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心理杂志社
分享到:

校园心理杂志

《校园心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卷首语、人物专访、心灵阳光、人生视野、情感地带、休闲沙龙等。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
  • 国际刊号:1673-1662
  • 国内刊号:14-1326/R
  • 出版地方:山西
  • 邮发代号:22-129
  • 创刊时间:200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17
  • 综合影响因子:0.072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校园心理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校园心理杂志论著

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结构研究

摘要:本研究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结构访谈资料整理的基础上,构建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的理论结构,编制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预测问卷。在对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预测问卷的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正式问卷,施测于1250名在校大学生,并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在进一步完善的前提下,可成为大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诊断的有效工具;大学生心理压力反应由4个维度构成:即学习问题,躯体症状,负性情绪和自杀意念,经检验结构合理。
291-293

高等职业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摘要:探讨高等职业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从而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人际信任量表(ITS)对313名高等职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等职业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情绪稳定性(r=0.187,P〈0.01)、精神质(r:0.145,P〈0.05)呈正相关。高等职业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掩饰性(r=0.115,P〈0.05)呈负相关。表明高等职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是影响其人际信任的重要心理因素。
294-295

高中生家庭环境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

摘要:本研究旨在考察高中生家庭环境与职业成熟度之间的关系。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和《中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对470名高中生的家庭环境和职业成熟度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的职业成熟度呈现出性别、年级差异,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是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重要预测变量。
296-298

新办专业大学生学业倦怠 专业承诺与学业成绩的相关关系

摘要:采用《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海南省某高校209名新办专业的学生的学习倦怠、专业承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研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研究结果表明学习倦怠状况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并且在各因子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业成绩与学业倦怠和专业承诺呈正相关,并且学业倦怠和专业承诺对学业成绩有一定的预测力。
299-300

安徽省初中生学业求助态度与学业求助行为的差异研究

摘要:本研究采用2(学校类型:重点和非重点中学)x2(性别:男性和女性)x2(年级:初一和初二)三因素设计,探究被试在求助益处、求助代价和非工具性求助、工具性求助老师、工具性求助同学这几个因子上的差异。结果表明,被试的学校类型对求助益处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年级对求助代价老师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对求助代价同学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年级对非工具性求助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年级对工具性求助老师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对工具性求助同学的主效应显著,被试的学校类型对工具性求助行为的主效应显著。
301-303
校园心理杂志调查研究

地方高校免费师范生思想状况调查

摘要:地方高校加入免费师范生培养行列后,免费师范生教育存在新的问题与挑战,笔者通过对铜仁学院400名免费师范生的问卷调查及对部分学生的现场采访,调查了地方高校免费师范生的思想状况。文中主要从对政策的认知、身份的认同、前途的思考、经济状况、教育环境、心理状况等方面就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309-310

珠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研究

摘要:为了研究珠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本研究使用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珠海市2161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珠海市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11.99%,其中轻度3.29%,中度7.96%,重度0.74%;男性高于女性;理工科高于文科;但不存在年级差异。
311-312

高二学生心理辅导需求调查研究

摘要:本研究对我校不同层次的高二年级文理科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分析高二学生的一般心理发展特点,它不仅有别于高一、高三呈现出一定的年级特点,同时也呈现出一定的文理差异及层次差异,掌握这些特点对于选择心理辅导内容及学科教师因材施教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12-313

某军校新入学学员心理健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运用大学生人格问卷对某军校新学员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掌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为学校心理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表明:①新学员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一类学员检出率4.6%,二类学员检出率14.3%,低于地方高校平均水平;②新学员普遍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焦虑情绪、抑郁情绪、强迫心理,并出现一定躯体症状;③士官学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干部学员,特别是在神经症和情绪稳定性因素上得分要高于干部学员。
314-315

关于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摘要:有关统计学符号的使用,请按国家标准GB3358—829《统计名词及符号》规定。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小写石,不用大写X,也不用M(以免与中位数M混淆);标准差用s,而不用SD;标准误用踊不用SE,也不用SEM;t检验用小写£;F检验用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腊文小写r;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腊文小写v;
315-315
校园心理杂志综述

青春期自杀危机干预体系的建设

摘要:青春期是个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青春期以少年期为主,年龄11~16岁,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正处在初中求学阶段。他们自我意识高度发展,对自身发展的认识超前,思维偏激、情绪动荡、行为冲动,而父母对他们的发展认识滞后,总用儿童时期的眼光看待和要求他们。青少年强烈要求独立和自主的心理,促使他们强烈要求摆脱父母的控制,与父母观念的不一致致使亲子冲突变得剧烈而频繁,并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
316-318

青少年网络攻击研究

摘要:攻击行为是人的一种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攻击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普遍。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普及,攻击行为逐渐通过网络的渠道体现出来。如今,网络攻击开始演变成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现象,并且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概念、现状、原因、对策和不足等方面,对青少年网络攻击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梳理,力图揭示网络攻击的本质,以助于进一步的结构探索。
319-320

美国问题少年心理学研究的发展及其趋势

摘要:在美国的青少年问题研究中,针对问题少年的研究包括:有性取向问题以及危害和影响同伴、学校和社会的问题行为青少年。对于问题少年的成长,常常伴随着药物滥用、消极情绪、自杀意念等反社会的行为,同时,在问题少年所处的环境中,存在同伴、老师、学校、家庭、社会的直接或间接的身体或语言的迫害和凌辱,同时会对问题少年的青少年阶段产生深远和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针对问题少年研究的纵向研究历史发展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把握问题少年研究的发展脉络。
321-323

从心理学视角剖析女大学生神经性贪食症的成因

摘要:进食障碍(eatingdisorders,ED)是一种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要症状的特殊精神疾病,患者不仅表现出生理机能异常,同时也反映出心理上存在的不少问题。神经性贪食症是进食障碍最主要的两大综合征之一,其主要特征表现为不可抗拒、反复发作的摄食欲望、暴食行为和催吐、导泻、禁食等异常极端的清除性补偿行为。1980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DSM)-Ⅲ将神经性贪食症正式确定为独立的临床类型,而后,与此相关的研究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女性对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323-326

高等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述评

摘要:随着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贫困生在承受经济拮据的同时,心理上备感压力,长此以往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针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多视角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26-328
校园心理杂志教育心理

中学生学业拖延的心理分析及对策思考

摘要:拖延一词的本意是指“将事情推迟到第二天”,并不含有贬义。在18世纪中叶,大约在工业革命时期,拖延开始带有贬义。Solomon和Rothblum认为个体不必要地推迟任务,以至于产生不适感的行为即拖延。Ferrari认为拖延应该包括4个部分:①拖延行为;②因拖延导致不良后果;③拖延任务对拖延者而言具有重要性;④情绪上的不适。学业拖延(academicprocrastination)属于一种情景拖延,即在学业情景中出现的拖延行为。Solomon和Rothblum将学业拖延定义为学生推迟学业任务,并由此导致主观不适感。
329-331
校园心理杂志应用心理

中国青少年援助交际现象的质化研究

摘要:援助交际是一个源自日本的名词,最初指少女为获得金钱而答应与男士约会,但不一定伴有性行为,现今却成为少女卖春的代名词。援助交际这个名词因2011年的上海少女援助交际案而进入大众视野,引发全国热议。时隔两年借由“海天盛筵”事件的发酵,“援助交际”这一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运用质化研究的方法,主要从援助交际少女一方的视角进行心理分析研究,并未从道德伦理上对其轻视或不尊重。
332-333

大学生同性恋心理状况的质化研究

摘要:国外人口学研究表明,同性恋者在人口中所占比例为3.6%~4.8%,国内也有研究表明男同性恋者约占到男性总人数的10%,按照中国人口基数来算,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尽管心理学界一致认为,同性恋本身并不属于心理疾病,但却是与心理疾病紧密相连的一个因素。以往的研究发现,同性恋者更容易遭受心理障碍的侵扰,相比异性恋者具有更高水平的心理紧张和精神错乱的危险。同性恋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在人类历史上、在各个文化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行为模式。本研究结合以往同性恋相关研究,采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旨在探讨在校大学生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33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