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记者杂志

《新闻记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企业家与记者、记者生涯、新闻人物、外国记者在中国、海外新闻、报刊掠影、新闻作品评析等。
  • 主管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 国际刊号:1006-3277
  • 国内刊号:31-1171/G2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71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9
  • 综合影响因子:0.84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记者 2015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记者杂志本刊特稿

重思新闻业危机:文化的力量——杰弗里·亚历山大教授的文化社会学反思

摘要:新闻,是一种带有信念的职业,而不仅是一盘围着市场转的生意。根深蒂固的文化符码在报道和利润追逐间筑了一道“墙”,一道拒绝亵渎的文化区隔。 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C.Alexander)是耶鲁大学文化社会学教授、社会学新功能主义学派著名学者。最近,亚历山大教授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及中山大学发表了题为《重思新闻业:文化的力量》的演讲,从文化社会学的视域对当前的新闻业危机进行了解读。在这里,我们根据他的演讲原文叫effrey C.Alexander、Elizabeth Breese与Maria Luengo编著的《重思新闻业:文化的力量》(剑桥大学出版社2015年即将出版)一书的引言部分,对亚历山大教授的论述进行译介。
4-12

新闻业的黄昏还是黎明?——罗伯特·皮卡德谈变化中的新闻生态系统

摘要:现在是新闻业的黄昏还是崭新的黎明?历史已经表明,我们最好不要将问题进行非此即彼的概念化,那会将非常复杂的计划和发展简单化,并导致对宏观背景和关键细节的忽视。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的既非终结也非黎明,而是兼而有之。新闻业中出现的那些历史的、社会的以及经济上的语境变化说明新闻业正处于转型,而不是消亡之中。
13-19

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

摘要: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相比,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务)适配。场景成为了继内容、形式、社交之后媒体的另一种核心要素。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社交氛围是构成场景的四个基本要素。当移动媒体在内容媒体、关系媒体、服务媒体三个方向上拓展时,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信息流、关系流与服务流的形成与组织。此时,场景本身可能成为移动媒体的新入口。
20-27

媒体融合:现状、问题及策略

摘要:2014年,媒体融合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最热词。 近年来,在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猛烈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入口价值大幅度下降,主要表现为用户快速流失,广告主大量转移导致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骨干人才流失导致核心竞争力削弱,进而导致“阵地在、用户已不在;阵地在,广告主已不在;阵地在,骨干已不在”的窘境。
28-35
新闻记者杂志探索经纬

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媒介文化变迁

摘要:社会化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连接方式,也重塑了媒介文化的现实表征。在以人为中心、以关系为纽带的社会化网络时代,小众文化借助大规模的连接、参与和协作向大众化演进,封闭的圈子文化在裂变式的关系网络中衍生出开放而流动的超部落化现象,而处于边缘地带的亚文化则在多种社会力量的再标签化和商业化进程中实现着迈向主流化的蜕变。从生产方式的变革,到文化形态及结构的转型,再到文化地位及性质的嬗变,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媒介文化正经历着全方位的变迁。
36-41

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从近期的传媒伦理争议谈起

摘要:2015年初以来的一系列关于传媒伦理的争议事件表明,鉴于大众媒介所面临的传播语境的急剧变化,仅仅以“这是新闻业的正常操作方式”来应答大众的愤怒质疑,很难不被视为把持话语权的傲慢;但与此同时,“消费新闻当事人”的标签一旦贴上,媒体则难免在报道过程中举步维艰。本文讨论了在新闻业与公众间已经产生明显共识分裂的现状下,重建新闻的公共性共识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等问题。
42-47
新闻记者杂志国际传播

国家叙事中的世界图景——基于对2014年《新闻联播》“国际联播快讯”的内容分析

摘要:本文使用框架理论和内容分析方法,对《新闻联播》之“国际联播快讯”板块进行实证研究,尝试发掘作为国家政治在新闻生产领域仪式化存在的《新闻联播》在国家叙事的话语中建构世界图景的机制。本文研究发现,“国际联播快讯”集中呈现了国际社会的诸多冲突,其节目内容是中国的国家政治态度和对世界秩序的主张在电视屏幕上的直接投射。
48-54

2015年荷赛奖揭晓6名中国摄影师获奖

摘要:2015年第58届荷赛2月12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在本届赛事中,共有来自131个国家的5692名摄影记者和纪实摄影师拍摄了9.7912万张参赛作品。 今年的荷赛奖,中国可算是赢家之一,其中有六位中国的摄影师搞得大奖。卢广所获奖项是今年新设置的“长期项目(Long-Term Projects)”类别。
54-54
新闻记者杂志报海钩沉

从《进步日报》到《前进报》——我在解放后《大公报》的一段经历

摘要:《大公报》1902年创刊于天津,跨越了晚清、辛亥革命、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全国解放、抗美援朝、和平建设等历史时期。 报馆从天津起家,曾先后在上海、汉口、香港、重庆、桂林、北京等地出版。随着全国各地相继解放,天津《大公报》易名《进步日报》出版;上海《大公报》保持原名出版;重庆《大公报》则改为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香港《大公报》维持原样,始终未作变动,至今正常出版。
55-62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时评

公众人物权益“克减”论可以休矣

摘要:北大孔庆东教授常在网上爆出粗口,南京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吴晓平在节目中以“到底是教授还是野兽”为题进行评论,被孔教授起诉侵害名誉权,2014年12月法院一审判决孔教授败诉。判决书中有段文字指孔教授属于“公众人物”,而“公众人物”的人格权益保护应当“克减”,孔对社会舆论应有“较高容忍义务”(简称“克减”论)。此论引起舆论反弹,中国政法大学何兵教授挪揄“判决确立的规则是:公众人物可以在电视上对骂,互不担责”,兰州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林治波则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质问此判决依据何在。也有评论指这个“克减”论来头不小,盖源于上世纪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警官沙利文诉纽约时报诽谤案的判决,并且已经成为“国际通行”的准则。
63-66
新闻记者杂志舆情研究

网络社群对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力研究——基于2010~2013年1232起重大公共事件的实证分析

摘要: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媒介生态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网络社群在舆论传播中的力量不断凸显,议程设置传统认知遭遇困境和挑战,亟待重新审视。本文从突发公共事件的舆论传播出发,讨论了网络社群议程对新闻议程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网络社群议程与新闻议程具有高度融合性;网络社群对新闻媒体具有议程引导作用,不同社群在不同议题中的引导作用有所差别;网络社群议程对新闻议程的影响受到社群中谣言传播的显著影响,谣言传播阻碍了博客对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力,增强了微博对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力。
67-71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教育

教之而成天下英才——台湾世新大学新闻教育一瞥

摘要:2014年8月,笔者去台湾世新大学研修。世新大学是台湾著名的以新闻传播学为主要方向的大学。它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先生于1956年创办。上世纪20年代起,成舍我先生先后创办了《世界晚报》(北京)、《民生报》(南京)、《立报》(上海)、《香港立报》等,1945年在重庆创办《世界日报》。1952年,成舍我先生由香港赴台湾,由于当局没有开放报禁,他便投身新闻教育。据说,成舍我先生曾有言:你不让我办报纸,我就办新闻学校,让我的学生当记者编辑。他说:“实施民主政治须先健全新闻事业;健全新闻事业需有足够传播专才。”
72-74
新闻记者杂志书林一叶

去蔽与超越——评张小琴教授的《电视修辞学》

摘要:从电视进入家庭之后,它便成为人们客厅或卧室最常见的摆设,而我们无论是做家务,还是休闲,看电视已成为我们的惯习。但电视是什么?它为何成为我们家庭的一员?它对我们施加了何种魔法,让我们对它保持长久的兴趣?从儿时,它便伴随着我们成长,至老亦相随,我们从中获得了何种益处?又或者受到哪些伤害而不自知?如果没有电视又将如何?是谁生产这些电视节目的?他们为什么又是如何生产的?……除非专业人士,可能我们一般人对这些问题都习焉不察,也不会花那么多精力去探索其秘密。但就算是专业人士,又有多少人真的能解其中味呢?
75-79
新闻记者杂志采编谈艺

正面人物报道的宣传效果与效仿意愿——基于上海地区的调查分析

摘要:正面人物报道在精神引领方面的特殊作用使其成为当前社会建构和重塑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正面人物报道的宣传效果其实是要提升人们的效仿意愿。为了解当前正面人物报道实际宣传效果的情况,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上海地区受众进行数据统计,归纳总结当前典型人物报道效果的具体体现,并以此展开分析,以探究提升典型人物报道宣传效果的可能途径。
80-84
新闻记者杂志视听界面

试论转型期的中国广播新闻

摘要:本文认为,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广播新闻在转型期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商业话语下,坚守新闻立台的理念,注重市场选择、专业主义和宣传纪律三个要素的动态平衡,同时突出强调公共性;二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创新广播新闻的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弥补和强化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三是通过“走转改”活动,对广播新闻的话语方式进行重塑,建构广播新闻报道的新框架。
85-89

融媒时代的广播传播路径转向——以广西电台教育广播“私家车930”为例

摘要:互联网思维正在促进广播内容生产的转向,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声音传播特性基础上,呈现从“内容为王”向“品质至上”转型的趋势。“内容品质”是“内容为王”的一种升级体现,并非简单强调高质量,而是更加深入契合听众的个性化需要和社会需求,最大程度上聚合听众并带人其社会关联,凸显广播独具的、与自媒体及其他传统大众媒体相区分的专业服务精神,这也是广播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创新发展的体现。
90-92
新闻记者杂志读图札记

00后怎么用移动互联网

摘要:近日,百度对外《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2015贺岁版》(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对00后的移动互联网行为进行了分析和洞察。所谓00后,指的主要是6~15岁的学龄儿童和少年,平均年龄12岁,跨度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
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