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界》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策划、理论战略、实务个案、人物时评、事体背景、集团管理、动态资讯、在市州县报战线上等。
  • 主管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1007-2438
  • 国内刊号:51-1046/G2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33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1
  • 综合影响因子:1.0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界 2015年第1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博士生新论

公共性的萌发与消解: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与媒介近用——以N市房产维权事件为例

摘要:本文以N市G楼盘的维权事件作为研究案例,运用资源动员和公共性的相关理论分析城市业主维权行动中业主的表现。研究发现,城市业主充分运用法律资源、传统媒介近用和新媒体使用等方面的优势进行资源调动,起到了作为“弱者武器”的独特作用;但媒介只是维权动员与舆论扩散的一种补充形式,而局限于对公民权自我保护目的追求,造成了无法上升为公共性的困境。本文借用“私人公民”的概念来解释城市维权业主团体公共性与自利性的统一。当然,目前这种社区治理的困境是中国房产改革和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产物,需要将公共利益与公民个人权利的保护在总目标上形成一致,以构筑社区共同体。
4-12

沟通东亚中国新闻史研究第一人:《中国新闻发达史》译者蒋国珍初考

摘要:本文通过爬梳中外史料,考证中国第一本新闻通史——《中国新闻发达史》的署名者蒋国珍的详细资料。首先指出,蒋国珍是江苏溧阳人,生于1896年,活跃于20世纪20-40年代的沪宁地区,身份依次为学生运动领袖、国民党党员、教育工作者、政府职员、银行经理,终其一生仅是一个小人物。其次发现,蒋国珍并非《中国新闻发达史》的作者,而应该是译者。1924年7月,《支那た于ける于为新闻凳达小史》首次刊登于《北京满铁月报》,作者是时任职于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北京公所的伊藤武雄。1927年3月,增稿后的《支那た于ける新闻凳达小史》,由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东亚经济调查局再次出版单行本,随后被蒋国珍译为《中国新闻发达史》,成为第一本中国新闻史译著,也是第一本中国新闻通史。最后,由蒋国珍翻译的《中国新闻发达史》不仅是中国学者的参考书,且是日韩学者借鉴与翻译的对象,从而将蒋国珍定位为沟通东亚中国新闻史研究的第一人。
13-18

密苏里舰上见证日本投降仪式的中国记者不止3人

摘要:学界或坊间几乎都认为有三位中国记者见证了1945年9月2日东京湾美国密苏里舰上日军投降仪式,他们分别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社记者曾恩波。而实际情况是,在密苏里舰上见证日本投降的中国记者有8人,除上述3人外,还有中央社总编辑陈博生、中央社记者宋德和与关宗轼,中共地下党员刘尊棋。此外,还有1名拍摄电影的记者与陈博生、刘尊棋、关宗轼一起,受美国陆军上将魏德迈之邀从重庆出发经马尼拉抵达日本。
19-22
新闻界杂志新闻与传播

伦理学视阈下调查性报道匿名信源使用争议探析

摘要:以揭露为主题的调查性报道,在采制过程中更依赖于匿名信源的信息提供,而匿名信源使用本身是新闻界富含争议性的议题之一。本论文致力于从伦理学视阈去解读匿名信源使用问题,以动机效果辩证统一的伦理是非界定准则分析调查性报道匿名信源使用中的种种矛盾。试图从伦理层面为调查性报道匿名信源的使用提供评判依据与操作原则。
28-31

体育奇观的生产与消费——以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为例

摘要:体育奇观是各种社会力量围绕体育明星或事件的符号生产与消费过程。本文以我国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为例,通过个案研究及文本分析探讨当下体育奇观的生产与消费,从而揭示其传播机制。本文认为体育奇观的建构消费并非单向、线性支配,而是一个复杂的话语博弈过程。由媒体话语、粉丝意见及消费文化的汇聚与碰撞而形成的体育奇观在一定程度反映了社会认同。
32-37
新闻界杂志媒介研究

纸媒转型与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价值重构

摘要:在纸媒转型、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清醒、积极和主动作为地进行传统媒体的价值重构,应该成为传媒人担当和回答的重要课题。传统媒体的价值重构,首先应该是其经济意义的价值,包括商业价值、经营价值、资产价值、品牌价值及其所联系和连接的资源价值,等等。此外,传统媒体长期沉淀所形成的文化价值,与发展诉求、经营取向相联系的思想理念、看待与考核标准等,也应该成为价值重构的着眼和发力之所在。
41-44
新闻界杂志新兴媒体

新媒体背景下的网络纪录片创作——以澳大利亚SBS广播公司的纪录片节目为例

摘要: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呈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1】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录片以视频为主要形式,并辅以画外音、文字说明、图片等。纪录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真实”,它讲究通过独特视角“复原”历史世界。
51-55

话语释放:政务微博本体论初探

摘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政务微博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但在更深层次上,政务微博起源于包括政府行政权力在内的权力阻遏,与包括公民、社会团体、经济组织在内的强烈的权利向往。多元主体、公民意见和传播技术组成了政务微博的基本结构,而不同主体的话语释放则是政务微博的本质。
56-59
新闻界杂志全球视野

现代化进程中后来居上的卡塔尔新闻传播业

摘要:由于历史的原因,卡塔尔的现代新闻传播业起点很晚,但后来居上,发展迅猛,远超周边国家。这与该国埃米尔哈马德1995年启动的改革相关。他专设独立预算发展媒体,实行适当的新闻自由政策,这在当代阿拉伯国家比较少见。卡塔尔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使得该国在政治、文化相对封闭的海湾地区成为最富民主和开放氛围的国家。
60-66

马克思早期的新闻学论著《摩泽尔记者的辩护》

摘要:马克思在《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简称《莱茵报》)工作期间(1842年4月至1843年1月),发表了系列论述工作的文章,有纯理论方面的长达4万字的论著《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有关于《莱比锡总汇报》被查禁的7篇系列论战文章,涉及新闻实践的则是《摩泽尔记者的辩护》,这是一组文章,讨论了新闻工作的一些规律性问题,已发表部分约2万字。
67-68

布尔什维克的报刊活动家沃罗夫斯基

摘要:瓦茨拉夫·瓦茨拉沃维奇·沃罗夫斯基((BopoBcкий BaцпaB BaцпaBoBич,1871-1923)在俄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史上,与普列汉诺夫、卢那察尔斯基并称为先驱者,列宁称他是“主要布尔什维克作家”之一。
69-70

列宁评价苏沃林的文章《飞黄腾达之路》

摘要:阿·谢·苏沃林(Aлeкceй CepreeBич CyBopин)是沙皇俄国时期最大的民营报业主。在他逝世的时候,列宁就他的逝世而写了一篇文章《飞黄腾达之路》,发表于1912年8月31日《真理报》第94号上,全文约1400字。
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