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杂志社
分享到:
《新闻界》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特稿策划、理论战略、实务个案、人物时评、事体背景、集团管理、动态资讯、在市州县报战线上等。
  • 主管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主办单位:四川日报报业集团
  • 国际刊号:1007-2438
  • 国内刊号:51-1046/G2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334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1
  • 综合影响因子:1.066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新闻界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新闻界杂志博士生新论

受众视角:映前广告的观看情境研究

摘要:观看情境的特殊性,是电影映前广告区别于其它广告形式的重要特征。笔者从受众视角切入,运用文化研究的方法与分析思路,通过观察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受众主动观看与被动观看两种广告观看行为,及影响这两种行为的受众因素。笔者认为,受众的广告观看是处于特定情境中、一种复杂的观看行为,理解情境即是一种重新发现受众的过程;情境因素的考量,应成为映前广告效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条件。
3-8

SNS时代的环保公益传播:以绿色和平组织在中国内地的实践为例

摘要:本研究以绿色和平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深度访谈和线上民族志等方法,探讨在当前的制度格局之下,非政府组织如何多方位多角度地整合社交网络服务(SNS)资源,SNS为绿色和平组织实现其发展理念和目标提供了哪些帮助,以及该组织在利用SNS的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等研究问题。
9-13

本刊“博士生新论”专栏征稿启示

摘要:为扶掖学术新人,为青年学子提供学术交流平台,本刊从2013年3月起开设“博士生新论”专栏,刊发各高校新闻传播学博士研究生的优秀论文。有关事宜如下:
13-13
新闻界杂志新闻与传播

论媒介与受众共建议程设置及反思——以央视《新闻1+1》钓鱼岛事件报道为例

摘要:议程设置理论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作为一种理论假说,议程设置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但是在传播媒介和传播模式发展的新的传播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本文做一梳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1+1》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提出新的见解。议程设置不仅影响当下受众去想什么和怎么想,同时受众的态度也影响大众媒体对议程设置作适度修改。另外,通过钓鱼岛事件反思当下媒体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14-17

新闻报道引用科学家话语的框架分析——以3·11日本地震为例

摘要:大众传播并不是单纯的“告知”活动,它所传达的信息通常伴有对事件的解释说明,并提示大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在突发事件频仍的当今社会,科学传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众媒体如何面向公众进行科学传播也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大众媒体之一的报纸在进行科学传播中往往通过在报道中援引科学家的话语来影响受众。媒体通过科学家话语一方面对事件进行科学解释,消除流言;一方面进行科学指导,规避灾难。本文以《人民日报》、《新京报》和《南方周末》三家报纸关于3·11日本地震事件的报道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报纸在新闻报道中援引科学家话语的共同框架和各自框架,深入探讨科学家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报纸如何使用科学家话语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18-22

媒介变迁与新闻语言的发展

摘要:新闻语言是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新闻媒介在不断变迁,新闻语言也随之动态地发展。本文对比研究了传统媒介环境中新闻语言的发展特征和新媒介环境中新闻语言的发展特征,指出了新闻语言变化的深层原因。作者认为,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语境之下,新闻语言势必会面临诸多新的环境和发展机遇。
23-26

角色之困:女性新闻从业者的现实困境及反思

摘要:女性在新闻职场作为一股正在崛起的力量不可小觑,但在行业当中女性的社会性别劣势仍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女性新闻从业者角色冲突,一是职业女性家庭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外显性冲突,二是女性新闻从业者自我认识的内隐性冲突。媒体业界、理论研究界和女性新闻从业者都要积极思考在传媒和社会发展的同时,如何推动女性新闻从业者的同步发展。
27-30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保问题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群体事件不断增加,且呈现复杂性、反复性、效仿性和目的性等特点。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当前环境问题不容乐观、环境影响评价结果缺乏公信、群众环境诉求机制不完善和新闻媒体作用发挥不够等。为此,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全面提升民众的环保自信度、切实增强环评的社会公信力、加快建立环保公益诉讼制度、探索实施受害民众救助机制、发挥新闻媒体正面宣传的作用。
31-33
新闻界杂志广播电影电视

灾难性电视新闻直播报道中舆论引导观念的创新——以四川电视台汶川5·12地震年度电视直播报道为例

摘要:灾难性电视新闻直播在抚慰公众情绪,稳定社会秩序层面发挥着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而立足灾情本身及其影响,如何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和本体优势,就成为舆论引导的关键点位。本文以四川电视台2008—2012年汶川5·12地震电视直播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如何通过事态、情态和仪式化信息的多层次表达和建构.来实现舆论引导观念的创新和突破的。
34-38

公共新闻视角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走过了第一个十年,取得了辉煌,但传播内容琐碎化、低俗化、同质化、新闻越权以及公信力下降等问题也暴露无疑,收视率的下滑便是明证。电视民生新闻的出路在哪里?本文认为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型是一种必然趋势,其中电视观众公共讨论意识的增强、竞争的需要、媒体责任意识的加强及公共领域的构建这几方面的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并提出在报道内容、受众定位、报道方式和反馈环节的具体做法。
39-43

央视头条新闻播出罗阳病逝的消息有何深意

摘要:2012年11月26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以头条新闻播出了“罗阳:用生命托举中国战机完美升空”的消息。对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沈飞公司总经理罗阳,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疾病逝世,及时作了详尽报道,引起全社会极大关注和强烈反响。
44-44
新闻界杂志新媒体与数字化

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变革与再造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网络传播具体形态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互联网撬动的人际关系变革,尝试判明“人际化回归”是网络传播的媒介意义。建立在互联网各种传播形态基础之上的网络人际关系的呈现、生成与发展的过程都成为互联网发挥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45-47

新媒体时代灾害信息的传播特点——以北京7.21特大暴雨山洪泥石流灾害为例

摘要: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普降暴雨,严重影响了市内交通,并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通过这场灾害事件,可以发现新媒体时代灾害信息传播具有以下特点:主流媒体的议程设置与草根媒体的反议程设置并存;自媒体在信息传播、灾害救助与舆论监督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不断深化;政府组织的灾害信息传播能力和危机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48-53

论自媒体带来的信息传播价值嬗变

摘要:网络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价值嬗变,主要表现为信息能指和所指的二元关系日益突破传统媒体语境下的和谐共处局面,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呈现为拉康式的关系:一是夸大能指的指代范围,弱化所指的指代意义;二是极大的发挥能指独立性和对所指的覆盖性,能指主动地去殖民所指、指代所指:三是所指日益从与能指的匹配中隐退,致使网民对意义的探询只能在能指和所指之间周游,最终导致网络世界出现“能指膨胀、所指丧失”的泛信息化现象。
54-57

全媒体环境中的体育赛事危机传播

摘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归纳和演绎等方法,研究在全媒体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和新策略。研究发现,危机传播速度更快,手段多样化,传受双方角色界限模糊,议程设置更多元化,“把关人”难以把关,谣言的产生和控制机制更加复杂等是新环境中体育赛事危机传播的新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赛事主办方应根据危机事件进程,组合不同媒介进行传播;发挥各媒介优点,取长补短融合传播;并转变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意识和语言态度。
58-61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公共关系的创新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新媒体凭借其优越的技术优势与传播优势逐渐推动着传媒格局与传媒生态的变化,对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构建来说也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针对当前新媒体对于政府公共关系的正负影响作出相对系统和客观的分析,并从理论以及实践的角度重新审视新媒体环境下构建政府公共关系的必要性及其创新路径的探索。
62-65
新闻界杂志新闻教育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变革

摘要: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媒介融合趋势日益显现,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作者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亟待变革以应对传播业对人才的新要求,提出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改革应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平台三个方面进行变革与创新。
66-69
新闻界杂志媒介素养

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功能异化和媒介素养探析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普及带动了传播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转型,传统主流媒体与社会化媒体共存是新媒体传播时代的主要特点。技术支撑以及政府的非绝对控制使得媒介功能从传统被动型向主导型转变,并导致了媒介职责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重异化。要避免媒介功能异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消极影响需要大幅提高公民媒介素养。
70-74