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知识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知识杂志

《新闻知识》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闻理论研究、探索与争鸣、媒体观察、业务研究、视听天地、新闻教育等。
  • 主管单位:陕西日报社
  • 主办单位: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 国际刊号:1003-3629
  • 国内刊号:61-1022/G2
  • 出版地方:陕西
  • 邮发代号:52-188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38
  • 综合影响因子:0.097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知识 2012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知识杂志本刊特稿

实现政务微博中权利与权力对接的路径探讨

摘要: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沟通的重要平台,其重要价值体现在为实现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对接提供了契机。因此,如何倾听普通百姓的权利诉求,恰当地运用权力,营造和谐的政治文化氛围,构筑新的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模式,便成为政府在自媒体时代面临的新课题。
3-5

民生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冷暴力——从深圳宝安区入室强奸案说起

摘要:民生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冷暴力事件频频发生,对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败坏了社会风气。本文以深圳宝安区入室强奸案为例,分析一些媒介在民生新闻报道中看重经济利益,抛弃社会责任,导致媒介权力“越位”与“滥用”,媒介利用规则的模糊性,侵权报道行为呈现很强的隐蔽性,缺乏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对新闻当事人私人空间的公众化形成媒介新闻报道中的冷暴力,应强化媒介监管,深入规范媒介行为。
6-8

影视广告限时令引发的思考

摘要:2011年11月25日,广电总局下发了《〈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全国各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时,每集电视剧中间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插播广告。广电总局的这个补充规定,引发了业界和理论界的诸多思考。
9-11

职业新闻报料人的冷思考

摘要:随着媒体新闻线索的竞争加剧,涌现出“职业新闻报料人”这一特殊的人群。本文提出了职业新闻报料人的定义,归纳了其以获取媒体奖励为目的,经常向新闻单位提供新闻线索,为媒体记者采访提供各种便利,以及和新闻媒体、基层群众都有密切联系的特点,分析了其对媒体新闻采编工作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媒体解决的对策。
12-13

让时评的速度“慢”一些——《西安晚报》时评版操作小议

摘要:所谓时评,讲究的是及时评论,一般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发声评议。对于纸媒而言,则一般在新闻见报的同时刊发评论,有时还要在新闻的引文后缀上相关报道的版面,以方便读者对应新闻阅读。但时评是不是越快越好呢?
14-14

电视娱乐的情感体验及“后情感主义”

摘要:在现代社会中,情感体验是当代人日常生活经验中重要而微妙的组成部分,而电视娱乐成为了大众情感的中心媒介,而且情感很容易被电视媒介所操控,变异为传统情感的替代或虚拟品,被称之为“后情感”。本文将对电视娱乐的情感诉求以及“后情感主义”主导下娱乐进行详细解析。
15-17
新闻知识杂志新闻与传播研究

从“信息共享”到“思想共享”——“有态度的新闻”对网络传播未来之启示

摘要:网易“有态度的新闻”,究其实质是一种重视原创、强调观点独特的网络新闻价值观。它标志着网络新闻传播从“信息共享”到“思想共享”的转折。未来的网络传播,可能形成两种并行不悖的发展模式:重技术重整合的“新闻超市”与重人文重原创的“观点自由市场”。
18-20

介入“议题设置”:主动引导化解公共危机——舆论导向观在现代网络传播中的作用

摘要: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的新成果,以舆论导向为轴心框架而展开全方位延伸论述的新闻思想,成为目前指导着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但是,信息网络化给舆论导向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本文旨在通过舆论导向现在现代网络传播中的指导作用,提出充分发挥“守门人”功能,主动介入“议题设置”,从而化解公共危机。
21-23

试论复杂事件新闻报道真实性的维护——以曹操墓新闻报道为例

摘要:本文以曹操墓新闻报道为例,分析了复杂事件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消息来源偏向、实地调查采访缺失等问题,探究了地方政府的公关、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过分注重、记者的独立调查研究缺失造成的新闻真实难以维护的状况,并提出了复杂事件新闻真实性维护的几点措施。
24-26

传播视阈中的“五个世界”探微

摘要:本文借助于传播学、社会学及物理学的相关原理,尝试将传播视阈中的环境分为“五个世界”,即“客观世界”、“拟态世界”、“印象世界”、“黑洞世界”和“类空气世界”,在简要分析“五个世界”的相互关系基础上,对其发展趋势做了进一步的预测。
27-29

感性的反抗——对视觉文化的一种阐释

摘要:消费社会的到来使视觉文化成为人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本文由建设性维度入手,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仿像三个阶段揭示了视觉文化彰显审美感性的本质。指出其本身正是审美现代性精神的延续。
30-31
新闻知识杂志探索与争鸣

产业化背景下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媒体道德分析

摘要:娱乐节目的兴起,丰富了银屏,娱乐了受众,也给媒体带来了高的收视率,但在媒介产业化的背景下,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娱乐节目出现了“低俗、庸俗、媚俗”三俗化,污染了银屏,也造成了道德的缺失。在政治属性与产业属性并存的今天,媒介如何平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规范娱乐节目的价值导向,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加强节目内容,体现道德关怀,承担社会责任,遵守和宣传社会公德,加强对公众道德内修的引导,是构建娱乐节目道德教育功能的有效办法。
32-33

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价值探析

摘要:作为互联网交互式信息平台的集中呈现,网络社区以多元而灵活的形态被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所广泛使用,进一步实现了具有相近兴趣、追求、取向的人的聚合与交流,这使得网络社区具有不容忽视的营销传播价值。本文主要就网络社区的营销传播价值进行了分析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做了较深层次的理论观照。
34-36

汶川地震中的信息公开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汶川地震中信息公开的状况及其传播效果,并在动力机制的层面上分析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外动力。SARS与汶川地震这两大公共危机促成了信息公开的跨越式发展;信息公开是公民制度化参与民主的新渠道及机制;政府信息公开可促成信息资源的有效使用,更是政府危机管理中话语权的所在;信息公开制度是能满足个体理性并最终达成集体理性的机制。
37-39

传播偏差在大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产生原因

摘要:传播偏差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信息失真现象。具体说来,它指的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发生了非主观性的再次编码或者解码,使得传播偏离了传播者的原有意图,没有达到预期传播效果而是导致了其他非预期的结果。这种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在传播环节发生的,也可能是在接收环节产生的。而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由于其过程的不可控性,导致作为其主要渠道之一的新闻报道也具有不可控性,因此传播偏差现象也存在于新闻传播领域。究其原因,既包括由于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传播模式、利益诉求、从业者素养等传播主体的原因,又包括因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如政治形态、受众知识水平等因素对信息接收造成的倾向性引导。信息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明确信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发生偏差的原因及其偏转过程,有助于传播主体更好地掌握新闻报道的运作机理,也可以帮助传播主体尽可能准确地通过新闻报道传播信息、避免非主观错误的引导。
40-42

中国知识分子与媒介的渊源

摘要:在人类开发与利用媒介越发充分的时代,知识分子与媒介的融合也越发深入,从士阶层与媒介的接触多是在为统治者作传声筒、卫道士,到近代知识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再到现当代知识分子与媒介的亲密接触,知识分子悄无声息地步入了媒介化征程。
43-44

煽情主义新闻溯源探究

摘要:在我国媒体中,屡屡有将名人八卦、自然灾害以及具有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等作为新闻报道的重点而引起大众广泛关注。对于此种报道模式往往冠之以“煽情主义新闻”而加以批评,本文试图在梳理煽情主义新闻来龙去脉的基础上,揭示其兴起与衰落的历史规律,通过对此问题的深入分析,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当下中国媒体煽情主义新闻这一现象。
45-46

基于即时聊天工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初探

摘要:基于即时聊天工具的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互动平台。本文以教育学术交流系列群为例,重点讨论即时聊天工具建立的网络学习共同体,分析了即时聊天工具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特征、讨论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