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onthly

  • 51-1046/G2 国内刊号
  • 1007-2438 国际刊号
  • 1.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界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数字新闻学·理论脉络与发展趋势、传播学研究、传播与社会、传播法与伦理、博士生新论、全球视野

新闻界 201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全球大师访谈
亨利·詹金斯:社会的发展最终落脚于人民的选择--数字时代的叙事、文化与社会变革4-11

摘要:本文对美国著名传播学者、媒介理论家亨利·詹金斯进行深度访谈,尝试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亨利·詹金斯在自己提出的媒介融合的文化逻辑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包含参与式文化理念、数字叙事 实践方法,以及批判性数字素养的完整媒介文化理论体系,对我们理解社会变革的路径,以及媒介与传播研究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闻界杂志新闻业前沿
事实核查的国际实践:逻辑依据、主导模式和中国启示12-17

摘要:近年来,事实核查在全球假新闻治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首先对事实核查的逻辑依据进行了探讨,继而对世界各国事实核查的实践模式进行归纳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事实核查的国际实践对我国的启示。研究发现:事实核查的逻辑依据可归纳为专业逻辑、市场逻辑和技术逻辑三个方面;目前,国际上事实核查的实践可总结为编辑室主导型、NGO主导型、政府主导型以及公民参与型四种模式;未来我国可从培育民众的事实核查素养,设计合乎国情的事实核查机制、方法和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的事实核查工作体系和专业的事实核查队伍等三个方面加以借鉴。

新闻界杂志新闻学
中国新闻述评文体争鸣的回顾与解读--纪念新闻述评文体100周年18-26

摘要:中国新闻述评文体争鸣现象起于改革开放后首批新闻业务类教程的出版,而逐渐消声于本世纪10年代之后,代之的则是“新闻评论说”的独大,由此带来了新闻述评学界研究与业界应用的“偏评论化”,既缩减了新闻述评“报道化”写作模式的应用空间,也弱化了新闻记者作为述评写作主力军的地位,同时背离了新闻文体要为现实语境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为此,文章以新闻述评的文体百年为契机,以文体争鸣为切入,阐述其观点,回顾其过往,陈述其现状,并解读其后果,进而认为:在“泛文体”时代,新闻述评的发展应多一些可能性,故若其争鸣止步于“新闻报道说”或“新闻评论说”,会阻碍新闻述评文体功能实现的最大化及其在新媒体空间下的应用。

新闻界杂志媒介研究
作为县域治理枢纽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刍议--基于对A市的实地研究27-32

摘要:对A市7个区(县)的实地研究发现,县级融媒体中心建立在如下基础、动力与策略之上:县级媒体分批、分层地实现了组织聚合、业务耦合与文化融合,相继受到了政策“推力”、市场“拉力”与专业“原力”的驱动,随即作出了等待顶层设计、着手支点架设与试水市县联动的策略安排。在将县级媒体生态与媒体融合轨迹这两个因然考量代入以上实然情境后发现,“县域治理枢纽”是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可能指向之一,其须满足县域“善治”与“可控”要求、集成舆论引导、政务服务和社会合作相关功能并搭配相应基本组件,既包括以技术设备为主的硬件设施,也包括相应产品矩阵、运行机制及人才梯队组成的软件系统。

新闻界杂志专题·视觉修辞研究
隐喻与转喻的互动模型:从语言到图像33-46

摘要:隐喻和转喻意味着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两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前者基于相似性形成跨域映射关系,后者基于邻接性形成同域指代关系。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人类生存的两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揭示了无意识运作的"凝缩"和"移置"工作原理。隐喻和转喻的发生结构,体现为不同叙述层之间的认知过渡和意义流动。在隐喻和转喻的互动结构中,隐喻提供了意义生成的基本框架,转喻体现为意义链条中的局部构造,主要发挥着隐喻发生的认知中介功能。视觉表征体系中,视觉转喻必然嵌套在视觉隐喻的总体结构之中,由此构成了视觉修辞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视觉隐转喻"现象。就隐喻和转喻的互动机制而言,"视觉隐转喻"在存在方式、转喻功能、基本模型三个方面均呈现出不同于"语言隐转喻"的修辞结构与认知特点。根据视觉隐喻和视觉转喻之间的互动方式,"视觉隐转喻"的工作原理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两种作用模型:一是基于单域转喻的视觉隐喻模型,二是基于双域转喻的视觉隐喻模型。

帝王的图像策略:明宣宗赏赐画的视觉修辞分析47-57

摘要:在运用绘画进行政治动员与说服方面,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位高手。在他现存的画作中,很大一部分是赐给贵戚、重臣的礼物。本文从视觉修辞的角度探讨明宣宗的赏赐画,并采用语境式(context)的研究方式,在创作和使用的脉络中剖析它们的政治意涵。通过赏赐画,明宣宗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作者-观者”关系:作者借助图画传达对观者的警喻、褒奖或激励;观者或以题跋,或以实际行动,表示对作者用意的领悟及自己的一片忠心。这些画作强调一种权力共生的理念:君臣相互依靠,共同建立显赫的名望。

地标与认同:城市"窗口"空间的视觉修辞分析"58-66

摘要:本文使用空间视觉修辞分析与多点民族志相结合的方法,从深圳城市地标的空间文本入手来考察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的城市文化生产。本文以“窗口”为隐喻,选取主题公园与博物馆这两个城市地标作为全球化趋势下城市文化生产与认同建构的范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主题公园将“全球”与“地方”的空间元素进行文化转换来制造出一种提供视觉消费的旅游地点,而城市博物馆则通过对视觉材料的有意选择与使用来形成一种生产城市历史公共知识、提供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等体验的公共空间。这两种典型的现代城市地标,从视觉修辞与空间功能上共同实现了将深圳的城市认同定位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目标。

新闻界杂志传播学
公众舆论中的情感互通--以"辱母案"中"朴素正义感"为中心的考察67-73

摘要:追求真理或达成共识曾是传统舆论观的意义所在,基于认知层面的公众舆论在尊崇理性的过程中刻意摒弃了情感存在的价值。而面对互联网世界的舆论澎湃,情感的共通显得弥足珍贵。本文通过对“辱母案”的探讨,发现借由“朴素正义感”所产生的“公众同情”或成为当下公众舆论的重要表征,它在某种规范下与法律的“同频共振”能够打破“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二元对立,延展了舆论的意义与价值。

新闻界杂志博士生新论
媒介议程与公众外显议程的网络关联性研究--基于第三级议程设置理论74-82

摘要:本研究以“AlphaGo对战李世石事件”为研究议题,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以及社会网络分析法,针对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垂直媒体以及以社会化媒体为代表的水平媒体进行第三级议程设置效果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媒体的第三级议程设置能够影响公众外显认知,但其作用机制为新闻工作者对新闻生产要素进行深度精细加工,建立属性要素间的逻辑关联,且水平媒体报道的议程设置影响效果更为显著。我国媒体的新闻报道实践亦可以从第三级议程设置理论有关“联系”的观点中获得启发,由为公众设置“态度意见”转为设置“思维逻辑”,培养公众理性客观的思考问题方式,并结合水平媒体的中介化作用,实现新闻报道主体思想的有效传达。

新闻界杂志全球视野
对话"还是"对立":美国主流媒体对伊斯兰世界的叙事模式选择83-96

摘要:“9·11”事件爆发后,伊斯兰世界成为美国媒体的报道焦点。美国主流媒体是继承、甚至强化了东方主义所倡导的“东方和西方尖锐对峙”的“对立”叙事,还是开始向“对话”叙事演变?为探析该问题,本文首先对东方主义和新东方主义,以及查尔斯·泰勒的文化沟通本能论进行理论阐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华盛顿邮报》等三大知名报刊进行了批判性话语分析。分析发现,美国主流媒体并没有在两种叙事模式之间进行唯一的选择,而是采取了“对立”主导和“对话”渗入的混合模式。一方面,因杂揉了浓厚的美国例外主义和凸显了“美国穆斯林”这一新叙事客体,“对立”叙事的主体框架变得更加难以辨识;另一方面,“对话”叙事的内容以展现美国对自身战略的反省,传达伊斯兰国家的“声音”,以及弱化各类报道的对抗语调等形式呈现,为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开拓对话空间提供了可能。

新闻界杂志实务探索
提升乡村价值,构建乡村振兴媒体推动力--以《四川农村日报》为例97-100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演进及实施过程中,《四川农村日报》的采编实践表明,对乡村价值的厘清、激活和提升,有助于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据此《四川农村日报》大胆创新,构建更强劲、更持久的乡村振兴媒体推动力,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