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知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知识杂志 省级期刊

News Research

  • 61-1022/G2 国内刊号
  • 1003-3629 国际刊号
  • 0.38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知识是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日报社主管的学术期刊。新闻知识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本刊特稿、新闻与传播研究、探索与争鸣、专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新媒体、视听研究、研究生之页、业务研究

新闻知识 200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知识杂志本刊特稿
试论报纸上市与舆论控制5-7

摘要:2006年12月4日《金融时报》,我国新闻行业最高监管部门表示,在率先上市的北青传媒去年曝出腐败丑闻后,我国政府已经禁止当地报纸公开募股上市。但同时表示,政府仍“鼓励”图书出版公司在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上市。我国政府决定禁止报纸上市,但放行出版和发行企业,反映出官方既不希望失去对媒体的政治控制,又想平衡好媒体行业的商业发展。

我国对外传播问题及对策探析7-9

摘要:2008年3月14日,西藏发生骚乱之后,西方主流媒体针对中国所作的一系列不实报道,使得3·14骚乱以意料之外的速度发酵,激起我国政府、媒体、民间和海外华人的巨大愤慨,他们从各个层面揭露和谴责CNN等媒体的恶劣行径,向世界传达着中国的声音。

从熊宁报道透视典型报道的视角创新10-12

摘要:西安爱心天使熊宁的事迹应该是今年这个春天里最让人感动的典型事件了,经过陕西省内外,从中央到地方媒体的高密度集中报道,这个默默无闻在雪域高原奔走了四个年头的普通女子的事迹感动了所有的读者,也感动了整个中国。近日,中共陕西省委作出向熊宁学习的决定,团中央追授熊宁中国五四青年奖章,陕西省文明办也将推荐熊宁参选全国道德模范。

新闻知识杂志视点
灾难采访需要温情的慰藉——面对受灾群众记者应该怎样提问?13-14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使当地民众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举国上下立即展开了抗震救灾行动。与此同时,电视台、广播、报纸各大新闻媒体记者都在第一时间奔赴了灾难现场,以最快的速度把准确的受灾情况及时传递给广大受众,不仅满足了受众在这个特殊时期对灾情真实信息的需要,

使民知之攻时艰——透视“5、12地震’’以来新闻报道背后的价值取向15-17

摘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出自《论语》的话意思是说,对于民众只能让他们去做什么事情,而不能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光飞逝,今非昔比,“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在巨大的不幸与悲痛中,也发生了以往任何一次灾难中不曾有过的事情——百姓成了知情人,这条千年铁律被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以及空前公开的新闻报道所打破!

从灾难事件报道看公民知情权的变迁——以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为例18-20

摘要: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的权利等,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公民获取官方信息和自由的权利,即公民的政治知情权(行政知情权)。

重大突发事件彰显新闻媒体责任意识——农业科技报5.12抗震救灾报道简析20-21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波及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周边大部分省份。陕西杨凌地区也有明显震感。在这场突发事件面前,农业科技报社迅速肩负起党报舆论宣传的重大责任,围绕“抗震,防灾,安民”这一主线,积极引导,正确引导,有效引导,牢牢把握了舆论宣传的主动权,为抗震防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杨凌社会秩序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守望生命 汇聚真情——四川三家报纸地震报道解析22-25

摘要:2008年5月12日,我国遭遇30年罕见的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世界关注的目光聚焦震中汶川县。四川省作为受灾最严重的省份,抢救生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成为党中央、省政府的工作重心。面对此次严重的自然灾害,四川本土报纸媒体在地震期间反应迅速,不仅及时在灾区与外界、民众与政府间搭建信息流通的权威渠道,

践行使命 记录坚强 传播大爱--汉中日报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纪实25-27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受强震波影响,汉中成为陕西重灾区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汉中日报在市委领导下,全社上下恪尽职守,不畏艰险,深入一线,忘我工作,用手中的笔和相机,用一张张散发着墨香的新闻纸,真实记录了汉中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夺取抗震救灾阶段性胜利的全过程。

新闻知识杂志探索与争鸣
从西方媒体对华歪曲报道看新闻专业主义的缺失28-29

摘要:2008年3月14日,我国西藏拉萨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事件发生后,西方许多媒体对拉萨暴力事件密切关注。多数媒体进行了比较客观理性的报道,但也有少数西方媒体,有些还是有世界影响的西方主流媒体,在有关报道中无视事实,违背新闻最基本的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或道听途说,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与西方媒体对近期藏独活动的不实报道30-31

摘要:自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开始,西方媒体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针对“西藏问题”的媒体报道浪潮。从3月24日奥运火炬从希腊雅典开始传递到途径伦敦、巴黎、旧金山、堪培拉等城市,有关藏独分子破坏火炬传递的新闻不断见诸国内媒体,与此对比,“厚此薄彼”的很多国外媒体却出现了很多支持、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的不实报道。

社会转型期中国新闻评论话语空间的拓展32-34

摘要: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认为,场域是一个关系网络,它不仅是一个固定的空间场所,更是一个以资本——权力为主的力的较量的动态场所。新闻评论话语空间作为一个新闻活动场域是众多社会力量争夺的一个空间,在中国社会转型期,新闻评论话语空间在社会政治、商业经济、新闻专业主义的文化追求等多种力量作用下得以拓展,时代和社会的迫切需求使新闻评论话语空间呈现出多元格局。

新自由主义思潮与全球媒体网络的形成35-36

摘要:新自由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即全球化时期得到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是当代资本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 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主席科恩·赛阿直接从全球化角度对新自由主义作出界定,他指出:新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全球化意识形态的理论表现。

创新是提升地方党报品质的核心37-38

摘要:党报历来是信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处于特殊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党报作为党的舆论主阵地,

政务新闻报道创新“五从五得”法刍议39-41

摘要:一、政务新闻报道的重要性 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吕文凯教授称:所谓政务新闻报道,简言之就是对政党和政府事务的报道。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党和政府的权威信息及其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二是指党和政府安排和召开的领导活动和会议等。一般由于主题重大或者出席人员层次较高而引人注目,具有较强的新闻性和政治性。

报纸与网络媒体特点分析和报纸应对之策42-43

摘要:近年来网络媒体异军突起,挟其独有的优势进入市场,读者流量呈几何式增长,从而对报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媒体这种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固然与自身的独有优势有关,但也与报纸等平面媒体的自杀式行为密不可分。网络媒体会不会成为报纸等平面媒体的掘墓人,有待于报业同人冷静的反思,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

两会开放化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新突破43-44

摘要:两会是我国人民参政议政的重要形式,是关系着国计民生的重大会议,是向国内外公众展示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不断取得重大成就的舞台,它在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因此,各媒体都将两会作为展示自身实力、树立品牌形象、抢占媒介市场的竞技场。经过多年对两会报道经验的积累和实践的摸索,

隐性采访也要讲求“平衡”45-47

摘要:隐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不表明真实身份或身份未被采访对象感知的情况下,借助照相机、录相机、录音机等采访工具,秘密获取新闻素材的采访活动。对媒体和记者来说,隐性采访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与可读(看、听)性,获取了显性采访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材料,新闻价值较高。时下,隐性采访作为挖掘深度新闻、寻找独家新闻的有效手法为越来越多的媒体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