者之间到底有怎样的联系,如何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展现个性。调查总结出活动中展现个性的方法及意义,客观全面真实地展现了活动与个性的内在联系。结论是使青少年看清活动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能够积极参加活动,自信乐观,展现自我,为社会作出贡献。
27-28

不同自尊类型个体自传体记忆的特点

摘要:采用自传体记忆测验模式,分析真实高自尊、低自尊、防御性高自尊3组被试在两类线索词下自传体记忆的正负偏好和具体性。结果发现:①防御性高自尊者对正性和负性自传体记忆都表现出强烈的偏好,正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具体化,负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概括化;②真实高自尊者正性偏好较低自尊者强烈,正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具体化,负性自传体记忆概括化不明显。③低自尊者负性偏好不明显,正性自传体记忆具体化不明显,负性自传体记忆倾向于概括化。
29-31

山西省晋城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摘要:本研究采用周步成等人修订的《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山西省晋城市第四中学校初一年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水平是好的,并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过敏倾向方面。更多女生比男生容易自责,并且自责程度更严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35

小学中年级学生更换班主任心理状况调查及团体心理辅导策略研究

摘要:更换班主任对小学中年级学生心理状况的影响及团体心理辅导策略研究。本研究使用自编的《小学生心理调查问卷》,从情绪、行为、自责倾向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为了更加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2种方式。调查结果表明,更换班主任会使学生产生伤心难过、自责、思念、敌对等消极情绪;学生需要心理过渡期,大部分学生都十分重视原来的班主任,从情感上舍不得,也很在乎原来的班主任。关系的建立需要过程,关系的结束也需要过程,给学生一个告别的机会,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新的关系。更换班主任是小学生需要共同解决的课题,从情绪、挫折、师生人际交往、感受幸福与提升等几个方面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学生适应,实现心理成长。学校和老师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的快乐成长,尊重孩子,给孩子一个心理过渡期,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实现心理成长。
35-37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的影响

摘要: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坚韧性人格的影响。采用坚韧性人格问卷、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问卷和系统家庭动力学量表调查194名大学生。结果显示,80.9%的大学生处于中等坚韧性人格程度,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与家庭气氛和亲子沟通密切相关;家庭气氛中的个性化和系统逻辑,父子沟通中的情感需要和积极倾听能够联合解释坚韧性人格23.8%的变异量。大学生的坚韧性人格受家庭气氛和父子沟通状况影响。
37-39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摘要: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和中北大学的80名在校大学生为被试,对他们的家庭教养方式和人际关系进行问卷调查,揭示了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处于正常水平;家庭教养方式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总体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达到显著相关水平,表现为人际交往总体与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呈正相关,而与父母不良的教养方式呈负相关。父母的教养风格越积极,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得分越高,父母的教养风格越消极,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水平得分越低。
39-41

当代大学生利他行为调查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摘要:调查分析大学生利他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有助于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利他行为能力,以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本研究采用自编量表对北京市5所大学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利他行为水平较高,大学生党员和男生的利他行为在特定情境下显著高于非党员和女生。
41-43
校园心理杂志综述

父母严厉管教研究现状

摘要:2011年1月23目的《华尔街日报》上刊载了1位美国母亲严厉管教女儿取得成功的事例,该事例讲述了1位华裔母亲以高期待和严厉管教的方式培养了2个出色的女儿的故事,这种教育价值观又引发了人们对严厉管教的研究热潮。在我国,随着社会的转型,很多研究者在父母严厉管教方面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44-45

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现状

摘要:团体心理辅导是运用团体动力学的知识,有受过专业训练的领导者,通过专业的技巧与方法,协助成员获得相关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与健康的行为态度。
46-47
校园心理杂志教育心理

高等院校突发事件心理弹性干预研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视角

摘要:社会转型和高等教育改革使高等院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如大学生自杀、宿舍火灾、学生弑师、刀砍同学、室友投毒等。一般认为,高等院校突发事件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社会政治的原因引起的,在高等院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不以学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冲击或危害的事件。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