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记者杂志

《新闻记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企业家与记者、记者生涯、新闻人物、外国记者在中国、海外新闻、报刊掠影、新闻作品评析等。
  • 主管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 国际刊号:1006-3277
  • 国内刊号:31-1171/G2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71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9
  • 综合影响因子:0.84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记者 2013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记者杂志本刊特稿

深化报业改革的上海破题——传媒学者谈上海报业集团成立的意义和启示

摘要: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报业之所以生命不息,正因其改革不止。 在互联网对纸媒造成严重冲击、中国报业集团真正迎来拐点的时刻,上海再一次走在改革前沿,率先启动了报业集团兼并重组的改革步伐。
3-12

传媒业集团化17年:问题反思与发展方向--以上海报业集团组建为基点的讨论

摘要:新一轮的传媒集团化已经启动,和17年前相比,传媒业也已经形成国有资本以传统媒体为主阵地、非国有资本以新媒体为主阵地的资源配置效率竞争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启新一轮集团化,需要考虑既有经验与教训的参考价值;同时,也要考虑新媒体集团竞争对传统媒体集团改革方向的强制性规定。能否保护市场创新力量、提供创新的动力保障机制是决定本轮传媒集团化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17-22
新闻记者杂志探索经纬

从“告之”到“对话”:在众声喧哗中改进新闻报道——由星巴克咖啡价格之争引发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央视新闻联播节目近期星巴克咖啡价格报道及其争议为例,提出web3.0时代媒体报道对新闻的价值判断必须以准确分析公众的心理为前提;传播模式上不应该是媒体内部封闭式的内容生产,而应该将新闻报道从“告之”变为“对话”,将公众参与纳入到专业化的内容生产中,形成专业新闻报道与公民新闻活动的融合机制与互补效应,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
22-26

媒介平台:传统广电转型之道

摘要:在新媒体时代,传统广电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成为必然的历史选择。问题是如何转型?笔者认为,新媒体其实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媒体”,而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广电人必须认清转型中存在的三大误区:认识误区、思维误区和路径误区。当前传统广电转型主要有两个路径选择:融合与对接,但如何部署还须审时度势。
27-31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新论

“共”时代的开创—试论新闻传播主体“三元”类型结构形成的新闻学意义

摘要: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技术丛”促成了“后新闻业时代”的诞生,在新闻传播主体维度上表现为职业新闻传播主体、民众个体传播主体和非职业、非民众个体的组织(群体)传播主体的“三元”类型结构的初步形成。这一结构的宏观新闻学意义在于“共”时代的开创,具体表现为:“共享”新闻资源时代的到来,“共产”新闻文本时代的开启,“共绘”新闻图景时代的降临和“共同”新闻主体时代的开辟。“三元”类型结构与“共”时代的开创,正好体现了人类新闻活动的历史辩证法。
32-41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观察家

中国传媒业15年历程的个人观察——话别“传媒观察家”读者

摘要:天底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为“传媒观察家”这个专栏撰写稿件已经十五年,是时候说声再见了。最后这一篇,请容许我再唠叨几句。
41-43
新闻记者杂志新闻调查档案

网络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职业状况——上海地区调查报告之一

摘要:通过对上海地区网络新闻从业者的问卷调查,从个人特征、身份认同、工作自主性、工作满意度、采访权、编辑权、市场化、技术化的态度与评价等方面,对网络新闻从业者的职业状况和职业认知进行考察。调查发现:网络新闻从业者呈现年轻化、高学历、高流动性特征,有较强的职业可塑性;专业背景和媒体经历,使其拥有较好的职业素养;自我身份认同度较高,工作自主性和工作满意度一般;对采访权的确认并给予网络新闻从业者“记者”待遇,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不同类型网站的从业者,在职业认知和职业行为方面有所差异。
44-50
新闻记者杂志新媒体·新课题

微博、微信对传统媒体内容使用的影响

摘要:本文探讨微博、微信分别对报纸、电视在本地、国内、国际、娱乐、体育、证券六类新闻使用上的影响,采用面访方式在成都调查获得有效样本825人份。数据分析发现,一是微信和微博已成为受众获取新闻的重要渠道;二是当前微博、微信对电视的影响远大于对报纸的影响;三是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功能正在被化解,社交媒体所代表的新闻规则正在形成,但社交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会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64-68
新闻记者杂志新闻与法律

欧洲人权法院对记者拒绝公开秘密信息源的保护

摘要:记者应否享有拒绝公开其秘密信息源的权利一直有争议。欧洲人权法院尽管认为记者的这项权利是相对的,但其通过判例裁决——成员国无论是要求记者公开信息源的指令,还是以其他强制措施逼迫记者公开信息源都侵犯了记者的表达自由。不过,随着互联网带来的媒介变革,欧洲人权法院将面临一些新问题。
69-74

英国记协呼吁设立公共补贴以挽救地区报业

摘要:据英国《卫报》报道,记者协会呼吁为地区性报纸提供公共补贴,以挽救它们走向灭亡的命运。
74-74
新闻记者杂志报海钧沉

从“责任”到“自由”的视角转换——民国记者视野中的哈钦斯报告

摘要:20世纪40年代后期,美国《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报告的面世,奠定了后来有着广泛影响的“社会责任论”的基础。与此同时,该报告发表不久即被迅速译介到中国,并且在中国新闻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试透过当时身处其中的新闻从业者撰述的文章,揭橥当时的中国新闻界何以关注此报告、如何解析此报告以及这种行为背后潜藏的意义。
75-79
新闻记者杂志新媒体前沿

新媒体转型中的期刊人力资源变革

摘要:以“互动”和“用户中心”为特征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期刊业,也必将对期刊组织中的人力资源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向新媒体转型的过程中期刊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阐释了期刊在传播和生产方式上正在发生着从单向传播到互动平台、从单一产品到多元产品、从提供内容到提供服务的转变,并提出为适应这些转变,未来期刊人力资源变革的三个方向。
80-84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一瞥

新闻性周刊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转型——《新民周刊》“整合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处于新媒体的快速生长期,《新民周刊》和所有传统平面媒体一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临很大挑战。作为创刊至今已近十五年的新闻性周刊,站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交汇之处,面对与新媒体的竞合,如何发挥自身特色和固有优势,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平台,打破困局实现突围,这是亟待破解的新课题。本文就《新民周刊》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做了初步论述。
89-92
新闻记者杂志外报读图札记

枪声中的摄影人

F0003-F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