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界》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策划、理论战略、实务个案、人物时评、事体背景、集团管理、动态资讯、在市州县报战线上等。
  • 主管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1007-2438
  • 国内刊号:51-1046/G2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33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1
  • 综合影响因子:1.0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界 2015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本刊访谈

不断用新的战场来丰富自己——腾讯《大家》原主编贾葭访谈

摘要:张志安、毛恩璐(以下简称“张&毛”):你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最初是怎么接触到媒体这个行业的?贾葭(以下简称贾):这完全是个偶然,我只是为了北京户口。大学刚毕业,我考上公务员进了广电总局,但很快发现自己太不喜欢这个工作。
2-11

在新闻与文学之间:聚焦白俄罗斯女记者获诺贝尔文学奖

摘要:北京时间2015年10月8日19时(瑞典当地时间13时),瑞典学院宣布,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像加西亚·马尔克斯和海明威等诺奖前辈一样,她也是一位记者。(南方周末)瑞典文学院新任常务秘书萨拉·邓尼斯女士现场宣读了评委会的授奖词:“她的复调式书写,是对我们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
12-21

本刊“博士生新论”专栏征稿启示

摘要:为扶掖学术新人,为青年学子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本刊从2013年3月起开设“博士生新论”专栏,刊发各高校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的优秀论文。有关事宜如下: 一、凡新闻传播学在读博士研究生,均可向该专栏投稿。
25-25
新闻界杂志媒介批评

自媒体再自由也要有底线

摘要:1000万元的索赔金额,让一个消费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生意人的自媒体人吓得“心有余悸,躲在角落里发抖”。“双十一”的第二天,这个自媒体人在微信公众号“顶尖企业家思维”上《王健林:淘宝不死,中国不富,活了电商,死了实体,日本孙正义坐收渔翁之利》一文,万达集团立刻发出官方声明:“该文冒用王健林先生名义,严重误导读者,侵害王健林先生的名誉权。”
30-32
新闻界杂志新闻与传播

论创伤事件报道的社会责任与呈现方式——以2015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为例

摘要:本文以2015年获普利策公共服务奖的系列报道《至死不渝》为例,探讨创伤事件报道的社会责任和呈现方式,指出其基本社会责任是不以事件为驱动、不被刻板的客观性所束缚,主动求索真相;其呈现方式应采用主题式报道框架、行为真实准确、细节使用克制谨慎,从而达到以创伤报道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
33-36

政治效能感、媒介使用和利益抗争方式——基于201O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研究

摘要:利益表达机制属于政治学中“权利”的范畴,本文在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利用Binary Logistic回归,考察了“内在政治效能感”和“外在政治效能感”以及“媒介使用”对居民“利益抗争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内在政治效能感”对“制度性利益抗争方式选择”和“非制度性利益抗争方式选择”都有很大影响;而“外在政治效能感”对“利益抗争方式”影响力不足;“媒介的使用”对“非制度化的利益抗争方式选择”存在正向影响。
37-45
新闻界杂志媒介研究

无限信息与有限认知:媒介多任务行为的动态整合模式

摘要:时间越来越少,资讯越来越丰富,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同时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多,人们往往会在传统第一屏幕外进行顺时性或同时性的跨媒介使用行为,即媒介多任务行为。对此,本文在对媒介多任务、动机一能力一机会模式、媒介信息处理有限容量模式等理论、文献和现象梳理的基础上,探究如何通过认知取径来解释媒介多任务行为的发生,并对该行为的动机与机会进行分析,建立动态整合模式,以在实践中更好地对跨媒介行为进行观察,帮助媒介从业者拟订更合理的媒介汇流策略。
46-50

真人秀节目的知识传播与再生产——论《咱们穿越吧》的创新策略

摘要:当前对真人秀节目的功能认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真人秀节目只是简单地娱乐和消遣的样式,真人秀节目中的偷窥和隐私的特性也常被研究者作为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表征进行抨击。但是四川卫视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的实践研究证明,知识为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创新提供新鲜的主题元素和创作空间,并通过知识的娱乐化表达实现了“娱乐教育“的功能。
51-55
新闻界杂志新兴媒体

网络关系与身份认同:基于农村社会组织结构的研究

摘要: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改革的不确定性逐渐增加,农村的组织传播模式正在瓦解,传统的舆论引导体系面,临重组,社会化媒体像一支催化剂,加速了农村社会结构的调整。作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新型在线平台,互联网、手机改变了农村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弱关系重新书写着农民与亲属、村干部、城里人之间的关系结构。社会化媒体的功能具有两重性,因此“破”的同时还要注意“立”,即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农村特有的情亲、组织与文化,这对于农民身份的认同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6-62

移动接收终端使用的异化现象探析

摘要:作为新媒介的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使媒介技术与现代人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人的创造物的移动接收终端,本应是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工具,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却逐步获得独立的地位,不再是从属于人的附庸,反过来却形成了对人的压制与束缚。本文试图从移动接收终端对人自身的异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异化,以及对人的社会生活的异化等几个方面,来论述移动接受终端在使用中对人的异化——使人们成为过度依赖手机的“手机人”的现象进行解析。
63-67

从大数据到社会计算:企业Wiki传播的数据控制研究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技术已经具备了先导性、战略性和广泛渗透性等特征,原本自上而下的传播模式已经不适用于Web3.0传播体系,传播主导权逐渐向以社群为中心的集体智慧转变,移动用户活动也愈加难以预测,传统的研究方法更无法适应复杂网络的社会行为分析。这就需要通过社会计算的研究方法对集体智慧的典型应用——企业Wiki,进行用户行为分析和数据预测,发现复杂网络环境中的传播模式、发展规律以及发展趋势。
6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