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记者杂志

《新闻记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企业家与记者、记者生涯、新闻人物、外国记者在中国、海外新闻、报刊掠影、新闻作品评析等。
  • 主管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 国际刊号:1006-3277
  • 国内刊号:31-1171/G2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71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9
  • 综合影响因子:0.84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记者 201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记者杂志媒介批评

2015年虚假新闻研究报告

摘要:每逢岁末,关于新闻业的各种盘点纷纷发表。我们发现,近年来多家媒体模仿《新闻记者》多年来的形式,盘点年度十大假新闻,却将很多网络谣言也纳入盘点范围。
4-15

日经全面掌控《金融时报》

摘要:日本经济新闻社近日宣布,已从全球最大教育出版集团培生手中完成收购全球知名财经媒体金融时报(FT)集团程序,日经正式获得FT的全部股份,一个在全球拥有最多读者数的财经类媒体集团就此诞生。
15-15
新闻记者杂志本期专题

从“媒体平台”到“平台媒体”海外互联网巨头的新闻创新及启示

摘要:本文梳理了2015年以来海外互联网公司谷歌、推特、脸谱、苹果等在新闻传播方面的创新之举,指出重视用户体验,实现个性化阅读、内容整合化、报道深度化等是其新闻创新的主要特点。由此出发,总结了传媒业生态变迁、科技公司向媒体平台升级、传媒融合转型展现了新路径等产业背景,并对传统媒体创新转型提出具体的建议。
16-25

移动化、智能化技术趋势下新闻生产的再定义

摘要:以移动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技术力量,已经开始渗透到专业机构新闻生产的核心环节,未来还将给新闻业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变化,新闻业的某些环节甚至面临着被重新定义的可能。这包括:由传感器带来的新闻源与新闻反馈机制的再定义:由机器写作带来的写作者与写作模式的再定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带来的新闻体验再定义;由“即时新闻”、“苹果新闻”等应用带来的新闻分发渠道的再定义。
26-33

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

摘要:技术变革对新闻的理念范式和传媒业的运营模式都构成了巨大挑战和冲击,但辩证地看,这同样是传统媒体运用“互联网+”模式实现融合发展的难得机遇。近年来,虚拟现实(简称VR)和增强现实(简称AR)这两项全新的技术因其强大的复现功能、新颖的操作方式、独特的传播体验,被国内外媒体竞相采用,从而导致传统新闻业在诸多方面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转向。本文运用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梳理VR和AR这两项新技术的演进规律,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在两者影响下传统新闻业的内容转向:从浅层叙事到深度内容:业态转向:从“各自为战”到“跨界融合”;样式转向:从“原画复现”到“沉浸+参与”。最后简要分析其未来应用的挑战与前景。
34-41

“目击媒体”革新新闻生产与把关人角色——以谷歌新闻实验室为例

摘要:随着新兴信息与传播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日渐增强,普通民众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社交媒体快速报道突发事件,催生“目击媒体”(eyewitness media)的出现。目击媒体的发展一方面为专业新闻机构带来了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源和信息,同时也造成了谣言和虚假信息广泛传播的现象。结合谷歌新闻实验室的创新实践,本文认为,专业新闻机构在目击媒体时代应当做到以下两点:首先,充分利用新工具快速搜集和梳理社交媒体上的可靠信息源和信息素材;其次,核验信息的准确性并及时清理、辟谣虚假信息,让媒体工作者超越原先的“把关人”角色。
42-49

让媒体解困的“解困新闻学”——基于美国“解困新闻学网络”报道内容的分析

摘要:深陷困境的传统新闻业在面对新媒体所标榜的“受众主动性”方面始终处于弱势。但是近年来美国等地兴起的“解困新闻学”实践帮助传统新闻业有所突破,实现了一种更高层面的“受众主动性”,让受众成为社会问题的“决策者”的“行动力”。本文梳理了“解困新闻学”的理念、兴起及发展,并通过对69篇“解困新闻学”报道的内容分析揭示“解困新闻学”的特征和本质。
50-55

基于多平台的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以美国最大的商业广播公司iHeartMedia为例

摘要:面对互联网时代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国外广播媒体在继续做好传统广播的同时,努力通过数字化平台、现场活动等多平台,去提高用户覆盖能力和用户精准定向能力,使广播媒体作为多平台的营销媒介,满足广告主不断变化的营销需求。国外广播这种基于多平台的一体化业务模式、生产流程、传播方式、盈利模式,是我国广播媒体探索融合与转型的必经之路。
56-61

融媒时代“动新闻”的三种模式

摘要:“动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技术驱动的新闻叙事形式,已被许多媒体采用。本文在对“动新闻”出现的必然性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动新闻”实践的三种模式:《苹果日报》模式、新华社模式和《新京报》模式,并对“动新闻”在新闻真实性、新闻及时性、新闻伦理、版权界定和人的异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62-67

移动媒体语境下内容分发变革及其影响——以Instant Articles与AMP为例的探讨

摘要:开放式新闻生产是近年来行业热点之一,本文认为,移动媒体时代对内容分发渠道的关注,理应包含在有关开放式新闻生产的讨论中。本研究以信息传播移动化为参照语境,集中关注新闻生产流程中的内容分发环节,讨论互联网平台型公司接管原创内容分发渠道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研究主要围绕Facebook和Google两大强势内容分发平台针对移动渠道的新产品Instant Articles和AMP来展开。
68-73
新闻记者杂志探索经纬

新媒体之道与媒体融合战略选择——纽约时报与人民日报媒体融合20年历程与经验比较研究

摘要:中美两国传统媒体在互联网转型中,过程和结局都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尽管体制不同,但是通过20年的经验比较,可以发现,真正对传统媒体转型构成最大障碍的并不是体制本身,而更可能是传统媒体在互联网挑战下其共有的内在运行机制、经营模式和专业理念。本文通过深入梳理、对比和剖析过去20年里,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媒体融合历程,现状和问题、未来挑战、成败得失和经验教训,从而发现,虽然双方在这场转型浪潮下都算不上成功,但相较而言,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网因为较早报网分离而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纽约时报依然报网一体化,面临更大挑战。
74-81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法治

2015年中国传媒法治发展报告

摘要:2015年全年,中国传媒大学媒体法规政策研究中心共搜集到传媒法相关事例873个,本报告在概述本年度出台的有关传媒指导方针和政策之后,对媒体体制改革与行政监管、互联网治理、政府信息公开、著作权保护、人格权保护、舆论监督这六个领域作出述评。文中未注明年份的表述均为2015年。
82-93

德国强化社交网络管理 网络暴力者将面临法律处罚

摘要:在一个言论不受控制的社交网络,最容易受到非法信息煽动和蛊惑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欧洲近日更是频频曝出“伊斯兰国”通过社交网络招募青少年的新闻。
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