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记者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Review

  • 31-1171/G2 国内刊号
  • 1006-3277 国际刊号
  • 1.39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记者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3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记者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一月报评、企业家与记者、记者生涯、新闻人物、外国记者在中国、海外新闻、报刊掠影、新闻作品评析

新闻记者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记者杂志本刊特稿
流泪的采访 激情的报道——洪战辉感动中国报道的前前后后3-6

摘要:洪战辉带着捡来的妹妹求学12年,经《郑州晚报》报道后引起全国及海外华人强烈反响。在报道洪战辉事迹的基础上,《郑州晚报》又联合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等国内主流门户网站,经过一系列的策划、联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新闻冲击波。

新闻记者杂志传媒观察家
新闻传媒业的空前利好7-9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后,近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宣传部、中央寅传文化系统各单位发出关于认真学习这个文件的通知,这标志着2006年伊始.中国文化产业(包括新闻传播产业)迎来了空前利好的春讯。熟悉改革开放进程的人士会认识到,这一政策的出台,是以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逻辑延伸。在这一政策中.新闻传播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而被包括在内.

《媒介败局》出版9-9

新闻记者杂志采编谈艺
说角度10-13

摘要:在每周群贤毕至的采前会上,在每天紧张有序的编前会上,在每次谋篇布局的策划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就是——角度。

记者的采访心理危机和应对14-17

摘要:有鉴于新闻记者“高风险”、“重经验”的行业特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记者的心理素质问题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出版17-17

“小人物”的受访心理特征与接近途径18-20

摘要:一、“小人物”的界定与一般特征 在本文开始,我们先对新闻采访中的“小人物”作一个大致界定。

谁给予了记者的采访权?21-23

摘要:多年以来我一直在想:是谁给予了记者具体采访的权利?是领导、单位、职业,还是社会、民众、法律?这个问题好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明星的“非常报道”24-27

摘要:当这个时代的人们更多地是在消费明星时,有关明星的报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陈坤:不吃牛肉》、《陆毅:女友是最忠实的》、《刘若英:不爱奶茶,爱可乐》、《许巍:吃饭不忘打拍子》、《粱静茹:最爱大闸蟹》等等,都在明星的生活细节中寻找“非常”。更有名为“目击”版的明星报道打出《足球队员从“头”做起》的标题.刊出上海中邦球队队员在美发厅精心打理的大照片.内容着眼于他们集体的改头换面,

新闻记者杂志众议苑
想想给百姓留下什么印象27-27

摘要:去年10月20日.台州市椒江区交警大队队长李某因一篇“批评报道”与台州晚报副总编辑吴湘湖发生肢体冲突。随后.李竟召来十多名交警将吴湘湖拖出大楼塞进警车。(据10月21日《新京报》)

新闻记者杂志采编谈艺
留下问号,不留下疑惑——“问号新闻”反思及其处理技巧28-29

摘要:前不久,美国《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05年度全球亿万富翁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虽然财产略微缩水,但仍以465亿美元的身价连续第11年蝉联全球最富。而瑞典家具巨头、“宜家”创始人英瓦尔·坎普拉德以230亿美元身价排名第六。这则消息也为2004年的一桩新闻“公案”画上一个句号。

新闻记者杂志媒介批评
虚假新闻泛滥中的新闻教育责任——兼谈“通才”“全才”新闻教育观的误区30-31

摘要:一《新闻记者》连续5年评选年度十大假新闻,提醒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虚假新闻泛滥成灾,已成公害。

新闻的本土化不等于地方本位主义——从“神六”的人物报道说开去32-33

摘要:2005年“神舟六号”升空作为重大的时政新闻,对航天员个人的关注再次成为各大媒体的聚焦点.而两位航天员的个人经历和家庭生活也成为媒体报道的重心之一。但笔者也发现,费俊龙是江苏昆山人。聂海胜是湖北枣阳人,正是这两人的籍贯,带来了湖北的地方媒体在报道上的细微差异:由于强化了对聂海胜的本土化报道,导致对费俊龙报道的相对削弱。

何必都要“娱乐化”33-33

摘要:期待已久的中央二套“CCTV2005经济大典”,终于在新年第一天晚上21:00准时播出了。主持人马斌穿礼服、系领结、口袋塞手帕,盛装而出,先打趣观众说自己在航天飞机上,又自夸自己是“年度最帅的男人”。在讲到农村问题时,还拿出了玩具小麦和三个分别贴以“钱”、“书”、“药”字样的袋子,可谓花样不少;噱头不断。

新闻记者杂志争鸣空间
“希望新闻学”:是耶?非耶?:希望的关键在于解决问题或找到思路34-34

摘要:本刊2005年第8期,发表了罗建华先生的文章《学学“希望新闻学”》。文章发表后,广东一家报业集团总编辑批示“供各采编部门记者编辑参阅”,由此引起一场讨论。有人认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在选择新闻报道内容上确实应注意有所控制与回避:也有人提出,“希望新闻”固然不错,但实施起来会不会变成“假大空”的高调宣传?同时,《岭南新闻探索》2005年第5期也转载了这篇文章,并在该刊第6期以《“希望新闻学”值得提倡吗?》为题,刊发了一组讨论文章。在此,我们摘要编发这组讨论文章,一方面希望能够开拓读者视野、启发更深入的思考:另一方面更希望提倡广东新闻界同行重视业务研究、活跃讨论空气的良好作风。

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人文关怀35-35

摘要:“希望新闻学”提倡尊重生命、关爱他人.这本是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人文立场,即新闻报道的底线应构筑在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基础上。然而在新闻报道中,记者往往具有双重立场:人文立场要求记者具备人文关怀,职业立场需要记者准确快速、全面客观地报道事实真相。在激烈拼抢新闻时,这两个立场常常难以取舍和两全,如何平衡媒体责任和社会良知,这是一个亟待探索的问题。

“希望新闻学”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35-36

摘要:《学学“希望新闻学”》一文的确介绍了“希望新闻学”在处理稿件方面的做法和传播的社会效果上的一些新的认识,有可借鉴的意义。但是,操作起来,会发现问题多多。以下一些问题,是在实践“希望新闻学”中可能会遇到并需要加以警惕的。

“希望新闻学”是个假命题36-36

摘要:《学学“希望新闻学”》一文,似乎以崭新的视角提出了所谓的“希望新闻学”一词,但笔者仍然认为,“希望新闻学”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假命题。这一极不规范的提法,既不能促进新闻学术视野的开拓,更无助于培养一个理性的、建设性的新闻媒介环境,其潜在的危害性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