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onthly

  • 51-1046/G2 国内刊号
  • 1007-2438 国际刊号
  • 1.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界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数字新闻学·理论脉络与发展趋势、传播学研究、传播与社会、传播法与伦理、博士生新论、全球视野

新闻界 2019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年度观察
变迁与挑战:媒体平台化与平台媒体化--2018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4-13

摘要:本文从宏观维度的新闻业年度变化,以及中观维度的新闻业行动者、内容、分发、受众等四个方面,以相关案例、事件和数据为基础,整体勾勒2018年中国新闻业的变化图景。总体上看,媒体平台化和平台媒体化是本年度新闻业的重要变化,新闻业发展的年度特点主要包括:1.新闻行动者方面,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和平台媒体共生于新新闻生态中;2.新闻内容方面,短视频在严格监管下发展迅猛;3.新闻分发方面,平台化和智能化分发机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4.新闻受众方面,用户呈现参与主动性和表达情绪化特点。未来一段时间,平台媒体将比专业媒体面临更大的挑战。

新闻界杂志全球大师访谈
霍米·巴巴:理论建构是一种赋权的政治--文化错位、流散与身份政治14-19

摘要:本文通过访谈对话,对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家霍米·巴巴的学术思想进行剖析。本文认为,霍米·巴巴对于文化错位、身份认同、归属感等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问题的理解,体现出了结构与能动性相结合的辩证性;他认为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建构其实并不是为了解决具体的问题,而是为了"为未知的事物命名",因而是一种话语赋权的政治实践;此外,他还尝试在后殖民主义文化实践与更加具体的制度和技术前沿实践之间建立紧密的关系,为理论直接参与社会变革指明了路径。

新闻界杂志新闻业前沿
智能算法运用于新闻策展的技术逻辑与伦理风险20-26

摘要:面对新媒体时代新闻生产、分发、互动格局的巨变,专业新闻工作者可以将"新闻策展"作为角色转型的契机。然而由于与科学技术的隔阂,新闻界未能结合自动化新闻策展算法的发展前瞻未来的转型方向。本文通过揭示事实类策展算法和观点类策展算法的技术逻辑、进步性和局限性,将智能时代人机协作策展的角色分工进一步清晰化。除了业务层面的探讨,本研究还从价值层面审视自动化算法策展技术蕴含的价值风险,并发现策展算法在公平性及新闻伦理方面存在隐忧,其难以实现对良善社会价值观的引导,媒体专业从业者用新闻专业性和人文价值完成对算法的规训,通过引领算法价值践行智媒时代的社会责任。

算法新闻的伦理审视27-33

摘要:算法新闻是人工智能与新闻传播业相结合的产物,植根于大数据、算法模型和云储存。算法新闻极大提升了新闻传播的效率,形成新的传媒业态,但由于其技术本身还不够完善、背后的法律和行业准则还不规范,现阶段的算法新闻仍有许多亟待考量的伦理问题。本文在回顾算法新闻缘起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涉及的隐私权问题、技术伦理问题、价值偏向问题做了梳理,阐明其研究进展,进而初步探讨了未来强人工智能技术下算法新闻可能涉及的伦理问题与伦理规范,揭示进一步研究算法新闻的可能方向。

新闻界杂志新闻学研究
短视频:视频生产力的“转基因”与再培育34-43

摘要:短视频在"火山爆发"式的增长后,将进入"细水长流"的长线应用。短视频是从民间文化走向公共传播的,它从一开始就是以"生活化"为其底色,进入公共化传播后,生活化也是一种基本的表达策略,而以人为本将是其持久的文化基因。传统媒体要在专业化资讯短视频生产方面培育新视觉生产力,就需要在文化基因改良基础上,优化短视频要素配置、凝练移动平台上的微叙事模式、培育硬核新闻等优质种子。短视频在一些方面也有自己的局限,在调查报道、记录片等领域,长视频仍不可取代。

新闻界杂志媒介研究
顺应社会变迁 调整三重利益:媒体深度融合的核心要义44-51

摘要:论文立足于当前国家发展、社会变迁、媒体自身变革等宏大历史与现实背景,提出进入攻坚克难拐点时期的媒体深度融合的核心要义是合理调整"国家-社会-媒体"三重利益之关系,并对为何如此、如何调整、融合实践在其中的作用、融合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论述与剖析。

新闻界杂志传播学研究
人的记忆、搜索引擎与新闻传播学研究--搜索引擎批判52-59

摘要:任何一种新工具,都带着它特定的"内嵌的意识形态"。我们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的方式,基本上取决于我们手里正拿着什么样的工具。应该充分运用搜索引擎,但若缺乏警惕,容易记住储存信息的路径和位置,忽略对信息的进一步追索、深入理解与记忆;"主动记忆"变成了"随意搜索";容易无形中"知识"倒向了"常识",非专业的信息取代了专业权威信息;个体记忆开始碎片化,外部记忆依赖搜索引擎形成惯习。在信息搜索较为便捷和快速的条件下,基于知识积累的理解力显得更为重要,知识的记忆对理解的本来作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基于知识积累的理解力仍然需要良好的记忆。

媒介效果研究:“假说”还是“理论”?--基于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学术考察60-70

摘要:在传播学的话语版图中,媒介效果研究无疑是最耀眼的坐标。作为传播学研究主流范式的经验学派与批评学派在媒介效果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诸如"皮下注射模式""第三人称假说""媒介文化",等等。但在媒介效果研究的本质归属上,两大学派的观点却发生了较大分歧:经验学派认为批判学派的效果研究只不过是借用了现象学、符号学、结构主义等其他研究范式的一些新名词,其研究成果缺乏形成"理论"的社会基础/实证调查;而批判学派认为经验学派过于推崇实证/量化研究,所谓的"研究结论"充其量只能归属于"假说"的范畴,难以建立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范式。由此,媒介效果研究到底是"假说"还是"理论"成为了一个亟待深入研讨的学术问题。本文尝试在借鉴哲学、社会学有关"假说"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结合传播学现状探讨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这两大主流范式的媒介效果研究的归属问题以及二者的"可能性融合"趋势,以期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一种基础的、本质的话语范畴。

论传播的物质性:一种媒介理论演化的视角71-78

摘要:传播的非物质性是传播学研究的主导性本体论基础,即认为传播是建立在人类认知、思想、语言和象征等基础上的文本性的、精神性的、非物质性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数字时代技术、空间、身体等问题不断受到传播学界的重视,传播的物质性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其中,媒介理论以一种区别于主流传播学研究的视角审视和讨论传播的物质性问题,试图扭转传播学的文本中心主义倾向。在媒介理论的视野中,媒介并非只是指向内容、机构以及形塑这些的社会力量,而是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和中介物,在技术条件上提供了跨越时空的联结性,开启了人类关于时间和空间的感知意识,建构了人的主体性意识,并成为形塑日常生活场景与文化实践形式的物质性动力源。

新闻界杂志博士生新论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组织内传播研究(1921-1927)79-87

摘要:"组织内传播"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组织规模的不断扩张,组织内传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也不断增强。本文以中国共产党早期档案资料为依据,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与组织文化生成、党内信息传递、党内传播机制探索与完善三个维度对中共早期的组织内传播问题展开论述。具体而言,中共早期通过编发党内刊物、开办党校、选派党员海外学习等党内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生成并传播了组织文化;通过党内文件流转、党内交通网络建设、建立党内隐语系统等方式保障了党内信息传递的畅通与安全;通过设置专门机构、建立和完善会议、特派员等组织制度完成了对党内传播机制的初步探索。

当代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兴起:话语与实践的历史考察88-100

摘要:本文采用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路径,运用各类文献材料考察了起源于美国的调查性报道导入中国的历史过程,关注这一过程中观念、实践与话语的互动机制。研究发现,自八十年代初期至九十年代初期,调查性报道观念经过语言转换被收编到中国政治文化的语境之中,但并未被中国新闻业界和学界的主流所接纳。这一时期中国新闻业开展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调查性报道实践,这些实践大都在舆论监督与深度报道的话语之下展开,调查性报道的独立话语尚未形成,记者也未能以调查性报道的规范性要求来反思自身行为。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新闻调查》等调查性电视节目的创办以及《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向深度调查报道转型,中国新闻界的调查性报道实践日趋活跃,关于调查性报道的话语意识逐渐形成。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联系日益密切,借助共同体的话语建构,调查性报道的实践经验被提炼成公共知识得以传承和扩散,最终使得调查性报道观念在中国落地生根,助推了中国新闻业的专业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