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新闻界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Monthly

  • 51-1046/G2 国内刊号
  • 1007-2438 国际刊号
  • 1.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新闻界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新闻界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数字新闻学·理论脉络与发展趋势、传播学研究、传播与社会、传播法与伦理、博士生新论、全球视野

新闻界 2016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博士生新论
政治认同与集体记忆的建构:1932年陈独秀被捕的舆论反应2-8

摘要:1932年10月陈独秀被捕使隐匿“地下”多年的陈氏重归舆论界视野。从自由主义知识社群的舆论阵地到国共党报、都市民营报刊,对陈独秀被捕有着不同的报道、评论取向,而陈独秀个人的生平和革命历史也在报道和评论中被唤起和重新解读,呈现了“断裂”、“对抗”、“传奇”为主要叙事策略的记忆文本。这些迥异的集体记忆既交织着不同政治社群分歧显著的政治认同,也反应了其时多元政治力量竞争语境下报刊建构集体记忆的政治功利性特征。

新闻界杂志新闻与传播
从“告知”到“说服”:现代广告观念的形成9-13

摘要:在现代广告机制的形成过程中,广告观念的生发是推动广告发展的根本。本文以同为汉字文化圈且最早实现广告现代化的日本为例,剖析了其广告观念从无到有的系统化建构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是对广告功能以及广告价值的认知演变,从而推进了广告有效性、广告批评、广告道德等观念的衍生,进一步带动了广告表现、广告产业等相关领域的发展,为现代化广告机制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语堂的海外抗日宣传考证14-19

摘要:一直以来,关于林语堂在海外的抗日宣传存在着争议。本文主要根据林语堂在海外时期的抗日宣传实践,考证林语堂确实在国际舆论界为中国的抗战胜利做出过积极贡献。当然,由于时代与个体原因,林语堂的抗日宣传也具有其局限性。

新闻界杂志媒介研究
T2O电子商务模式中的电视用户采纳行为研究20-26

摘要:T2O模式是由O2O模式发展演变而来,目前尚处于探索初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运营方式。本文以研究电视用户采纳行为为视角,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创新扩散理论、感知风险理论、网络外部性理论共同构建T2O模式下电视用户采纳模型,剖析影响电视用户采纳T2O电子商务模式的因素。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兼容性、可观测性显著影响电视用户采纳对T2O模式的采纳。结合研究结论,对T2O模式的发展提出建议。

新闻界杂志新兴媒体
意义实现和再造:商业网络水军的另一种解读——基于“新媒体与社会心理”学术对话的思考27-30

摘要:网络技术改变了人的存在形态,也对“意义”这一主体性的概念进行了解构和再建构。商业网络水军是网络社会被市场经济“殖民”的事物,也是意义的一种实现和再造。它不仅是技术强大虚拟功能下对意义的附加,也是新的传播秩序下对符号、宣传、广告、新闻等概念的重新解读,更是对中国公共空间“发育不良”的一次嵌入和“探底”。

信息表达之流变——从社会心理学视野看弱势群体的信息表达与引导31-35

摘要:在web2.0时代,网络常常被弱势群体赋予“代言者”的角色,信息表达的基本动力是获取与社会中强势群体相对等的权力。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讨论了弱势群体信息表达的流动与变化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弱势群体信息表达的具体疏导路径。这对于研究当前弱势群体信息表达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新媒体视域下的宗教传播与社会治理研究:以佛教网络群体为线索36-39

摘要:宗教传播在互联网上已出现了多种发展趋势,在改变自身发展格局的同时,也对国家在社会治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佛教网络群体为线索,对新媒体视域下的宗教传播与社会治理展开分析研究,并进一步分析信息社会与宗教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文章认为,伴随时代与科技的进步,以宗教为代表的传统文明进一步获得了今人的关注。然而,如果要构筑良好的社会空间,确保社会治理之下信仰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表达,需要创新宗教社会化概念,方能清晰认识当前的宗教信仰问题。

移植——适应——创新:互联网媒介形态演变的基本轨迹40-44

摘要:互联网媒介自从诞生以来,经历了移植、适应、创新三个发展阶段。互联网媒体首先移植了传统媒体的媒介形态;随后,依据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对移植而来的媒介形态作出了某些调整;最后,从互联网的技术环境出发,发展出创新型的媒介形态。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移植型、适应型、创新型三类互联网媒介形态。互联网媒介形态的演变过程,体现了革命性的媒介技术变迁中媒介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新闻界杂志媒介研究
走向法治化新闻自由的智利新闻传播业45-52

摘要:1925—1973年,智利是拉美国家政治自由的典范,新闻传播界在公开批评政府官员方面相对自由,尽管存在一些侵犯新闻自由的案例,但整体上这个时期是比较稳定的。智利的新闻教育在拉美国家也是最好的。1973—1990年皮诺切特军事独裁期间,大批新闻从业者被暗杀、失踪和流放,98%的新闻传播业控制在当权者手中,所有学校的校长被更换,大批教师被投入监狱或流放,军队代表进驻学校和教育机构,学校的教材、教学大纲和教授内容受军代表监督。1990年结束军事独裁,历经三任文官总统的不懈努力,2001年通过《意见、言论与新闻活动自由法》,智利走上了法治化新闻自由的正常轨道。

用新闻游戏吸引受众:《华盛顿邮报》的创新与实践53-57

摘要: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新闻游戏逐渐受到一些媒体组织的重视。新闻游戏会给媒体组织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新闻游戏在国内外媒体组织中的发展概况,然后对《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游戏创新实践进行了案例分析,希望这些创新经验能够对我国的新闻媒体转型有一定的启示。

美国主流媒体视野中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基于《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58-64

摘要:本文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以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对象,从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探讨了美国主流媒体如何建构中国的“一带一路”形象,建构了怎样的“一带一路”形象以及这些形象建构的背后存在怎样的社会意识形态等问题。研究发现,《华盛顿邮报》通过分类、及物性、文本架构、互文性等手段,将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塑造成一种殖民扩张、重利轻义的霸权形象。这种形象塑造的背后与美国社会存在的“中国威胁论”密切相关。

新闻界杂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小百科
《中国共产党党报》65-66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报》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内按级层发放的党内机关报,内容以刊载党内文件、报告为主,具有党内工作简报性质,该报初期由党的总书记陈独秀直接主编,1923年11月30日出版了第一期。该报不定出版,发放范围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阅后收回,不在社会上传播。

《消息报》替帕尔乌斯“作广告”事件67-69

摘要:这是列宁参与处理的一起产生不良影响的消息报道事件。该事件源于1922年2月2日《消息报》刊登的一条苏俄罗斯塔社(1925年起改称塔斯社)发自华沙的电讯。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从窑洞到北京的发展历程70-72

摘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创办于延安。该台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家广播电台,台址在延安西北19公里王皮湾村的窑洞里,由中央广播委员会直接领导,建制上隶属于新华社,新华社为此设立广播科提供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