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记者杂志

《新闻记者》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3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企业家与记者、记者生涯、新闻人物、外国记者在中国、海外新闻、报刊掠影、新闻作品评析等。
  • 主管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
  • 国际刊号:1006-3277
  • 国内刊号:31-1171/G2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4-371
  • 创刊时间:1983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39
  • 综合影响因子:0.840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记者 2012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记者杂志探索经纬

媒介距离论:距离作为传播资源的思考与分析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媒介距离的内涵,并对人文社会学科中与距离相关理论及新闻传播学视域中的距离概念进行了梳理;其次从媒介距离概念出发,对媒介距离的分类及性质进行了理论探讨;最后探讨了媒介距离在大众传播实践中的运用,探讨了报纸、广播、电视及网络等媒体如何把握适度媒介距离,从而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课题。
3-9

从倡导到中立:当代中国调查记者的职业角色变迁

摘要:本文以当代中国调查记者为研究对象,考察他们对于自身职业角色的认知状况。结果发现,在调查记者中间,倡导式与中立式两类职业角色都有体现,并有从倡导向中立转变的趋势。不过,随着微博平台的出现,调查记者的职业角色也呈现出更加丰富的面向。一个可能的趋势是,倡导与中立两种角色会长期共存,二者相互缠绕,难分难解,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沌局面。
9-14

调查性报道的“情景”建构策略

摘要:在调查性报道中,人物、过程、背景作为新闻事实的构成要素都有其空间和时间坐标。调查性报道的话语生产作为一种意义生产,隐含着复杂的社会关系,没有绝对的任意性。调查性报道通过把人物"角色化"、历史"过程化"、背景"环境化"等情景建构策略,既拓展和延伸了新闻事实,又在一定的修辞情景中理性升华了调查性报道的意义。
15-19

新闻学理论范式的实践导向探析

摘要:在信息社会,新闻学理论的实践指导意义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新闻学的理论范式入手,探讨了新闻学理论对新闻报道实践的影响和新闻学理论范式的实践导向,以发现传统新闻学理论在实践指导方面的不足,并由此探求科学提高新闻媒体引导力的有效理论路径。
20-25

近九成网友承认自己患上“搜索依赖症”

摘要: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175人的在线调查显示,81.4%的受访者感觉很多人患上了"搜索依赖症";89.8%的人承认自己就有"搜索依赖症",其中20.0%的人感觉症状"非常严重"。
25-25

“文本细读”在国内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状况分析——另一角度纪念麦克卢汉的思考

摘要:本文以传播学的内容分析法考查了文本细读自1979年到2011年国内及新闻传播学领域的运用情况。针对其间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麦克卢汉当年所传承的新批评流派的文本细读方法以及在今天国内的新闻传播专业领域内的应用价值。
26-30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观察家

2011,中国新闻出版业调整变化频繁激烈

摘要:2011年中国新闻出版业变化与调整格外频繁剧烈。在宏观政策层面,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中国的
30-32
新闻记者杂志国际传播专题

对外传播中的负面新闻报道——基于中国日报网站和新华网英文版的个案研究

摘要:负面新闻信息的报道是对外传播中不能回避的一个领域。如何报道负面新闻信息,既是对媒体传播能力的考验,也是检验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一个契机。本文以7·23动车追尾事故为个案,以中国日报网站和新华网英文版对事故的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与个案研究结合的方法,考察两家网站在报道负面新闻信息方面的表现,借此分析中国对外传播中负面新闻信息报道应注意的问题。
33-40

我国将建设国家出版传媒“航母”

摘要: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1月4日召开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指出,2012年要启动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非独立法人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工作,加快推进报刊出版业结构调整;建设国家
40-40
新闻记者杂志新闻调查档案

二十一世纪中国突发环境事件报道的观念变革

摘要:本文分别选取了《人民日报》和《中国环境报》对沱江水污染事件、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厦门PX事件的报道为研究对象,具体探讨我国突发环境新闻报道观念的变革。本文借鉴了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视角,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媒体突发环境事件报道的主题、消息来源、报道对象、报道框架及理念进行了分析。
41-46

“富二代”媒介形象建构研究

摘要:杭州飙车案和药家鑫杀人案等让我们在媒体报道中不断关注"富二代"这一特殊群体。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大众传媒新闻报道中"富二代"的形象建构进行了研究,并发现大部分新闻对"富二代"这一形象进行了负面报道。本文也进一步归纳了负面报道的倾向类型、形成原因和社会影响,对深层社会原因和纠正方式等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47-52
新闻记者杂志新媒体·新课题

微博传播与微博救助

摘要:微博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既有的传播格局,作为一种诉求渠道,它更加改变了人们解决困难的处理方式。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甫一出现就表现出了强大的能量,在救助信息的、事件的解决速度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以2011年医疗事件为例,通过微博的媒介优势分析,探讨微博传播在网络救助方面的利弊。
53-58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经济板块

中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实议题——兼谈他国学者对我国媒体现状的几个关注点

摘要:本文对美国学者、专家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关注问题进行总结,一是中国"三网合一"的现状、问题、机遇、政策;二是中国网络视频的消费需求、赢利模式、国际文化交流、国家政策;三是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变革、虚拟交流与口碑传播、新商业与媒体新空间;四是网络游戏对传媒产业影响,以及中国传媒娱乐产业的发展。
59-62
新闻记者杂志新媒体前沿

媒体与地理位置信息服务结合的新探索

摘要:地理位置信息服务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新兴细分领域,信息技术产业链上的巨头和后起新秀竞相抢占这一前景美好的市场。这项基于信息资讯和地理参数精确叠加的服务,也许是媒体搭上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快车的一条路径。目前嗅觉灵敏的欧美媒体已开始探索与地理位置信息服务结合的各种方式。本文就欧美各媒体的实践案例进行解读,结合国内外这一领域的发展概况,探索国内媒体涉足这一领域的前景。
63-67

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GDP首超3%

摘要: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预计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将首次超过3%,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上升。在昨天举行的2012年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对外。
67-67

新媒体艺术对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拓展

摘要:新媒体艺术绝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工具和手段,它首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占据了我们的日常视觉经验,自上而下地冲击着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观念,它同时也意味着一个逐渐开放了的社会文化共同领域的建立。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新媒体艺术将引领公共艺术观念变革而成为装点城市公共空间、增强大众参与性、促进多元文化发展和助推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
68-70
新闻记者杂志采编谈艺

新闻评论“微博化”探析

摘要:微博的崛起与普及给媒体新闻评论的功能、内容与形式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对媒体新闻评论"微博化"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如微博时代新闻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加强,包括以微博内容为由头的新闻评论越来越多,选题来源更加多样化,还有新闻评论形式上的许多变化,如微博体评论的盛行。与此同时,微博对新闻评论也存在消极的影响。
71-74

2011年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超1.5万亿元

摘要: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表示,初步统计,2011年新闻出版行业总产出超过1.5万亿元。据介绍,去年我国新闻出版产业发挥文化产业主力军作用,实现了健康快速发展。
7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