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知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News Research

  • 61-1022/G2 国内刊号
  • 1003-3629 国际刊号
  • 0.3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知识是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新闻知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特稿、新闻与传播研究、探索与争鸣、专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媒体、视听研究、研究生之页、业务研究

新闻知识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知识杂志本刊特稿
Facebook中无形学院的作用形式与传播机制研究3-7

摘要:“无形学院”即学者之间非正式的进行学术交流的系统,本文追溯了无形学院的发展历史,认为社交媒体对无形学院最大的作用是打破了学术圈层壁垒,并以Facebook为例,分析了无形学院的存在形式与传播机制。

微信社群营销的优势、困境与传播策略8-11

摘要:微信社群依托微信强大的用户资源平台,以其去中心化、弱关系连接、私密性等传播优势,在各种营销领域大放异彩。然而,通过对其现阶段运营状况的考察,可以发现微信社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面临着定位不清、有效沟通不够深化、难以维持新鲜感及有序管理缺失等发展困境。成功的微信社群营销,应注重目标受众精准化、营销手段丰富化、管理规则制度化、主题活动常态化及应及时对社群成员完成身份转化与身份认同等策略。

资讯快递11-11

摘要:王欢院论文《分众传播与媒体融合》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本刊讯(张晋)2017年第3期《新闻知识》刊发了陕西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王欢院撰写的论文《分众传播与媒体融合》,该文引起业内关注,被2017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新闻知识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
社交媒体环境下人物报道的新思维与隐私权保护12-14

摘要:在人物报道中,可以更多地通过分析报道对象的社交网络来了解他的基本信息、社会关系和重要的人生经历,尤其在面对一些不愿意或无法接受采访的受访者时,这种方法更具有实用性。但同时在引用报道对象网络信息时,要注意手段的合法性和对受访对象隐私权的保护。

意义的生产与传播:《奇葩大会》的媒介文本研究15-20

摘要:作为现象级网综《奇葩说》的衍生系列之一,《奇葩大会》选择在年关刚过、年味犹存之际横空出世,展开意义的生产与传播。意义的生产和传播并非是客观中立的,其背后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和意识形态的驱动。本研究借鉴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观点,试图结合传统上各自为营的受众研究和文本分析两种研究框架,将重点放在二者的互补与互动关系上,进行《奇葩大会》的意义生产传播研究。研究发现,作为网综文本的《奇葩大会》以打造出一个先锋青年百家争鸣的“公共领域”为编码宗旨,呈现出一种肯定“生命多样性及观点多元化”的价值观和强调“自由度、开放性、反传统”的网络时代的特质。最后,由这种价值观和特质引发对网综的社会角色和意识形态的意义斗争方面的讨论。

公交移动电视内容生产与传播创新策略探析21-23

摘要:公交移动电视形成一个临时性的移动传播场域,因其成本低、受众广、内容短等原因,十余年来发展迅速,但其在内容生产与传播过程中存在诸多限制与不足,在智慧城市与移动互联时代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公交移动电视的内容生产必须从独特的传播情境出发,考虑移动与流动的受众接受需求,在节目内容编排上以短小精悍为主,考虑社会化传播的匿名特征,突出即时性、娱乐性与实用性等内容特质,以更好地发挥公交移动电视的传播优势。

报业转型的深圳样本——记深圳报业集团的移动端战略24-26

摘要:移动端是未来传统媒体转战新媒体的切入口和主战场。文章总结了深圳报业集团近两年在这一领域所作的探索与尝试,并从理念、路径和实操方式三个层面勾勒出报业融合转型的“深圳样本”,以期能为其他地方媒体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联合公报的语言风格27-30

摘要:联合公报具有特定的格式规范,语言准确精练,平实顺畅,内容客观真实,以正面表述为主。联合公报兼具公文、新闻、政论、外交等语体的风格。深入了解联合公报的语言风格,可以为国家有关部门创作联合公报提供借鉴。

谈谈新闻体裁的类型划分31-33

摘要:当前学界对于新闻体裁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关于新闻体裁的类别概念比较混杂,且名称所指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新闻作为传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信息,真实问题是构成新闻传播的核心问题。新闻报道作品与其所报道对象的事实真实的符合程度,应该可以而且能够作为新闻体裁的判断标准,即新闻作品所表现的真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真实之间的契合度、符合度是新闻报道体裁的判断标准。新闻报道据此可以相应地分为三类体裁:消息、通讯和深度报道,而且,它们也与新闻专业实践发展的历史过程存在着紧密联系。深度报道目前出现“滑坡”现象,是社会、经济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中国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的特点及启示34-37

摘要:中国网络文学通过网络、图书出版及影视、动漫、游戏等IP改编多元传播模式,实现了“他者传播”、同时拥有了“大众化”读者群,并走向异域诠释“全面化”。这意味着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已拥有了一个良好开局,同时也为人们深入思索以文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带来启示。在今后的文化传播中,我们应综合利用多元传播模式,合理利用市场商业模式,本着平等分享、共同繁荣与进步的原则,着眼于文化传播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稳步推进,让中华文化真正走入人心,走向世界。

新闻知识杂志探索与争鸣
主旋律电视动画:“红色经典”传播与“红色基因”传承38-40

摘要:《翻开这一页》,是由“红色经典”文本改编而来的主旋律电视动画作品。主旋律电视动画,借助数字媒体技术与动画艺术手法,传播红色文化内涵与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少年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媒介转换的当代价值、历史人物的动画再现及互动艺术传播形式等视角展开,探讨“红色经典”文本电视动画跨媒介“转生”与多维艺术传播的“红色基因”传承策略。

手机媒体消费与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探析——基于吉首大学、怀化学院、张家界学院的考察41-44

摘要:手机作为个人移动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被广泛使用,已经成为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建构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吉首大学、怀化学院、张家界学院三所高校的大学生为实证调查对象,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方面自我身份认同促使手机媒体消费,另一方面手机媒体消费受制于自我身份认同。大学生通过手机媒体品牌消费、功能消费和内容消费逐步加深对“我是谁”的认识,强化了自我身份认同的建构。

试析当下网络文学传播的价值趋向45-47

摘要:本文通过对网络文学传播现状的调查,来分析网络文学在传播和经济形态方面的繁荣,以及它对社会文化价值非精英化和低俗化的改造趋势,借此将网络文学的利弊两面都呈现出来,冀望能引起社会思考。

三天“朋友圈”:社会性动物的间歇性离群——基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48-50

摘要:微信朋友圈为作为社会动物的人们建立了社群互动的平台,然而随着“泛关系社交”的演化,朋友圈已经从当初亲密好友自娱自乐的小圈子,变成了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社会大舞台,参与时需要深思熟虑、谨言慎行。而微信新推出的“三天朋友圈”功能恰好为用户提供了短暂离群的机会,在全景窥视的情况下给自己蒙上一层纱。本文基于传播心理学的视角,从朋友圈传播的各要素出发,并通过与其他朋友圈权限设置类型的比较,透视“三天朋友圈”背后的社会心理。

网络背景下关于“沉默的螺旋”传播理论的再思考51-54

摘要:本文通过对“沉默的螺旋”理论论述,探讨网络背景下“沉默的螺旋”的作用机理,并对媒体如何引领舆论工作进行初探。

2017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将于9月举办54-54

摘要:2017年8月9日上午,2017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组委会在京举行“中国数字出版创新论坛”工作座谈会,来自政府、出版行业、高校的嘉宾,围绕论坛品牌打造、话题设置、宣传推广等方面发表意见与建议。论坛由中国出版协会联合北京市贸促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共同发起,将于9月11日在京举办。

新闻知识杂志新媒体
公安宣传工作矩阵分析——以《平安时报》和《钱江晚报》为例55-58

摘要:公安宣传作为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警察群体对外进行形象展示和沟通的重要渠道,影响到警民、警媒关系和警察形象的树立。本文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公安宣传工作进行实证研究,将内容分析法和矩阵分析相结合,探究现今公安媒体的宣传模式和问题,并提出部分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融合与创新 简论传统媒体如何转型59-60

摘要:本文试图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不同特点这一“体质”差异切入,从挑战、现状、试水三大方面探讨如何成功完成传统媒体的转型升级,以期供读者一点参考,以待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